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硬核养生大法,你pick哪一个?
- 路上读书fm的朋友,大家好啊,我是弗拉基米尔·大内密探零零九·良辰伊万诺夫,今天还是个好日子,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万物生,特别适合放假睡觉吃饭打豆豆。 啊嚏……不好意思老铁们,最近这天气他不讲武德呀,属实是早穿棉袄午穿纱,药店老板笑哈哈,媒体一线铁血战士良辰我,也不幸感冒了。这不得不让我承认爷青结了,想当年良辰我那体魄,钻火圈、走钉板、游冰水、胸口碎大石、蒙眼接飞镖、银枪刺咽喉、油锅里洗手、单手劈砖头,都不在话下,施瓦辛格史泰龙尚格云顿巨石强森,哪个见了我不得掂量掂量,哥们儿我那会儿字典里压根没有感冒俩字,甚至生病都没有。 可如今的我啊……一刮风,就感冒发烧流鼻涕,一爬楼,就腰酸背痛腿抽筋,林黛玉跟我比起来都属于钢筋铁骨。自今日始,我要养生! 说到养生,我有经验呀!毕竟这已经是我第10086次开始养生了。之前我是奶茶杯里泡虫草,啤酒罐里泡枸杞;敷完面膜,熬夜打游戏,白天健身,晚上吃炸鸡;一边作死,一边吃最贵的补品;一边蹦迪,一边带最稳的护膝。你说这叫养生?我告诉你,这就是咱当代年轻人的朋克养生!过程非常欢乐,心理安慰拉满,效果嘛,只能说“重在参与”。 话说回来,咱这朋克养生纯属娱乐,真要好好养生,那还得看咱们的古人。你想活的健健康康,古人其实也一样。 我们中国古人的养生保健传统那是源远流长,他们不像古希腊人那样,整天琢磨着怎么练一身腱子肉,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争强斗狠,老祖先们养生保健,只问一句话:“能得长生否?” 为了活得更久这个伟大目标,中国古人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研究出了一大堆硬核养生小妙招,那可比保温杯里泡枸杞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今天,良辰就跟各位听众老爷们一起,向老祖先们讨教一下养生绝学。 中国古人很实在,百般折腾只为多活几年。《尚书·洪范》里就说嘛,“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修命。”您瞧瞧,五个福报里有三个都是求健康长生的。 那么,“长生”这个kpi定下来之后,问题又来了!咱们该如何找到抓手、让项目落地呢?于是,在养生这条赛道上,出现了方法论上的争端。 在春秋战国时期,酷爱抬杠互怼的诸子百家揪着这个问题,吵得脸红脖子粗。庄子他老人家给出了方案A,主张以静养生,他认为:大家顺应自然少折腾,比什么都强,躺得越平,活得越久。 但另一位大佬,儒家的荀子给的Plan B则完全相反,他认为“养备而时动,则天不能病”。什么意思呢?简单说来:要想长寿的话,一是要营养到位,拒绝垃圾食品: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火锅米饭大盘鸡,拿走拿走别客气;二是多运动,来来后转体,高温瑜伽仰卧起,动感单车普拉提,晨跑夜跑游几米,平板哑铃划船机,燃烧我的卡路里。 不要不好意思,我知道你们都想听第一种方案,谁会拒绝躺平就能养生的操作呢?那咱们就来看看,躺平养生派的神奇养生术。 这养生术的第一种就非常玄学了,叫做“辟谷食气”。意思是说:吃五谷杂粮是不可能吃的,整天就吸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维持生活这样子。 道家的祖师爷老子就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意思是:要专注于凝聚大自然的精气,最终修炼到道家认为的最高境界——如婴儿一样返璞归真。于是,在老子思想的影响下,道家的徒子徒孙们对“气”这玩意儿痴迷得不行,认为真正得道的大佬不用摄入卡路里,整天喝西北风就能活蹦乱跳,而且越蹦越高。 《淮南子》就正儿八经地记录了这种辟谷术,说春秋时期有个鲁国人,叫单豹,住在深山老林里,一丝不挂,不吃五谷,就靠溪水为食。结果他老人家七十岁了,皮肤还嫩得跟小鲜肉一样。看来这辟谷术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感觉放到小红书上分分钟就能动摇刷酸的地位。 庄子则表示,光是不吃五谷还不够,光喝溪水也不行,还得食气。在《逍遥游》里,庄子说,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位姑射山女神,啥也不吃,只吸清风和白露,天天乘着筋斗云和神龙,满世界飞来飞去。总之,辟谷食气是个宝,既能美颜,又能长寿,哪天你飞升成仙了都说不定。 