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倒插门女婿排排坐:李白、努尔哈赤、左宗棠……
- 路上读书fm的朋友,大家好呀!我是弗拉基米尔·大内密探零零九·良辰伊万诺夫,今天还是个好日子,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万物生,特别适合放假睡觉吃饭打豆豆。 最近,良辰我,看剧总结出一个心得——追剧千万不能记演员的脸,不然很容易串戏。这不,德云社掌门人的大公子郭麒麟前脚在《庆余年》里和宋轶演了回姐弟,后脚又和宋轶在另一部剧中成了夫妻。所以他们到底是姐弟还是夫妻呢? 而且人家这夫妻,还不是男娶女嫁的那种,而是男方到女方家生活的赘婿婚。 哈哈,说到这儿,小伙伴们一定知道这是哪部剧了。没错,就是去年大火的古装穿越大戏《赘婿》。 说这个《赘婿》的主人公范思辙,咳咳,宁毅,唉,你看我又串戏了不是。宁毅开场是一个家徒四壁的穷小子,后来入赘到一个富商家里,从此便开启了令人艳羡的开挂之路。情感上是桃花朵朵开,不仅有温婉贤惠的苏檀儿当正房,还有花容月貌的聂云竹、武力超群的陆红提等一众美女做小妾。 事业上,更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宁毅这小子,在商界一番折腾还不够,还要到政界、军事界大展拳脚,不仅吊打了梁山好汉,还击败了金国入侵。这一番惊天动地的功绩,让屏幕前成千上万的单身狗们情何以堪啊? 于是有人不禁感叹:年少不知软饭香,错把青春倒插秧。早知道当上门女婿这样好,我也去了,再也不跟你们苦哈哈地卷了。 在这,良辰我想奉劝兄弟们一句:“快醒醒吧!” 各位,你们可千万别把事情想简单了。《赘婿》是个虚构的文艺作品,还不是想怎么编就怎么编?要良辰我来编,灭个梁山算什么,我能一拳打爆太阳,迎娶外星老婆呢。而现实中的赘婿们,那可是一把辛酸一把泪。你要是不信啊,不妨跟着我,到各个朝代走一走,看一看历史上真实的赘婿生活是什么样。听完咱说的,你再好好考虑一下吧。 赘婿是个比较正式的称呼,坊间通常还是称之为“上门女婿”“倒插门”。按照传统世俗观念,夫妻结婚之后,妻子一般是去丈夫家,孩子通常跟着丈夫姓(外国连妻子都冠以夫姓)。而赘婿呢,反过来,丈夫到妻子家生活,小孩跟着老婆姓,喊外公外婆叫爷爷奶奶。 那么为什么会叫“赘婿”呢?良辰我呀,翻了翻字典,“赘”的本义是“抵押物”的意思。既然要拿出去抵押,明显就是多余的,另外已经抵押出去了,也就不属于自己了。所以“赘”字又引申出“多余”“无用”的意思,再结合到“赘婿”这个词,你懂的:一个多余的、没用的、住在老婆家的累赘。 听到这可能有听众朋友好奇,为什么在传统社会中,赘婿的地位会这么低。因为当了赘婿,生的孩子随母亲姓,就意味着丈夫放弃了对子女的冠姓权,同时也就放弃了祭拜自己祖先的权利。不祭祖先,死后就没法归到本宗。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赘婿是不能给男方家延续香火的。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了赘婿,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不孝。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赘婿违背了古代宗法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丢了祖宗的脸,必然为世人所不耻。 在封建社会,赘婿的地位连女人都不如,社会舆论对他们也极不友好。不信咱就去先去第一站——春秋战国时期,看看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赘婿的记录。 嗖嗖嗖,咱们穿越到了战国时期的齐国。为啥是齐国呢?因为齐国工商业发达,物产又很富庶,有钱人不少。而且齐国还有个奇怪的风俗:大女儿是不出嫁的,要留在家里祭祀祖宗;但她们又想结婚的话,就可以招上门女婿。 有需求就有供给,很多穷小子娶不上媳妇的,就去齐国当赘婿。 在齐国的赘婿里,最出名的就是战国中期的风云人物——淳于髡。他是个极聪明的人,能言善辩,眼光锐利,既是当时学术界的顶级大佬,也在内政、外交等政治领域颇有建树。 但不管淳于髡怎么厉害,《史记》在介绍他时,第一句还是“淳于髡,齐之赘婿也”。可见,提及淳于髡,大家还是会先想到他上门女婿的身份,再关注他的成就——说起来还是蛮尴尬的。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位大佬会当上门女婿呢?从他名字中的“髡”字,也就是剃光头,就能看出一二。现在剃光头是凸显时尚,但在古人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会儿剃光头可不是为了时髦耍酷,而是赤裸裸的羞辱和惩罚。通常是犯了事儿的人,才会得到tony的一推子。 犯过事、被人剃光头发的人,地位能有多高?除此之外,淳于髡个子矮,长得也不咋地,原生家庭还穷,这么多条件集合在一起,当上门女婿倒也不意外。他后来发迹,应该是结婚之后的事。但这也无法让他摆脱“赘婿”的身份。 连大佬当了赘婿,都要被人戳一下脊梁骨,普通的赘婿会是什么地位,用小脑都能想出来。 先秦的法律对赘婿极不友好,比方说,赘婿不能单独立户,不能被授予田地,不能当官。