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诗人追星的方式很奇特:诗集肚中咽、作品身上刺……
- 路上读书fm的朋友,大家好啊,我是弗拉基米尔·大内密探零零九·良辰伊万诺夫,今天还是个好日子,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万物生,特别适合放假睡觉吃饭打豆豆。 现在,良辰我先来问你们一个问题,你追星吗?哦,有啊,是哪位?良辰周?哦!我认识,就是那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神级男人良辰周嘛,没错,正是臭不要脸·在下。 哈哈,开个玩笑,说到这个追星啊,这就不得不提近年来的饭圈问题,那是相当严重,粉丝特别猖狂,搞得互联网乌烟瘴气。就拿之前某吴姓男艺人被刑拘的事来说,当时消息一出,粉丝们都炸了。排除一些理智粉丝当场脱粉,就剩下一些脑残粉在疯狂输出。我们来听听这些人都做了些什么。 有“舍生取义型”粉丝,说要替爱豆坐牢;“为爱献身”型粉丝说只要自己能救出爱豆,就献出自己的身体;“财大气粗”型粉丝说要联系律师,自己出保释金;“脑洞大开型”粉丝扬言要劫狱,说他们的粉丝有5000万,完全可以抵挡500万中国军人和警察队伍;还有“破罐破摔”型粉丝,以割腕自杀来相信哥哥的清白。 可以说,吴某凡事件就是如今这个畸形饭圈文化的一个缩影。粉丝给爱豆打榜做数据,为推高销量疯狂氪金,在网络掀起无脑骂战等等。一句话,天下苦饭圈粉丝久矣!面对这些妖魔化的饭圈文化,连政府都看不下去了,出台了“清朗·‘饭圈’乱象整治”。追星追到政府亲自下场diss这类行为,也真的是活久见啦。 虽然“追星”一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但是这种追星行为可不是咱们现代人才干的事,因为古代就有了,其实你今天很多的行为,古代人也都做过,别觉得有什么意外。 而且古人追起星来也很疯狂,上至名人大家,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属于自己的偶像爱豆。 粉丝千千万万,细分下来就有螺蛳粉、酸辣粉、筒骨粉、猪杂汤粉、桂林米粉、牛肉河粉……哦,不好意思,拿错菜单了。根据定义,咱们可以把粉丝分为颜值粉、事业粉、团粉、CP粉、唯粉、散粉、王道粉、脑残粉、死忠粉、路人粉、毒唯粉、骨灰粉、妈妈粉、老婆粉、女友粉、姐姐粉、妹妹粉、黑粉、铁粉、逆苏粉、正苏粉、脂粉、产出粉、战斗粉、哥哥粉、男友粉、弟弟粉、爸爸粉、数据粉等等等等。接下来,我们就来按照今天的标准,把古代几种常见的粉丝来个对号入座吧。 首先登场的是颜值粉。顾名思义,就是磕爱豆的颜值,这类粉丝人均文案高手,堪称行走的“彩虹屁输出机”。比如什么“想在哥哥的睫毛上荡秋千,在鼻梁上滑滑梯”“哥哥的眼里有星星”“这世上只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太阳的光和哥哥的美貌”等等。 要说哪些群体更容易盛产颜值粉,非古代美男子这类人莫属。根据坊间评选,古代有四大美男子,分别是宋玉、卫玠、潘安和兰陵王。 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名气很大,跟屈原齐名。说他颜值高,来自著名的辞赋《登徒子好色赋》。里面有一句话:“玉为人体貌闲丽。”意思是“宋玉这个人长得娴静又英俊”。 这么说起来,宋玉是个美男子,好像很有道理,但问题是——《登徒子好色赋》是宋玉自己写的!一个人给自己打广告说自己帅!我还说我长得比吴彦祖帅呢!你信吗? 所以,咱就从卫玠说起吧。 卫玠,西晋人,官N代,家里巨有钱,童星出道,小时候因为五官精致,就像玉雕的人一般,被粉丝盛赞为“璧人”,长大后也没有长残,颜值依然很能打。 他的颜值风靡万千女性,收获大批各年龄段的粉丝,有妈妈粉、姐姐粉、老婆粉等等,自不必说。貌似他也有不少男粉丝,有个靓仔说,自己跟他在一起,就会觉得自己丑;但又喜欢跟他出门,觉得脸上有光彩。 一句话,男女通杀。掰弯直男,捋直弯女。 因为古代既没有写真照片,也没有微博视频,粉丝们为了一睹爱豆的盛世美颜,也是很拼的。