后世道家徒子徒孙们对这一绝学非常痴迷,东晋的葛洪、宋代的陈抟老祖都是辟谷了几十年的资深修仙玩家。圈外人曹操也信了这一套,一度把左慈这类方士请过来,辅导自己修习辟谷之术。 靠辟谷食气来养生比较玄乎,最关键的问题是:气在哪里呢?好像哪里都有,但好像哪里都没有。这么实践起来肯定饿得遭不住,非职业玩家实在玩不转呐。所以躺平派老哥们又开发出了新招数——按摩。当然,是正规的那种哈。 在古早的时候,按摩是用来治病的。根据《史记》的记载,战国名医扁鹊就用按摩药敷的手法来治病。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里,也保留了一系列经典按摩动作,捶背、抚胸、搓腰、揉膝,可见汉代前卫的养生boy们已经爱上了按摩。 到隋唐时期,按摩更是变成了一种时尚,隋朝宫廷里有专门的按摩机构,还设立了“按摩博士”一职。唐代神医孙思邈,就是一名按摩达人,反复为按摩养生法打call。孙大神活了至少100岁(最夸张的说他活了160多岁),看来按摩是很有用的。 除了这两个,躺平派还第三式:长啸。就是拉长嗓子大声喊叫。 你没听错,在古代,长啸是一种吐纳气息的功夫,古人认为长啸的时候,体内的气息与天地灵气交换,能起到天人合一、延年益寿的功效。是不是立刻理解了为啥每天早上公园里的阿叔们,都要爽朗地吼两嗓子? 古代的长啸养生达人就是大诗人陆游。陆游年轻时体弱多病,四五十岁就牙齿松头发白了。但他最后活到了八十五岁,这在古代妥妥是个寿星下凡呐!很多人很好奇呀,就请教他:“老陆啊,你咋能这么长寿呢?”老陆酷酷地以诗作答:“玉函肘后了无功,每寓奇方啸傲中。”啥意思?寻医服药,浪费钞票,真要养生,还靠长啸。 不过古代的长啸可不是扯着喉咙瞎吼,人家是非常有讲究滴,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跑到阳台上大喊大叫。你得善养浩然之气,选个风水场地,吸气必须给力,呼出节奏韵律。 据说长啸高手可以呼出词牌名曲的调调,绝对是门技术活啊。唐代还有本奇书,名曰《啸旨》,系统总结了长啸这门艺术,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翻一翻。 听到这可能有老铁要说了:良辰你变了,脱离咱们广大打工人群体了。我躺平了怎么赚钱?唉,同是天涯打工人,你的辛酸我都懂,打工人不骗打工人,良辰我这就给你找来了饮食养生派的大佬们,聊聊咱们喜闻乐见的养生方式:吃。 首先,我就要祭出中国古代食疗的爆款单品,粥。俗话说得好,养生不能失去粥,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古人觉得粥是天下第一补品,什么人参鹿茸枸杞那都得靠边站。明代的医学大V李时珍就亲自站台,守护全世界最好的粥粥。他说这粥口感柔腻,温养肠胃,早餐喝粥最得饮食之妙,自己就“每日起食粥一大碗”,a 小米粥 a day,keep the doctor away嘛。 粥不仅有神医为它摇旗呐喊,还圈粉了一批文学大咖给它当“水军”。像白居易和陆游,就是狂热的爱粥一族,已经爱到“为你写诗,为你静止”的境界了。 让我们先来看看白居易对粥的连环表白,《晨兴》里,他说:“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您瞧瞧,没有什么起床气是一碗云母粥解决不了的。 在《春寒》中,他说:“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老白作为高薪公务员,每逢天冷,也不求什么山珍海味,就爱一口温热黄粥。 《新沐浴》里他说:“先进酒一杯,次举粥一瓯。半酣半饱时,四体春悠悠。”槟榔加烟,法力无边;喝粥配酒,越喝越有。 养生高手陆游,更是喝粥喝出了人生境界。在《食粥》诗中他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一下就脑补出这样的画面:陆游慢悠悠地喝一口粥,开口说道:长生之道,神仙之境,就在这一碗粥中!你们却还在找什么长生秘诀,还是图样图森破啊! 鉴于他是长啸达人,估计喝完之后,他还要喊一嗓子。 除了粥之外,古代养生食品爆款还有枸杞。但古人吃枸杞的操作,可以说是想象力爆棚,比保温杯里泡枸杞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什么枸杞茶、枸杞粥、枸杞酒、枸杞饭,枸杞一身都是宝,简直成了万金油。 甚至古人对枸杞芽儿都没有放过,也就是枸杞的嫩茎叶。今天炒枸杞叶是一盘普通的菜,但在古人看来却有清热明目的奇效。春天的枸杞芽儿鲜嫩爽口、饱满多汁,《红楼梦》里,吃遍了山珍海味的贾府姑娘们都抵挡不了诱惑,纷纷表示想吃“油盐炒枸杞芽儿”。 不过古人食疗养生有时候也会画风突变,搞一些离谱操作。比如著名的“以形养形”理论,俗称“吃啥补啥”,比如吃猪血补血,吃猪肺补肺,吃猪脑补脑什么的。 这显然是古人不懂现代医学和营养学,凭着朴素的养生热情制造出的食疗理论。