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投笔从戎的蒙古书生
- 各位路上读书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良辰周。今天继续为您带来《明朝那些事儿》之番外篇。 在前面几期节目里,我们说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几位元末豪杰,今天咱们说是豪杰,搁在他们生活的年代,搁在元朝统治者的系统里,这些人就是流寇,是匪军,是造反分子,统统都该剿杀。 可是吧,汉人这边涌出这么多造反头目,闹出那么大动静,难道说,元朝就没派人来镇压吗?当年席卷亚欧大陆的蒙古铁骑,难道连个能领兵打仗的将领都没有了?当然不是。就算已经不复往日成吉思汗的威风,蒙古人里总还是有几个狠人的,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一度打得农民起义军哭爹喊娘的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 察罕帖木儿这个名字,应该都没听过,但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里那个睿智无双,心思机敏,奇变百出,精明能干,直率豪爽、杀伐决断、文韬武略,关键是气度不凡、敢爱敢恨,为爱放弃贵族身份、倒追张无忌,勇闯天涯的那位倾国倾城的郡主赵敏——大家都很喜欢吧? 对的啦,赵敏的亲爸爸,就是咱们今天要讲的汝南王察罕帖木儿。那位说,哎呀呀,既然赵敏的爸爸是真的,那赵敏是不是也实有其人,那张无忌呢?那我最最喜欢的英俊潇洒器宇不凡撩妹高手杨逍呢? 等等,别激动。统统都没有哈,再任由你胡思乱想,你该找我要九阳神功、九阴白骨爪、葵花宝典,甚至周芷若大美女了,统统都没有,真有,也都是我的。 说正经事儿!察罕帖木儿,追根溯源,祖上来自乃蛮部落,居住在今天的新疆。话说当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落之后,察罕帖木儿的祖先加入了蒙古军队,成为探马赤军的一员。这是一支精锐的常备军,驻扎在蒙古新占领的各处战略要地。察罕的祖先,驻扎在河南和安徽交界的临泉,从此在中原安了家。 到察罕这一代的时候,他们已经与汉人高度融合。可以这么说,察罕帖木儿的人生就是在汉人世界里开始的,打小就耳濡目染汉人生活方式、汉人语言及汉人的文化,这不,他后来还给自己起了个汉人的姓,但是对不住了各位,不是姓赵敏的那个赵,而是姓李,史书中也称他为“李察罕”。 作为一个汉文化通,在天下大乱之前,察罕帖木儿的人生目标是考科举,入朝为官,为此他勤学苦读,认真钻研儒家经典。 元朝的科举考试,很有特色,别具一格。它是按照民族成分划分的,汉人、南人考生人数众多,用的是全国统一的A卷,蒙古人和色目人呢,享受科举特惠优待,考的是B卷。两种试卷,两种题目难度,两种录取线,就连录取名额也分开。 除了题目简单,录取线低,考B卷的竞争者也少,考虑到当时蒙古人、色目人主要在北方,如果有江浙湖北湖南四川的考生,搞个蒙古人户籍移民到北京、河北什么的,轻轻松松少考几百分中个举人什么的。 当然了,对于本身就有蒙古人户籍,又精研过黄冈密卷、海淀八校联考的察罕帖木儿来说,参加科举就跟开卷考一样。所以,在农民起义大爆发之前,察罕帖木儿从没怀疑过,自己选择的人生路会有什么歧途。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刘福通在颍州发动红巾军起义,拉开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紧接着,江淮各地群起响应,仅仅几个月时间,起义就呈燎原之势,准确地说是中原大地跟比赛放炸弹似的,这里轰一炮,那里炸一响,把元朝统治者整的心烦意乱。 全国的起义都在咕咕冒泡,好巧不巧,察罕帖木儿所在的沈丘,正在红巾军起义的爆发点:颍州。刘福通起义不久,沈丘就出现了动乱,贫苦农民自发聚集起来,酝酿着发动起义。 在这种情况下,察罕帖木儿再也不可能安心读书了,和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生一样他悍然决定:投笔从戎。将原本治国理政的理想,化作治国平天下的壮志。 当然了,他的民族与身份决定了,他必须站到农民起义军的对立面,扑入历史的逆流中。
- 2.元朝的救火队长
- 3.红巾军的大克星
- 4.朱元璋的“引路人”
- 5.止步不前,内斗两年
- 6.终有反骨,命丧反贼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元末乱世之中,诞生了许多英雄。北有支撑元朝的几大豪杰,中有揭竿而起的红巾军领袖,南有朱元璋的诸位宿敌。金戈铁马,沙场红尘,滚滚人海之中,到底谁能脱颖而出?到底谁能雄霸一方?到底为何又是朱元璋夺得了天下?
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回到元末明初,聆听豪杰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