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魔术师的诡计,如何在电梯下降的45秒内,杀人后极限逃生
- 你好,这里是路上读书,我是彦磊,午夜十分,翻开一本好书,陪你度过这喧嚣时代的每一个夜晚。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来自美国作家威廉·克罗恩的《桑塔纳博士的不可能犯罪事件》。魔术表演,可以说是一场视觉误导表演。视觉误导上越不可思议,魔术表演就越成功。魔术师为了追求事业,往往会进行一些不可思议甚至骇人的表演,比如由诺兰导演的科幻悬疑电影《致命魔术》中,两个天才魔术师,为了证明谁才是第一魔术师,在舞台上竟然公然杀人,而台下的观众依旧以为只是节目效果。真真假假中,骗过了所有观众。今天的故事也是一个披着魔术表演外衣的密室杀人案件,一起来听听,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清晨,在弓手旅馆的大厅,有两个人静静地望着电梯。其中一个是身着制服的前台书记员,另一个是位穿着考究的胖子。那个胖子一进到大厅后,就一直注意着电梯,但并不搭乘。书记员留心着电梯,是因为刚刚有一部空电梯下来,而那个胖子并不进去,只是任由空电梯升上去。出于好奇,他想知道那个胖子究竟在等谁。 电梯再次下来了。门打开了,两人同时往里看去,他们双双大吃一惊,只见一个乘客倒在电梯里,一动不动,他后背上的白衬衫被血迹染红了一大片。书记员呆呆地望着,胖子看了一下手表,朝电梯里的尸体俯下身去,他没触碰任何东西,仿佛要把现场的一切牢牢记住一样。接着,他转过身,让面色惨白的书记员赶紧报警。 死在电梯里的那个人叫查尔斯·基米鲍尔,是一位远近闻名的魔术师,有一个更加响亮的艺名叫桑塔纳博士。平时,他的名字经常会出现在各大海报的中心位置,而现在他却被发现死在一个旅馆的电梯里,这实在有些不可思议。 很快,警察就断定这是一起谋杀案。因为,死者左手臂上有两道浅割伤,后背左边的肩胛骨下方,有一道直入心脏的致命伤。这样的伤口显然不可能是死者本人造成的。警察判断,伤口应该是由十分锋利的刀具造成的,但现场没有发现凶器。除此之外,警察还在死者的衣袋里发现一把点32的自动手枪,手枪上还配备了性能最好的消音器。 经死者妻子确认,那把手枪的确是基米鲍尔本人的。 死者的妻子,基米鲍尔太太,告诉多兰警官,案发当日,她的丈夫很早就起床了,还把她也叫醒了。洗刷完毕,准备出门时,基米鲍尔提到他有一个神秘的约会,但又不告诉妻子是跟谁。然后,他请妻子把手表递给他。基米鲍尔太太记得,拿过手表时,瞥了一眼,时间是7点02分左右。 接着,她就跟在丈夫身后,送他出了门。基米鲍尔太太表示,她亲眼见着丈夫按下电梯按钮,走进电梯,然后电梯开始下降。因为想着丈夫说的那个神秘约会,当时她一直注视着电梯,她发誓,电梯是一直降到大厅的,中间没有任何停留。对于这一点,旅店的一个女员工可以证实基米鲍尔太太没有说谎。 让多兰警官最困惑的是,大厅上那个胖子发现死者尸体的时间是7点03分。整部电梯从11楼下到大厅,需要的时间大约是45秒。也就是说,死者基米鲍尔从11楼进入电梯后,在电梯没有任何停留的情况下,被人谋杀了,而凶手和凶器却不在电梯里。 那么,凶手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进入密电梯的? 能够在电梯上下运行期间进入电梯机厢中,只有两条路,一个是是电梯的内门,另外一个是电梯厢顶的逃生通道,不过这两条路径都已经被排除了。因为,电梯内门是坚固的不锈钢制成的,电梯运行时,这扇门会自动上锁。也只有这扇门上锁的情况下,电梯才能正常运行。电梯中途没有停顿过,自然就没有人打开过电梯内门。 至于电梯厢顶的逃生通道,自然是锁上的。警察相信没有人能够在45秒的时间内,打开逃生通道,跳进电梯内与基米鲍尔一番搏斗后,杀死他,然后再通过逃生通道逃走,还锁上了逃生通道。 案件陷入一筹莫展,多兰警官怎么也找不到突破口。 就在这时,那个胖子的证词,提到了死者基米鲍尔所说的神秘约会。原来那个胖子是个私家侦探,他说三周前,基米鲍尔第一次来这个小镇表演魔术,曾雇佣他调查妻子与舞台经理雷欧·格尼之间的关系。而案发这天,他之所以会出现在旅馆大厅,是因为基米鲍尔与他约好早上7点在旅馆大厅见面,好把他收集到的证据交给基米鲍尔。 “这么说,你还没有把调查的结果交给基米鲍尔,对吗?”多兰警官问道。 “没有,我还等着他下来。”胖子说,“而且我的调查结果会让他吃惊得把下巴都掉下来,因为我发现,跟基米鲍尔太太有暧昧关系的不是他们的舞台经理雷欧·格尼,而是他们的业务经理大卫·胡克。” 得到这些证词,多兰警官决定从作案动机开始调查,他分别对与案情相关的三人进行单独审问,然后又集合起来进行审讯。但整整三个小时,没有问出半点有用的信息。胡克和基米鲍尔太太对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没有表示出任何悔意。