这些个动物内脏胆固醇、脂肪含量嘎嘎高,一般人如果靠吃这些玩意儿来养生,恐怕啥都没补成,一身肥膘和慢性病倒是早早来了。 以形补形的吃法够不靠谱了,但更不靠谱的还在后头。那就是丹药养生派的大哥们。同样都是希望靠吃来养生长寿,饮食养生派吃的起码还是正常食物。不过丹药养生派的兄弟们看不上,什么枸杞,太low了,他们直接挑战人工化学制品,嘎嘎烧钱,嘎嘎生猛。 炼丹这件事,最早是一群脑洞清奇的战国方士研究出来的。他们脑洞巨大,在锅中什么都煮,把各种化学元素做成浓缩药丸。培训几年之后,不管有没有搞出什么丹药,都可以下海找潜在客户交智商税了。 这里面分为两种,第一种还算讲究,拿自己制成的药上去忽悠;第二种纯粹空手套白狼,声称自己能找到仙药。 仙药营销史上最著名的客户,恐怕就是秦始皇。嬴政老兄权力和财富双双自由,整天就开始念叨着怎么长生不老。他很想再多活五百年,哦不对,最好与日月同寿,天地同庚。 方士们看准了这个蓝海市场,立刻涌进了咸阳的皇宫,争先恐后地说自己能搞到长生不老药。而嬴政还真信了,对这些个方士又是给金银财宝,又是加官进爵,优秀方士代表徐福更是卷款潜逃,带着数千童男童女全身而退,属实是秦始皇摸电线——赢麻了。 徐福很显然是跑路了,但当时的营销号比今天还厉害,把他的光荣事迹,变成了徐福真的遇到仙人,不回来了。因此,后世的统治者不仅不怀疑,反而更相信世上真有长生不老药。 比如汉武帝,他也很想再多活五百年。可能是汉武帝害怕出了2.0版本的徐福,拿着他的钱给自己开成仙之路,不回来了。于是他转变了策略,仙药随便找找,炼丹养生才是最吼的。 于是方士们也迅速迎合市场需要,开发出了重金属炼丹业务,什么金,银,铜,汞,铅,锌,砷,什么有毒整什么。 山东方士李少君认准了这个冤大头,用花言巧语哄得武帝三迷五道,耗费大量黄金,支持他炼出金丹。最后没人比他更懂长生、自称活了几百岁的李少君老仙自己先挂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灵魂和身体分离了。 于是汉武帝更锲而不舍地找方士、炼仙丹。其实他后来也慢慢清楚了,这些人就是在忽悠他,枪毙了好几个骗子。但他还是继续寻找长生不老之道,简直是天生韭菜命,交智商税的热情拦都拦不住。 在长生不老的诱惑面前,秦皇汉武稍逊文采,纷纷翻车,那轮到传说中雄才大略的唐太宗的时候呢,我只能说李世民哥哥对自己下手更狠。 李世民不相信本土方士的花样套路,却逃不过外来和尚的异域骗术。一个天竺方士宣称自己懂得长生不老之术,已经活了两百多岁高龄,本来这种老套说辞李哥应该都免疫了,但外来和尚好念经嘛,李哥确认过眼神,认定这个印度人就是对的人,哦不,神仙。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李世民天天嗑药,越嗑越上头,最后五十一岁就暴毙而亡。 好家伙,人家炼丹要钱,李哥嗑药要命呀这是。用生命在嗑药的,还有清代的雍正皇帝。 四爷年轻时就酷爱丹药,登基为帝后,就养了一大批术士在宫中炼丹。根据清朝内务府的账目,显示四爷在五年时间里,往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157次,累计算来,共有黑煤192吨,木炭42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铁、铜、铅制器皿,以及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矿产品。 吃这么多重金属炼成的药丸,雍正能不跟着“要完”嘛。最终也是五十多岁就翘辫子了。 古人的养生绝学,咱们就聊到这里。有一说一,有些养生术比咱们今天的朋克养生还要不靠谱,像炼丹什么的,不仅燃烧金属、燃烧钞票、顺带着还燃烧生命。但是有些养生术,像喝粥呀,按摩呀,好像还是有些玄学的。咱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好好养生,为国家健康工作五十年嘛! 路上读书,你的音频图书馆,我是良辰周,我们下次再见!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陈良超,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在读研究生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探索史书夹缝里的新奇故事,角度刁钻,逼格满满,不一定有用,但一定有趣。
养生,永不过时。先秦道家推崇躺平养生法——“辟谷食气”,不食五谷,只喝西北风;著名诗人白居易为中国食疗养生的爆款单品——粥代言,在诗中多次安利;在长生不老的诱惑之下,有人热衷于炼丹养生,秦皇汉武、唐宗清帝,都频频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