卫玠只要一出门,就会被热情的粉丝团团围住,那场面,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就跟现在的粉丝接机一样疯狂。 这样的场面我很喜欢……可惜的是,卫玠欧巴因为身体不好,再加上经常被粉丝围观,27岁就英年早逝,留下一个“看杀卫玠”的江湖传说。这大概是追星界的一大千古惨剧吧,所以,这里良辰我要奉劝各位一句:“文明追星,抵制私生饭!离哥哥作品近一点,离他的生活远一点!” 接下来出场的是传说中的古代第一颜王——潘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一个词叫“貌若潘安”,就是用来形容男子的超高神仙颜值。《水浒传》中王婆也说了,追妹子的第一要素是“潘安的貌”。长得帅是最基本条件。 潘安不仅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是魏晋时期一流的文学家,有颜又有才,外加爱妻人设,堪称“国民男神”。 《世说新语》就记载了,只要潘安出门,必然能受到粉丝团的疯狂追捧。粉丝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意,通常会往爱豆乘的车上丢水果。每次潘安一回家,就可以收获满满一车的水果。 把水果当作应援物,这是古代氪金粉丝的追星行为,由此产生了一个成语叫“掷果盈车”,用来比喻女子对美男子的爱慕与追捧。 兰陵王本名高长恭,出身北齐皇室,关于他的颜值,史书记载为“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以及“性胆勇,而貌若妇人”。女性的柔美长相,男人的雄壮体魄,猛虎一样的胆略,外加声音好听。这组合在一起也是无敌了。 兰陵王武艺高强,经常率军冲锋陷阵,是当时的名将。据说他颜值太高了,没有那些凶神恶煞之辈对敌人有震慑力,所以每次上阵,他都要戴一个可怕的面具。 再介绍一位不属于“古代四大美男子”的编外人员,这位当然也是颜值在线,而是还是一位穿搭博主,女粉丝爱慕他,男粉丝把他当做时尚风向标,他就是隋文帝的岳父独孤信。 独孤信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权力非常非常大,地位非常非常高,而且非常非常帅。 有一天,独孤信出城打猎,可能是玩得太嗨忘了时间,等到他准备返程时,天色已晚。独孤信怕太晚回去城门关了,便急匆匆地骑马赶路,戴在头上的帽子歪了都忘了扶正,哥就是这样自信。 到了第二天,整个城里的男子都纷纷效仿他把帽子戴歪。这就是“侧帽风流”的由来,独孤信稳坐时尚一哥的宝座啊。 不过我想说呢,颜值粉专注欣赏美貌就好啦,至于偶像的穿搭就不要盲目跟风了,就凭他们的神仙颜值,披个麻袋都好看,那咱都是普通人,效果能一样吗是吧。 说完颜值粉,第二类就是关注作品的事业粉。 有一句话说得好,“始于颜值,陷于才华”,这类粉丝不在乎偶像的颜值,他们更关心偶像的事业和作品,“哥哥放心飞,销量我们背”就是事业粉的座右铭。爱豆的事业有多火,粉丝的购买力就是最直观的指标。 说巧不巧,接下来出场的这位,名叫左思,他和国民男神潘安是同时代的人,也是一位文学家。听说潘安欧巴一上街就被粉丝围追堵截,一出街就可以往家里运回一个百果园,左思同学很羡慕。 作为一名“普信男”,左思人长得丑,但不妨碍他想得美,他也想享受到潘安的这种待遇,就效仿潘安的样子走在街上。结果却只是东施效颦罢了,路人见他学潘安的样子很辣眼睛,纷纷往他身上吐口水,左思只能灰溜溜逃回家。 既然不能靠颜值吃饭,左思打开自己的人生格局,他决定要靠实力圈粉。从此,左思闭门谢客,努力写文章,经过十年的呕心沥血,他终于写了一篇10W+爆文——《三都赋》。 一开始人们见《三都赋》的作者并不出名,就把文章贬得一无是处,左思并没有放弃,把文章拿给著名文学家张华看。张华越读越喜欢,并随手点赞转发走起一波。经过大V的推荐,《三都赋》才火爆起来。 当时没有印刷机,粉丝为了拜读左思的作品,竞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这个故事出自《晋书·左思传》,由于左思的超强带货能力,由此产生成语“洛阳纸贵”,用来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 左思的成功告诉我们,没有好看的皮囊照样可以当偶像,只要有实力,圈到一波事业粉完全有可能的啦!