-
试听
1.有些权利放不得,帮人不成反惹祸
- 前面几期,咱们聊了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几个民事主体的区别,那么,您知道这些主体都具有哪些民事权利吗?这些权利都是用来作什么的呢?咱们今天就来一起讲一讲。 有人可能有点懵了,你说的民事权利指的什么呀?这么说吧,咱们还是小朋友的时候,爸妈就会教育我们:不能随便打人哦。那为什么不能随便打人呢?当然了,直接的原因是你打人可能会被人打的更惨,间接的原因是,打人是不对的。那为什么不对呢?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人身方面的权利。 再比如说,咱们住的房子别人不能随便闯进来,咱们的汽车别人也不能随便开走,接地气一点的说法,那是因为,房子车子都是我的不是你的,专业点的说法是,因为咱们对这些财产享有物权…… 好啦,类似的生活中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就都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民事权利。 笼统点说,咱们的权利可以看成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和“人”相关的,比如和咱们的肉体实实在在关系着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再比如和咱们的精神生活紧密联系的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等;另一方面,则是和“财”相关的,比如咱们的房子车子大包包,再比如咱们和别人签订的各种合同,但凡是能折价的、归咱们的,背后都包含着一份相应的权利。 这么分类有点过于简单粗暴,但是可以比较直观了解咱们有哪些权利。接下来您一定想知道,这些权利中,哪样权利最要紧呢?不如,咱们听听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天晚上,阿伟在江边散步。为了寻清净,走到了江边一处比较僻静的地方,一抬眼,看见一名年轻女子坐在江边栏杆上,位置很危险。阿伟赶紧上前,想提醒一下小姐姐,千万注意安全。 小姐姐抬起脸来,一脸泪水,哭着说道:“大哥,您能帮我个忙吗?” 阿伟心一软,说,啥事啊,你别哭啊,能帮的我一定帮。 “大哥,我不想活了。你帮个忙,把我推下去吧!”阿伟吓得往后一退,这是帮忙吗?开什么玩笑。 阿伟就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姑娘定是遇到什么过不了的坎儿,赶紧开解开解一下吧。于是就跟她聊开了。原来,这女子今天被确诊了癌症晚期,家里又没钱,她觉得,再活下去也是白白受罪,不如趁早结束这受难的日子。可是坐在江边的栏杆上,她又有点恐高,思想斗争了很久,都没能跳下去。所以,她就想找个人来帮她一把,推她下去,让她没有痛苦地离开。 这阿伟怎么肯答应呢?连连摆手。他连鸡都不敢,哪里敢把人推下水?可是,也不知是这姑娘太可怜,说的话太打动人,还是阿伟那一会儿脑子断片了,最后,他真的照做了,轻轻一推,把姑娘推进了江里。 事后,面对警察的问讯,阿伟一脸迷惑地说,我怎么错了?是她求我帮忙的!再说了,她口口声声反反复复承诺,你看,我这还录了视频呢,是她自愿的,她的家人和朋友不得找我麻烦,我也是人家真的太可怜了,这才照做的。我错那里了? 那么,像阿伟这种行为,到底错在哪里了?他到底要不要承担责任呢? 咱们还是来看《民法典》,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生命权和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都属于人格权,而《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二条新增了一个规定:“人格权不得放弃、转让或者继承。” 也就是说,人格权自动享有,不可分割,甚至也不能放弃和转让,直白点说,就是你想要也得要,不想要也得要。所以,生命权作为人格权的一种,法律严格规定不得放弃。 有听众可能会问了,生命权怎么就不能放弃了?那每年有那么多人自杀,他们不都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权吗?怎么着,自杀还犯法啊?其实,要是严格按照《民法典》来说,自杀确实是一种违法行为。 那位说,这可真是奇谈了。自杀还犯法,我怎么没见追责自杀的责任呢?嗐,这不是因为这一违法行为已经无法或者没有必要追究责任嘛?人都不在了你怎么追责?所以在生活中您不会听说谁因为自杀犯法了。 但是,法律绝不能不规定——人格权不得放弃。你想啊,如果法律不这么规定,如果一个人可以对他人承诺:“我放弃自己的生命,你不用承担任何责任”,那么,会不会出现被迫承诺的极端情况呢?这是不是助长了黑恶势力的气焰?而当一个人的生命安全这种最基本的权利都不能受到保障,这个社会会不会陷入乱局? 同样的,人格权涉及到的都是和我们的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名誉隐私,任何一处的保护疏漏,都可能会对个人生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啊,人格权的保护丝毫马虎不得。 再回到刚才的故事中,女子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明确承诺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权,让阿伟推自己一把,这话说了算数吗?法律明确告诉你,不算数!不仅不算数,阿伟还可能惹祸上身。注意了各位,这助人自杀的行为要拿到刑法上衡量,可是和故意杀人罪同一个认定标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说,各位正在收听的小伙伴,无论别人说什么、怎么说,都千万不能去帮别人放弃生命,那不是帮了别人,那是害了别人,最重要的是一不小心把自己弄成了杀人嫌疑犯。 核心一点,在我们的民事权利中,有些权利不能放,人格权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守护好这份权利,也就是在守护我们作为“人”的尊严。
- 2.差评不是杀手锏,恶意使用有风险
- 3.自家装修,邻居凭啥指手画脚?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言语,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国家法律职业资格。相信法律的力量,更相信法律的温度。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民法典》是一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涵盖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离世的每个阶段,影响着一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俗点说,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民法典》,我们一辈子都在和《民法典》打交道。
本系列节目,我们将一起走进《民法典》。通过具有代表性的鲜活生活案例,解读每一个故事对应的法律条文及其背后的法律道理,融会贯通各个民法知识点,为你编织一个清晰而系统、生动而实用的民法“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