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世界上最癫狂的拿破仑粉丝:你会成为我最完美的收藏品
- 你好,这里是路上读书,我是彦磊,午夜十分,翻开一本好书,陪你度过这喧嚣时代的每一个夜晚。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来自日本作家阿刀田高的《拿破仑狂》。追星,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年轻人都有自己喜欢、迷恋的偶像,会为自己的爱豆打call、送礼品,买演唱会门票,等等,但是,这种喜欢和迷恋,有时候也会出现极端情况,比如喜欢到伤害家人,喜欢到抛弃工作,喜欢到陷入迷狂,进而做出骇人听闻的事情,比如今天这个故事里痴迷拿破仑的人,一起来听听是怎么一回事。 每当我再次见到自己喜欢的河豚酒糟干时,就会想起去年夏天那个叫村濑的男人,而一想到那个男人,我就会想起自己浑身打着寒颤走出南泽公馆的那个晚上。说起来,我与村濑也只是见过一面而已,但这个男人,毫无疑问,一辈子都会停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去年夏天,我在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拿破仑出生地游记的文章,文章发表后不久,这个叫做村濑的男人就突然来拜访我。初看他的外貌,洋气十足,山根的间隔狭小,眼窝深凹,鼻梁细小而长。明显地混有欧美人的血统,但是身材却只有一般日本人的高度。肩膀和身高比起来,显得异常的宽大。天庭高秃,加上额上的鬈发,让人觉得十分熟悉。等他开口说话后,我才明白过来,为什么会觉得这个男人的外貌十分熟悉。 那个男人自我介绍了一番后,就自称是拿破仑转世。我自然以为他是在开玩笑,但私下里将他的外貌与拿破仑一比较,确实十分相似,若按书中拿破仑的穿着打扮,还会让人以为,眼前这人就是拿破仑本人。但他竟然自称是拿破仑转世,我也有了开他玩笑的想法。 我问他是不是因为发现自己长得像拿破仑就这样称呼自己。但那个男人的回答也很有意思:“不,不是的。我从小时候就常做孤寂小岛的梦,那是个常年黑云密布低垂的小岛。有个像马厩的宿舍,还有两个女人,一个叫做约瑟芬,另一个叫……”他喃喃地说着从口袋里翻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然后把拿破仑的爱人玛莉·娃蕾芙斯卡的名字说了一遍。接着还说起了莫斯科大火之类的事。 我担心他陷入无休止地重复拿破仑的事迹中去,就打断他说:“这些事,应该是你从书本上看到的吧。” 但他极力否认,说他从小就在乡下长大,那时候他压根不知道拿破仑是谁,后来才偶然得知的。年轻时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到了如今55岁,虽然一生一事无成,但突发奇想地想到前世的事。接着他还提到了某个学者提出的人生轮回再世的假说,他将自己的出生时间与拿破仑的逝世时间,还有拿破仑的岁数做比较,穿凿附会地得出某种倍数关系,以此来声称自己是拿破仑再世的一个证据。 透过书房窗户的薄薄光线,我重新端详那个坐在窗边的男人的面貌。我自然不相信什么再世假说,也无意再听这个男人乱扯下去,于是问他,过来找我有什么事。 “听说您是研究拿破仑的专家,我是专程来请教您关于拿破仑的一些事的。”他语气很诚恳。 不过可惜,我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没法回答他的问题。为了打发他,也是为了开个玩笑,我把一个真正研究拿破仑的专家,或者应该说真正痴迷于拿破仑,痴迷到发狂程度的人介绍给他。那个男人很高兴,再三对我鞠躬感谢,并拿出了一包河豚酒糟干作为见面礼,而且他还承诺,只要他问完问题,回家后,会再次给我寄来河豚酒糟干作为答谢。 只是他离开之后,再也没寄河豚酒糟干过来了。