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想说女人,不容易
- 各位路上读书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今天继续为您带来《明朝那些事儿》之番外篇。 上一期节目我们结束了元末明初英雄豪杰的专题。不知道您有没有发现,我们说了一百多集的番外篇了,不管是事件还是人物传记,什么帝王将相文人武将以及英雄豪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男人。或许早就有女性的听众朋友鸣不平了:良辰啊,妇女能顶半边天呢,为什么不说说明朝的女性呢? 嗨,这一季,可不就来了嘛。我们这一季的主题就是——明朝的那些女人们。乘风破浪的明朝姐姐们就要登场啦。 不过,在正式开始讲述女人们的故事之前,我们得先好好讲一讲,史书中是怎么记载女性的,明朝的女性,地位究竟如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书。然而,这成千上万本的文献资料,就像机械工程学院的学生名单,一眼望去找不到几个女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归根结底,还是时代的局限性。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女性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尊重与保障,她们被认为是男人的附属品,不能独立,在继承权上也没有地位。她们不许抛头露面,否则就是违反礼制。她们不能参与政治,否则就是“牝鸡司晨”。她们被认为没有受教育的必要,因为倒头来也不能参加科举,甚至有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因此,从秦朝开始,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中国只出了武则天一位女皇帝。即便是武则天,也懊恼自己不是男儿身——因为她的儿子跟自己并非同姓,跟她同姓的又只是她的侄子。 这意味着,她的皇位无法传递,因此武则天临终时,又去掉了自己的帝号,恢复了唐高宗皇后的身份。这是武则天的悲哀,也是中国女性的悲哀。 几千年来,社会的话语权几乎都被男性所掌握,除了李清照、蔡文姬等依靠惊人的才华突破世俗歧视的女性。而记录历史的笔杆子,则几乎百分之百掌控在男人的手中,历史上出名的女历史学家,只有东汉的班昭。 令人叹惋的是,班昭影响最大的作品不是她参与编著的《汉书》,而是宣扬“女德”的《女诫》。 在封建伦理的指导下,男人写的女性形象,就像劣质网游里的女性NPC,往往千篇一律,毫无特点。只不过网游里几乎都是大胸长腿、肤白貌美;历史书中是贞洁烈女、三从四德——要么符合男性审美,要么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至于那些作为反面典型登场的女性,就更惨了,不是祸国殃民的妖女,就是红颜祸水的替罪羊。 这些记载,给后人了解古代女性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果你完全相信史书,很容易落入封建伦理的套路,自己也被带着跑偏了。可如果忽略史书的记载,又往往没有多少材料可用。所以,历史学家研究女性的历史,真可谓左右为男啊——左边右边都是男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资料那么少,研究起来那么难,咱们的故事又该怎么讲呢?合着你说了半天,最后来一句“答案略”,忽悠大家玩呢?当然不是,咱们既然敢开这个专题,那就是有东西能讲。至于为什么咱们能有东西讲,这就要好好感谢明朝文化事业的大发展了。 相较于秦、汉、唐、宋,明朝教育事业更为发达,识字率也比历朝历代都要高得多。文化知识的普及,使得更多的明朝人有能力看书、写书。加上距离今天也就数百年时间,所以明朝留下的史料特别多,其中不仅有官方编修的正史,还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民间资料。 这些杂七杂八的史料必然会受到时代影响,很难逃脱孔夫子的那一套。但毕竟数量上去了,总能找出一些有用的。更何况,明朝人写的书种类很复杂,不止是传统的史书,还有笔记、小说、戏剧等等。有按照传统套路正着写的,也有比较叛逆,非要反着写的。看起来还是男尊女卑的套路,但读过之后,也能从中发现很多有意思的新内容。要是不信,您去听听隔壁刘学老师说的《金瓶梅》,就什么都明白了。 总而言之,无论是历史学者研究古代女性,还是咱们这个正经的历史节目讲述明朝女性,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接下来的节目,各位一定要好好听讲、积极捧场,千万别浪费了我们的这番功夫。废话不多说,下面这就引出咱们明朝女性故事的第一位主人公,也是明朝的开国皇后:马皇后。
- 2.大脚马皇后
- 3.患难夫妻打天下
- 4.真正的母仪天下
- 5.千古谜团:马皇后没有子女?
- 6.拒绝医治,心系苍生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两百年大明王朝,英雄豪杰、帝王将相不计其数,史海悠悠,唯独少了红粉佳人。长达两百多年的明朝历史上,有不少女性搅弄风云,影响着天下大势,却无人重视,史家闭口不谈,但她们的故事却在民间野蛮生长,传颂至今。女人能否影响国家,改变明朝历史?
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翻开明朝新篇章,聆听女人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