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古代的“快递”,能有多快?
- 路上读书fm的朋友们,你们好啊,我是弗拉基米尔·大内密探零零九·良辰伊万诺夫,今天是个好日子,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万物生,特别适合放假睡觉吃饭打豆豆。 前几期节目中,我们聊到了古时候的休假制度。放假了,大家都喜欢干些啥呢?我猜呀,很多上班族,都会跟床来个亲密接触,钻进被窝就不愿意出来了。“呀,睡觉咋这么香呢?别喊我,老子还能睡一天!” 还有一些人,一到放假,就喜欢不停地买买买,一口气把大半年的购物车都清空了,然后就待在家里等着收快递。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心情那叫一个美呀,原本愁眉苦脸的表情一下子就阳光灿烂、笑逐颜开了。真可谓是,包包治百病,快递解千愁。 不是有个笑话嘛,女朋友生气了怎么哄?英国人、美国人可能会说:You need cry dear!咱们中国人咋说呢?有你的快递。哈哈,由此可见,在哄女朋友上,中国人和英美人的发音是一样一样的。 这充分显示了快递对现代人的强大治愈力。也难怪有人把网购列为当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项是什么呢?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 可以说,在现代社会,快递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呢?是否有快递?如果有,又是什么样儿的呢? 其实啊,早在夏商时期,古人就有了实物传递的行为。只不过那时候多是捎带,比如,今天帮张三送个信,明天帮李四跑个腿,后天给王五带点儿货,没事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那个时候送快递不是专职的,只是一种兼职、业余行为。都是顺便为主,你想寄东西呀,得看跑腿的王麻子有没有空、有没有心情,而且那时送的快递,基本也送不了太远,甚至还有可能丢件。《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东晋有个叫殷洪桥的人,从京城去地方做官,别人求他捎带的书信有一百多封,他出城就把信扔水里了,后人把这不靠谱的快递叫“洪桥之误”。 怎么样?和现在的快递比起来是不是差多了,你还没办法给差评。 后来,到了周朝,政府发现快递能够提高办事效率,就开始设置主管驿站、物流的快递官,也就是“行夫”。 既然是政府设置的公职人员,就有一定的职责要求。历史记载,当时朝廷对行夫的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意思是虽然道路艰难险阻,但不论花多少时间,你都必须送达。 看,这就比早期的快递规范了不少,至少快递小哥不能像以前那样,捎了一小段路,小爷没心情了,随时随地随心情处理掉你包裹,然后说快递下落不明。 不过说到这里,顶多也才算是快递的雏形,毕竟“递”的确能保证了,但“快”还谈不上。现代诗人木心不是有首诗嘛,叫《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 车、马、邮件都慢 /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现代大多数人眼中,古时候的快递是很慢的,寄一封信,等到对方收到时,可能寄信人都已经离世了。 倒是没这么夸张哈,其实,古代快递也有很快的时候,不信咱往下看看秦朝的快递? 对快递快、慢的严格区分,是从秦朝开始的。秦始皇统一天下,一扫六合,踏平八方,好不威风。呼呼,对于他来说,统治的地盘大了,政令不通怎么办?那必须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呀!为此,秦朝修订了我国第一部有关通信的法令——《行书律》,法令规定,有加急的文书,要立即传递,如果投递不及时,那可是要治罪的! 我们现在常说,24小时内发货,次日到达。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提出了“当日送达”理念。可见古人对效率也是很重视滴,并不总是悠哉悠哉、慢慢悠悠的。 那么,古代快递究竟有多快?让我们来看看各个朝代送快递的“大数据”。不过看数据前,要先科普一个小知识哦! 叮叮叮,历史小百科时间到:古人送快递啊,用的工具不同,叫法不一样:用车叫“传”,传递的“传”;用马叫“驿”,驿站的“驿”;步行叫“邮”,邮政的“邮”;统称为“置”,装置的“置”。 搞清楚送快递的不同工具之后,我们来比较比较历朝历代快递速度情况。Now,让我们进入速度与激情time! 首先登场的是一号选手,秦朝小哥。 秦朝小哥,如果用车送快递,一般每天可以走70至300里路程,若骑马,最高记录,极限之极限是日行400里。