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历史上那些奇怪的名字:完颜驴粪、石抹狗狗、丑驴……
- 路上读书fm的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弗拉基米尔·大内密探零零九·良辰伊万诺夫,今天还是个好日子,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万物生,特别适合放假睡觉吃饭打豆豆。 如今是提倡生二胎,生三胎,有的听众朋友二胎都会打酱油了,但可能有听众朋友连新手爸爸、新手妈妈都算不上。在这,已经为人父母的请回忆,没有娃的请设想:当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时候,我们会用什么来迎接他呢? 是买什么牌子的奶粉和纸尿裤?是一本又一本的儿童读物?是一套又一套的贵的要命的玩具?还是赶紧给宝宝买上一衣柜的衣服,从春穿到夏?都不是。 据良辰观察,自从隔壁老王家的儿子出生后,就那几天的功夫,他们一家人笑起来的皱纹,都比之前多了。问老王为什么,他说,他给儿子起了二十个名字,他老婆都瞧不上;他老婆起的呢,他也不满意。眼瞅着就要去给娃上户口了,名字还没搞定,这可咋办? 说到这,当了爹妈的,是不是想起了,给娃起名时的那种左右为难的恐惧?没孩子的,看看你的名字,再问问你爹妈,当时他们是怎么绞尽脑汁翻字典的。 给宝宝起名,应该算得上是所有灵长类动物心目中的难题NO.1。毕竟名字是要跟一辈子的,可不得好好想想么?而且要赶紧想出来——可别耽误了上户口的时间,这就好比要你去考试,要做对,还得抓紧时间。 这不,老王就说,得考虑娃的生辰八字,得考虑娃的五行缺啥补啥,还得想着要好听,要有范儿。他左手一本《诗经》,右手一本《周易》,身边还按照阴阳五行八卦阵分别放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和《成语大辞典》。 良辰说这个节目的时候,老王的纠结还没结束,只是说快了快了,十选一了。您瞅瞅,现代人起个名字考虑这考虑那,真够麻烦的。 不过古人可能就不一样了,当然也有特别爱琢磨的。但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把这个问题当问题——取名算什么难题呀,两个字,随意!什么,你不信?前方高能,请保护好你的三观,我们这就来看看古人取名到底有多“随意”。 第一种随意的,是拿动物放在名字里的。听到这有的小伙伴要举手反对了:这很常见吧?名字里有龙的,有凤的,有驹的,有虎的,不是很多吗?还有人姓马、姓羊、姓牛的呢。 这些其实都很正常的,但名字里有猪有狗的,那可就不是很多见了。 名字里有猪的,不止是猪八戒,比如我们在《项羽与刘邦》中说过的秦二世。秦二世叫什么?胡亥啊!亥是什么?猪啊! 秦始皇为什么给小儿子起的名字里,会有个猪呢?也不是秦始皇不会起名字,你看他大儿子叫扶苏,来源于一种开着漂亮白色小花的小灌木。这名字多好听啊,妥妥的古装剧一号男主的范儿。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小儿子那,就成了猪。 有可能的是,胡亥根本没有正式的名字。坊间传说,胡亥的母亲不是中原人,而是襄戎人,属于古老的民族羌人。襄戎人总是把淘气的小孩子叫做祸害,不巧胡亥也是那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典型淘气包,于是他妈妈就一边熟练地举起了巴掌追着儿子满地跑,一边嘴里嚷嚷着“祸害,你给我站那儿,还敢跑?你这个小祸害!” 秦始皇是一国之君,忙得很,而且他的孩子实在太多(至少有24个儿子、10个女儿,还不是全部),起名字的事就经常丢在脑后。有一次他听到小儿子的妈妈在喊“祸害”,以为这就是小儿子的名字呢,觉得也行,既然起好了,反正自己就不用花心思琢磨了。 有关官员在登记的时候,先是写“祸害”,觉得不妥;然后写“胡孩”,意思是“胡人的孩子”,但也觉得不太对劲;最后他急中生智,改成了“胡亥”,秦二世的名字便应运而生。