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一条新的密室诡计,残杀两位密室推理作家
- 你好,这里是路上读书,我是彦磊,午夜十分,翻开一本好书,陪你度过这喧嚣时代的每一个夜晚。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来自美国作家罗伯特·亚瑟的《51号密室》。在现在的生活中,创意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平凡生活会因为创意而迸发出新的活力,设计师会因为创意收获新的名声,作家也会因为创意创作了不起作品。在今天的故事中,一个新的密室逃脱创意,却没能成就推理小说家新的名声,反而让两个追寻这个创意的小说家纷纷丧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起来听听。 在枫丹白露的一家小酒吧里,正举行着美国推理协会每月一次的例会。推理小说家戈登·瓦格纳正喝着朗姆可乐,静静地坐着。尽管每月来参加例会是他唯一的社交活动,但他并没有兴趣倾听同行的心得体会。在竞争激烈的推理小说领域,每个作家都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撑起一本书的想法。当然,他们也害怕自己的想法与其他人雷同,更害怕被人说是江郎才尽。 新晋作家哈里森·曼尼克斯手托着一杯葡萄苏打水走到瓦格纳面前。他知道瓦格纳写下了数量惊人的推理小说,其中的推理情节更是充满了奇思妙想,让人钦佩。曼尼克斯热情洋溢地说希望自己能够像瓦格纳那样擅长构思。瓦格纳也回了他几句勉励的话。 两人碰杯后,瓦格纳双眼闪闪发光,他用手拨弄着如蒲公英种子般的银白发丝说:“上周五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一种全新的密室逃脱。这会是我的第51本密室推理小说。” 曼尼克斯表示祝贺,只是在祝贺中暗藏着一丝的嫉妒。他和瓦格纳又喝了一杯酒后,便问瓦格纳是怎么想到这个新的想法的。 瓦格纳说:“它们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闯入你的大脑。这你应该有所体会。这一次是因为与别人的一段不经意的对话时想到的。” 曼尼克斯面带笑容地说,他十分期待瓦格纳的新作,但他心想,如果他能够知道瓦格纳的新想法,他不介意现场就揭穿他,告诉他这个新的想法他已经写出来了。 瓦格纳站起身来,说:“我觉得你会喜欢的,我这次把受害者设定为一位推理作家。” 接着,瓦格纳就得意洋洋地把他设想的密室说了出来。他将谋杀案设置在乡村的一间现代化小屋中。小屋里有个壁炉,但烟道窄得只能让一只猫通行;小屋共有两扇门,全都用厚木板从内部封死,且间隔不超过4英寸,屋内的三扇窗户也是如此;屋顶由坚固的外壳、绝缘纸和木瓦紧密结合而成,没有任何空隙;地板由混凝土实心砖制成,上面铺着油毡,墙壁则为坚硬的石材。不存在暗道,不存在用胶带密封、通过强吸力使其紧贴内部裂缝的门。 “这样的密室,你能逃得出来吗?”瓦格纳微微一笑,问了一句,然后伸手拿起他的帽子,告别离去。 曼尼克斯又点了一杯葡萄苏打水,闷闷不乐地上了楼,在人群后方的一张空椅子上坐下,漫不经心地听着推理协会其他会员的讨论。几年前,他的推理小说取得了成功,并与出版商签订了长期合同,到现在他还欠出版商一本书,而这本书,他至今还没有一点眉目。 但几周后,曼尼克斯相信他已经找到了如何构思新书的契机。因为这几天,报纸上都在报道著名推理小说家戈登·瓦格纳惨死在乡村小屋的新闻。报纸上说发现瓦格纳尸体的是乡村邮递员,透过内部遮挡窗户的木板缝隙,邮递员看到了瓦格纳的尸体。之后,邮递员通知了小屋的主人布里斯科,后者又叫来了警察。 警察用斧头破门而入。就在警察进入小屋的瞬间,一个年轻的警察被吓得尖叫着往回跑。他们发现瓦格纳无头的尸体端坐在打字机前,尸体用绳子固定,双手被绑在打字机上,模拟出正在打字的姿态。纸上只有寥寥几个字:我的封笔之作。专家称这些字是边看着键盘边敲出来的,因此,大概率是凶手所为。 