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荣氏兄弟,百年荣氏奠基人
- 上一回咱们讲完了张謇,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则是荣宗敬、荣德生,这一对大名鼎鼎的“荣氏兄弟”。 在这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荣家人在商界可谓是大显身手。荣宗敬、荣德生两兄弟,是上世纪中国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其货物远销海外,颇负盛名。而荣德生之子荣毅仁,更是三大改造的支持者之一,也是上海工商联的杰出领导人。 荣家人不但在经济界叱咤风云,在政界也颇有一番建树,无论是办厂初期的改革,还是工人的福利安排,无论是抗战时捐赠的军资,还是解放后的鼎力相助,荣家人是我们党自始至终的朋友。 那么,荣家的基业从何而起?什么时候达到鼎盛?因为什么事情开始和共产党交好呢?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 荣宗敬、荣德生十四五岁时,就到上海钱庄当学徒了。那时候的钱庄,人手少、业务多,学徒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在这样的日子里,两兄弟学会了很多会计方面的真本事。 后来,弟弟荣德生随父亲到广州帮忙理清账务,深受总办的喜欢,两人的父亲去世后,总办就邀请荣德生到广东省河抽补税局当总账。就是在这里,荣德生发现,全国有204种货物都要征关税,偏偏面粉就不征,这是为什么啊?总办就告诉他,洋人在通商条约上规定了,面粉是供外侨食用的,中国海关不得对其征税。而且不光是不征关税,对内也免征营业税。 荣德生心下暗想:外侨哪吃得了那么多进口面粉,大头不还是卖给中国人的?这不就是赤裸裸的白银外流、经济侵略吗?既然清廷都把这个便宜白白送给洋人占了,我为什么就不能利用利用这个规定呢?于是,他就去找哥哥荣宗敬合计。 荣宗敬一听,也深有感触。他在家乡经营钱庄的时候曾发现,各地的汇兑账务中,买卖小麦面粉的汇款竟然占了一大半!为什么呢?因为面粉厂的业务周转很快。今天小麦进厂,明天就能有成品出来,现金流哗哗哗地流动得特别好。 就这样,兄弟俩你一句我一句,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办面粉厂大有可为!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前期筹备,1902年2月,无锡保兴面粉厂开始正式生产,没多久,又改名叫“茂新”,茂盛的茂,崭新的新。
- 2.“面粉大王”的起家,从四台石磨开始
- 3.两个“大王”,从衣食上拥有半个中国
- 4.扩大生产、规模经济,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 5.改善工人福利,建立“劳工自治区”
- 6.申新三厂的改革竟然引发一场工潮
- 7.效仿张四先生,在无锡办社会事业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LXJ,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谈起近代工商业,很多人都知道“红顶商人”胡雪岩,也熟悉主持洋务运动的李鸿章,然而,胡是旧式商人,李是清廷宰相。真正的民营工商业源头要往何处去寻?完备的企业制度由谁摸索着建立起来?是早期的民营实业家们。
本系列讲述的,是近代中国第一代民营实业家的故事。他们超越了传统的封建社会,一只脚踏入了现代的大门,带来了民族经济发展的火种,也将实干兴邦的爱国精神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