整个审讯过程,基米鲍尔太太始终都保持沉默,胡克却暗示警方应该去找一把可以发射匕首的枪。 至于那位格尼,只是发誓自己跟基米鲍尔太太没有任何瓜葛,一说话就咧着嘴笑了起来。警方对于格尼的态度很不满意,又调查到格尼以前曾因持枪抢劫被判入狱。于是重提这件事,结果格尼就开始装聋作哑,一句话都不说。 案子没有任何进展。对于多兰警官而言,他本人情愿相信这是魔术师的表演,而不是一桩实实在在的凶杀。但魔术师确确实实死在电梯里,这是不争的事实。多兰警官无计可施,夜色中,他按响了老同事理查德·希尔兰的门铃。 希尔兰从警界退休已有十几年了。这么多年来,多兰警官也经常来拜访他,也向他请教一些工作上的事。一见面,多兰警官就说起这起凶杀案的经过还有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这个案子根本就是一条死胡同。”多兰警官说,“那个该死的胖子,在审讯结束后还幸灾乐祸地说:‘你们警察的能力真是一目了然。’” 听了多兰警官的话,希尔兰从椅子上站起来,望向窗外。沉默了一会后,多兰警官还是忍不住问希尔兰有没有什么想法。希尔兰转过身来,望着多兰警官,然后说:“在说出我的想法前,你先回答我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请你告诉我,三位嫌疑人各自住在那家旅馆的哪一层楼。” 多兰警官拿起他的笔记本,仔细翻阅,然后说,死者基米鲍尔和他的妻子居住在旅馆的11楼,舞台经理格尼居住在9楼,业务经理胡克居住在5楼。 “很好。”希尔兰说,“第二个问题,你能把电梯描述得更具体一点吗?安装在每层楼上的电梯外门,而不是你刚刚提到的内门。我想知道电梯到达每层楼时,电梯外门是怎么打开的。” 多兰警官想了一会,说,当电梯到达每个楼层时,这一层的电梯外门就会自动打开。当电梯离开时,外门可以用钥匙从外侧打开,也可以在内侧压下闭锁杆来打开外门。 希尔兰的第三个问题有点出乎多兰警官的意料,他问多兰警官旅馆有没有洗衣通道。多兰警官眨了眨眼,不大确定。给旅馆经理打了个电话后,他才确认那家旅馆没有洗衣通道。 “如果没有洗衣通道,那么我的推理就能够成立了。”希尔兰一脸满足的表情说,“这桩案子,处处都存在着魔术师的烙印,不知道你意识到了没有。” 多兰警官依旧云里雾里,这个案子的死者和嫌疑人都是魔术师,对他而言,这个案子自然都存在着魔术师的烙印。 “这个案子确实够复杂的。而你把整个故事都颠倒了,这就让这个案子更加复杂了。”希尔兰说,“让我从最奇怪的地方说起吧。为什么基米鲍尔去会见侦探他要带一支枪,而且还是装有消音器的枪。如果说他带枪是为了防范某个人,那么,当他遭遇袭击时,他应该是希望制造出声音来帮他的,不是吗。所以,消音器的存在将他指向了一个有罪的方向。” “你的意思是基米鲍尔有意要犯下一桩案子?”多兰警官问。 “没错。”希尔兰说,“基米鲍尔想要杀死他假想中那个勾搭他太太的人,也就是舞台经理雷欧·格尼。为此,他需要制造一个不在场证明。这个不在场证明自然需要那个胖子侦探来配合。 “试想一下,在基米鲍尔的眼中,舞台经理雷欧·格尼是他妻子的情夫,如果格尼被人谋杀了,那么基米鲍尔肯定是第一个受到怀疑的。所以,为了制造不在场证明,基米鲍尔要在侦探汇报调查结果之前,杀死格尼。有谁会在知道调查结果前,杀死太太的情夫呢?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侦探受雇佣调查偷情事件,而这个事件本身是此次谋杀案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侦探就能够为基米鲍尔给出无懈可击的不在场证明。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环节之后,整个案子也就清晰了。我想,基米鲍尔在案发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他将电梯逃生通道的活板门上的锁销打开了,然后稍作掩饰,让它看起来跟平常一样。第二件事就是,睡觉前,他将手表上的时间拨前了,只要拨前15分钟就足够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他起床后,故意叫醒妻子,又让妻子把手表递给他,这些都是为了让他妻子做证人,证明他在7点02分之前一直跟妻子在一起。但手表上的时间已经被他拨前了,基米鲍尔出门的实际时间可能还不到6点50分。 “然后基米鲍尔走进电梯,在他妻子的注视下,电梯下到一楼。只是电梯下降的过程中,他打开逃生通道的活板门,爬了上去,站在电梯厢顶等待。电梯到达一楼时,电梯厢里空无一人,那个精心安排的侦探会证实这一点。 “接着,基米鲍尔站在电梯厢顶,沿着电梯通道爬上二楼,这是很短的距离。然后,他压下闭锁杆打开电梯外门,走了出去。