瓦格纳那颗被锯断的脑袋被立在书架顶部的啤酒杯上,双眼紧闭。一头的银发还被细心地梳理过。死者显然是被勒死后,被凶手用一把老旧的锯子锯下他的头部的。现场没有明显血迹,那把锯子正挂在壁炉上方的钉子上。 此外,报纸上还描述了小屋的情况,坚硬的地板、四面实心墙、牢固的屋顶和几英寸宽的烟道等等,这些现场布置都跟几周前,瓦格纳向曼尼克斯描述的新书里的密室情况一模一样。 警方在小屋壁炉内发现了文件燃烧后的灰烬,这些灰烬被打乱了,无法修复。而在小屋内没发现任何可用的指纹、烟头,也没有发现其他可疑的脚印。警方也调查了死者瓦格纳的人际关系,发现他没有好友,没有仇家,没有亲戚。因此,警方想不出凶手的动机,也不知凶手为何要锯断瓦格纳的头。 在报道的最后,还提及小屋原是谷仓,多年前,屋主布里斯科和一个叫做杰克的雇工对其进行改造,才成了现在这间小屋。 曼尼克斯被这则新闻吓了一跳,接着他不顾一切地从家里开车前往瓦格纳居住的乡村小屋。在路上,他还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凶手利用了瓦格纳正在创作的新书里的诡计,来制造了这起密室杀人案。 曼尼克斯想要赶到案发现场,他打算从现场解开这个密室之谜,然后在此基础上,他要创作出一本新书。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堵上那些讨厌的出版社催稿的嘴,还能把书迅速出版,从瓦格纳之死所带来的无尽噱头中获利。 他把车停在一条直通小屋的林荫道上,穿过树林间的捷径,迅速朝着那间带挑檐的低平石屋跑去。突然,他停下脚步,大声咒骂起来。 草坪上竖起一块大木牌,上面写着:参观谋杀小屋!现场真实还原,本世纪最大谜团!成人50美分,儿童半价! 在小屋的前面,一群人正在排队进入小屋。小屋的主人布里斯科咧着嘴,招呼前来参观的人。他一看到曼尼克斯,就询问是不是来参观案发现场的。曼尼克斯心急如焚,但他还是大声回答: “我只是想过来看看。毕竟,我几乎是瓦格纳唯一的朋友。” 布里斯科一本正经地附和着,并提出看在曼尼克斯是瓦格纳好友的份上,可以分文不收,让他进去参观。但曼尼克斯摇了摇头,说他稍后再过来。布里斯科笑着回到小屋,继续给游客们讲讲发生的故事。 当天余下的时间里,曼尼克斯一直在焦急地等待夜幕的降临,因为他知道布里斯科在好事的游客散尽前,是不会离开小屋的。等到吃晚饭时间,曼尼克斯才开车来到布里斯科的农舍。布里斯科看到曼尼克斯,便咧嘴笑了出来,说他一整天都忙着带人参观小屋,虽然忙得团团转,但上周末就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布里斯科先生,”曼尼克斯说,“瓦格纳是我的朋友,我想在小屋里呆一会,看看能不能发现警方遗漏的线索,让凶手受到应有的惩罚。” 布里斯科眯着眼,露出笑容。他知道曼尼克斯也是推理小说家,眼前的这桩密室杀人案对他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那间小屋是你和你的雇工建造的,如果你知道凶手是如何逃出去的,请你也告诉我。”曼尼克斯接着说。 但布里斯科摇了摇头,说那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屋,他也不知道凶手是如何逃出去的。最后,曼尼克斯决定在小屋里住上三天,通过沉浸于命案现场,寻求答案,而这个决定花了他75美元。 曼尼克斯迫不及待地朝小屋赶去。小屋已经装上了新门,他用布里斯科给他的钥匙开了门。屋内无供暖设施,又湿又冷。等他摸到电灯开关时,他浑身一颤,灯光亮起后,一名男性的无头尸体赫然出现。他弯腰坐在打字机前,深红色的断颈令人毛骨悚然,消失的脑袋则立在书架顶部的啤酒杯上,静静地盯着曼尼克斯。许久之后,他才意识到它们是蜡制的模型。 一股莫名的厌恶感在他的胃里翻腾。他克服恐惧,将那具人体模型扔到沙发上,然后搬来一把椅子,把那颗脑袋取了下来,放在尸体旁边,再用地板上的小地毯将它们盖住。完事之后,他坐在书桌旁,审视起这间小屋。 审视、查找了许久,曼尼克斯依旧没能找出凶手逃脱的方法。