一开始我以为是他拜访了那个专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又或者干脆是他忘记或者失信了。直到我去拜访了那位专家,我才意识到,我倒宁愿那个男人言而失信了。 我介绍的那位疯狂痴迷于拿破仑的专家,叫南泽金兵卫,我是因为当他的法文家教才认识他的。他已年过60,但对于学习法语依旧充满热情。我给他讲课,知道他具备一定的法语基础,如果讲课时提及拿破仑,他就会两眼闪闪发亮,呼吸也变得急促。 后来,我才了解到这源于他16岁那年的一次阅读经历,当时他偶然读到了一本拿破仑传记。读完传记后,他似乎得到了强烈的启示,内心澎湃到整夜都无法阖眼。从那时起,他就坚信拿破仑的人格是人类的最高境界,一直幻想着能够与拿破仑见上一面,也是从那时起,他有了搜集一切关于拿破仑资料的想法。 从书店里的拿破仑传记、西方历史书,到杂志、报纸上,凡是有拿破仑三个字的纸张,他都是以贪多务得。再到后来,各国语言的评传、研究、相关史料和描述拿破仑的小说、戏剧,他都尽最大努力搜集。他的搜集范围逐渐扩大,将各国印制的与拿破仑有关的纪念邮票、硬币等等也纳入其中,更别提拿破仑遗留下来的书简和其他遗物等等。 他将所有的收入,除了一小部分用于家庭开销外,其余的全都花在拿破仑这个名字上。经过他将近一生的努力,他在东京世田守郊外,盖了一栋四层城堡建筑的拿破仑纪念馆。这四层楼,除了四楼的一隅被他隔为住处,其他地方都放满了他一生努力收集的拿破仑收藏品。 所以,我想,对于村濑问的那些钻牛角尖的问题,大概也就只有这个一生痴迷于收集拿破仑雪泥鸿爪的人才能解答。那天晚上,写完介绍信后,我本想打电话告知南泽先生,一时忘记了,拖了一天两天后,索性就不打了。 又过了几日,我因为写文章需要知道拿破仑逃出爱尔巴岛到巴黎的整个过程,想看看当时是如何报到这件事的,便再次前往拿破仑纪念馆,拜访南泽先生。 我是临近傍晚时才到纪念馆的,纪念馆如同古代城堡一样,建立在苍郁森林中。微弱的光线中可以看到被风鼓动的窗帘,远远望过去,这大概是这房子唯一的生气了。南泽和他妻子便是如此寂寞地蛰居其中。 我按了门铃,南泽夫人下来开门。我们友好地聊了一会之后,我问南泽夫人,南泽先生是不是还在楼上研究拿破仑。 “是的,他一辈子都是如此。”南泽夫人笑着说,“最近更是如此,简直患了妄想症,老想着有人会来偷窥他的宝物。” 我点了点头,跟着南泽夫人往里走。其实,南泽先生除了痴迷于拿破仑,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丈夫,既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又没有什么婚外情问题,也比较顾家。当我们走到楼梯口处,楼上传来了厚重的关门声和钥匙转动的声响。 “四楼也有资料室吗?”我问南泽夫人。 “是的,好像藏有最重要物品,他一直担心会被人偷走,连我都不许进呢,虽然我并不想看。”南泽夫人耸了耸肩,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 我熟知的南泽先生是一位彬彬有礼,擅长待人接物的实业家,可是那天晚上见面后,他却有些不同。他好像沉浸在忘我的境界中,突然被人打断,看起来有些精神恍惚,对我的来访,有点不大耐烦,不过这个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等我们再次谈起拿破仑来,他又精神抖擞起来。 南泽先生跟我说,他最近拍卖到了拿破仑远征俄国期间戴的帽子,花了他七百万元。说着,他双手捧起那顶帽身有些污渍,但妥善保存的三角帽,展示给我看。他捧着那顶帽子的时候,还忍不住地拿起来闻了一下,似乎闻到拿破仑残留的体味一样。我萌生了一股把帽子戴上头的冲动,但一看南泽先生对我摸一下帽子都一副提心吊胆的样子,就不敢放肆了。 等我将需要的报纸材料影印好了之后,我想起村濑的事,便顺带一提。我心里暗想,一个自称拿破仑再世的人,如果看到拿破仑的遗物就在眼前,不知道会不会当场激动得发起疯来。 “好像是有来过。”南泽眨了眨眼说,“不过,世界上自认为是拿破仑再世的人太多了。在我搜集报章杂志记事时,常遇见这类的人。