(当然前提是你能找到张华这样的大佬) 下一个,有请我们的老熟人苏轼苏男神出场。 苏轼作为北宋一大KOL,不仅在文学界混得风生水起,而且还是美食界的网红鼻祖。由他产生的一个“东坡菜系”,有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饼等等网红菜。为他开辟的美食节目有“舌尖上的东坡”“寻味东坡”“十二道坡味”“东坡的深夜食堂”等等。 每次苏轼的新菜一推出,便得到粉丝们的争相模仿。他的菜谱也在吃货的口中代代相传,穿越千年的不朽,让现代老饕也能一饱口福,就不知道,还是不是当时那个味儿了。 虽然苏轼的美食节目很受粉丝追捧,但就是有一个问题,经常断更,还搞失联。没办法,众所周知,苏轼是一种迁徙动物,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导致粉丝要寄刀片都不知要填哪个地址。 话说回来,假如苏轼出来直播,他会带什么货呢?不妨跟着良辰我来脑洞大开一下: 谢邀。各位粉丝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苏轼,好久不见。现在我刚下飞机,人在黄州,虽然心情很丧,但也有好好吃饭。唯美食不可辜负,美食能治愈一切悲伤,哦耶~今天,我打算把自己最爱吃的一道菜分享给大家,叫“东坡肉”。 朋友们,黄州的猪肉真的超级好吃,这里有句俗语“稻草系猪猪不跑”,因为猪都太肥了,跑不动。而且猪肉的价格还很便宜。言归正传,做这道菜需要选用一半肥一半瘦的上等五花肉,然后放进锅里炖煮,注意用文火慢慢煮,不要着急,一定要等煮烂了,煮烂了敲好吃!出锅后猪肉色泽红亮,入口香糯,肥而不腻。慢火、少水、多酒,就是制作“东坡肉”这道菜的秘诀。每天我都要吃上两大碗,谁也别想拦我。 今天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内含菜谱喔,献给各位宝宝,名叫《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各位铁子,如果喜欢我的节目,记得一键三连,刷一波礼物火箭再走哦~ 近年来,娱乐圈经常发生明星人设崩塌的例子。所以,各位一定要擦亮眼睛,只要爱豆选得好,房子永远塌不了。根据对偶像的喜爱程度,我们还可以把粉丝分类成路人粉、死忠粉和脑残粉。 先给一些互联网老人科普一下,路人粉是指对爱豆有好感,没有正式入坑,作品感兴趣会看看,偶尔关注;脑残粉是对于爱豆极度痴迷,疯狂追求,以至于做出偏激行为的粉丝;而死忠粉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忠实粉丝。 作为顶流级偶像的李白,曾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享受过帝王的待遇,“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的粉丝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既有普通百姓,也有大有来头的名人大家。 盛唐时,有个山西人叫魏颢,号王屋山人(就是《愚公移山》中的那座王屋山),此人是李白的死忠粉。天宝十二年,魏颢为了一睹偶像风采千里追寻,当时李白在河南,魏颢就从家乡河南济源出发,带上干粮和衣裳,还有他焚香沐手抄录的李白诗卷,日夜兼程,赶到李白所在的嵩州,也就是今河南登封市。 可惜当时没有手机和微信,魏颢到了那里,才知道李白已经南下扬州。魏颢并没有回家,继续打听李白的行踪,沿着李白漫游的路线一路追去,行程达三千多里。 皇天不负追星人,终于在次年五月的广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扬州,魏迷弟成功与李白相遇,两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当即组队同游金陵,金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南京。 现在的粉丝追随偶像,坐个高铁、搭个飞机,轻轻松松。