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曹老板起死回生
- 今天咱们接演《三国演义》。 上一回咱们说到,那董卓眼看不是十八路诸侯联军的对手,西逃长安,顺手一把火把东都洛阳烧了个干干净净。而乘胜进击的十八路诸侯,名义上还是一个统一的联盟,但背地里却人人各有小算盘,出工不出力。 此前一路被坑的孙坚,作为唯一出力救火的消防队,竟然意外在宫殿废墟之中捡到了传国玉玺。回想一路的委屈与无奈,江东猛虎果断决定:带着玉玺跑路。 而唯一珍惜战机,不愿就此放董卓归山的曹操,力主乘胜追击,可剩下的诸侯却没有一个吭声。心疼战机白白贻误的曹操,撇下联军,带着自己的的兄弟,头铁便追了上去。但没想到,这一去就被董卓手下的李儒耍得团团转,接二连三的中计,甚至于竟被两个无名小卒给抓了活的。 曹老板遇险,不仅仅是曹操一个人的生命安全问题,更是东汉末年这场乱局最终将要向何处去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这一部《三国演义》的后八十回能不能继续写下去的问题。因此,罗贯中大大为了自己的饭碗考虑,也要天降神仙,捞曹老板一把。 这回的神仙,首先出场的乃是曹操的本家兄弟,曹洪。 话说曹洪在夜色中不见了曹操,大惊失色,东奔西窜,四处寻觅,终于在山后林中发现了已变成俘虏的曹老板。万幸天色太黑,溃败的一方和疯狂收割人头的一方搅和在一起之后,现场乱成了一锅粥。俘虏曹操的那两个小兵,正押着曹操找自己的组织呢,不想迎面撞上了从天而降的曹洪。 曹洪不是三国偶像团里的顶流,但也算是拥有姓名的人物,二话不说,上去便将两个小兵砍翻在地。 曹操一看是曹洪来救自己,心中百感交集,庆幸自己死里逃生,可再看看夜色中混乱的战场,只觉得满眼都是敌军,自己手下的将士早已死的死、逃的逃,要是指望他和曹洪两人单凭四条腿,就逃出生天,无异于做梦,罢了罢了。生死线上走过一回的曹操,不禁跟曹洪高风亮节了起来:洪啊,我死就死了,我都已经死过了,你还来救我干嘛?你快骑马走吧! 曹洪一听,啥?让我走?那我这不是白白杀进来救你一趟吗?也不管谁是领导谁是下属了,曹洪直接下命令:你赶紧上马走人!我跑也跑得出去。 曹操还是不肯,还在百感交集,眼看着董卓那边儿的包围圈已经越来越紧,曹洪急得跳脚,不禁声泪俱下:操啊,你骑上马快走吧。我死了也就死了,这天下乱成这样,难道还缺一个武夫吗?但你不一样,除了你,谁能平定这乱世呢?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是你啊,操哥! 到此,曹操终于不再推辞,一咬牙,一跺脚,翻身上马,猛抽一鞭,快马疾走。曹洪呢,脱下身上的重装铠甲,发足狂奔,手持砍刀,一路护卫在曹操之后。 虽然一口气逃出了四五里地,可终究还是深陷敌阵之中,加上人困马乏,如何能逃得出对方的手掌心?到这会儿天色已经渐明,再看前面,一条大河阻断了去路。四下没有藏身之所,单枪匹马,又绝难渡河,曹操、曹洪二人只得沿着河岸顺行,心中叫苦不迭。 果然,不多时,二人行踪再次被发现。四处杀声渐起,层层叠叠向二人涌来。曹操长叹一声:“我命休矣!生死有命,生死有命啊!” 此时,天降战神一代目的曹洪,一路走来丢盔卸甲,已然是没了办法。但是,这能难倒我们的作者罗贯中吗?没有什么是一次机械降神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降两次。 此时的曹操,早已深深地闭上了双眼,安心等待着命运最后的裁决。然而,等他再睁开眼睛时,眼前出现的却是自己的又一个救星——夏侯渊。 和曹洪一样,夏侯渊不见了曹操,也是连忙四下寻找。但夜深兵乱,如何找得着?