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拔刀变献刀,曹影帝脱身全靠演技
- 上一回咱们说到,自董卓入主洛阳以来,曹操一直忍辱负重,“伪装者”的演技在线,最后终于得到了董卓的信任,每日能够出入其间,贴身侍奉。眼看董卓对自己的防备越来越低,曹操便从司徒王允家里借来一口削铁如泥的七星宝刀,准备对董卓实施斩首行动。 第二天,曹操身藏宝刀,来到董卓的太师府。整个行动从一开始,就不断地天赐良机。先是董卓指示吕布为曹操牵马,主动支走了最强的守卫,为曹操消除了最大的障碍;随后董卓因为实在太胖,不堪久坐,就躺下了,而且还是面朝里面,背对着曹操。 这种场面,曹操再不动手就不合适了。于是把心一横,默念一遍昨夜向王司徒许下的诺言,宝刀锵然出鞘,拉开架势便要向董卓直劈下去。哎呀,书说至此,咱都替那董卓捏了一把汗,就这么game over了么? 然而,董卓一生戎马,也不是吃素的,虽然现在胖是胖了点,但本能的警觉那是一点没丢啊,他翻身向里睡着是不假,困意袭来也是不假,整个人却不曾真的入睡。所以啊,曹操背后拔刀的画面,通过一面穿衣镜,被他看得是一清二楚。 当此时,宝刀刚一出鞘,那董卓是噌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回转头双眼死死盯着那曹操,发出了一句灵魂式拷问:“曹孟德,你干什么?” 饶是曹操这般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碰到这种阴谋诡计被当面戳穿抓了现行的场面,那也是有点扛不住。面对董卓的诘问,曹操内心似乎电闪雷鸣了无数个念头,又似乎大脑一片空白,那浑身的冷汗,已经不争气地湿透了衣衫。 但是,曹操到底是曹操,乱是乱了那么0.01秒,慌是慌了那么一丢丢,但很快就把持住了心神,三国时期第一影帝火速上线,硬生生把刺杀的武戏,自编自导切换成了一出献刀的文戏。 演戏的第一法门,就是要自然要真实。既然已经动手了,拔出来的刀就不能再收回去,但是拔刀这个动作,所配的台词,还是可以改一改的。在曹操本来的剧本中,这一刀砍下去,相应的台词应该是“奸贼!不杀你不足以平民愤”、“我代表小皇帝的冤魂消灭你”,等等,诸如之类的。 眼下事发突然,这一刀不能砍了,那么台词就都得跟着戏路改,火速改,现场改。只见曹操拿着那拔出来的七星宝刀,顺势往地上一跪,语气卑微而诚恳:“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 曹操这边话音刚落,正巧吕布牵着马回来了,看到曹操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托着一口宝刀要献给董卓,当然也就没起疑。 董卓估计脑子还没接上线,嗬!好一口宝刀,接过来就拿在手中把玩,这心里吧,虽然感觉哪里不对劲,但单看这把刀倒是也挺喜欢。 趁着这当口,一旁的曹操那是一刻不敢停留,他知道董卓多疑,赶紧提出自己去试试马。吕布不知前因后果,也没提防,就把马鞭、马鞍和马,一股脑儿地给了曹操。 曹操接过,二话不说,骑着马出了太师府,一脚油门踩到底,一路扬鞭奋蹄,能有多快跑多快。还别说,这吕布亲自给挑的马,真是一匹好马,不一会功夫,曹操就把那洛阳城远远甩在身后了。 果不其然,董卓这边,终于开始慢慢起了疑心。他将曹操如何拔刀,又如何献刀的情景,跟吕布、李儒两个心腹这么一说,二人也都觉得,这里有毛病! 李儒提议:“曹操在洛阳城里,那就是个铁光棍,妻儿老小没有一个在身旁。我们且试他一试,现在就派人去请他,他如果敢来,那肯定是内心坦坦荡荡,没有歪心眼儿;要是不敢来,那说明他心里肯定有鬼,根本不是献刀,而是要叛乱!” 董卓觉得这话在理,赶紧派人去找曹操,结果自然是找了个人去楼空,这才知道果然上当受骗。董卓听闻,怒不可遏:“我如此重用他,他反倒要害我!”立即下令,全国通缉曹操,抓住了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同罪,统统灭九族。 可惜的是,通缉令的画像还没画好,曹操早已经跑得远远的了。
-
2.天降粉丝,曹老板绝处逢生
