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资深猫奴陆游,为爱猫作诗十余首
- 路上读书fm的朋友,大家好啊,我是弗拉基米尔·大内密探零零九·良辰伊万诺夫。今天依旧是个好日子,大家觉不觉得,这绿柳扶风烈日当空的炎炎夏日更适合放假睡觉吃饭打豆豆呢? 鹦鹉:吃饭睡觉打豆豆,打豆豆~ 良辰:别闹宝贝儿。 鹦鹉:别闹宝贝儿~ 良辰:又调皮。 鹦鹉:调皮调皮~ 良辰:朋友们请稍等,容良辰我把这位小主请出去先。 什么?您问刚才那位是谁,为何我俩的对话如此肉麻?说是我女朋友的那位同学放学别走!Are you crazy? 你这样胡乱猜测,难道良心都不会痛的吗?我良辰的颜值虽说比起王一博还差那么一丢丢,但好歹也是美男子一枚,女朋友会如此、如此声音不甜美吗?嘿嘿,实不相瞒,我也喜欢林志玲姐姐那一款,这个秘密你们千万别告诉隔壁刘学兄,我怕他从广州打到海口来了。 您问刚才那位小主跟我什么关系?又为何会出现在我跟各位最最尊贵的朋友交流的如此重要的场合?说来话长,咱们长话短说,那位小主是我新近买的宠物。 话说那日,良辰我孤孤单单一个人走在丽影双双的街头,走到一个海港路转弯路口,一座花鸟鱼市场冷不丁闯进我的视线,就在我一甩头一捋头发的那么0.009秒,一只五彩斑斓的小可爱鹦鹉,用它世间绝不罕见的声音,说出了一个举世公认的事实,于是,我毫不犹豫就做了一个这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决定:买它买它买它!即使它声如破锣我也要带它回家。 没错,那个举世公认的事实就是——“良辰超帅”。 良辰:朋友们你们,你们什么意思嘛?是在对良辰超高的颜值表示不服?不好意思,不服也只能憋着。 总之呢,这只小鹦鹉就这样成了我的宠物。宠物宠物,那可不就得宠着吗?我宠它,就得带它来和我最最尊贵的听众朋友们见个面不是,只是它有点聒噪,先让它出去凉快凉快吧。 说起宠物,你们有没有养过或者正养着呢?宠物的历史说起来可谓是源远流长了。诸位可能问,古人也养宠物吗?答案是肯定滴。他们又会养哪些宠物呢?那,种类可就多了。 或许大家会好奇,长期占据宠物界C位的又是是谁?问就是可爱的狗勾。 在今天我们是不是经常把狗勾挂在嘴边,比如“科研狗”啦、“设计狗”啦,“创业狗”之类的,情侣们还会经常地撒撒“狗粮”啥的。 这时候有些猫粉可能不乐意了,什么?狗子是一哥?你你你置我们猫咪于何地?我们猫咪也是很有实力滴,而且兼具美貌。诸位先别激动,良辰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因为早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发现了狗的遗骨。根据DNA比对等众多科学研究,确定世界上最早的狗出现在距今一万五千年前,一万五千年呐朋友们,你说从时间上看,长期占据宠物界C位的,这“汪星人”是不是当之无愧? 在咱们中国,战国时期,狗子因为身强力壮,就得去征战、去打猎。如果你作为一只狗勾,就想过着“吃吃喝喝、晒晒太阳”的躺平狗生?不好意思,我们战国人民不答应!作为一只战国时代的狗,撒娇卖萌没用,摇尾乞怜没用,那只会得到咱们祖先的白眼与唾弃——癞皮狗!成何体统,成何体统?!你一定要明白,贪图安逸在我们战国时期是不被允许的。 后来到了秦汉时期,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狗勾的大时代来啦。狗子们的主要业务,从上战场厮杀,变成了“陪伴”与“玩赏”,力气大战斗力强不再是第一争宠能量,“颜值即正义”啦,只要你想办法让主人喜欢,你就出圈啦。《汉书》记载过这样一句话:“沛公入秦, 宫室帷账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您瞧瞧,那时候想要笼络刘邦用什么?金银财宝、美女骏马,以及——我们的狗子。 当然,狗子不仅走向皇宫,还走进了平民圈,那时候平民也家家户户养起了狗,查看当时的史籍就会发现有“鸡鸣狗吠之声”这样的记载,充分说明,狗子已经上至皇宫下至贫民窟,无孔不入。 不过平民家里养狗可不仅仅是为了快乐地玩耍,主人家的狗粮不能白吃,想吃,就得付出体力劳动——日常“拿耗子”,没听错,就是必须狗拿耗子。你要说人家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恐怕会遭到古人无情的嘲笑,呵呵,无知。