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慢读《庄子》17
人间世(五):没用就是最大的用处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大而无用的神树
- 上一期节目的最后,我们说了,庄子庄老师真正的处世哲学,是做一个没有用的人。有的朋友听了,就很高兴。诶嘿嘿,这正合我意啊。我这个人,是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打今儿开始,我就要当一个废物。谁让我站起来走两步,我就跟谁急。谁也别再跟我哔哔,我这可是得了庄子庄老师的真传。
可是,庄子所说的无用,真的就只是如此吗?真的是在鼓励我们什么也不用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当个混吃等死的废材吗?还是说,这其中另有深意呢?答案咱先不急着说。听完今天这一期节目,《庄子·人间世》的最后一部分,您肯定啥都明白了。
今天这一部分,也是《庄子·人间世》最重要的一部分。到了这里,我们的庄子庄老师,终于不再借助孔子的故事,而是亮出真身,讲出了真正属于道家的处世哲学。
话说有一个木匠。有一天,他和徒弟们要到齐国去,路过一个叫曲辕的地方。看见了一棵老大老大的栎树。人们把它围起来,当作一棵神树供奉着,干啥呢?祈求神树庇佑赐福。
这棵栎树有多大呢?“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
大家想象一下:这棵树,它大,大到树荫下面,能容纳下几千头牛,相当于现在的好几个足球场。它粗,粗到一百个人手拉手围起来,才能勉强合抱住它的树干。它高,且树干笔直,一直到六、七层楼高的位置,才开始分杈。而那些树杈呀,也是大得不得了。光是可以直接砍下来凿成小船的,就有十几根。
总之啊,这树真的是太大了,大得成了一个网红打卡景点。每天旁边都围了乌泱泱一片人头,热闹得跟赶集似的。木匠的徒弟们看见了,也是很激动,只恨自己没有个微信朋友圈,不能发个视频啥的让亲戚朋友们也看一看,真是太遗憾了。
徒弟们一个个正感叹着,正热闹着,一回头,诶?师父人呢?跑哪儿去了?这些傻徒弟啊,压根就没发现,木匠完全就无视了这棵大树。他头也不回,脚步也不停,大踏步地走远了。
师父走了,徒弟还在看热闹,这像话吗?他们赶紧一路小跑,追上了师父。追上以后,他们就问:“师父,我们可是木匠啊。自打跟着您学木工,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木材。您看这树,多粗、多高、多直,这么好的木材,您怎么看都不多看一眼呢?”
谁知道,木匠却说:“够了,你们就别说了。这棵树,它确实粗,确实高,确实直,可是,它却是块废木头。你们看,一般的树啊,木质都很质密,无论是用来做船,还是做家具,都可以保存很久。可这棵树呢,虽然大,木质却松散。用来做船吧,容易进水;用来做棺材吧,腐烂得太快;用来做器具吧,不够硬、容易碎;用来做门板呢,又会出油、脏兮兮;就算啥也不干,直接砍倒,拿它的树干当柱子,也会很快就被虫子给蛀空。所以,它长这么大又有什么用?还不是块废木料?要是它真的是块好木头,早就被人砍倒了,还能活这么久长这么大?”
徒弟们一想,傻眼了,再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啊。于是,师徒几人也不再逗留,各自回去休息了。
-
2.神树自白:无用也是大用
-
3.不材之木的幸运
-
4.生来无用,焉知非福
-
5.庄子真的反对孔子吗?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庄子,庄氏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沈不周,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金圣叹盛赞其为“天下第一才子书”。鲁迅先生则有云:“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然而,令人望而却步的经典,细细读来,实则很有趣:它看起来晦涩难懂、讨论的都是深奥哲理,可里面到处是精彩故事;它写作于战火纷飞的战国年代,却不教人如何努力拼搏,满本书都像在说“努力不一定会成功,躺平一定很舒服”。
其实,这部成书于超级内卷的战国年间的古书,只想心平气和告诉你:不争不抢,顺其自然,命运自有最好的安排。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庄子·齐物论》)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