- 且说曹操这边,虽然跑出了洛阳城,但一时之间也没有合适的地方避避风头,只好一路东南飞,打算回老家谯郡去躲躲。 只是吧,这条逃跑路线,早在董卓的掌握之中,通缉令发出之后,重点布置了洛阳东南方向的防卫和警戒,就等着曹操来自投罗网。 果不其然,曹操路上刚逃到中牟县,就被抓了个正着。曹操谎称自己是过路客商,复姓皇甫,是纯之又纯的良民。 这样就能蒙混过关?别忘了,你可是曹操,早年间在洛阳城,棒打太监亲叔叔,那动静,闹得大了,洛阳城里谁不知你这号人物啊?官场上混的谁不认识你啊? 果然,这中牟县县令连通缉令上的画像都不看,直接就对曹操说:“早年,我也是在洛阳城里混过的,全洛阳谁不知道你?”一边说,一边对警卫下令:“给我把他绑好了,先在咱们这儿关一夜,明早一起押他到洛阳领赏去!” 嗐,这说明啥,说明光有演技还不行,没了化妆师,曹影帝也玩不溜。不过没关系,毕竟是主角,还有导演加编剧的罗贯中撑他。 话说这天夜里,这中牟县县令一面请全体守卫大吃大喝,提前祝贺抓获朝廷要犯,一面呢,悄悄派亲信把曹操在狱中提了出来,带到自己家里,说是要仔细审问。县令先问曹操:“我听说董卓对你不错啊,你杀他,不是杀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吗?你何苦呢?” 曹操一脸不屑:“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你既然抓住我了,拿我领赏去就是了,费什么话?” 县令一看,曹操临危不惧,果然英雄,当即心生佩服,语气便柔和了许多,说的话也诚恳了不少,把左右的侍从一一支开,屋子里只留下他和曹操两个男人,然后,对曹操展开了疯狂的投诚暗示:“曹老板,你也别小瞧了我,我虽然是个县令,但完全志不在此。我这辈子,吃亏就吃亏在没跟对人,您,明白吧?” 曹操心想,咦,合着是碰见粉丝了啊。他也不着急接话,而是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我屈尊给董卓鞍前马后的,就是为了找机会接近他,一刀杀了狗贼报效国家!” 县令听曹操总是不接他抛过去的橄榄枝,一直顾左右而言他,不禁有点着急了:“您就直说吧,您要是没折在我这儿,您打算去哪儿?” 曹操看他确实是有一片真心,便不再隐瞒,这才说出了自己战略部署,或者说人生规划吧:“我这一去,第一步先回到家里,第二步假借皇上的名义,招兵买马,第三步,杀回洛阳,取董卓项上人头,为国除害!” 听到这儿,县令明白,得嘞,这事儿成了,便开始自报家门,表达忠心:“曹老板,小的叫做陈宫,从今天开始,我这县令也不做了,就跟着您鞍前马后,建立一番功业!” 曹操听闻大喜,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竟然能够绝处逢生。赶紧就坡下驴,和陈宫逃出了中牟县。
-
3.曹孟德跑路,吕伯奢倒霉
- 话说曹操和陈宫一行,从中牟县向外跑了三天,进入成皋县的地盘,此时已是人困马乏,急需休整。可眼下哪儿有可以落脚的地方呢? 您别说,还真有。曹操曹老板,虽然不如四世三公的袁绍那般家大业大,“门生故吏遍天下”,但也是有些朋友的。话说二人来到一片树林前,曹操挥着马鞭指向树林深处,对陈宫说:“这林子深处有一户人家,户主叫吕伯奢,是我爹的结义兄弟。咱俩跑了几天也累了,我也正好向我吕伯父问问家里的情况,要不咱们干脆就在这歇息一晚吧,你看如何?” 陈宫乃一介文官,三天的极限逃难体验,已经击破了他所有跟爱豆浪迹走天涯的美好想象,只剩下一副快要颠簸散架的小身板,哪里还有什么好不好的,忙不迭地就答应了曹操的安排。 于是曹操前方带路,果然轻车熟路,径直就走进了吕伯奢家里。吕伯奢一见曹操,又惊又喜,忙问起最近的变故,曹操也不隐瞒,全部如实回答,还特意添油加醋地吹嘘了一番陈宫对自己的救命之恩。 吕伯奢一听,不禁对陈宫千恩万谢,又责怪、又欣慰地说:“哎呀呀,自打出事儿以后,满世界都是我这不成器的侄儿的通缉令。他爹害怕受牵连,早已连夜逃到陈留避难去了,现在也是生死未卜,全没音信。要不是陈大人出手相救,这曹家只怕就要绝了户了啊!” 双方陷入短暂而友好的“谢谢你”、“不客气”的情感旋涡,待客套话说完,吕伯奢就安顿好曹操、陈宫二人,自己转入里屋,过了很久才出来说,家里没有好酒了,他得去市集上打个半斤八两回来,晚上咱们一醉方休。说完便三步并作两步地出门去了。 这曹操和陈宫在屋里休息,过了好久,也不见吕伯奢回来,再一听,哟,怪事,后屋怎么一阵阵磨刀霍霍的声响? 曹操这人,别的不多,心眼儿多,生性多疑,加上这几天24小时逃亡在线,生死时速,整个人神经都是紧绷的,一听这磨刀声,当即起了十二分的警觉,他示意陈宫,咱俩偷偷听听去,看看究竟是什么个情况。 结果这一听不要紧,可是给俩人听了个心惊肉跳。