汉代崖墓中有个石碑上公然刻着大狗嘴里叼着老鼠的画像,这就是狗拿耗子的铁证! 为什么后来狗子不太管逮老鼠这件事儿了呢?合理怀疑,有段时间汪星人与喵星人对这块业务进行了激烈的竞争,狗说:“养我一只,抓耗子守粮仓一举两得,性价比高,汪汪。”猫说:“养我吃的少抓得多走路还无声,专业性强,喵喵。”害,内卷成这样,跟咱们90后现在也没差多少。 那时候全民养狗,皇帝也不会例外。汉武帝刘彻这位养狗达人,专门在上林苑建立了一个“犬台宫”,一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去新建成的“犬台宫”看望他心爱的狗子们,刘彻同学说了,“我的狗子们如此聪慧,如此勇敢,如此纯良,如此美好如此……反正,一切美好的词语用在它们身上都不过分吧?” 一旁的太监赶紧接茬:“不过分不过分,陛下,老奴觉得不但不过分,甚至这些词语都不足以表达出狗勾们的可耐呢。” 刘彻同学又说了:“传旨下去,让狗官们对狗子要给予更多更存粹更深沉的爱。”太监答:“谨诺。”转身马不停蹄地传旨去了。 不不不,狗官不是骂这些官员们,“狗官”在当时可是正儿八经的公务员,而且级别不低。商周时就有这样的专职官员,汉朝皇帝更是在皇宫中设置了“狗中”、“狗监”来训管照料狗狗。而当朝国民度超高的音乐家李诞正是一位“狗官”,Oh,No,看岔了,不是李诞,是李延年。 那天,灵感敲打了音乐家的窗,李延年正在工作室演练新鲜出炉的音乐作品《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曲音未落,给皇帝看狗的圣旨就来了。 这位狗官颇为知道轻重,赶紧放下他写曲的稿子,废寝忘食地不眠不休地制定起了关于组织文武百官定期欣赏“斗狗之戏”的年度工作计划。醉心工作的李延年暗想:996算得了什么,只要皇帝满意,007我也在所不惜! 好啦,以上内容不是良辰我杜撰更不是胡编乱造,它出自汉朝著名杂志《天朝周刊》第二十九期人物版对李延年的专访,该杂志首席记者大内密探零零九·良辰伊万诺夫,当时还对李延年进行了如下的灵魂拷问:“李大人,请问如果您的狗子与您的乐谱同时掉进水里,而它们又都不会游泳,您先救哪个呢?”李延年斩钉截铁地说:“当然是狗子了,爱吾皇之所爱。” 听听,这是怎样一种觉悟?要不人家李延年能当上汉武大帝的宠臣呢,敲黑板,同学们,努力工作很重要,跟老板保持同心同德也很重要,哪怕是假装同心同德也行。毕竟,谁要跟薪水不过去呢?看看,汉武帝读了这本杂志后对李延年那叫一个和颜悦色。 除了汉武帝,爱狗成痴的还有汉灵帝,这位皇帝给他心爱的狗子带上帽子,穿上衣服,将它变成了妥妥的衣冠禽兽。而北齐后主高纬更夸张,封他的爱狗为大官,每月按时发工资。良辰我毕竟好奇,狗拿了工资,怎么花呢? 反正就这待遇,就问各位羡慕不羡慕?不过不要以为狗子们整日游手好闲就可以得到主人的喜欢,朋友们,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狗子们还是有两把刷子滴。 魏晋时期的书法家陆机,独身一人在洛阳时,爱犬黄耳相伴左右。有一阵,陆机眼皮一直跳,他怀疑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不好的事,连书法都没有心思写了。当时又没有网络与电话,家乡可是在千里之外呢! 这可咋办?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对黄耳说:“狗子,我有个不情之请,我写封信,你帮我带回家怎么样?”没想到黄耳这狗子居然痛快答应了:“汪汪汪,老陆,放心交给我,使命必达!” 当然啦,狗子不会说人话,但它摇着尾巴就是表示同意,陆机自然明白它的意思,立即写了一封信装在竹筒里,挂在狗脖子上。狗子心中自有丘壑,翻山越岭不眠不休,不仅把信安全送达,还将家人的回信带了回来。要知道人工送信往返可需要五十天呢,而人家黄耳只用了二十天。怎么样,人不如狗吧?陆机都感动哭啦,抱着狗子不撒手:“呜呜,叫我如何不爱你。” 隋唐宋时期,养狗蔚然成风。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所绘即是大型吸狗现场,画中赤果果地可以看到两只小狗勾与仕女嬉戏玩耍。不过,这种狗是从西域传入的名贵品种拂菻狗,只有宫廷贵妇才能有机会养的哟。大唐第一美人杨贵妃就有这么一只。 