之后,他重新按下电梯,跟着电梯回到九楼。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他拨回手表的时间,也重新锁好逃生通道的活板门。这样一来,就隐藏了自己的活动痕迹。 “剩下的就简单多了。他撬开格尼的房门,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想把一颗子弹射进睡梦中格尼的脑袋。然后算准时间,搭电梯回到一楼与侦探见面,查看侦探的调查结果。接着他就扮演一个愤怒的丈夫,和侦探一起来到格尼的房间,与他对质。接着他们就会发现格尼在房间里被人射穿了脑袋。以侦探专业的眼光来看,自然能够看出谋杀案是在几分前发生的,但基米鲍尔有他妻子和侦探为他做不在场证明。这个出色的魔术师就像他以往的表演一样,在这起谋杀案中极限逃生了。 “不过,可惜的是,基米鲍尔没有想到他妻子的出轨对象是业务经理胡克,更没有意料到他进入格尼房间后,会出现意外。我们可以推想,在基米鲍尔进入格尼房间时,格尼没有在睡觉,当格尼看到基米鲍尔撬门进来时,自然警觉起来,接着两人发生搏斗。搏斗中,格尼打落了基米鲍尔手中的枪,又用刀把基米鲍尔的手臂划伤,最后再把刀深深地刺入基米鲍尔的后背中。 “杀死基米鲍尔后,格尼他可以选择声称自己是正当防卫,也可以选择掩盖和逃避这起犯罪。最后的结果可以看出,他一定是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选择了第二种处理方式。这样一来,如何处理基米鲍尔的尸体也是一个问题。 “格尼住在9楼,如果通过楼梯把尸体背到11楼或者5楼,这个风险极大。而如果旅馆有洗衣通道的话,尸体也可以扔进洗衣通道来处理,但这家旅馆没有这种通道。最简单和最现成的办法就是把尸体扔到电梯里。于是,格尼把手枪塞回死者衣袋,趁着四周没人,把死者拖进电梯。只是格尼不知道,他把尸体扔进电梯时,无意间完成了这桩完美的杀人案。” 听完希尔兰的解答,多兰警官发出一声叹息,他被两个魔术师的双重戏法骗得团团转。希尔兰耸了耸肩,安慰多兰警官说,只要他注意到消音器的作用,这个案子就能够按着逻辑推理的过程,顺利揭开。接着两人都笑了起来,似乎两人都同时想到了桑塔纳博士剧团的精彩魔术表演都比不了天上的那位魔术师,天上的那位魔术师表演的魔术名字叫做“造化弄人”。 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内容。在这个故事中,存在着两种作案手法,一种是基米鲍尔想要杀死格尼而设计的不可能犯罪,一种是格尼反杀基米鲍尔后,将其拖进电梯里而形成的电梯密室杀人案。这个故事的复杂和经典之处在于,将这两种手法完美地混合在一个案件之中。 故事中,如果格尼将基米鲍尔的尸体拖进电梯里的时间早一点或者晚一点,那么基米鲍尔利用时间差行凶未遂的事情,就会更容易暴露出来,这样一来也就降低了破案的难度。但正是这种巧合成就了这一篇经典作品。 同样的巧合,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基米鲍尔错把格尼当做妻子的情夫,设计谋杀格尼反而被杀,以及电梯密室的形成。在这些巧合和刻意的设计之中,将其连接起来的,恰恰如故事最后所说的造化弄人。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听完之后,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路上读书,您的音频图书馆,我是彦磊,我们下一期再会。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威廉·克罗恩(1945-),美国作家。他在十八岁那年创作了《桑塔纳博士的不可能犯罪事件》后,成功地在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EQMM上发表。但在他第二次给EQMM投稿时,由于“情节过于复杂”而被拒稿后,便彻底退出了侦探小说领域。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陈川明,不自由的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这是一起不可能犯罪事件和密室杀人案混合起来的谋杀案。
魔术师基米鲍尔从11楼搭乘电梯到1楼,中间没有任何停顿,但当电梯到达1楼时,他被发现横死在里面。凶手和凶器都不在电梯里。电梯厢顶的逃生通道是锁上的,运行的电梯属于密闭空间。死者手臂上有两道割痕,后背有一道致命伤口。此外,警察还在死者衣袋里发现了一把带有消音器的手枪。
是谁杀死了他,而凶手是如何行凶的,之后又是如何离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