听起来很有趣,不过这个说法也有个硬伤:“祸害”“胡孩”“胡亥”三个词读起来很相近,源自今天普通话的发音。但在古代,可不一定是这么读的哈。 名字里同样有猪的大牌人物,还有汉武帝。听过《大汉王朝》吧?都知道汉武帝的名字是刘彻吧?不过,根据一本叫《汉武故事》的野史,汉武帝出道之前,其实是叫刘彘的。彘就是猪的意思。 肯定有人要好奇,汉武帝为什么名字中带个猪呢?问得好。《汉武故事》对此解释的清清楚楚:“帝又梦高祖谓己曰:‘王夫人生子,可名为彘。’”这里面的帝,指的是汉武帝的老爸汉景帝。也就是说,刘彘这个名字,是死了快40年的汉高祖给起的,托梦给汉景帝的。 你信吗?反正良辰我是不信的。前面也说了,《汉武故事》是本野史,确切来说是本通篇扯淡的志怪小说,听个乐就好了。在正史里面,刘彘这个名字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说完了猪,这边一大波“人类最忠实的好朋友”汪汪汪地跑过来了。名字中有狗的人还真不少,今天有什么王二狗、李二狗之类的。但古代一位大名人,确切说是大文豪,名字中也有狗。 估计刚才良辰一说,您就在想是哪位,结果想不出来,那就是汉赋大师、撩妹狂魔、大帅哥兼超级大渣男——司马相如。 有人要不服气了:司马相如?这四个字,哪里有狗了?倒是有个马! 您别急,司马相如其实并非他的原名。他的原名叫——司马犬子,就是现在谦称自己儿子的“犬子”。为什么呢?因为他小时候喜欢读书,又爱舞刀弄枪,父母就给他起名“犬子”——通常起这样的名字是为了好养,和今天一样。 后来他因为仰慕战国名人蔺相如,所以才改名“司马相如”。亏得他改的是文质彬彬,要不然就凭“司马犬子”这个名字,是很难勾搭到大美女卓文君的。 第二位与狗勾有着不解之缘的,是北宋时期的状元时彦,他的官做的很大,一直干到了工部尚书,又转为吏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建设部和人社部部长,妥妥的正部级官员。 时彦的本名没有狗,但他的小名却叫“十狗”。这个名字的来源更是让人笑掉大牙:时彦出生的时候,他家的狗刚好也生下了九只小狗。于是他便排名第十,取名为十狗。 其实,除了用猪、狗取名字之外,古人时常也会照顾到其他动物的感受,把他们安排到自己的名字里。像什么鸡啊、鱼啊、驴啊,都有。孔子给他儿子取名“孔鲤”;吕后原名吕雉,“雉”就是“野鸡”。 明初大臣李贤,他是蒙古人,原名叫“失必儿·丑驴”;当时还有个将领吴成,原名叫“吴买驴”。这两位站在一起,就是“买了一头丑驴”。鉴于他们是同时代的人物,没准还真的出现过这种滑稽的情况。 咱就是说,如果用动物取名,还不能让你感受多么的“敷衍”和“随意”,那么接下来就别怪良辰放大招了! 见过用数字的吗? 有人会说,我知道呢,我有个同学就叫王一一。王一一其实还算可以的,但王一二、王一三就开始有些奇怪了,至于五六、七八,那就让人笑掉大牙了。 先别笑,用数字凑名字,在古代其实是很常见的。随便举个例子:大诗人白居易有首名作叫《问刘十九》,良辰小时候学这首诗,一直就好奇到底是六十九,还是刘十九。 南宋时有本书叫《夷坚志》,这里面出现了大量数字名,比如刘十二、沈十九、王七六、顾百一……用姓氏再加上一两个数字,“打包发货”,操作随意,流程简单,零分的用心,十分的敷衍。真真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无名胜有名”,妙啊妙! 把数字发挥广大的,是明初的那群君臣。听过《明朝那些事儿》的都知道,朱元璋出身穷苦,草根中的草根,他的老朋友们也跟他一样赤贫,所以这群人就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数字化。 朱元璋爷爷叫朱初一,老爹叫朱五四,大哥本名朱重四,二哥本名朱重六,三哥本名朱重七,到了朱元璋,就叫朱重八(咱也不知道为什么少了个五)。但良辰觉得,用“重”这个字,对他们家的文化水平,似乎是有些高端了,所以他家也有可能是:朱四四、朱六六、朱七七、朱八八。 朱元璋有个光屁股的兄弟叫汤和,在《明朝番外篇》中我们说过,后来他成为明朝的开国大将。