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28聊斋新说·王兰
从起步到散伙,一个鬼仙的悲催创业史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阴差阳错,死后竟做了鬼仙
- 上回咱们讲了倒霉才子叶生的故事,说叶生才高八斗可惜运气不行,参加科举那是逢考必挂,挂得多了,心态就崩了,一场大病便呜呼哀哉送了命,然后他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死了,魂魄竟然像活人一样跑了一趟大东北,干了一回一对一家教,还中了一回举,最后回到家,见到棺材,这才如梦初醒,神魂俱灭。各位你说他倒霉不倒霉,活着的时候是怎么考也考不中,结果死了吧,倒让他一考就中。
不过要说倒霉,咱们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也挺倒霉。故事的标题叫《王兰》,这倒霉鬼也叫王兰,兰花的兰,不过您可别误会,这王兰可不是什么娇滴滴的兰花似的美人,人是个山东大汉,利津人。
王兰是怎么个倒霉法呢?故事一开头,他就死了,还没等他弄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死,魂魄就被鬼差勾到了阴曹地府,阎王爷翻开生死簿一看,不对,此人阳寿未尽,还没到死的时候啊,是不是新来的实习生业务不熟,勾错魂了?来人呐,你们谁把他勾来的,谁去办退货吧!
于是,那新来的小鬼差就带着王兰的魂魄,回到人间,准备让他还魂,结果到了一看,王兰的尸体早让家里人埋了,都烂了,这要是让他还了魂,还不得上演利津版《生化危机》《行尸走肉》啊?要是不让他还魂,带回地府吧,只怕阎王爷要问罪,扣实习工资。
小鬼差可不想被扣工资,思来想去,脑子里灵光一闪,就跟王兰说:“王兄诶,王大哥,小弟我有一个想法,你听听对不对啊。我觉着,一个人要是死了,到阴曹地府当鬼,日子肯定是不好过,但如果能在鬼里面做个鬼仙,那就不一样了,比做人可快乐多了。做人多难啊,尤其是王大哥你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不敢生病不能任性,哪比得上神仙逍遥自在啊,王兄你说有道理不?”王兰点点头:“不错不错,你这小鬼头,年纪不大,见识倒不浅。”
小鬼差听王兰这么说,赶紧趁热打铁:“王大哥你过奖了,实不相瞒,你们利津这儿有个狐仙,最近刚炼出了一粒金丹,只要偷过来把它给吃了,就能使魂魄不散,从此来去自由,想干嘛干嘛,抵得过半个神仙!王大哥你看,要不要去碰个运气?”王兰听了,行啊,走呗。
于是,小鬼差领着王兰,来到一处高宅大院,果然院子中间站着一只狐狸,正伸着脖子抬着头,在看月亮。小鬼差见状,朝王兰比划了两下,意思是不要做声,安静等着。没一会儿,就见狐狸张大嘴巴,呼了一口气,吐出一粒金丹,然后金丹就慢慢上升,朝着月亮飞去;狐狸再吸一口气,金丹又慢慢飞回来,落到它口里。
小鬼差就给王兰科普了:“瞧,这就是金丹,此刻正吸收天地精华日月灵气呢。这宝贝,人吃了延年益寿,百毒不侵;你要是吃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王大哥,你就在这等着,我给你弄过来!”说完纵身一跳,趁着狐狸吐气的那一瞬间,一把将金丹抓住,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塞到了王兰嘴里。王兰还没尝到味儿,咕咚一下,金丹落到了他肚子里。
那边狐狸一看,自己好不容易炼成的宝贝金丹,竟然被个小鬼头半路截糊,喂到了另一个鬼嘴里,当下怒火攻心,扑过来就要拼命,但扳起指头一算,对方是两个鬼,自己孤零零一个狐,真打起来,自己打赢的机率微乎其微,算了,还是好狐不吃眼前亏,逃命要紧,于是恶狠狠骂了几句娘,就嗖一下,跑得无影无踪了。
那小鬼差见狐狸跑了,就问王兰:“王大哥,你感觉咋样?”王兰气沉丹田,做了个深呼吸感受了一下,唔,这金丹果然有点东西,小小一粒,钙铁锌硒维生素十全大补,一下就腰不酸腿不疼,一口气上六楼也不费劲了。
小鬼差很高兴,那好那好,我的任务圆满完成,可以回去向阎王爷交差了,王大哥你也赶紧回家去吧!
-
2.人鬼合伙,半是行善半为钱
-
3.纠缠不休,地痞死活找上门
-
4.一念之差,创业前景打水漂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蒲松龄,生于明末,卒于康熙年间。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一生穷困潦倒,著作丰富,除《聊斋志异》外,留下诗、词、文共计千余篇,并著有《日用俗字》、《药祟书》、《农桑经》等科普读物。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苍芜,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聊斋志异》是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中国文言小说最后的高峰。全书分为十二卷,近五百篇。有山东特产的鬼怪传奇,也有原装进口的佛经教义;有热烈浪漫的人狐恋曲,也有魔幻现实的人事纠葛;有偷桃种梨的道法,也有穿墙通天的仙术;有痴情、苦情、悲情、绝情、柔情,不出情理之外;也有仁、义、孝、友、谅,常在人伦之中。
真可谓:鬼怪狐仙,说尽人间不平事;如梦如幻,庄列班马孤愤书。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
吾愿读书之士,览此奇文,须深慧业,眼光如电,墙壁皆通,能知作者之意,并能知圣人或雅言、或罕言、或不语之故,则六经之义,三才之统,诸圣之衡,一一贯之。异而同者,忘其异焉可矣。不然,痴人每苦情深,入耳便多濡音。
幻由人生,此言类有道者。人有淫心,是生亵境;人有亵心,是生怖境。菩萨点化愚蒙,千幻并作,皆人心所自动耳。
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寤耳。可哀也夫!
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窃闻山中有草,名“笑矣乎”。嗅之,则笑不可止。房中植此一种,则合欢、忘忧,并无颜色矣;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