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战争与和平·有声剧(5)
悲剧就像猎狗,蹲守在甜蜜爱情的背后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你快来看呀,这夜晚多美啊
- 旁白(刘学):
1808年,战争的形势又发生了很多变化,俄国的亚历山大皇帝到埃尔富特会见了拿破仑。关于这次隆重的会见,一时间成为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话题焦点。到了1809年,拿破仑跟亚历山大皇帝的关系,到达了前所未有的亲密,以至于拿破仑再次进攻奥地利的时候,俄国竟然对昔日的盟友倒戈相向,协助拿破仑对抗奥地利。那个时候,俄国的上流社会议论纷纷,说这拿破仑很有可能娶亚历山大皇帝的某个妹妹,来个政治联姻。所以这段时间,俄国基本上处于和平之中。
在上集中我们说过,皮埃尔经过共济会老人的指点,决定抛弃以往的堕落生活,重新为别人而活。但可惜的是,他太理想主义,缺乏具体的行动能力,野心勃勃的田庄改革,最终不了了之。反倒是安德烈,不声不响就做成了很多事。在一处田庄里,他解放了三百个农奴,成为当时俄国第一个贵族解放农奴的范例。他还在一些农庄里,取消了徭役制,改成了代役租制。在博古恰罗沃村,他聘请了一个有医学知识的产婆,还请了神父教农民和家奴的孩子们读书识字。
就这样,安德烈在乡下隐居了两年。到了1809年的5月,他终于要出门了。为了处理梁赞这个地方的田庄管理事务,他必须要去见那里的贵族长。巧的是,那里的贵族长正是老罗斯托夫伯爵。他这一出门,就自然牵引出了一条新的故事线。咱们今天就围绕安德烈和罗斯托夫家族展开。
话说这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安德烈骑着马,独自走在前往罗斯托夫家的小路上。这会儿,他的心情依旧消沉,心事重重,考虑着等会儿应该说些什么。突然,右边的树林里传来一阵嬉笑声。
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彦磊):
什么声音?哦,原来是一群姑娘们在玩闹呢。领头的那个姑娘跑得真快!她看起来好开心,她的那双眼睛似乎在闪闪发光。唉,天气这么好,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大概没人像我一样忧愁吧?大概没人会来关心我吧……就像这个姑娘,她不会知道我的存在,更不会知道我的烦恼。至于她的生活,大概就像所有普通人一样,平凡又庸俗,可对她自己来说,却是最快乐最幸福的生活。可是,她到底在想什么呢?为什么会这么快乐?
旁白(刘学):
快乐是别人的,我什么都没有。这或许就是安德烈见到此情此景的想法。
随后,安德烈到了罗斯托夫家,得到了热情的款待。他意外发现,树林里那个眼睛亮亮的少女,竟然正是罗斯托夫家的小女儿娜塔莎。
当晚,安德烈鬼使神差地留宿在罗斯托夫家。可能是因为是在陌生的房间,也可能是天气太闷热,他怎么都睡不着,直到深夜,还一个人站在窗边发呆。就在这时,他听见楼上传来两个女孩子的说话声音。
索尼娅(雪坤):
娜塔莎,你到底什么时候睡啊?
娜塔莎·罗斯托夫(浅唱):
亲爱的索尼娅,再让我玩一会儿吧。
索尼娅(雪坤):
哎呀,我可是要睡了,困死了。
娜塔莎·罗斯托夫(浅唱):
索尼娅!你别睡呀,你快来看呀,这夜晚多美呀!
索尼娅(雪坤):
嗯……我知道我知道……
娜塔莎·罗斯托夫(浅唱):
好姐姐,别睡了!你瞧瞧这月亮,真美呀!在窗户旁边,就这么蹲着,把膝盖抱得紧紧的,整个人都缩得紧紧的,感觉整个人都飞起来了!哦,索尼娅,快来看呀!
旁白(刘学):
那个叫索尼娅的女孩子,终究是睡着了。但是安德烈知道,娜塔莎肯定还在窗边呢。他时而听见轻轻走动的声音,时而又听见叹气的声音。这些细碎的声响,好像是故意发出来让他听到似的!
安德烈的内心,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躁动。他想啊,这个叫娜塔莎的女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呢?知不知道他就在楼下呢?要是知道自己正在偷听,会有什么反应呢?她会关心自己在想什么吗?安德烈心猿意马,想着想着,忍不住沮丧起来。算了算了,自个儿多大年纪了,干嘛想这些?算了算了,别让这小姑娘知道自己在楼下……
安德烈这是怎么了?大伙儿应该都明白吧?没错,他对这个叫娜塔莎的少女,一见钟情。这会儿,他的躁动不安就是最明显的证据。三十多年来,他从未如此焦虑和不安过。也是因为这些惶恐的心思,第二天一大早,安德烈不敢再看娜塔莎一眼,急匆匆跟老罗斯托夫伯爵告了别,离开了。
但是,他离开时的心境,已经和之前完全不同。这个夜色中的少女,让他想起了生命中许多美好的时光,重新感受到了万物复苏的喜悦。他决定要好好活着,让大家都了解他,要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只为了他自己一个人活着!
-
2.我不能冲动,不能做感情的奴隶
-
3.他俩是整个舞会上最耀眼的一对
-
4.不要犹豫,跟她求婚,然后结婚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9.9—1910.11.20),俄国小说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Elinor,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19世纪初,拿破仑领导的军队横扫欧洲各国,俄国同英国、奥地利等国已经结成反法同盟,准备向拿破仑宣战。但是,俄国的上流社会依旧歌舞升平,推杯换盏中,《战争与和平》里最重要的四大家族,一一登场。
库拉金家族,社交界的宠儿,完全不关心国家大事,只知道到处钻营,算计好处,是典型的热爱享乐和纵欲的宫廷贵族;博尔孔斯基家族,对国家和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也有着老牌贵族的孤傲和刚毅,是老派贵族中的强硬派;别祖霍夫家族,莫斯科的古老贵族,靠着令人瞩目的财力,在社交界很吃香;罗斯托夫家族,与世无争,热情好客,洋溢着其乐融融的田园氛围,却不善经营,正逐渐走向没落。
《战争与和平》以“战争”和“和平”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以这四大俄国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为线索,讲述了1805至1812年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从首都到外省、城市到乡村、贵族的客厅到染血的战场,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战争与和平》被认为是第一部具有全欧洲意义的小说,被誉为是19世纪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我的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使我所爱的人得到幸福。
如果那些不道德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正直的人也应该这样去做。
人类罪恶的根源只有两种:懒惰与迷信;美德也只有两种:勤劳与智慧。
如果不经受一番痛苦,人就不知道自己的限度,就不了解自己。
我知道,生活上只有两种真正的不幸:良心的谴责和疾病,只要没有这两大祸患,就是幸福。为自己而生活,只有避免这两大祸患,而今这就是我的全部哲理。
人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幸福,幸福存在于自身,幸福在于满足人的自然需要,而一切不幸并不在于缺少什么,而在于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