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周秦汉三代,一里大约等于今天的415.8米,也就是秦朝小哥最快一天能跑166公里的样子,比从北京到天津、广州到深圳,还能再往前跑个30多公里。 接下来出场的是二号选手,唐朝小哥。额,怎么直接跳到了唐朝呢,汉朝小哥呢,难道他不配拥有姓名吗?其实是因为秦汉情况差不多,这里就不出场啦。 我们来看唐朝小哥的表现:按照唐代官府的规定,快马日行180里。如果遇到紧急公文,则有日行300里、400里和500里三档,也就是说,陆运最快可以达到日行500里。不错嘛,和前朝相比有进步! 这里插播一个历史事件: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也就是今天北京一带,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池,两地隔得老远了,将近3000里。可是只花了六天时间,唐玄宗就确认了安禄山造反的消息,这正是说明了当时最快的情报传递速度就是日行500里。 最后,我们有请三号选手,清朝小哥。 在展示清朝小哥数据之前,要跟大家伙讲清楚一个情况啊,和清朝小哥pk入围资格的有宋朝小哥、元朝小哥和明朝小哥,不过呢,他们的最快传递速度,其实跟唐朝小哥差不多,只不过是在驿传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一定的改善,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突破。所以取消他们的参赛资格了哈,就不必登场啦! 叮叮叮,我们把目光投向三号选手清朝小哥。他可以说是整场实力最强,毕竟他更靠近现代社会,更年轻力壮嘛。 清朝小哥在唐朝小哥的基础上增加了日行600里和800里两档,就像是海贼王里的路飞进入新世界后,开发出了四档及五档。哈哈,扯远啦,我们接着看清朝的快递。哎,我们在看清朝题材的电视剧时,不是常常能听到“八百里加急”的说法嘛,那可以这么说,日行800里应该算是古代快递业的最快速度了。 虽然现在看来,日行八百里不算啥,乘坐高铁一小时我们就到六百里之外了,坐飞机那就更快了,一般的民航客机,不到一个小时就能送我们离开千里之外了!但你们要知道,古人创造的日行八百里记录,是在不依靠高铁、飞机,纯粹依靠靠人力和畜力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么一想是不是就很厉害了? 古代的快递员,马不停蹄,拼了老命,一棒接一棒,不知跑坏多少匹马,才实现这样的速度。哎,真不容易啊,原来公务员也有这么辛苦的岗位! 那位说,啥?古代的快递小哥还是公职人员啊?对,你没听错,就是有编制的那种。说到快递小哥,不知各位发现没,其实历史上很多大人物,以前都干过快递小哥。比如那位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向我们阔步走来的汉高祖刘邦,在发迹之前当过“亭长”,这个职位呢,除了负责基层治安,还主管往来的文书,部分职能相当于现在的邮递员。 除了刘邦,还有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差点干翻大明朝的李自成,也从事过快递行业。李自成早年家境贫寒,好不容易在官府谋得了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银川驿站驿卒。后来赶上大明朝裁减驿站,他“被下岗了”,真是的,还让不让人活了,一气之下,李自成干脆造反了,真可谓是史上最彪悍的快递员呀! 前面咱们说到的这些快递,大多都是官办的,主要是为皇家和达官贵族服务的,只发送朝廷的物品,很少对民间开放,那么老百姓想要寄快递怎么办? 有需求就有市场。既然官方不管,那么私人的快递公司就出现了。是什么呢?先卖一个关子。大家一定看过金庸老先生的《笑傲江湖》吧,开场令狐冲和小师妹去的那个地方叫什么来着?福——威——什么局?没错,就是镖局。这就是古代民间的快递公司,相当于现在的顺丰、圆通、韵达之类的快递公司。 镖局的叫法,来源于明末清初,《笑傲江湖》的故事背景也是那个时候。“镖”字一边是“金”,一边是“票”,不难看出,送的都是贵重物品啊。 所以能开得了镖局,能当得上镖头,必须得有两把刷子,首先得会武功吧,碰到打劫的贼,不能害怕,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干倒一片。然后还得脑子好使、嘴巴会说吧,跟官府中人斗智斗勇,也不落下风。由此看来,要当镖局的“快递小哥”,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还是挺高的。 不仅对快递小哥的素质要求高,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也有具体规定。