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三国新说.26
貂蝉献艺,董卓中计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貂蝉献艺,董卓丢魂
- 今天咱们接演《三国演义》。
上一回咱们说到,司徒王允有心诛杀董卓,奈何手不能缚鸡,指望曹操曹老板带刀进攻,不料刺杀变献刀。之后虽然又联合袁绍、孙坚等人搞出了一个十八路诸侯反董卓的大阵仗,终究是“军合力不齐”,最后呢也不了了之了。
这一次,王允决定改弦更张,既然大汉朝的男人都指望不上了,那就试试大汉朝的弱女子,安排自家那位浑身是戏、闭月羞花的貂蝉上线,唱一出美人计,整一出连环杀。
按照王允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先吸引吕布的注意;第二步,顺水推舟,用貂蝉把吕布死死套牢;第三步,再用同样的方法,把董卓也套到这个圈子里来。到时候父子反目成仇,长安城内火并,不论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总之是用魔法战胜了魔法,我大汉江山的燃眉之急、天下百姓的倒悬之苦,不就全都迎刃而解了吗?
现下,三步战略已经基本走完。吕布觉得貂蝉已是囊中之物,而董卓此刻,一见貂蝉,更是看直了自己的一双虎眼。
话说这董卓一见貂蝉,那是震惊得说不出话,那满心的意思,旁人一见便知。在貂蝉面前,三国的男人,没有秘密。
貂蝉见了董卓那反应,心知计划成功了,对于董卓那赤裸裸的眼光,她也不以为意,只是董卓目瞪口呆着,指望他主动,看了是比较困难,于是,貂蝉就主动上前一步道:“臣妾,给太师,跳个舞吧!”每一个字说的都是风情无限,每一个话音停顿,都飘散着撩人气息,也不等董卓回应,便自顾自地跳了起来。
一曲舞罢,董卓终于回过了一点神,赶紧吩咐貂蝉进来。貂蝉毫不忸怩,欠身转入帘内,一见董卓,双目含情,深深再拜。董卓哪里还好意思死盯着看?偏过头问王允:“此女何人?”
王允这会儿可不敢再说貂蝉是自己的“小女”了,吕布的老丈人做便做了,要再说貂蝉是自己小女,岂不是要让人董太师认自己为岳父?为了把戏演顺滑,王允只说貂蝉是自己府上的一名歌姬。
董卓呢,对刚才的舞蹈还意犹未尽呢,便又问王允:“舞跳得不错,会唱歌不?”王允没有正面回复,而是向貂蝉使了个眼色。貂蝉心领神会,执檀板,坐玉床,浅吟低唱起来。只听那歌声似有若无,婉转悠扬之间又逐渐高昂。
而歌中人,似乎也随着歌声,逐渐明朗起来,从帘外的一个朦胧的倩影,到红烛昏罗帐中美艳惊人的舞者,再到此刻全天下为之失色的歌姬。彼时彼刻,有诗为证,正是: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然而,作为“奸邪乱国臣”本臣的董卓,哪里知道眼前这美人心中的计较,面对貂蝉,只是赞赏不已。
王允见状,赶紧趁热打铁,把酒杯一把塞到貂蝉的手里,朝董卓努了努嘴。貂蝉接过酒杯,身子仿佛融化一般,直接就钻进了董卓的怀中。董卓低头呷了一口貂蝉杯中的酒,凑过头来问貂蝉:“小妹妹,青春几何呀?”
貂蝉嘻嘻一笑:“贱妾年方二八。”董卓笑得更加开怀了:“真神仙中人也!”
王允在旁,见二人已如此热络,再不主动表示,那就是自己不懂事了。和对待吕布的策略不同,王允放弃了延时满足的那一套,直接开门见山,奔赴主题,扑通一声,跪在董卓脚边说道:“老臣欲将此女献上太师,未审肯容纳否?”
要说呢,王允这话说的是没头没尾,毫无朝堂三公应有的礼节。但此刻美人在怀,董卓哪还顾得上这么多?不仅立马同意,还当场表示要重赏王允。
对此,王允只是淡淡地说道:“此女得侍太师,其福不浅。”说得好像是帮自家婢女谋了个好去处,自己没有丝毫私心一般。
董卓呢,也顾不上仔细琢磨这背后的玄机猫腻,他以为是自己大权在握,王允这般股肱、老臣,为了晚年安全着陆,想方设法地讨好贿赂自己,这才美色相赠。于是,再三称谢,决定赶紧回府,要与貂蝉春风一度。
王允等的就是这个,怕的就是你不着急。当即命人安排专车,先将貂蝉送到董卓的府邸,并当着董卓的面,一再嘱咐貂蝉要好好准备,千万伺候好太师。眼看着貂蝉去了,王允这才再安排八抬大轿,亲自立在轿旁,将董卓一路送回了家,然后辞回。
回来的路上,王允捉摸着自己进献貂蝉,好大的动静,只怕全长安城的人,都知道董卓的喜事了。这要是传到吕布的耳朵,吕温侯英雄一世,那定是就地炸毛。
果不其然,王允乘马而行,不到半路,就见两行红灯照道,吕布骑马执戟而来,正与王允撞个满怀,而且丝毫没有让路的意思。吕布是一把勒住王允的马,一把揪住王允的衣襟,厉声问道:“司徒既以貂蝉许我,今又送与太师,你个老小子,玩儿我?”
形势危急,但王允早已料到有这么一出。这个戏怎么唱,剧本早写好了,台词都背了几回。吕布也好,董卓也好,貂蝉也好,不过是自己心中如意算盘上的棋子罢了。想到这儿,王允不仅丝毫未有恐惧之心,反而在吕布面前,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
2.美人连环计大功告成
-
3.吕布、董卓嫌隙渐生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罗贯中(约1315-1385),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为《三国志演义》,传说师从施耐庵,《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今存其所作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廉鹏举,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故事起于桃园结义,终于晋统三国,描绘了东汉末至西晋初近百年间的风云变幻,数不清的英雄人物在这里闪耀又陨落,说不完的传奇故事在这里上演又谢幕。忠与义,如何取舍?智与勇,谁负谁赢?权与情,孰重孰轻?
《三国演义》的故事原型起自正史《三国志》,经数百年的流传改写,至晚唐时已妇孺皆知,宋元又有了专业艺人表演,并出现“尊刘抑曹”的鲜明倾向。元末明初时,文人罗贯中在世代累积基础上,杂采正史记载、民间传说,创作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同时也是历史演义的开山巨著《三国志演义》。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