接着他把注意力投向瓦格纳的写作笔记和书信,希望能够从这些文件中发现这个密室的手法。但他再次失望了,因为这成堆的文件中,没有一句话提及这个密室杀人案。 而曼尼克斯内心那个让他心驰神往的白日梦依旧在鼓舞着他。他想象着几个月后,他将以小说的形式揭开瓦格纳被杀一案的真相,警察甚至是依据他的小说才将凶手逮捕归案。一想到那激动人心的情景,他便更加迫切地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 接着,他开始回想最后一次与瓦格纳见面的情形,想到了瓦格纳提到的这个密室推理小说的想法来自一段不经意的对话。曼尼克斯在心中列了个名单,名单上的人都是9月1日那天可能与瓦格纳有过交流的人。他打算明天开始逐个找他们交谈。 接着,他又从警察发现的那份被焚烧的文件入手。凶手既然要将瓦格纳的手稿烧毁,凶手有可能也是一个推理小说家,只有推理小说家才会为了新的密室诡计而杀死另一个推理小说家。但转过头一想,他发现这个推论听起来很牵强。凶手如果是推理小说家,那么他拿到瓦格纳的手稿后,为什么要烧毁,还将手稿里的密室诡计给应用到犯罪现场呢? 就在曼尼克斯毫无头绪之时,前门突然开启了。慌乱间,他转过身,发现布里斯科走了进来。 “啊,曼尼克斯先生,我想看看门有没有锁好,却发现屋里有亮光。”布里斯科不好意思地说。 曼尼克斯恼怒地看着布里斯科,死死地盯着他。接着,曼尼克斯的舌头因紧张而变得沉重起来,连说话的语气也变得缓和了。他让布里斯科坐下来谈一谈。布里斯科在一张老式梯背椅上落座后,曼尼克斯问他9月1日那天有没有到过这间小屋。 “当然来过,我像往常一样过来收房租。”布里斯科脸上挂着笑容说。 曼尼克斯听到这个回答也逐渐地露出笑容。他接着问布里斯科那天是不是有和瓦格纳交流过推理小说方面的话题。布里斯科的笑容消失了,脸涨得通红,嘴唇因愤怒而扭曲。 “我一直在读他的书,也注意到他的书都是写在一个密闭空间里发生的谋杀案。我想到一个他从没使用过的密室逃脱法,于是跟他说了起来。结果他马上就说那是老掉牙的把戏。听他这么一说,我也就信了。只是没想到,几天后,我过来帮他修水泵时,看到他桌上的手稿,他居然把我的想法给抄袭了,写在他的新书上。” 布里斯科顿了顿,嘴里穿着粗气。而曼尼克斯则激动得心怦怦直跳,原来著名推理小说家瓦格纳撒谎了,他也盗用别人的想法。接着曼尼克斯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换了一种平静的,安抚的语气说: “所以,你和他大吵了一架后,错手杀了他,对吗?” 布里斯科双拳紧握,恶狠狠地盯着曼尼克斯说:“他说的想法老掉牙,他骗了我,又来抄袭我,我就忍不住地掐他的喉咙,还没等我松手,他就死了。” 曼尼克斯宽慰地点点头,说他能够理解,如果他遇到这样的事,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但接着他把话题一转,问布里斯科在杀了瓦格纳后为什么要把他的头给锯下来,还把现场布置成密室。 布里斯科笑了起来,说:“你们这些作家不是喜欢把事情弄得很神秘吗?我为了让整个案子更有趣,也这样做了。虽然我不能把我的想法写成书,但我可以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曼尼克斯也笑了起来,笑容有些僵硬。他夸奖布里斯科有当作家的潜力,接着他对布里斯科说他不会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的,还可以给布里斯科500美元,只要布里斯科把离开小屋的方法告诉他。 布里斯科从老式梯背椅上站起身来,狞笑着走近曼尼克斯,说他一定会把离开的方法告诉曼尼克斯的。接着,趁曼尼克斯不注意,他迅速地伸出他那强壮的,饱经风霜的手,死死地掐住曼尼克斯的脖子。 然后他像杀死瓦格纳那样,把曼尼克斯的脑袋立在书架顶部的啤酒杯上,把他的无头尸体固定在打字机前,再把现场布置成原来那个密室。接着他清除自己的活动痕迹,心满意足地关了灯,来到石砌壁炉旁,顺着粗糙的石面,爬了上去。 