只听一个青年若无其事地说:我建议啊,咱们动手之前,先拿绳子给捆起来,这样比较好下手。 曹操一听,顿时深刻理解了董卓通缉他的心情:好哇,我们两家世代交好,你们却想要我性命! 他也不细想,当机立断,向陈宫使了个眼色:先下手为强!二人噌地拔剑闯入吕伯奢家每一间屋子,不论男女老幼,见人就杀。眨眼的功夫,一家九口除了吕伯奢,全部成了曹操、陈宫二人的剑下亡魂。 人杀光了,二人走进厨房,准备拿点吃的继续跑路。不料,却在厨下发现了一口猪,被绑的严严实实,正准备被宰。 二人当下是恍然大悟,曹操不禁有点头重脚轻的晕眩:原来他们说捆起来再杀的,是猪啊!陈宫当场就有点崩溃。曹操的心理素质好,反正人也杀了,错也犯了,现在再愧疚,也救不回来这几个冤魂了。等吕伯奢回来看见自己家被灭了门,只怕更加难以收场。当今之计,唯有走为上计,而且事不宜迟,顷刻间,曹操拉了陈宫,牵出马来,一刻不停地就上路了。 哎,你说说啥好,吕伯奢一家好心杀猪款待,结果还没来得及杀猪,却先被客人杀了。真是世事无常,无妄之灾! 可惜遇到曹操,这灾还没完!且说曹操陈宫二人才走出没多远,迎面就撞见了吕伯奢从市集回来了,手里还小心翼翼地拎着两瓶刚买回来的好酒,还有好些个不同品种的瓜果蔬菜。 吕伯奢见了二人,十分奇怪,就先开口问道:“贤侄这是去哪呀?怎么不等我吃饭了?”曹操面不改色心不跳,和没事儿人一样,淡淡地回复:“我俩身负重罪,在伯父家待久了恐怕牵连到您,就不吃饭啦。” 吕伯奢听了,一时没弄明白,心想这不是说好的事儿了吗,怎么还变卦了呢?可还没等他想明白,曹操这边,那是迎面一剑斩了过来,完全没搞清状况的吕伯奢,视曹操如子侄的吕伯父,就这样领了盒饭。新买回来的酒菜,混着吕伯奢的血,在地上洒成了一片狼藉。 到这会儿,陈宫终于是绷不住了,一声惊呼,差点吐了出来,大声质问曹操:“刚刚咱们杀了他一家,还可以说是过失误杀。现在为什么还要杀吕伯奢呢?” 曹操头也不回地说:“吕伯奢回到家里,看到一家人全死了,能和咱们善罢甘休?” 陈宫说:“你少在这里狡辩,这是故意杀人,杀的还是你的伯父!”曹操听了,微微一冷笑,回过头来,说出了千百年来,令无数人毛骨悚然的那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当夜,陈宫一夜无眠,看着一旁还能熟睡的曹操,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身边睡着的,这哪里是一个人啊,分明是一个魔鬼。想想自己弃官竟然跟了这样一个人,不禁越想越觉得后背发冷,越想越觉得曹操这样的为人,将来必定为祸天下,恐怕比董卓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己亲手放出来的老虎,不如自己亲手了结了吧!想到这儿,陈宫不禁暗暗抽出了宝剑,来到了曹操的床前…… 这一次,曹操又是如何逃脱厄运的呢?远在洛阳的董卓祸乱朝廷、为害天下,又得吕布如虎添翼,曹操之后,这天下是否还有人能挺身而出,铲除此贼?精彩节目,咱们下一讲继续。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罗贯中(约1315-1385),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为《三国志演义》,传说师从施耐庵,《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今存其所作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廉鹏举,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故事起于桃园结义,终于晋统三国,描绘了东汉末至西晋初近百年间的风云变幻,数不清的英雄人物在这里闪耀又陨落,说不完的传奇故事在这里上演又谢幕。忠与义,如何取舍?智与勇,谁负谁赢?权与情,孰重孰轻?
《三国演义》的故事原型起自正史《三国志》,经数百年的流传改写,至晚唐时已妇孺皆知,宋元又有了专业艺人表演,并出现“尊刘抑曹”的鲜明倾向。元末明初时,文人罗贯中在世代累积基础上,杂采正史记载、民间传说,创作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同时也是历史演义的开山巨著《三国志演义》。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