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大汉王朝.37
天生旅行家张骞,大汉版图的开拓者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逃出生天,返回汉朝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这一回我们继续为您带来大汉王朝第二季的故事。
上一回我们说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他率领的使团从长安出发,刚走到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人俘虏,度过了十多年的囚徒生涯。好不容易等他逃了出去,辗转数千公里到达大月氏,对方却无意与汉朝结盟。在回朝复命的路上,张骞再度被匈奴人俘虏,送到了军臣单于面前。
时隔十多年,两人再度相见,当初意气风发的他们,却多少都有些沧桑。张骞从二十五岁的壮小伙,到了奔四的年纪,已不再年轻;军臣单于则更为苍老,近来屡受汉军打击,头发斑白,满面愁容。看到张骞,军臣单于脸上满是讥讽之色,说道:“年轻人,一年前你逃脱了,怎么今天又被我抓住了呢?”
张骞还是紧握着符节,回答说:“一年前我离开匈奴,去履行大汉皇帝交给我的出使任务。现在我还要回去向皇帝复命。”军臣单于又问:“如果我再把你关起来,你还会跟上次一样逃跑吗?”张骞长叹一口气:“当然会,我的任务没有完成,岂能半途而废?”
讲完这句话,他便闭上眼睛不再说话。接下来要杀要剐,那就全看军臣单于的心情了。
有那么几秒钟,军臣单于是真的想杀掉张骞的:这家伙顽固的像个石头!但转念一想,杀掉他除了泄愤,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落下杀害汉朝使者的借口,这可对自己不利。留他一条命的话,倒是可以彰显自己的“宽大”,而且将来要是跟汉朝交换战俘的话,自己手中还有一张牌可以打。
想到这,军臣单于摆摆手:“把他押到之前关的地方去。这种抛妻弃子、只顾自己逃跑的家伙,杀他还脏了我的刀。”说完这话,他便不再看张骞。这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张骞又被押回了囚禁了十年的地方,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匈奴妻子和儿子。见到他们,张骞感情一定是非常复杂的,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后悔。就像军臣单于对他的指责,不错,他之前的逃亡,确实是“抛妻弃子”,这让他多少有些羞愧:如果这次没有被俘虏,是不是从此就见不到妻儿了?
可能张骞也暗下了决心:如果真的回不去,就好好对待妻儿吧。至于自己,就像那些倒下的同伴一样,把这把骨头留给茫茫天山。
但幸运的是,张骞不用在那里待一辈子。一年后,军臣单于撒手人寰,接下来正如我们之前节目中所说,匈奴内部为了单于之位,发生了激烈的争斗。人人都骚动起来,不安的局势,竟然也波及到了这个远离王庭的地方。
在一片混乱之中,匈奴人都忙着自保,或者去消灭反对者,包括那些看管张骞的守卫。至于汉朝的使团,已经没人在乎他们了。
张骞又发现了逃跑的绝佳机会——他很清楚:这是天赐良机,错过就不会再有。而且接下来继任的新单于是什么脾气,会不会跟军臣单于那样,对自己网开一面,就很难说了。
他决定立刻逃跑。张骞喊上了仅剩的使团成员,还有匈奴向导堂邑父。不过这一次,他身边又多了两个与之前不同的同伴:妻子和孩子。他不想再做一个抛妻弃子的人。
张骞等人逃出去的时候,匈奴人甚至没有察觉。等意识到他们已经逃走,也没人去追赶。大家都忙着内斗,谁还有心思关心汉朝的几个使者。
虽然没有匈奴人追赶,但对张骞来说,这也是一次极为艰苦的旅程。他们匆忙出逃,依旧缺水少食,有好几个人,经历过大风大浪,却倒在了离家不远的地方,埋骨黄沙。等他们到达汉朝边关的时候,史书记载了一个残酷的数字:使团出发时的一百多人,只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两个人返回。幸运的是,张骞的妻子和儿子都得以存活。
正如汉武帝预料,这是条极为艰苦的旅途,使团成员的死亡率、失踪率高达99%以上,但这些忠诚的人儿,以他们血肉和白骨,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
2.复命与升职
-
3.开拓西南之梦,却惨遭失败
-
4.降职与惩罚
-
5.第二次出使西域,终获成功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407年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在四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奠基了中国疆域的基础,确立了汉文化的主流思想,更奠定了汉民族的根基,它让“汉”这个字,从东方走向世界,成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文字,乃至一种生活方式的共有名称。
自汉朝立国,一个伟大、统一而稳定的中国,屹立于东方,崛起于世界,并源源不断地向世界输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时至今日,它所开创的范式,它的经验与历史教训,依旧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思维。
请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的声音,穿越回两千年前,走进大汉王朝的生命机体,与它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