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三国新说.21
赵子龙遇见真主公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常山赵子龙,英雄出少年
- 今天咱们接演《三国演义》。
上一回咱们说到,袁绍图谋冀州,四处大搞阳谋阴谋。说好与公孙瓒南北出兵,平分其地,结果抢先一步把冀州攥在手里,之后不光翻脸不认账,还把公孙瓒派来的使者给杀了。
这一波操作,那是又侮辱了智商,又结下血亲之仇,公孙瓒不出意外地就上头了。可真交上手吧,袁绍这边以逸待劳,手下还有大将文丑,在河北一带根本无人能敌。结果自然是公孙瓒被吊打,又一次陷入致命危机。
危急时刻,一白衣少年从天而降,立马长枪,英姿飒爽,一边耍着帅,一边把公孙瓒从文丑的刀尖上,给救了下来。
这白衣少年,是谁呢?当然不是别人,乃三国武将群里最强战将之一、当今王者荣耀世界中最火的英雄——常山赵子龙。
那么,问题来了,赵云怎么会跑到袁绍和公孙瓒干仗的地方,而且还好巧不巧从文丑手里救了公孙瓒呢?
说来话长,这赵云啊,打小就勤练武艺,未及成年,一身功夫就已名震乡野,河北一带有名有姓的高手,几乎没有谁能在少年赵云手下扛过五十回合的。而且啊,更难得的是,在赵云身上,和他的武艺一样与日俱增的,还有他对老百姓遭受乱世苦难的深切同情:十常侍的盘剥搜刮,黄巾军的动荡破坏,董卓和十八路诸侯的一地鸡毛……这一切的一切,汇合在一起,激发了赵云心中那份坚定的报国之志。好男儿身长七尺,一身武艺,当敢为人先,解天下之倒悬!
前面咱说了,赵云自报家门的时候,说自己是常山人,常山在哪儿?今天河北石家庄市,按户籍来说,归袁绍管,想要参军报国,一开始自然是入了袁绍队伍。可是吧,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全过程,赵云全都看在眼里,他就发现,这袁绍当个盟主吧,既不是真心为国为民,也没有什么真才实干,失望,太失望。
所以,十八路诸侯散伙之后,赵云那是在准备跳槽,寻找更合适的领导。他看了又看,离河北最近的就是公孙瓒。听说公孙瓒为人直爽仗义,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实力虽然差一点,但天下大势,又岂在一朝一夕的较量上。更何况,传言公孙瓒在河北一带还收了三个猛人……
所以啊,前情回顾的剧本,应该就是这么写的。当天,赵云其实正是去投奔公孙瓒,没想到半路就碰上了公孙瓒,还顺手救了他一命。这岂不是天意吗?于是,赵云通报了姓名,说明了来意,凭着一身好武艺,就地入了公孙瓒一股。
只是吧,这公孙瓒最近连续栽跟头,对这个充满苦难和恶意的世界,多了几分防备,少了几分信任。这赵云虽说从天而降救了他一命,但毕竟是萍水相逢,对他的底细与深浅还看不透。而且,赵云的武艺如此高强,万一用不好,反戈一击,说不定最后伤的还是自己。
就这么着,公孙瓒虽一时之间也不敢对赵云直接委以重任,只是让他带一支小部队殿后,仍然坚持原来的部署,任命心腹大将严纲冲锋在前,自己稳居中军。所以呀,人和人之间,有时候就是个缘分。
整理好部队,公孙瓒再次进军,有了之前的教训,这一次是稳扎稳打,绝不贪功冒进。等到严密组织好阵型,完全拉开架势以后,公孙瓒便开始向袁绍邀战了。可四世三公的袁绍,人家也不是傻子,你摆开阵势、全都准备好了,我就得陪你打?呵呵,老子见好就收!
这下可苦了公孙瓒的大军,从辰时开始擂鼓,一直到巳时,埋头苦干了三四个小时,袁绍就是按兵不动。干啥呢?消耗公孙瓒的耐心,另一方面暗地里指使先锋大将麴义,安排弓箭手埋伏在前军的盾牌后面,听不到号令不许露出马脚,一听到号令立即万箭齐发。
打鼓是个力气活,尤其是对方总是不接招,这个战鼓,公孙瓒这边儿的先锋大将严纲是越来越打不动了。终于,耐心耗尽,热血上头,他袁绍一直不接招,难道我们就一直不出招吗?一声令下,部队呈攻击队形,全军出击,严纲本人更是身先士卒,直取麴义。
麴义见严纲来攻,心中窃喜,你小子果然沉不住气,就你这耐心,在这等乱世之中,恐怕是活不过这一集啊,当即命令:全军上下都听好咯,谁都不许动!让他们冲,冲完一公里!冲进我方射程范围内再动手!
