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卢植遭宦官陷害
- 今天咱们接着讲《三国演义》。 上一回,咱们讲到三国主角之一曹操曹老板的出场,讲了曹老板的家庭背景、少年故事,以及他的性格特点,相信大家对这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有了一些入门级的了解。今天这一回,咱们暂且按下曹操不表,继续回到刘关张三兄弟的主线上来。 前面咱们说曹操一出场就大显身手,在颍川击溃了以张宝、张梁兄弟为首的黄巾军主力,随后又乘胜继续追击残余的黄巾军去了。那么原来的主角刘关张三兄弟呢? 咱们书接上回。且说刘备领着老师卢植给的一千兵马,火速赶到颍川来相助皇甫嵩、朱儁,可等他抵达战场,战火早已被人家曹老板烧完了。刘备见过了皇甫嵩、朱儁,听明白了怎么回事儿,一下子感觉有点茫然,有点怅然若失。是啊,大老远跑来帮忙,结果用不着了,这可不跑了个寂寞? 但是不管怎么说,仗也打完了,皇甫嵩和朱儁就跟刘备说,那你看,要不你先回去?这边已完事儿了,就看卢植老师那边要不要帮忙,要不这样,你杀个回马枪,回援卢老师吧! 刘备倒也没有二话,调转马头,就带着人马原路返回。星夜兼程,辛辛苦苦跑到颍川,什么也没赶上,现在只好再又星夜兼程地赶回去。本来在低端局连续作战得意的刘备,到了高端局,反而处处都是一头雾水。这情形,不由得让兄弟三人感到有些蹊跷。 这还没完,接下来的一幕,让刘关张三人更是大吃一惊。啥事呢? 话说刘备一行人从颍川赶回广宗,半路上遇上一队兵马。这路兵马一不是黄巾军来犯,二不是朝廷的军队来迎,而是一路押解犯人的。队伍中一辆囚车,被团团围住。你道谁在囚车里?不是别人,正是刘备的老师,广宗前线对阵黄巾军主力的总指挥,卢植。 看到这一幕,刘备大惊失色。张飞大怒失色。关羽是不动声色。老师被抓,这还得了?刘备赶紧滚鞍下马,慌忙上前打听情况。 卢植倒不以为意,一脸淡然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番。 原来,卢植在广宗,本已率军将张角主力团团围住,正在稳扎稳打,不断收拢包围圈。不料,张角突然使用妖术外挂,卢植一时没法将他拿下。正在两军拉锯的时候,朝廷突然派了十常侍之一的大太监左丰来督军。 这左太监来了什么也没说,什么也不过问,横竖就是索贿,要钱。卢植,当世名士,向来清风两袖,又是大敌当前,也不客气,当场就怼了回去:军粮尚且不够吃,哪有钱给你? 这左太监的尿性就憋不住了,立马回去告御状,说卢植在前线不思进取,明明能打偏偏不打,非要把战线拉长,往小了说是骗朝廷军饷,往大了说是拥军自重,总之其心可诛!这么一通诬陷,朝廷锁我回京问罪。 一听这个,张飞大怒,这还得了?当场就要杀人劫狱。刘备一把拦住他,说你别胡来,咱们得相信朝廷,相信政府,一切自有公论!说话间卢植便被押走了。 这时关二爷开口了,说既然卢老师已经被陷害入狱了,广宗那边又是太监们一手遮天,估计也没有好事儿,咱们还是先别去了。依我看,不如回涿郡老家吧!刘备一琢磨,眼前也只好如此。 谁能料到,击败卢植的不是张角的法术,不是城外阵势浩荡的黄巾军,而是宫里几个太监呢。刘备想不明白,自己起兵征战四方,真正的敌人究竟是谁呀?想来想去,终究是一番无可奈何,没办法,只好带着将士们改道回家了。 结果,这一改道不要紧,正遇上黄巾军的主力。原来,卢植被捕后,汉军顿时大乱,张角势如破竹,竟然一路从广宗,追击到了涿郡附近,反倒被刘关张给撞上了。 嘿,您说巧不巧。刘关张见那对面军中遥遥竖着一杆大旗,上面写着“天公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张角!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本来想回家,倒赶上敌军主力。三人一合计,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侧面突袭,或有奇效! 