为什么不说是跟朱元璋同穿一条裤子呢,因为这位家里同样是赤贫的可以,穷的可能都没有裤子穿,还是光屁股更现实点。 既然是同样的经济和文化状况,汤和家也早早现实了数字化。他的曾祖父叫“汤五一”,祖父叫“汤六一”,父亲叫“汤七一”。好家伙,一下子就凑齐了“劳动节”“儿童节”和“建党节”! 所以良辰估计,汤和原名或许叫“汤八一”,还能带上个建军节,也符合他带兵打仗的大将身份。 除此之外还有明初猛将常遇春,他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祖父叫常重五,父亲叫常六六。常遇春自己又叫“常十万”,不过这不是数字名字,而是源自他的一句狂言:老子只要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天下。 为什么会出现数字名字呢?其实这是一种很常见的风俗,有的是出生时父母年龄相加,就起个名字。但更多的是排行。比如大诗人杜甫在家中排行老二,也叫作“杜二”。 古人喜欢把兄弟姐妹中排行的数字用作名字,但我们传统的只有四个:伯、仲、叔、季,到了第五个,就没了。所以还不如用数字,简单又方便,你说是不是? 接下来要给各位讲点好玩的,在中国古代,有些少数民族的名字,翻译过来能让良辰把十二指肠给笑直了。 说到古代的少数民族,就一定少不了创造了辽、金、元三代的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在那个民风剽悍的时代,风很轻,云很淡,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有个少年在策马奔腾,精壮的胸脯随着马儿的起伏裸露出来,小麦色的肌肤在阳光下微微泛光,他望着远处心爱的少女微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突然少女冲他喊道:“完颜驴粪,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了!”呃,不知为何良辰此时身上一阵恶寒。歪,妖妖灵吗,这里有人诈骗啊啊啊!真真是上一秒民政局,下一秒公安局。 完颜驴粪这个名字是真实存在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石抹狗狗、完颜九斤、完颜瘦瘦儿、耶律丑驴啥啥啥之类的。金朝末年,有位大将叫完颜陈和尚,是个铁骨铮铮的好汉。但良辰一直没搞明白,他为什么叫“陈和尚”。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金朝大将,叫郭虾蟆,倒也是很随意。 明朝建立后,有不少蒙古人为之效力。比如朱棣手下有个蒙古将领叫曲伦台,他呢,取了个汉名儿,叫夏贵,夏天的夏,富贵的贵。但你怎么听,都是“下跪”。明英宗时期的大将马克顺,回回人,原名叫“皮儿马黑麻”。明英宗还有个蒙古人将领叫丁顺,原名“顶住驴”。明末还有两个蒙古人的将领,一个叫虎大威,一个叫猛如虎,真的是霸气有没有。 可能最奇特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满语里面,“努尔哈赤”竟然是“野猪皮”的意思。为什么会这么奇特呢?因为文化不一样。 女真人是生活在东北深山老林里的渔猎民族,经常和各种猛兽打交道,其中就少不了野猪。野猪和家猪可不一样,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野猪皮则异常坚韧,刀枪不入,是不是秒懂? 起名“野猪皮”,应该是父亲希望努尔哈赤勇武且坚韧,日后成长为一个勇敢的战士。这名字起对了,且不说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的业绩,他的个人武艺也非常厉害,要说刀枪弓箭单挑的话,估计没几个人是他对手。 在古代人民取名的漫长地摸索阶段中,人们自然而然地总结出来了一些经验,其中有一条就是:“确而不繁”。 