要当官,也得过了三代,也就是你儿子的儿子的儿子,才有资格参加公务员考试。即使有幸考进某国家部委,还要在档案里记上一笔:此人是某某赘婿的后代。一上班,免不了就要被其他同事们议论:呦,这个小伙,长得挺精神,没想到,他太爷爷是个上门女婿呀,哎,老丢人了。 有人说了,既然这样,我就当个宅男好了,老老实实在家守着老婆孩子,行不行啊?抱歉啊,你这个想法还是图样图森破。当了赘婿,你就身不由己,想当家里蹲,国家不允许。 在秦汉时期,赘婿是被国家薅羊毛的重点对象。劳役干重活,要抓你赘婿;打仗当炮灰,也要拉上你赘婿。总结起来就是背黑锅你来,送死你去。 历史记载,秦始皇在吞并六国、南征百越、北击匈奴等重大战役中,多次下令征召赘婿充军,让他们和罪犯、俘虏一起上沙场当肉盾。秦始皇这一做法,后来又被汉武帝学了去,在同匈奴的各种大规模战争中,他征召了大批赘婿上战场,很多人最终埋骨荒野。 所以,你要是不幸穿越到秦汉时期当赘婿,很有可能是下面这样的场景:在杀气腾腾的战场,你和你的赘婿伙伴们,哆哆嗦嗦地被己方士兵驱赶到了阵地的最前沿,手持盾牌和长矛,组成了用以抵挡敌军箭雨的肉墙,并准备承受重骑兵的直接冲击。 这已经够惨了吧,但你还要承受身后兵将们骂骂咧咧的嘲笑:你们这些没用的上门女婿,把祖宗的脸都丢尽了,今天就用战死沙场来洗刷自己的耻辱吧! 看到这儿,那些想学宁毅、穿越到古代当赘婿的童鞋,是不是已经绝望了?别着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赘婿的态度也在慢慢发生转变。 叮叮叮!终于到了中国最强盛、最开放、最大气的唐朝了,也正是从唐朝起,广大赘婿看到了生活的曙光! 这个时候,对于赘婿,已经基本上没有官方性质的打压了,什么强迫兵役啊、干苦力服劳役啊,都已成为过去时。在唐朝,赘婿也不再是所谓的“抵押物”了,而是与岳父家存在一种契约关系。比如,在岳父家“服务”三年,合同期满,表现良好的话,就可以自立门户了,还能认祖归宗。额……反正就三年时间,那可不是赚到了? 正因为社会包容度高了,唐朝出了很多有名的赘婿,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那位“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 什么?诗仙李白也当过上门女婿?良辰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李白不仅当过,而且还当过两回。这真是:入赘技术哪家强,大唐诗仙数李白。 第一次入赘时,李白27岁,正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大帅哥。在好友孟浩然的牵线下,他去了前宰相许圉师家,给老许的孙女结了婚。李白和老婆许氏育有一儿一女。可惜的是,在李白接近40岁的时候,许氏去世了。 后来李白到了50多岁时,又开启了第二次入赘,娶了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真香!又是一个前宰相家的孙女,千金大小姐,敢情诗仙当上门女婿都是一个套路呢。 李白给宗家当赘婿,可谓是赚大发了。晚年他卷入了永王谋反案,按律当斩,但他老婆动用了家族关系,把他保了下来,于是李白从死刑改判流放西南(而且也就流放了两年)。等到赦免之日,他心情大好,留下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名篇。 讲真的,如果没他老婆,李白就算名闻天下,掉脑袋还是妥妥的。 我知道听到这里,肯定有同学会疑惑:李白作为诗仙,大唐妥妥的顶流,难道还不能明媒正娶一位娇妻,怎么也当上赘婿了呢?这要从他的身世和抱负说起。 先看身世,关于李白的出生地,有一个说法是西域的碎叶城,位于现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都跑到国外去了。他父亲是经商来到大唐的,在古代,即使是开明的唐代,商人也是被主流价值所排斥的,商人子弟要通过科举当官,机会十分渺茫。既然科举之路走不通,李白只能另谋他路。当个赘婿,再靠老婆家举荐,这不少奋斗20年嘛。 再看李白的胸襟和抱负。李白是一个渴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知识分子,如果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活着是很痛苦的。所以,李白两次入赘,都是希望借助岳父家的关系和势力,能够跟朝廷扯上关系,出将入相,直到实现经世济民的梦想。所以他一个劲儿地当赘婿,也就可以理解了。 接下来,我们蹭蹭蹭地要去的是宋朝。在宋朝,赘婿的社会地位又有进一步的提升。入赘之风比较普遍,特别是在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入赘基本上不被视为丑事,而是一种个人选择罢了。 比如《赘婿》小说所虚构的武朝,其实就是以宋朝为原型的。 为什么宋朝的赘婿地位不差呢?首先我们来说一个八卦: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赘婿叫赵弘殷。提到这位老兄,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要说起他的两个儿子,特别是他家老二,要是没听过,你历史老师一定要你面壁思过:那便是大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他家老三,则是宋太宗赵光义。