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史记·燕召公世家(下)
燕国的高光时刻:韬光养晦,打败齐国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燕昭王千金买骨,招揽人才
- 各位路上读书的听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演《史记》世家系列之《燕召公世家》。
上回书讲到,燕王哙被人忽悠,为了博一个千古贤名,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引发了太子叛乱,全国死了几万人,结果被齐国趁虚而入,前燕王哙和子之均死于非命。但这时候,赵国怕齐国灭燕后一家独大,就和韩国联手,把在韩国当人质的燕国公子职扶立为新的燕王,并派兵护送他回国,齐国见好就收,退兵回国。
公子职,就是著名的燕昭王。为什么著名?因为燕国真在他手上复兴了。
燕昭王刚回到国内上位的时候,他接收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废墟般的国家。他心里对齐国那个恨哟,可恶的齐国不但侵略了我的国家,还杀了我老爸,国仇家恨集于一身,此仇不报非君主也!但这可是国与国之间的大仇,不是街头斗殴勇者胜,板砖一拍就完事,急也急不来,只有先强国,才能想报仇的事。
要强国,关键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就跟21世纪最需要什么一样,最需要的就是人才。燕昭王想砸重金引进人才,但又不知道怎么做效率更高,就去向当时燕国国内一位叫郭隗的名士请教。
据史料介绍,郭隗也是一位纵横家。燕昭王主动登门求教,说:“齐国太可恨了,不讲武德,乘人之危搞偷袭,把咱燕国给糟蹋的,我知道现在咱积贫积弱,无力复仇,但如果能得到贤能之士来帮我治国,我们必定复兴有望。先生帮我支支招,我该从何做起?”
郭隗说:“成就帝业的国君,拜贤者为良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益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子;亡国的国君,会把贤者当成仆人。大王您要是能亲自登门求教国内的贤能之士,天下的贤人听到这消息,肯定都会赶到咱燕国来。”
燕昭王又问,那先生您看我先去拜访谁好?
郭隗说:“我给大王再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位国君,想砸一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过了三年,连根马毛都没有买到。他身边有个近侍声称自己绝对能搞来千里马,结果却是花了五百金买回来一匹死马。国君听了大怒,说我要的是活马,要死马顶个屁用,你白白浪费了我五百金,罪不容赦。那近侍很淡定地说,君上别急,咱现在买死马都花了五百金,更何况是活马?现在全天下都知道您是真有诚意买马了,有千里马的人很快就会送马来了。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三位千里马的马主找上门来卖马。大王听明白了吧,如果您现在真有诚意招揽人才,不用舍近求远,就先从我开始吧。我不算顶尖人才,但如果我都被大王您重用,那些胜过我十倍百倍的人,难道还会嫌路远不来吗?”
各位,这就是著名成语“千金市骨”也叫“千金买骨”的故事,“骨”是死马的骨头,在这表示一种重视人才、渴求人才的愿望。燕昭王一听就懂,于是专门建造了一座招贤台,名叫“黄金台”,当然不是全用黄金打造的,而是在台上放着千金,表示重金求才之意。
黄金台建成之日,燕昭王很高调地登台拜郭隗为师,从此以后还经常在黄金台上以师生之礼向他请教怎么治国。这个消息传到各国,两三年之间,人才果然纷纷前来投奔,其中最有名的有三位,分别是从魏国来的乐毅、从齐国来的邹衍,还有从赵国来的剧辛。
乐毅是著名军事家,也是战国名将,他的故事,司马迁在列传中也有单独立传,我们以后详细再讲。
而从齐国来的邹衍,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据说他来到燕国时,燕昭王亲自抱着扫帚为他扫地,怕尘埃落到他身上。邹衍最有名的,就是提出了阴阳五行学说,而他因为善于观察天地中的阴阳变化,可能对气象学也有一番研究,所以到了燕国后,他主要是负责指导农业生产。
第三位是从赵国来的剧辛,也是著名的兵法家,帮燕昭王进行军事改革。
讲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有疑问,说这些能人,为什么要背叛他们自己的国家到燕国来?其实,春秋战国时候,还真没啥叛国不叛国的,人才在各国之间流动是很正常的事,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哪国待遇好,更有发展前途,就到哪国去,没有人说他是叛国。咱前面讲过,秦国为什么能从一个小国发展到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很大一部分功劳,就属于从各国来的人才。
总之,燕昭王采纳郭隗之计,天下人才果然纷纷而来。
-
2.韬光养晦,向齐国复仇
-
3.燕王喜的作死之路
-
4.荆轲刺秦失败,燕国加速灭亡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司马迁,西汉人,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史学家之一,出生于史学世家,早年从父亲学习,后来又游历各地,考察风土人情。后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投入监狱,后又被施以腐刑。出狱后,司马迁决定完成父亲的遗训,用十四年时间写出《史记》。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余少镭,前媒体人,专栏作家,影视制片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世家》为《史记》五体之一,讲述的是自西周至西汉初的各诸侯国的兴衰败亡,它以编年之体记诸侯之事,前后三十篇。三十世家,有的长寿,延续数百年之久;有的短命,分封几年即灭国;众多诸侯,有的带领封国走上争霸称雄的道路;有的陷于权力斗争,狗血事件不断。《史记》之世家系列,带您体验先秦、西汉初期各诸侯的百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