刘备立马整合部队,冲入敌阵。但也许终究寡不敌众,又也许张角此时还是命不该绝,刘关张三人率军从天而降,一通冲击,杀伤不少,但终究无法改变大局。 不过,张角虽然全身而退,刘关张三人却无意间,从溃军中救出了一个军官。这位军官谁呀?此人生得是膀大腰圆,怒目圆睁,被刘关张救了命,不仅不道谢,反而先盘问起了三人的底细来路。 嘿,再一听,三人都是“白身”,一官半职也没有,顿时来了傲气,刚刚的救命之恩,只字不提,这也罢了,他还蹬鼻子上脸,说老子军衔比你们高,官大一级压死人,你们的部队现在统统归我管辖,听我指挥! 这话一出,别人兴许还先懵一懵,我们的张飞,可是立马忍不住了,抄上家伙就要把这军官给剁了。当然,我们乖巧的刘皇叔,是不可能容许自己的弟弟杀害朝廷命官的。 列位,你道这膀大腰圆的是谁?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河东太守,一方诸侯,《三国演义》第一阶段故事的核心人物之一,董卓。这董卓怎么落入黄巾军手里呢?刚才不是说朝廷听信太监谗言,罢了卢植的官,把他押解进京问罪么?那把卢植抓了,谁来顶替他的位置呢?正是这董卓。所以,他才会落入张角之手,也才会被刘关张顺手给救了。 董卓趾高气扬,眼珠子长头顶,看不上刘关张,可刘备也不是吃素的,怎么可能留在涿郡一带,听从董卓调遣呢?当然了,刘关张也不可能真和董卓原地撕个鱼死网破就此亡命天涯。 于是,兄弟三人一合计,要不还是再次回过头去,投奔皇甫嵩和朱儁。毕竟自打加入高端局以来,魔幻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想来想去,也就这两位老哥还比较靠谱。 于是刘备又带着军队,折了回去。天下大乱,每时每地都有人在打仗。但我们的主角刘备,却永远在折返跑的路上。
-
2.土法子破解妖术
- 刘备想要去投皇甫嵩和朱儁,此时的皇甫嵩、朱儁,得了曹操的相助,压力已经大为减轻。本来和皇甫嵩、朱儁对线的,是张梁和张宝。曹老板从天而降后,二人兵分两路,皇甫嵩与曹操合兵一处,持续追击张梁一部,朱儁则全力对付张宝,现下刘备领军前来助阵,正是求之不得。 张宝方面呢,虽然大哥张角、二哥张梁都不在身边,其实力倒也不弱。首先,张宝占有兵力的优势,山前山后,黄巾军的总数达八九万之众,是刘备、朱儁兵力加起来的好几倍。其次,张宝作为东汉末年封建迷信三人组的成员,也会一点妖法。前面卢植迟迟无法破解的外挂,现在轮到他的学生刘备来解答了。 双方交战第一回合,张宝派出先锋高升,刘备派出三弟张飞。双方使用的都是冷兵器,当面锣对锣鼓对鼓地互攻对砍,那当然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不下几个回合,高升便入了土。 张宝一看,没有办法,本来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和你们相处,现在只好跟你们摊牌了,我乃东汉末年第一魔法师。物理攻击我拼不过,那就来魔法攻击吧。 只见张宝拔剑上马,开始做法。顿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相当于在战场上同时召唤出了沙尘暴和雾霾,比北京那规模大得多。而在沙尘中和雾霾中,又似乎藏着成千上万的人马,跟着一同呼啸而来。 当兵的再勇敢,那也是老百姓。东汉末年的老百姓,哪有什么唯物主义世界观呀?最怕的就是这种怪力乱神的东西。刘备的部队见到这阵势,顿时便丧失了战斗意志,纷纷溃逃。刘备无计可施,只好先行退兵。 这第一仗,就算是输了。 回来之后,刘备赶忙向朱儁汇报战况。朱长官一听,我这些年和这帮邪教徒大大小小的仗打了无数,这种障眼法我可见的太多了,刘贤弟,你听我一计:你多准备点猪牛羊鸡的血,到时候直接往雾霾里泼,他的戏法立马穿帮! 刘备是个好学生,听完朱老师的反封建迷信小课堂,不仅做好课堂笔记,课下立马安排人马,准备了足够多的猪牛羊鸡血,估摸着城里所有重庆火锅店里的猪血鸭血羊血都搜罗来了。