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大汉王朝.27
儒家与权力的结合,董仲舒和汉武帝的政治纠葛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不一样的董老师
- 上一回说到,汉武帝登基之后,迫切地想要亲政,想要干大事,想要用儒家思想,取代汉初定下的“黄老无为”基调。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结果都被窦太后无情地打断,新政宣告失败。直到三年之后,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21岁的汉武帝才真正拥有了治国理政的机会。
听到这您是不是觉得挺神奇的:在历史上一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形象的汉武帝,竟然也有这种不堪回首的时刻。其实这样的例子多的去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登基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家大事都被权臣吕不韦所把持;在此之后的康熙,跟鳌拜搞了一次摔跤比赛,才把政权抓在自己手里。大抵少年天子,都要经历这样的一段人生旅程吧。
汉武帝亲政之后,推行儒家思想的计划,再一次提上了日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汇总,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登场了,谁呢?那便是大名鼎鼎的董仲舒。其实吧,无论是哪个版本、哪里编的关于中国历史的书,无论是教材抑或其他史学书籍,只要讲到这一段历史,董仲舒都是绝对、绝对、绝对绕不开的名字。
毕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八个字,那可是中国历史上超级超级重要的一个分水岭。无论怎么讲中国历史,无论什么级别的人来说中国历史,这八个字都省略不掉。
提前预告一下,这一回的内容主打严肃认真,只想听生动活泼有趣笑料多的朋友,不妨专场到大内密探电台栏目,好,下面开始咱们今天的一点都不好笑的历史内容。
大概是公元前179年,汉文帝统治时期,董仲舒出生于广川,也就是今天河北省的易县。董家家境殷实,藏书丰富,重视教育,所以董仲舒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把《春秋》背的是滚瓜烂熟了。长大后,到了汉景帝统治时期,董仲舒凭借精通《春秋》,入宫应聘了个博士,掌管典籍,同时刷到了大V认证。接下来,约莫是30岁左右,他就借助这个大V身份,开始模仿孔子,搞了个补习班,讲授私家课,传播自己的思想。
从出生到出道,董仲舒都是个标准甚至有些刻板的儒生,良辰我也比较害怕这样的历史名人,名气辣么大,故事却辣么少。
好在,当了培训班老师的董仲舒总算有点不一样了。孔子开班授课,就是和弟子围在一起,面对面,一起聊天讨论。董仲舒呢,也是学生坐一起,只是学生看不到他,他也看不到学生,大家彼此只能听到声音。为啥呢?那位说,我知道,远程音频教学,跟良辰你现在一个套路。
害,想啥呢。董老师不是和良辰我一样,而是和慈禧太后一样,在自己面前挂一帘子,他坐帘子后面。
为什么要这样呢?不知道。司马迁没跟我说。这就导致了听董老师上课的人很多,但见过他尊容却没多少。甚至有人跟他学了好几年,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司马迁也是董仲舒的学生,他这么说,肯定不会有假咯。
还别说,董老师这么怪癖的上课方式,成果倒是别出一格。很多人在他那里学到了真本事,后来当上了处级、局级的公务员,甚至是大官,渐渐地,这个怪怪的董老师就越来越有名,从民间到朝堂,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了。
-
2.汉武帝问策
-
3.董仲舒答疑
-
4.董仲舒究竟讲了些什么?
-
5.书生理政
-
6.真正的大儒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407年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在四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奠基了中国疆域的基础,确立了汉文化的主流思想,更奠定了汉民族的根基,它让“汉”这个字,从东方走向世界,成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文字,乃至一种生活方式的共有名称。
自汉朝立国,一个伟大、统一而稳定的中国,屹立于东方,崛起于世界,并源源不断地向世界输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时至今日,它所开创的范式,它的经验与历史教训,依旧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思维。
请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的声音,穿越回两千年前,走进大汉王朝的生命机体,与它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