在烟道左侧几英尺远的地方,屋顶与墙壁相接处有一个18英寸的缺口。布里斯科扭动身体,穿过缺口,摔倒在屋外的草坪上。在屋外的挑檐一角,正顶着一根垂直向下的木料,而木料的另一端正树立在千斤顶上。布里斯科卸下千斤顶的压力,把屋顶再次降了下来,落到墙上。缺口消失了,小屋再次成了坚固的密室。 这个缺口是许多年前,布里斯科建造这个小屋时,在小屋封顶那天留下的。那天他的钉子用光了,留下这个缺口没法密封上。而他也一直没有进行修缮。 布里斯科把千斤顶抬到独轮车上,又将木料放了上去。用手电筒确认千斤顶没有在铺满碎石的车道上留下明显痕迹后,推着独轮车返回车库。 他等着曼尼克斯的尸体被人发现,到那时,各种报道会再次出现,警方依旧没能抓到凶手,而远近过来的游客,又会给他带来可观的收入。 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内容。在这个故事中,利用千斤顶等外在工具,对形成密室的房子进行改动,从而实现密室逃脱的手法,可以说是密室推理小说史上的首次应用。在之后的许多推理小说家中,都曾借鉴过这一创意,其中日本推理小说家对这一创意的借鉴可以说是最常见的。 故事中,功成名就的小说家瓦格纳,为了自己的新书,明面上,贬低和欺骗布里斯科,暗地里,又将布里斯科的创意应用到自己的新书上。虚伪,让他遭遇杀身之祸。新进小说家曼尼克斯执着于瓦格纳被杀一案,但他所关心的不是凶手是谁,而是单纯地想知道凶手作案手法,因为他也想将这一手法应用到自己的书。他的偏执和自私,让他置于死地之中。 布里斯科的残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他是错手才杀死瓦格纳的,那么当他用千斤顶把密闭的小屋弄出一个可以逃生的缺口后,才进入小屋时,他对曼尼克斯就已经起了杀心。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听完之后,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路上读书,您的音频图书馆,我是彦磊,我们下一期再会。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罗伯特·亚瑟,美国推理小说家,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做过杂志编辑,后转向自由撰稿。他写过短篇小说、电视和广播脚本,还曾担任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故事顾问。其创作的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中,以《The 51st Sealed Room》和《The Glass Bridge》最为有名。
代表著作有《Mystery And More Mystery》、《The Mystery of the Screaming Clock》等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陈川明,不自由的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一位著名的推理小说家瓦格纳声称,他想到了一种全新的密室逃脱方法,并打算将这一方法写在他的新书中。但几周后,还在写书的他就被人残杀在小屋内,而小屋被布置成密室。这个现实中的密室跟瓦格纳想要写进新书里的密室一模一样。
几天后,另一个推理小说家曼尼克斯为了找到开写新书的创意,特意来到小屋。他想从现场中推想出凶手是如何杀死瓦格纳后,顺利逃脱出去的。但无论他怎么找,都没能找出凶手的行凶方法。而他入住小屋的第一天晚上,也像瓦格纳一样被人谋杀在同样的密室里。
凶手为什么要将书里的密室在现实中布置出来?这个连警察和推理小说家曼尼克斯都找不到逃脱方法,著名推理小说家都声称是全新的密室,凶手又是如何能够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