而且,刘备同学还举一反三,在里面别出心裁,在里面加了点料,配了些猪牛羊鸡屎。调配充分之后,他让关羽、张飞各带一路人马,分别拿着这些“战略物资”埋伏在两侧山上,准备给张宝大法师,来一个大大的惊喜。 第二天,刘备携主力正面诱击张宝。张宝昨日大胜,又迷之自信,觉得自己的魔法万无一失,于是大胆出击。刘备这一手,本来就是佯攻,所以双方刚一接触,刘备立马领兵回撤。刘备一直撤,张宝一直追,直到把战场摆进了关羽、张飞二人埋伏的山谷。 山谷地形狭窄,大兵团施展不开,兵力上的优势就不明显了。张宝故技重施,又开始做法,霎时间又是相同的沙尘天气,相同的雾霾滚滚。但这一次,刘备有备而来,可不再是相同的兵败如山倒了。 只听刘皇叔一声令下,关羽、张飞二人,在山上同时出手,源源不断的污血和秽物,漫天漫地地涌来。所到之处,风也停了,霾也散了,无数纸扎的小人,伴着沙石一齐落了地,张宝也傻了。 与此同时,前方的刘备不给敌人任何喘息的机会,立即回转部队,大肆反攻而来。两侧山上,杀声震天,几乎同一时刻,关羽、张飞各携伏军冲下了山谷。混乱之中,黄巾军士哭喊之声不绝于耳。张宝大惊失色,没想到自己最后的底牌也被刘备轻松打破。这一仗,弃牌认输。 不过,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张宝一边逃,一边收拢部队,将自己最后的残余力量,带入了阳城,从此闭城不战,停战不出,慢慢恢复元气,希望自己的两位哥哥速速来救。不消说,朱儁、刘备等早已率领部众,把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
3.孙坚登场,黄巾军覆灭
- 但是,张宝不知道的是,他的两位哥哥,再也没办法来救他了。就在张宝还在负隅顽抗之时,其他战场的消息陆续传来。黄巾军的第一号领导人张角,此时已经病死,冀州的黄巾军由张梁统率。皇甫嵩得到曹操的有力援助,一路追击张梁,七战七捷,最后,在曲阳全歼张梁部众,活捉张梁,斩首示众,就连那病死了的张角,也被剖棺戮尸。 老三张宝收到这些消息,军心大乱,无心恋战。还没等刘备等人攻进来,内部先发生了叛乱。张宝军中,一个比较识时务的将领,叫严政,趁半夜刺杀了张宝,将张宝的首级和阳城一并献给了朱儁,正式开城投降。至此,黄巾军三位首领,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悉数被剿灭。 但是,黄巾军经营多年,除了张氏三兄弟的主力部队,还有许多残余部队。其中比较成气候的,当属赵弘、韩忠、孙仲三人。三人听说主帅张角惨死,便扬言要与“天公将军”复仇,拥兵万余,占据宛城,四处烧杀抢掠。刚刚剿杀张宝的朱儁,在刘关张三兄弟的帮助下,迅速开赴宛城,将城池四面团团围住,准备与敌做最后决战。 彻底剿灭黄巾军的最后一役,即将在宛城打响。 当下,朱儁做好战斗部署,准备分兵攻打宛城各个方向。没想到,还没等朱儁等人确定好谁负责进攻哪个方向,又一个喜讯从天而降。啥喜讯啊?老天爷又天降一猛人来相助了。 且来看这猛人长啥样,书中写道: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谁呀? 你道是谁?原来此人来自南方,不是别人,正是三国时期日后雄踞东南的孙坚,《三国演义》又一男主角之一孙权的亲爸爸。这会儿孙坚才刚刚出道。那么问题来了,孙坚怎么会出现在宛城呢?这就得先简单说一下孙坚其人。 孙坚本是富春人,富春在今天的浙江,一个山美水美的好地方。但是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没有哪个地方能是真正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在孙坚的少年时代,富春早已经是流寇遍地、民不聊生。但是,越是这样恶劣的成长环境,越能激发一个人的英雄气概。所谓乱世出英雄嘛。 话说孙坚十七岁时,和他爹俩人到钱塘去玩儿,正好赶上一波十余人的海贼杀人越货。