由于古代快递多为政令、军务一类,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将会受到严惩。对速度的要求,前边我们提过的《行书律》,就是规定有加急的文书的时候,要立即传递。 到了唐朝,对快递速度的要求就更严苛了。唐律规定:“诸驿使稽程者,一日仗八十,二日加一等,罪止徒两年”,如果是军务,“要速加三等,有所废阙者违一日加役流,以故陷户口军人城戍者,绞。” 这也是很严苛了,唐代的快递小哥送件晚了,或者不按驿道走,将根据时间的长短、公文的性质、引起的后果,作出相应的处罚,最少也要打80大板,还有可能蹲大牢,最严厉的惩罚手段是处死,这也太难了吧! 聊完古代快递的速度和快递小哥,最后咱们来看看,古人的快递都能送啥吧。 今天,为了满足大家的网购欲望,出现了很多买买买的节日,什么双十一呀,618呀,等等。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业的发达,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的东西。 那么,古时候,人们通过快递都能买到些啥呢?什么南国的瓜果、西域的香水、官窑的瓷器、出口的丝绸,等等等。理论上讲,只要可以人工运输的,都能买得到的,其中,不少是来自海外的洋玩意儿。可以说是最早的“海外购”了。 如果有时光机,让我们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走在热闹的街头,能吃到什么美味呢?葡萄、石榴、黄瓜、核桃、大蒜、香菜……统统都有。这要感谢一个人,谁呀?张骞!是他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伟大的“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国内地与西域的商贸往来。刚才说的这些美味呀,才能传到汉朝,才丰富了中原老百姓的味蕾。 到了唐宋时期,除了陆地运输外,我们还开拓了海上运输。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大大拓展了对外交流与贸易的范围。 明朝的时候,虽然有过短暂的海禁,但总体来说,海外贸易十分繁荣。很多现在我们常见的作物,比如,玉米、甘薯、马铃薯、番茄、烟草等都是那时候传入的。 宋代的海运进一步发展,理念超前的宋高宗时期正式修订“广州市舶法”,委官推行,管理海外贸易事务。这时,海外购的商品多达几百种,有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 除了以上这些“海外购”的商品,还有前边提过的书信情报,金银财物等贵重物品,古代的快递还能做生鲜配送呢! 最知名的恐怕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了吧!你看看,古代皇帝为了吃到南方最新鲜的荔枝,不惜调动整个国家的驿传系统,浪费多少人力物力,只为了博美人一笑。真是有权任性啊,只是委屈了我们的快递小哥了。 其实古代的生鲜配送还有先例,《后汉书·和帝纪》:“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南方的新鲜水果运到北方,途中需要经过多个大小驿站,换人换马,争分夺秒,导致累死了很多人。 除了运送新鲜水果,到明代时还能在大夏天快递“生鲜”鲥鱼,于慎行有诗句说,“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里路到长安”,居然还用上了冷藏技术,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冷链运输了。 说到这儿,良辰我不禁感慨,上到国家,下到个人,快递都是增进交流、加强互动的重要方式,快递能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让生活更美好啊! 关于古代快递的那些事儿,今天就聊到这儿。下期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话题,朋友们,我们不见不散哦!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夏侯勇,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探索史书夹缝里的新奇故事,角度刁钻,逼格满满,不一定有用,但一定有趣。
在现代社会,快递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是否有快递?如果有,又是什么样儿的呢?
其实早在夏商时期,古人就有了实物传递的行为,只不过那时候多是捎带;到了周朝,开始出现主管驿站、物流的快递官;秦朝时期,人们对快递速度的快慢有了更高的要求,还有人提出了“当日送达”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