无奈之下,只得四处分兵,进行地毯式搜索。所以,虽然眼下万幸找到了曹老板,但身边带来的人也不多。敌方负责追击的徐荣粗略一看,嗐,也就十几个人,何妨!给我将他们一网打尽! 然而各位,这夏侯渊可是和吕布都能过过招的人,实力本就远在徐荣之上,更何况此时情势危急,救主心切,更添三分不要命的勇猛,只听夏侯渊大喝一声:“徐荣勿伤吾主!” 嘶吼声还回荡在众人耳边,夏侯渊已经宛如一颗熊熊燃烧的流星,直朝徐荣冲去。徐荣看着这阵仗,心一紧,但好不容易才将十八路诸侯中最难搞的曹操逼到这个份上,怎么能让到嘴的鸭子就这么飞了?于是,他瞬间又把心一横,决定硬着头皮顶上。 而这,也就成为了徐荣此生最错误的一次决定。二人交马数合,夏侯渊一枪,便将徐荣刺于马下。电光火石之间,可怜徐荣本以为此处将会成为自己手刃曹操的功成名就之地,没想到,到头来却成了自己的坟场。 其余兵士眼看主帅毫无抵抗能力,眨眼工夫便已经身首异处,哪还有心思再战?夏侯渊等人便趁机一鼓作气杀散了徐荣的部队,十几人在数十倍于己的敌军中来回冲杀,竟如入无人之地一般。 随后,曹仁、李典、乐进各引兵寻到,算是彻底的安全了。一夜过去,众人见了曹操,忧喜交集。 董卓那边呢,虽然折了徐荣,却大胜曹操,也心满意足地往长安去了。吃了败仗,曹操自然是不敢再去追董卓,当下四处收拢了自己的部队,一万余人的队伍,眼下只剩残兵五百余人,哪里还有继续追击的能力? 无奈之下,曹老板只得带上众人,回河内大本营去了。
-
2.十八路诸侯散伙
- 曹操回到大营之中,那狼狈不堪的样子,众诸侯可全都看在了眼里。盟主袁绍早已听说了曹操惨败,赶忙派人将曹操等人迎回至寨中,安排一桌桌好酒好菜,犒劳曹操的军士,更亲自作陪,宽慰曹操。 曹操一看,心里明白,眼下不少人是在看自己笑话,可气的是袁绍这伪君子,当初不支持自己追击,现在却在这儿假惺惺的安慰,曹操这酒,是越喝越郁闷,越喝越灰心,最后忍不住长叹一声,吹出三分醉意,冷不防地向众人发问:“当初,我们一起起兵,是为什么?” 刚刚专注看笑话的诸侯们,忽然被这么一问,有点发懵。曹操却旁若无人一样,继续滔滔不绝地说道:“是为!国!除!贼!是还天下太平!这是我们的初心,是我们的大义!诸公……嗯?嘿嘿,既然仗义而来,为什么到了半道,却又忘了初心了?啊?! “按照我的设想,也不敢劳动诸位大人什么。你袁本初,带着你的兵,占据住孟津、酸枣,把握住黄河,咱们一帮人马,就算有了底了。剩下的人分四路,头两路,固守成皋、敖仓,堵住轘辕、太谷,这两路站住了,咱们就有了攻击的前哨了。就像两把尖刀,直插董卓的两个胳肢窝底下。然后剩下的两路人马,入武关、震三辅,高筑城广积粮,无论董卓怎么挑衅怎么引战,咱都不为所动,这就算是卡住了董卓的退路。 “要是这样,嘿嘿,要是这样,咱们至于今天让那董卓小儿,跑!了!吗?今天,不对,昨天,大家伙儿,就这么简单的事儿,却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我曹操替你们,害臊啊,害臊!” 曹操这酒啊,喝到肚子里,好像没什么事儿,可跟着话一块吐出来,竟然让人越来越上头。曹老板的这一番酒话里头,既有精心部署的战略,也有壮志未酬的无奈,更有对众诸侯各怀鬼胎的愤懑,现在连珠炮似的吐出来,仿佛索性发起了酒疯一般。 袁绍等人无言可对,面面相觑,宴会的氛围也降到了冰点。但是呢,众人心中居然就不约而同地响起了一个声音——这一趟讨伐董卓,到这儿,该散伙了! 第二天酒醒,曹操自知这一番与众诸侯闹僵了,便招呼也不打,带着自己残存的部队人马,投扬州去了。 剩下的各路诸侯当中,公孙瓒眼看着形势发展到这一步,也只能跟着孙坚、曹操有样学样,赶紧跑路,当下找来刘、关、张三兄弟商议:“袁绍无能,此地不宜久留,再呆下去,保准出乱子。咱们还是走为上计吧!”