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大汉王朝.39
名将时代落下帷幕,汉匈战争走向尾声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伊稚斜单于:龟缩漠北,心灰意冷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这一回我们继续为您带来大汉王朝第二季的故事。
上一回我们说了,卫青与霍去病率军横跨大漠,征讨匈奴,拉开了汉匈之间的决战——漠北之战。这一仗几乎打垮了匈奴,无论是伊稚斜单于的匈奴王庭,还是左贤王的势力,都遇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意味着,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近百年的争斗,继秦始皇之后,中原王朝再度获得了胜利。
如果说汉匈战争是一场漫长的电影,漠北之战就是其中的一场高潮,等高潮结束了,完成了这段演出任务的演员们,一个个向观众谢场。
我们先来说下伊稚斜单于吧。
伊稚斜单于是漠北之战中,匈奴战败的第一责任人。他的临阵脱逃,导致匈奴丢掉了之前与汉军抗衡的局面,导致了最终的溃败。至于伊稚斜,他夺路而逃,如同丧家之犬,谁也不晓得他去了哪里。不仅汉军的骑兵找不到他,甚至连匈奴人都找不到他,一度失联了十多天。当时匈奴人中都在传闻,说大单于死了。
天下岂能一日无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匈奴的四把手右谷蠡王便代理了大单于之位。尴尬的是,一番祭天跳大神的典礼刚结束,右谷蠡王的屁股还没把单于的宝座给捂热,伊稚斜竟然回来了,于是他只好交还了宝座。
大单于毫发无损,匈奴众人当然是很高兴,便又纷纷聚在他的旗下。不过伊稚斜虽然保住了大单于之位,但从此丢了魂儿,之前那个想要追寻祖上的荣光、跟汉朝扳手腕的汉子,雄心壮志的草原战狼,突然就变成了一个特别无趣、也没有半点进取心的颓废男人。
可能是在与卫青的决战中受到了刺激,伊稚斜再也不提征战之事。相比之下,汉朝在漠北之战乘胜追击,移民五六万人,在边境线上屯田,步步北进,不仅稳固了自己的疆域,还把之前匈奴在漠南的地盘也给占了。
面对这样的紧逼,换作之前,伊稚斜绝对会点起上万人马南下侵袭,可如今他并没有任何反应,连一兵一卒都没出动。他甚至做了个不可思议的举动:采取了赵信的建议,派使者去长安,请求与汉朝和亲。
使者出发前,伊稚斜还不忘提醒他,要多说点好听的话,态度要好一点。
不过,这次和亲的请求,可没有因为匈奴使者的良好态度,就让汉朝轻易答应。之前是汉朝求匈奴,如今是匈奴求汉朝,角色一换,评论过万,还免不了有人想摆摆架子。有个叫任敞的官员,平日里是搞文书的,书呆子一个,就大声嚷嚷:和什么亲?匈奴屡屡被我们击败,如今处境困难,就应当把他们降为臣子,让单于每年春秋两季,在双方的边境线上朝拜我大汉皇帝。
汉武帝一听就乐了:小任啊,你这想法很可以!正好咱们缺个使者,那就你去跟单于说吧!
任敞去了匈奴,把他的“大道理”讲了一通,伊稚斜听说要他当臣子,还要去朝拜汉朝皇帝,当然气的是不打一处来,下令把任敞关了禁闭。这位“聪明人”之后的命运不见记载,估计是死在匈奴了。
其实汉武帝并没有真心打算和亲,派任敞去匈奴,就是要故意羞辱伊稚斜,难怪惹的他这么生气。伊稚斜下令扣人之后,还不忘对手下表示:之前汉朝扣押我们的使者,我们也扣押他们一个解解气。众人则纷纷表示“大单于英明”。
但伊稚斜除了扣人之外,并没有多余的举措,对于汉朝来说,少了一个使者,连隔靴搔痒都算不上。
漠北之战五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14年,伊稚斜死了。曾经叱咤风云的他,在惨败之后,再没有任何建树。其实伊稚斜并不是没有想法的人,但时运不济。他摊上了积蓄力量几十年的汉朝,一个以征伐四方为梦想、在中国历史上top级别的皇帝,以及两个战神将领。他能体会到的只有无力。这是匈奴整个民族的悲哀,并不只属于他一个人。
-
2.龙城飞将,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
3.超越卫青,霍去病的巅峰时代
-
4.真实的霍去病:是战神,还是纨绔
-
5.大将军卫青的最后征程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407年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在四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奠基了中国疆域的基础,确立了汉文化的主流思想,更奠定了汉民族的根基,它让“汉”这个字,从东方走向世界,成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文字,乃至一种生活方式的共有名称。
自汉朝立国,一个伟大、统一而稳定的中国,屹立于东方,崛起于世界,并源源不断地向世界输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时至今日,它所开创的范式,它的经验与历史教训,依旧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思维。
请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的声音,穿越回两千年前,走进大汉王朝的生命机体,与它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