我的剪贴集里就有一整本的此类资料。” 这个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听南泽先生这么一说,我想村濑与他的会面估计不怎么如意。但我还是不死心,说村濑的外貌与拿破仑的外貌十分相似。南泽先生含糊地回答着,露出困惑表情,这种情形从前未曾出现过。他似乎忐忑地揣测,我提出这个话题的意图。而我看着南泽先生的表情,暗自揣测,对于一个终身敬爱拿破仑的崇拜者而言,区区一个九州草民竟酷似皇帝尊容,或许是一桩难以忍受的冒渎吧。 夜已深,南泽先生显出要我尽快离去的样子,以便他能独自沉溺于拿破仑的世界中。于是我决定告辞。但是,随着脚步渐离南泽公馆,我又生了一个奇妙的想法,这想法,让我在夏天的夜晚,浑身打了个寒颤。 在南泽先生的书房兼客厅的桌子上,往日都是堆积着许多与拿破仑相关的新资料。但那天晚上,在这些资料的一角,却放着一本十分突兀的书籍。这个书籍的封面与村濑的外貌同时呈现在我脑海中,我将注意力集中在那本书籍的书名上,是的,我现在才意识到那是一本名为“动物剥制方法”的书。 我浑身发抖地回头看了看自己刚才走过的路,拿破仑纪念馆,仅在四楼的一角残留着灯光,它矗立于暗淡夜色中,如同遥远的历史之灯。 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内容。从最后那本书的书名中,我们不难猜到,外貌与拿破仑十分相似的村濑,在拜访南泽先生后,就被南泽先生杀死了,甚至,痴迷于收集拿破仑一切资料的南泽,还将村濑的皮给剥下来收藏了。最疯狂、最残忍、最灭绝人性的追星,莫过于此。 我们常说疯狂与正常,不过一线之隔,只是这一线却不是明显确定下来的。南泽先生,事业有成,家庭富有和谐,可以说已经是一位典型的成功人士;然而当他见到长相酷似拿破仑的活人时,竟然会疯狂至此。 贪恋、痴狂,以爱的名义,我们可以说这是他过分痴迷拿破仑的结果,但故事中的拿破仑只是一个代称。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迷恋的“拿破仑”,或者是人,或者是物,或者是金钱,或者是名誉,或者是美色,或者是其他,凡此种种,都会让我们迷恋,关键是,我们何如把握那个度。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听完之后,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路上读书,您的音频图书馆,我是彦磊,我们下一期再会。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阿刀田高(1935.1.13—),日本恐怖、黑色幽默小说名家,具有“异色小说之王”的称号。其作品题材多是写平民百姓中的琐事,力求表现出真实生活背后神秘、恐怖和骇人的一面。其作品多次获得文学奖项,包括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日本文学直木奖和吉川英治文学奖等。
其代表作有《黑色回廊》《白色魔术师》《蓝色圈套》《红色诱惑》《拿破仑狂》等。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陈川明,不自由的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疯狂与正常的划分,或许不应只是一条明确的界限。”
这是一个关于两个疯狂的人相遇的故事。其中一个人,一生痴迷于拿破仑,竭尽一切搜集世界上有关拿破仑的一切,另一个人,长相酷似拿破仑,自称是拿破仑转世。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意外地在拿破仑纪念馆相遇了,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就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