刘关张也正有此想法,双方意见统一,二话不说,拔寨北归。 回北平郡的路上,途经平原县,这公孙瓒一方面为了感念刘备兄弟三人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的壮举,让自己在众诸侯面前挣足了面子;另一方面,因为自己地盘上早已满编了,真把这兄弟仨人带回去,也没地儿安排,正好这几年战乱,平原县这地方正缺人管,干脆,就给他们兄弟仨搁这得了。 于是,公孙瓒任命刘备为平原相,让他们兄弟三人在这里自行发展,乱世如此,自己也已经是仁至义尽,以后这哥仨儿命运如何,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玩过《三国志》游戏的朋友应该对平原这个地方很熟悉,你要选刘备,那开局就是在这平原县。 咱再说回其他诸侯。话说公孙瓒等人前脚刚走,河内大营之中果不其然,立马就出了事儿。原来是兖州太守刘岱,看着大家都走了,自己也想家了,可是没有粮草,难以行军,就去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 可这粮草是想借就能借的吗?乔瑁与他刘岱非亲非故,怎么可能答应这种巨婴要求?三番五次推辞不给。刘岱火了,给脸不要脸,那就别怪我。当夜,刘岱趁夜色率军突入乔瑁的营地,杀死乔瑁,不光粮草,还把所有的人马一并吞了。 这剧情,来的实在太快,袁绍呢,见各路诸侯走的走,火并的火并,这盟主当得也没多少意思,于是,他也带上弟弟袁术,领兵拔寨,离开洛阳投关东去了。 剩下的人一看,盟主袁绍都走了,还留在原地干嘛?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跑路时也不耽误。震动天下、轰动一时的十八路诸侯,就这样一拍而作鸟兽散了。
-
3.困兽之斗孙文台
- 东汉末年那会儿,信息传递比咱们现在可是慢多了,这十八路诸侯散伙儿的事情,到这会儿还有两个人不知道呢。一个,是捡到玉玺后连夜跑路的孙坚;另一个,则是被袁绍委以重任,要在孙坚回家路上予以阻击的荆州刺史刘表。 孙坚不知道他走后大伙儿已经散了,可不知道也无所谓,在他心里,这个联盟他早就不想待了,就算联盟军能够一直维持下去,对他孙坚来说,也和散了差不多。 但是对刘表来说就不一样了,联盟解散的信儿他一点也没收到,既然你如此,他就必须严格执行盟主袁绍的秘密指令,及早谋划、狠抓落实、学习贯彻。 却说刘表其人,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乃汉室宗亲,时任荆州刺史。收到袁绍的密令以后,刘表对孙坚那是日思夜想,巴不得早点见上。话说这一日,刘表估摸着传国玉玺的快递,马上就要送到了,于是命令手下两位大将,蒯越、蔡瑁,率领一万精兵前去拆快递。当然,还要把快递小哥一并拿下。 所以,孙坚刚刚走到荆州地界,等待他的,并非八百里洞庭的波澜壮阔,也非三楚大地的人杰地灵,而是早已排开阵型的蒯越。 孙坚虽然意外,但也并不害怕,上前问道:“蒯越你干啥呢?搞这大阵仗,这大排面!好狗不挡道啊。” 蒯越也不藏着掖着,上来就猛攻孙坚的要害:“你还是不是汉家天下的臣子?如果不是,你就是反贼,人人得而诛之。你要不是反贼,为什么悄悄把传国玉玺藏起来了?今天玉玺和你的性命,你至少得留下一样,你自己选吧!” 孙坚一听,呵呵,果然如此,早就料定你小子是为了这玉玺而来。孙坚心知,此事掰扯是掰扯不清了,能动手尽量别哔哔。于是,命黄盖出战。 蒯越这边一个眼神,身后的蔡瑁收到信号,舞刀来攻。可才斗了没几个回合,黄盖一刚鞭,不偏不倚,结结实实地打中了蔡瑁的护心镜。蔡瑁霎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心知自己万万不是对手,赶紧拨马回走。 