所谓“确而不繁”就是指名字的含义要明确清晰不繁琐,也就是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一目了然,优秀代表像李白、白居易、霍去病、辛弃疾,清清楚楚,干干净净。但是,如果“确而不繁”的起名原则没把握好限度的话,就会变成敷衍直白,引人发笑。 晋文公之子晋成公竟然叫“黑臀”,原因竟是晋成公的屁股上有一大块儿黑色的胎记。天哪,这么私密的事情都要拿出来说了吗?还用它作了名字,求晋成公的心理阴影面积。无独有偶,周公黑肩就遭遇了同样的困惑,虽然但是,良辰大胆猜测一下,难道是因为他的肩膀上也长了一块黑色的胎记? 因为出生时的异象而取名的,不止他俩。在《春秋·左传》中我们提到的大人物加狠角色——郑庄公,名寤生,所谓寤生,就是逆生。一般婴儿是头先出来,他偏偏是脚先出来。他的母亲因此差点死掉,对他非常厌恶,干脆就起了“寤生”这个名字。 也有拿葱和蒜起名字的,你没听错,葱花的葱,蒜末的蒜。用葱的叫赵葱,是战国末期的赵国将领;大蒜兄叫刘蒜,是汉章帝的玄孙。说起来俩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怎么就跟个调料过不去?求求了,放过葱姜蒜吧。 良辰讲了这么多,似乎好像还没有说到女子的闺名,难道古人取名字只在男子的名字上抽风掉线?nonono,如果你是女生,在古代也一样跑不掉,只是由于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很多女子没有名字罢了,并不代表古人在为女子取名的时候会手下留情! 魏文帝曹丕之妻、文德郭皇后叫郭女王,连她父亲都曾赞叹“此乃我女中王也”。你看看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什么叫“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好了,音乐,收!下一个! 汉桓帝刘志的第二任皇后邓皇后,原名叫邓猛女,史料上记载最后因争宠被废,可惜啊可惜,白白浪费了“猛女”的名字。不过话说回来,汉桓帝也可能是觉得猛女这个名字太吓人了,算了算了,赶紧换掉。 好了,关于古人取名咱们就说得差不多了,还有许多有趣的名字等着大家自己去发掘。最后我要给自己套个盾啊,虽然有些古人的名字听起来真的很敷衍很搞笑,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不是故意搞笑的。就比如“犬子”这一类带动物的小名吧,前面说过的,是寄托了父母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心愿呢,取个低贱的名字,远离鬼魅,又好养活。像“去病”“弃疾”,就是希望健健康康。再说了,谁没个接地气的小名呀,什么狗剩儿、二狗、丫蛋儿、二妞之类的,对吧? 再比如完颜驴粪、耶律丑驴一类的少数民族名字,则是音译过来才闹的笑话,想想也知道,人家爹妈不可能给孩子取个这样的名字。就算努尔哈赤的“野猪皮”,其实也是包含着女真人自己的美好祝愿。 所以呢,本期节目就当是我整个活,逗大家一乐吧,没有嘲笑别人名字的意味,毕竟拿别人名字开玩笑可不是一件礼貌的事呢。 好啦,那今天就聊到这吧。路上读书,你的音频读书馆,我是良辰周,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奇遇,喜欢探求,喜欢想象的文科生。想把千门万户的奇遇写给你,想把天马行空的奇遇写给你,更想把内心细腻的奇遇写给你。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探索史书夹缝里的新奇故事,角度刁钻,逼格满满,不一定有用,但一定有趣。
古人取名乐趣多。北宋文学家时彦出生时,家中的狗刚好生下了九只小狗,而他排名第十,所以取小名为十狗;明朝大将汤和,曾祖父叫“五一”,祖父叫“六一”,父亲叫“七一”,一下子凑齐了劳动节、儿童节和建党节;因为音译问题,有些名字搞笑得令人喷饭,例如完颜驴粪、石抹狗狗、完颜瘦瘦儿、耶律丑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