有次贵妃和玄宗皇帝下棋,贵妃悄悄让了玄宗好几步棋子,哪知还是输不掉那盘棋,玄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奈之下给脚边的小狗勾递了个眼色,它立刻心领神会,跳上棋盘就把旗局弄个稀巴烂!皇帝擦擦额头的汗,假意怪罪:“这猧子真能捣乱,朕眼看就要赢了。”嘿,他心里正暗喜呢,多亏这只狗子,否则朕颜面何存。正所谓“康猧乱局君王笑”,猧就是小狗的意思。 明清之际,从宫廷到民间都以玩狗为乐。就连一心朝政无心后宫的四阿哥雍正皇帝,都对狗子们极为宠溺,丢下后宫的小主们,化身设计师,亲自为爱狗们设计狗笼子、狗衣、狗垫子等生活用品的图案及样式,还会亲自检查狗子衣服上的纽扣结不结实。你说这是不是要气死嬛嬛了? 至于会吃会玩会生活的乾隆皇帝,那就更别说了,让御用画师郎世宁为他的狗子们画像,“嘿,有了画像天下人知道我这狗子们有多帅了!” 还有更厉害的,慈禧太后,超级狗勾的迷妹,据说她养了一千多只狗,给它们配备专职太监,给狗子们发年薪月薪,又有人伺候又有工资拿,狗子们的待遇真是羡煞良辰呐。不过,良辰我这么夸张的说法表示怀疑,真假有待考证。 瞧瞧,喜欢狗勾的人一抓一大把,可见狗子在古代是多么的受欢迎啊,不过呢,若要论地位高,那还是得是猫主子们。 在古代,皇帝会在每年的腊月搞大型祭祀仪式。《礼记》中记载:“腊月迎猫以食田鼠,谓迎猫之神而祭之。”迎猫祭神环节,小猫咪绝对是出尽风头,它目光迷离表情高冷,藐视着其他宠物们:哼,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妃。这种待遇可是狗子们从来没有过的哦。 各位猫奴,假如您穿越到宋朝,看到刚出生的可爱的小猫咪,爱心泛滥内心蠢蠢欲动想领养一只回家,您非常非常有礼貌地对主人说:“请问您能送我一只小猫猫吗,在下乃爱猫人士,一定照顾好它。”这时候,您会看到主人拿起了扫把,您以为人家是要打扫庭院了吧?醒醒,再不跑您可就要挨扫把打了。 您纳闷这是为何,明明您非常客气呀。不懂了吧,人家宋朝的猫咪可不是你想领养就领养的,你得写聘书、下聘礼。您说您刚刚的话语轻浮不?人家猫的主人能不生气吗? 现在知道错了?成,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也,良辰看在您真心喜欢那只小猫咪的份上就给您科普下宋朝纳猫的流程。 再宋朝想要将一只小猫咪带回家,要分四步走: 第一,请仔细研究《象吉备要通书》,挑选迎接猫咪的良辰吉日。 第二,准备一张“纳猫契”,上面要写明聘猫日期、猫咪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以及对它的期许,例如:健康成长、切莫走丢等。 第三,请西天王母和东华帝君来给做见证。 第四,准备聘礼。 如果说您不知道该送什么聘礼,那我可以再给您支支招。野猫生的小猫咪,可以给猫妈妈送点小鱼干,黄庭坚在《乞猫》中是这么说的:“闻道狸奴将数字,买鱼穿柳聘衔蝉”,他买了鱼来聘猫,估计他的小猫是野猫生的。而家猫生的小猫呢,则可以准备盐、糖、茶叶、芝麻等。爱猫人士陆游曾经写过一首诗叫《赠猫》: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可见陆游的这只小猫是家猫生的。 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以上门迎亲,不,迎猫了。 抱得小猫归之后呢,宠着呗,心甘情愿当它的铲屎官,除此之外还能怎么办?宋朝诗人胡仲弓曾经写诗控诉过他家的猫有多懒、多失职,他是这么说的:“瓶吕斗粟鼠窃尽,床上狸奴睡不知。无奈家人犹爱护,买鱼和饭养如儿”。家里的粮食都让老鼠偷了,猫还在睡觉啥都不知道呢,无奈家里人都特别爱护它,给它买鱼又买饭,简直是当儿子养的。 等等,我怎么在这控诉中听出了一丝宠溺意味呢?也是,经过这么多步骤,好不容易才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宋朝拥有一只可爱的小猫咪,那还不得供起来呀。 相比之下,人家陆游可就直白多了,给猫咪写的诗词多达十二首之多,对猫咪极尽赞美怜惜之能事。就连我们熟悉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也是与猫有关的,全诗为:“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风雨大作的时候,陆游与他的小猫咪相互依偎着裹着毯子烤着火,不出门。很温馨很有画面感有木有? 