主将这一败,双方气势立马分出了高下,孙坚乘势前进,将蒯越打得是节节败退,仿佛要将在洛阳受的窝囊气,一次性都吐出来。 可没想到,蒯越这一万人虽然骂人骂得欢,实际上却只是佯攻。孙坚这边儿正打得志得意满,只顾前头不顾腚地往前冲,忽然间,山背后传来金鼓齐鸣,竟然是刘表亲自引军来到。 本来是一边倒的冲锋,转眼间变成了极为被动和危险的两面夹击。孙坚为人一贯勇猛,可也不是傻子,见形势不对,赶紧表示先停火,看看有没有和谈的可能。 只见这江东猛虎,立马化身江东Hello Kitty,恭恭敬敬地向刘表施礼道:“表啊,我知道,你这次来,是袁绍让你来的吧?你怎么能相信他呢?你在荆州,我在江东,咱们当邻居都多少年了,就因为袁绍一面之词,咱们睦邻友好这么多年,今日却要刀兵相见吗?” 然而,无论孙坚怎么说,刘表心里是万变不离其宗,一开口,就往孙坚的要害处猛攻。只听刘表朗声说道:“你私藏传国玉玺,罪同谋反!” 孙坚转念一想,呵呵,你老小子又没去洛阳,还不是袁绍怎么说你就怎么信?谈不谈,那我就来个死不认账,只见他信誓旦旦地对刘表说:“狗日的私藏玉玺!这东西要是在我身上,日后就让我死于刀箭之下!” 刘表听了,内心一笑,哎呀呀,你这江东猛虎,演技可是够浮夸的,但面上仍旧不肯退步:“你也别说死不死的,你要是没有私藏玉玺,我还不舍得你死呢。当是我三岁小孩,你要是想让我相信你,你要是心里真的没鬼,将你们全军的行李,任我搜搜看。” 孙坚这下终于是不能忍了,怒骂道:“你算老几,敢查我的东西?我现在人就在这,有本事你过来搜!嗐,不劳您大驾了,我这就给您都送过去!”说罢,一声怒喊,带领部队朝着刘表直扑过去。 刘表呢,对于如何狩猎这只老虎,心中早有谋划。双方刚要交兵,刘表便往后退。孙坚纵马追上,可背后蔡瑁、蒯越却又跟牛皮糖似的赶过来,将孙坚围困在垓心。孙坚虽然勇猛,但无论怎样冲杀,就是跳不出刘表设下的天罗地网。此番情形正是:玉玺得来无用处,反因此宝动刀兵。 孙坚能逃过此劫吗?他身上的传国玉玺究竟是福是祸?十八路诸侯解散后,天下大势又将何去何从?落脚平原县,我们的主角团刘关张三兄弟将迎来怎样的挑战?精彩节目,咱们下一讲继续。咱们下次节目再见!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罗贯中(约1315-1385),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为《三国志演义》,传说师从施耐庵,《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今存其所作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廉鹏举,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故事起于桃园结义,终于晋统三国,描绘了东汉末至西晋初近百年间的风云变幻,数不清的英雄人物在这里闪耀又陨落,说不完的传奇故事在这里上演又谢幕。忠与义,如何取舍?智与勇,谁负谁赢?权与情,孰重孰轻?
《三国演义》的故事原型起自正史《三国志》,经数百年的流传改写,至晚唐时已妇孺皆知,宋元又有了专业艺人表演,并出现“尊刘抑曹”的鲜明倾向。元末明初时,文人罗贯中在世代累积基础上,杂采正史记载、民间传说,创作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同时也是历史演义的开山巨著《三国志演义》。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