你看看,难怪宋朝对赘婿这么宽容呢,敢情是因为皇帝的老子当过赘婿嘛。 或许这还真是其中一个原因,不过更多的,还是因为宋朝比唐朝更有钱,商品经济和平民社会的发展,让很多人家富裕了,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出嫁,便想找个穷人家的儿子当上门女婿,既能让女儿留在身边,又解决了传宗接代的问题。 这么一来又回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老路上了。不过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社会文明也进步了,宋朝对赘婿当然不会那么苛刻,给了社会包容性增强,也有着实实在在的权益保障。比如,法律规定,赘婿享有对老丈人的财产继承权。如果一个赘婿能够帮老丈人养老送终,可以获得十分之三的家产继承权。 为什么是十分之三?据说是政府担心有居心叵测的赘婿想骗老丈人家的家产,所以对其继承权进行了限制,划了一个上限。 到了元明清时期,法律规定也日臻完善,入赘之风则更为普遍。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就曾当过上门女婿。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我们说过,努尔哈赤小时候过得很坎坷,被后妈欺负,于是他小小年纪就离开家去闯荡。有一天他在深山里遇到危险,幸好被路人所救。这个路人叫佟佳·塔木巴彦,汉名叫佟远,是当地的一个大土豪。 塔木巴彦对努尔哈赤很好,觉得他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气度。当然努尔哈赤也在那里找到了家的感觉,就和塔木巴彦的千金结了婚,当了上门女婿。这便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妻子,佟佳·哈哈纳扎青。 对于入赘一事,努尔哈赤并没有觉得有啥难堪的,还常常称自己是“佟·努尔哈赤”。但后来他的子孙们入主中原后,觉得入赘有点丢面子,就把姓改回了“爱新觉罗”。 到了晚清,又出了一个超牛的赘婿——堪称近现代以来最强赘婿。这人是谁?就是被列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 左宗棠出身官宦之家,父亲左观澜在地方做通判,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副市长。左宗棠15岁那年,他爹给自己儿子定了一门亲事,女方名叫周诒端,一听这名儿就知道是大家闺秀。没错,女方家是百里闻名的大家族,书香门第,她的父亲又是左宗棠父亲的同窗好友。 这本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一桩婚事。然而订婚后,左宗棠的双亲却相继去世了,他成了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而且家里又欠了外债,连彩礼都掏不起。这可怎么办呢?这门婚事要吹了?并没有,人家岳父岳母都相中了这个女婿,便想出了招其入赘的法子。 虽然有点尴尬,但现实摆在面前:左宗棠没钱没门路,想要参加科举,讲真的你路费都掏不出来,还考什么试?于是,他就去周家当了上门女婿,看得出来,左宗棠很现实。 不过他这上门女婿,当得还是很顺心的。岳父宽厚仁慈,老婆更是善解人意,左宗棠考不上进士,人家也没怪他,反而成为他事业飞黄腾达的坚强后盾。左宗棠最后能功成名就,名垂青史,跟他的妻子、岳父有着莫大的关系。 从战国到晚清,一路行来,领略了不同朝代对赘婿的不同态度,见识了不同的赘婿人生。良辰想说的是,当赘婿本身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关键是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能否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走出低谷、战胜困难的勇气。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不“多余”,才能像宁毅一样实现某种程度的逆袭。 好了,本期节目就说到这了。路上读书,你的音频图书馆,我是良辰周,咱们下期见!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夏侯勇,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探索史书夹缝里的新奇故事,角度刁钻,逼格满满,不一定有用,但一定有趣。
在传统社会中,上门女婿可不好当,他们被羞辱,被歧视,还要在战场上充当人形盾牌,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赘婿的态度也在慢慢地转变。
你可能不知道,李白竟然也当过上门女婿,还不止一次!诗仙李白,大唐文学界的顶流,为什么也当上了赘婿呢?这要从他的身世和抱负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