他爹虽然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但想着强龙不压地头蛇,心说咱们绕道走算了。没成想,孙坚反而青出于蓝,指挥他爹,父子俩人,愣是把这帮海贼团灭了。事迹传出去后,朝廷心想这个小伙子不错,赶紧给封了个校尉,相当于民兵团长。 十余岁就保一方平安的孙坚,在任期间,连续剿灭了许多次东南地区的反叛,其实吧,当时席卷天下的黄巾军,都没怎么骚扰到南方去。但孙坚心怀天下,眼看着黄巾起义越闹越凶,这哪成?不能坐视不理,自发募集了一千五百多人的部队,北上支援朝廷来了。一路凯歌高奏,终于在这一天的宛城,碰见了朱儁、刘备一行人。 天降猛人,朱儁大喜过望,很快就敲定了最终的作战部署:孙坚攻打南门,刘关张兄弟三人打北门,朱儁自己亲自率军打西门,留下一个东门,布下重重陷阱,赶着敌人不得不往里边跳。这等于是三面攻坚战,一面运动战。但不论怎么战,最后都是快刀斩乱麻的歼灭战。 结果,不费吹灰之力,宛城告破,赵弘、韩忠、孙仲三人被杀,无一幸免。几乎断送了整个东汉王朝最后一口气的黄巾兵乱,到这里,终于是彻底被镇压了下来。 说到这儿,咱们来回顾一下。在和黄巾军的这场持续多年的战争当中,罗贯中安排给我们的主角,渐次登场,从最开始揭下征兵榜文的刘关张三兄弟,到机械降神般的奸雄曹操,再到宛城之上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孙坚,日后三国鼎立的格局,已经在滔滔乱世的广袤土地上,初步萌芽了。 除了主角团之外,三国演义故事中的第一个大boss,大反派,日后我们的太师董卓,也已经初次登场。 可是吧,在外作乱的黄巾军虽然被消灭了,导致这一切的根源,那些祸国乱政的太监们,却仍旧在宫中作威作福。 没有了黄巾军,天下就能太平吗?在这场大乱中纷纷登场的英雄好汉们,接下来会继续演绎出怎样精彩的故事?四处转战功勋卓著的刘关张三兄弟,在战后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全新考验? 宦官,这一颗在东汉王朝的血脉中早已根深蒂固的毒瘤,究竟是会掀起更大的血雨腥风,还是会被连根拔起呢?又有谁,能够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呢?精彩节目,咱们下一讲继续。咱们下次节目再见!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罗贯中(约1315-1385),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今山东东平),流寓杭州,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为《三国志演义》,传说师从施耐庵,《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今存其所作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廉鹏举,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故事起于桃园结义,终于晋统三国,描绘了东汉末至西晋初近百年间的风云变幻,数不清的英雄人物在这里闪耀又陨落,说不完的传奇故事在这里上演又谢幕。忠与义,如何取舍?智与勇,谁负谁赢?权与情,孰重孰轻?
《三国演义》的故事原型起自正史《三国志》,经数百年的流传改写,至晚唐时已妇孺皆知,宋元又有了专业艺人表演,并出现“尊刘抑曹”的鲜明倾向。元末明初时,文人罗贯中在世代累积基础上,杂采正史记载、民间传说,创作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同时也是历史演义的开山巨著《三国志演义》。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