果然,严纲率军冲击一阵后,只听一声轰响,埋伏在盾牌后面的八百弓弩手忽然直起腰来,无数箭弩一齐俱发,如雨点一般,朝着严纲的先头部队射来。
乱箭之中,严纲一方,死伤无数。严纲本人也受了严重箭伤,正要调转马头,紧急回撤,却也来不及了。十分钟之前冲得有多凶猛,此时此刻便有多么绝望。只见麴义高举长刀,纵马信步而来,如割草一般,将严纲斩于马下。
前军死伤惨重,连敌军的身子都没挨着一下,便折了主将,消息传回,公孙瓒军中人心动摇,接二连三的惨败,已经严重影响了部队的作战意志。
公孙瓒心情灰暗,但身为主帅尚未慌乱,他心知,当务之急,是赶紧组织援军,将溃败的前军收拢回来,否则乱军回涌,我军阵脚难免要被冲乱,届时若是敌军趁势掩杀过来,那可就是全军覆没的节奏了。于是,他赶忙将自己的中军分为左右两军,呈钳形攻势向前,在两边侧翼支援严纲的残部。
然而,作为全局关键的这一步棋,并非只有公孙瓒一人是专业的。袁绍阵中,如此多的虎狼之辈,岂能容忍他这般在眼皮子底下做活?
说时迟那时快,袁绍帐下颜良、文丑二将,各率一路彪骑,分左右堵截公孙瓒的中军援军。弓弩齐发,铁骑冲阵,堵得公孙瓒寸步难进,眼睁睁地看着前军,被袁绍圈地斩杀,惨不忍睹。
更可怕的是,随着前军渐渐覆灭,这一层缓冲即将消失,袁绍的部队是层层推进,直接威胁到了公孙瓒设在中军的指挥部。
再看袁绍的前锋大将麴义,带着刚刚斩杀严纲的余勇,一马当先,冲到了公孙瓒军旗所立之处,先斩执旗将,再一刀把绣旗砍倒在地。这一刀,砍断了军旗,更砍断了军威,砍没了公孙瓒全军指战员的心气。
公孙瓒心说,今天就算是交代了,还谈什么救不救前军,自己的中军现在都不一定能保得住了,当初部署作战方案,真他娘的大意了,就该让赵云那小子在中间,我在后面窝着的。
想到这儿,公孙瓒部队也不要了,直接回马下桥而逃,他一逃,中军算是彻底被击溃了。
那麴义一看这情形,内心狂喜,他已经三胜公孙瓒,连军旗都给砍了,最高指挥官也跑路了,士气、优势完全在我,眼下就是吃不掉他公孙瓒!我麴义扬名立万的时刻到了!于是,二话不说,引军直冲公孙瓒后军。
然而,麴义什么都想到了,唯一没想到的是,镇守公孙瓒后军的人,叫赵云。
此刻的赵云,一身白袍,胯下白马,宛如一道纯净的河流,安安静静,等那麴义杀到眼前,赵云长枪刺出,犹如一道银龙跃出水面,霎时间,一道鲜血从麴义身体飞出,直落下马。
双方军士不由得看呆了,赵云仍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淡定,那画面仿佛在说:就这?
-
2.公孙瓒战败,赵云力挽狂澜
-
3.刘备、赵云相见,确认眼神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罗贯中(约1315-1385),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为《三国志演义》,传说师从施耐庵,《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今存其所作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廉鹏举,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故事起于桃园结义,终于晋统三国,描绘了东汉末至西晋初近百年间的风云变幻,数不清的英雄人物在这里闪耀又陨落,说不完的传奇故事在这里上演又谢幕。忠与义,如何取舍?智与勇,谁负谁赢?权与情,孰重孰轻?
《三国演义》的故事原型起自正史《三国志》,经数百年的流传改写,至晚唐时已妇孺皆知,宋元又有了专业艺人表演,并出现“尊刘抑曹”的鲜明倾向。元末明初时,文人罗贯中在世代累积基础上,杂采正史记载、民间传说,创作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同时也是历史演义的开山巨著《三国志演义》。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