魏颢却走了三千多里,历时半年多去找偶像面基,这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没有点愚公移山的精神还真不容易做到。 粉丝这样追自己,李白也很高兴。魏颢返乡时,李白写诗相赠,就是这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中感慨:“东浮汴河水,访我三千里。逸兴满吴云,飘飖浙江汜。……黄河若不断,白首长相思。” 李白后来还把自己的作品,托付给魏颢编辑。魏颢不负所托,历经数年,编订了著名的《李翰林集》,并为这部作品作了序。 现代追星族得到偶像签名都能高兴好多天,可魏颢不仅与偶像同游、得到了赠诗,还可以给他的作品集作序,这就是追星成功人士嘛? 不过要说李白最出名的粉丝、头号迷弟,当属“诗圣”杜甫莫属,良辰我愿意称他为李白全球粉丝后援会会长。 杜甫追星的方式,就是开启“为你写诗”的疯狂模式。据热心网友统计杜甫给李白写过的诗,大概十五首,不是日常给李白吹彩虹屁,就是表达自己对李白的热烈思念。 很可惜杜甫没有魏颢的好运气,面对小杜迷弟的疯狂吹捧,李白几乎没怎么搭理他,只给杜甫写过三首诗,态度很高冷,还在诗中表达过嘲讽。毕竟李白也是看人下饭的,诗坛巨星对一个小自己十来岁的无名之辈(当时杜甫还不出名),为什么要那么热情呢? 但如果你问杜甫,后悔追李白吗?他肯定还是会说:“如果能重来,我还选李白。” 咳咳,听了古人的追星故事,你是不是觉得他们都还挺理智的?额,那就错了,任何时代都不缺脑残,接下来我就来分享几个脑残粉的故事。 刚才听了杜甫有点凄凉的追星故事,这次我们也让杜甫当一回被人崇拜的偶像吧。杜甫是死后好几十年才出名的,但一出名就收获了大量粉丝,其中就有一个脑残粉,他追星的方式很奇特,可以说是匪夷所思。谁呢,晚唐诗人张籍,就是那位写出《节妇吟》的哥们。 因为太过迷恋杜甫的诗歌,张籍把杜甫的诗一篇一篇地烧掉,烧完的纸灰拌上蜂蜜吃掉。张籍这是想干嘛?原来,他觉得“吃啥补啥,以形补形”,自己吃了杜甫的诗,就能写出和杜甫一样的好诗了,每天早上吃三匙,感觉自己就是“诗圣”本圣。 Emmm,良辰我觉得,这大概是吃货才能想到的提升自我的方法吧。 同样是迷恋偶像的诗歌,有人把诗集烧掉喝下肚子,有人则把诗作纹在身上。唐代的小说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说,湖北荆州有一个叫做葛清的家伙,他是大诗人白居易的疯狂崇拜者。 为了表达对白居易的喜爱,他把白居易的诗纹在了自己身上。这么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今天就有不少人,把自己男票女票的名字也纹在身上。但葛清的疯狂之处在于:他将脖子以下的身体,全部纹上了白居易的诗作。 按记载,他足足纹了三十首白居易的诗,除了文字之外,还配上了图,图文并茂。别人指着他身体某处,葛清都能背得滚瓜烂熟。所以葛清被人称为“白舍人行诗图”,相当于“行走的白居易诗选”。 真的,我跪了,墙都不扶就服你,今天追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都不一定能把爱豆的歌全背下来呢! 关于古人追星的故事其实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理智追星,正确追星,在追星的路上,也把自己变成一道光,让自己也能像自己的偶像那般闪闪发光,成为别人的“人间理想”。 好啦,今天的节目就说到这里了。路上读书,你的音频图书馆,我是良辰周,我们下次见~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阿肆,新媒体编辑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探索史书夹缝里的新奇故事,角度刁钻,逼格满满,不一定有用,但一定有趣。
古人追星能有多疯狂?美男子卫玠一出门就会被热情的颜值粉团团围住,27岁便英年早逝,只留下“看杀卫玠”的江湖传说;魏颢为了一睹偶像风采千里追寻,竟然走了三千多里路;张籍因为迷恋杜甫的诗歌,将其诗作烧成灰吃下肚子;葛清崇拜白居易,将脖子以下的身体全部刺上了他的诗作,成了“行走的白居易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