提到历史上出名的爱猫人士,道士皇帝嘉靖必须拥有姓名。以前良辰我说明朝那些事儿时候,以为在腹黑男心中占据C位的一定是修仙,不过,今天我怀疑,其实可能是他的猫。有权任性的嘉靖将自己的爱猫封为“虬龙”,意思就是小龙,即皇帝的儿子。除此之外,他还在宫里设置了专门照料猫的机构——“猫儿房”,据说猫们伙食标准极高。 后来,冷酷无情的他,在爱猫不幸离世后,腹黑男居然伤心欲绝,专门打造了一个黄金棺材,将猫埋在皇家园林,还命大臣为其写祭文,在墓碑上亲自刻字,命名为“虬龙冢”。好了好了,朱厚熜同学,看在你这么爱猫的份上,我决定往后轻一点黑你。 哎,可爱的小猫咪又有谁能拒绝呢? 有朋友问了,除了猫和狗,古人还有哪些宠物呢?这可多了去了。 始于唐朝的斗蟋蟀这种古老的博弈游戏,估计大家都不陌生,所以蟋蟀绝对可以算一个。 《宋史》中就记载了著名的“蟋蟀宰相”贾似道斗蟋蟀误国的故事。当时郭靖郭大侠的襄阳正被元军围困,情况危急,这位宰相在干嘛呢?“似道日坐葛岭,起楼阁亭榭,取宫人娼尼有美色者为妾,日淫乐其中”,总结:躲在别墅里,寻欢作乐。有一次,有个亲信官员去找他,他正趴在地上跟他的几个侍女斗蟋蟀,忙着呢,别来烦我!那个官员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兄dei,这难道也是国家大事吗?”贾似道玩得正起劲,根本没听进去,你看我理你吗?国家大事难道能有斗蟋蟀好玩?妥妥的误国宰相没跑了。 贾似道不仅平时喜欢养蟋蟀、斗蟋蟀,他甚至还写了本《促织经》,促织也就是蟋蟀,这本书从各个方面对蟋蟀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这么看来他可以算得上是古代的昆虫学家了,不过玩物丧志、误国殃民,被时人讽刺为“蟋蟀宰相”,也并不冤枉哈。 明宣宗朱瞻基也是斗蟋蟀爱好者之一,而且已经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根据《国史唯疑》记载,因为宣宗特别喜欢斗蟋蟀,曾经向苏州太守索要,而且不是几只几十只,上千只啊,还不能反对,不能拖延。虽然说这也不是什么珍稀物种,但是要凑齐这么多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啊!结果就是人们争相寻找好斗的蟋蟀,导致蟋蟀的身价倍增,底层百姓民不聊生,生活更加艰难。这事儿,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一名篇《促织》,咱们中学课本学过,最近我隔壁的刘学兄又讲过,可以复习一遍。 除了蟋蟀,还有其他的小众宠物。什么鹤啊、大象啊,还有大书法家王羲之独爱大鹅。据一个不知名的道士爆料,要想掌控王羲之很容易,只需要养一群高高大大漂漂亮亮的大白鹅就行了。 在一个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日子里,你赶着你的鹅群,在王羲之回家的路上与他偶遇,王羲之就会被大鹅们迷得走不动道。在他神魂颠倒之际,你提出任何要求他都不会拒绝,只要你愿意将鹅们悉数送给他。这位道士就是这样得到了王羲之手抄《黄庭经》的。良辰觉得他说的应该是真的,因为《黄庭经》又有一个别名叫换鹅帖。 诸位,听完这期古人的爱宠事迹,您是否也动了养宠物的念头呢?又或者被劝退了,放弃原本想要养宠物的念头?可以留言与良辰聊聊宠物那些事儿。我反正是深受感染,准备每天都更加爱我的小鹦鹉一点点。 鹦鹉:热死啦,热死啦~ 良辰:啊,我得赶紧将我的鹦鹉宝贝接进来,为保证能与各位听众朋友们顺畅交流,我已经将它晾在阳台快二十分钟了。听众朋友们,咱们下期再会啊!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金一池,编剧,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探索史书夹缝里的新奇故事,角度刁钻,逼格满满,不一定有用,但一定有趣。
今天喵星人一统世界,殊不知,古人也爱猫成痴——买猫看日子,接猫选吉日,还要准备“聘礼”……不过,在古代,占据宠物界C位的其实是“汪星人”,汉武帝、汉灵帝、雍正帝、乾隆帝、慈禧太后等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爱狗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