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史记·赵世家(完)
从巅峰到灭亡不过几十载,赵国走错了哪一步?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开疆拓土,大败秦军
- 上文书讲到,赵武灵王改革胡服骑射,大大提升了赵国的军事力量,开疆拓土,吞并了中山国,实现了赵国历代君主的梦想。但赵武灵王在继承人问题上优柔寡断,引火烧身,最后活活饿死在沙丘宫中。一代英主落得这般结局,让多少读史之人唏嘘不已。
赵武灵王困在沙丘宫中时,他呕心沥血扶持的儿子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对此一直是不闻不问,只负责死后收尸。可能有不少听众朋友觉得,赵惠文王实在太狠毒、太可恶了。不错,从父子亲情的角度来说,赵惠文王是冷血、无情乃至残酷的,但这恰恰也证明他是个合格的政治家——只有父亲死了,赵国才不会发生动乱,自己的王位才能稳定,所以他毫不犹豫地舍弃了父亲。
也正是在他手上,赵国的国运达到了巅峰。
不过,父亲死后的几年时间里,赵惠文王还没能彻底掌权,带兵平定沙丘之乱的公子成和李兑才是真正的话事人。一直到他上位的第十三年,李兑被罢免,再加上公子成也去世多年,赵惠文王才把军政大权收回自己手里。
此后的二十年时间里,在赵惠文王的驾驭下,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赵国基本上都能掌握主动,在合纵与连横中游刃有余。比如说,当时齐国实力最为强大,吞并宋国,窥视中原,他就参加了著名的“乐毅伐齐”,大败齐国,使其再无能力称霸东方,自己则趁机渔利。后来秦国锐意东进,他又联合关东各国合纵抗秦,有力地阻止了秦国东进的脚步。
赵惠文王知人善任,他重用自己的弟弟、著名的平原君赵胜,以及更著名的蔺相如、廉颇、赵奢等文武大臣,一时间朝堂上汇聚了不少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廉颇、赵奢这两位大将不断出击,打击齐国和魏国,吞并了不少土地,使赵国的疆域不断扩大。此时赵国的领土面积虽然尚不及楚国,但实力已超越之,是关东的第一强国。
赵国变强,激发了秦国的敌意,秦、赵之间冲突不断,打打谈谈。面对咄咄逼人的秦昭襄王,赵惠文王不卑不亢,比如著名的渑池之会,在蔺相如和廉颇的谋划之下,赵惠文王没有让秦昭襄王占到什么好处。
甚至在与秦国的直接交锋中,赵国也一度占得上风。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赵奢指挥赵军在一个叫阏与的地方,居高临下,大败秦军。不甘心失败的秦国再度出兵,又被廉颇率军击溃。
短时间内两次大败秦军,天下震动,赵国也成了唯一能跟秦国抗衡的关东国家,也是秦国东进的最大障碍。
不过,虽说赵惠文王的成就辉煌,但在《史记》里面,他的镜头并不多,只是罗列了每一年的大事记。这倒不是司马迁对他有意见,而是——许多精彩的故事、经典的人物,比如平原君赵胜的门客三千,蔺相如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颇的负荆请罪、将相和等,司马迁在他们每个人的列传里面写了。这么一来,留给赵惠文王的戏份反而就不多了。
总之,赵惠文王在父亲打好的基础上,开疆拓土,使得赵国成为东方最强国。他在位共三十三年,于公元前266年病逝,太子即位,他就是赵孝成王。
-
2.接收上党十七城,是福还是祸?
-
3.长平与邯郸之战
-
4.逼走廉颇,杀害李牧,赵国灭亡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司马迁,西汉人,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史学家之一,出生于史学世家,早年从父亲学习,后来又游历各地,考察风土人情。后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投入监狱,后又被施以腐刑。出狱后,司马迁决定完成父亲的遗训,用十四年时间写出《史记》。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余少镭,前媒体人,专栏作家,影视制片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世家》为《史记》五体之一,讲述的是自西周至西汉初的各诸侯国的兴衰败亡,它以编年之体记诸侯之事,前后三十篇。三十世家,有的长寿,延续数百年之久;有的短命,分封几年即灭国;众多诸侯,有的带领封国走上争霸称雄的道路;有的陷于权力斗争,狗血事件不断。《史记》之世家系列,带您体验先秦、西汉初期各诸侯的百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