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爆笑历史剧明朝那些事·番外篇74
决战山海关,吴三桂降清的秘密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李自成发兵山海关
- 上一回我们说到,吴三桂因为各种原因,撕毁了同李自成达成的投降协议,返回山海关,并向清朝求援。多尔衮接到求援信后,大胆地率领清军赶赴山海关。接下来,形势又将如何发展呢?
其实吧,多尔衮也不用这么担心。因为就在他到达山海关的时候,吴三桂和李自成这边早已是热热闹闹的开打了。
我们先把时钟拨回到1644年的四月初。吴三桂背反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又看了他写给父亲的诀别信,李自成气的是浑身发抖。再过两天,又有人报告,说吴三桂正在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并放出话来,要打北京,杀贼寇。
到这一步,李自成简直是不能忍了,就想立刻发兵山海关。但让他意外的是,周围的老兄弟们却不赞同。有人说,现在大局未定,京师不稳,切不可轻举妄动,当务之急是登基称帝,正式取代明朝,然后号令天下,到那时候,区区吴三桂何足为惧。只要一纸诏令,册封他们父子二人,想必吴三桂必然诚心归顺,眼下犯不着大动干戈。
这话句句在理,可甭管众人怎么劝告,李自成一律不听,执意要出兵征讨。为啥呢?为了出口恶气——你吴三桂算什么东西,竟敢跟老子对着干?李自成说了一句话,大概是这个意思:你吴三桂手里才三千人,我三十万,以一百人对一人,踢都踢死你!
当然,李自成也想过,万一逼急了,吴三桂投降了清朝怎么办?但这个念头大概就在他脑海里停留了不到3秒,因为他觉得不可能:“三桂与北兵(指清军)久相仇杀,必不相救,即使来救,北兵住满洲,衣粮马匹器械,尚须整顿而来,也得旷日累月。”
是啊,吴三桂与清军的仇那么深,清军怎么可能来救?就算救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这个判断合乎常理。只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事情偏偏就朝着李自成不想看到的方向去了,吴三桂真的就向清军求援了,而清军也早早就出发了。
根据清朝史学家徐鼒的说法,李自成下定决心后,命大将刘宗敏等人前往征讨吴三桂,自己坐镇北京。结果指令下达后,众人纷纷表示不乐意。李自成很吃惊,最后只能亲自上阵,出兵前,李自成撂下一句狠话:“等攻下山海关,我再即位。”
1644年四月十三日上午,李自成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山海关,并带着吴襄和崇祯太子同行,可见他还没放弃招降吴三桂的念头。您别说,事情还真如他所愿。刚离开北京,在河北三河、也就是今天的燕郊,李自成就接到了吴三桂的乞降信。
原来,在向清军求援的同时,吴三桂又派使者去找李自成,表示自己愿意投降。这分明就是缓兵之计,李自成也是将信将疑,但他还是上了套,放缓了进军的脚步。北京到山海关,300公里左右的路,他慢慢地走了整整九天,在这期间,吴三桂一边清军求援,一边积极整理防务。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到达山海关以西的地界,不见吴三桂来降,却看到了摆开阵势的关宁军,李自成这才明白过来,自己被吴三桂给坑了。气得他二话不说,下令开战。
战斗开始后,双方开始了激烈的厮杀。关宁军异常悍勇,虽然人数居于劣势,却主动发起了几十次冲锋,几个时辰后,关宁军到底是兵力不足,只能后撤,农民军乘势追击,奋勇攻打山海关,结果被守军击退。接下来,双方激战两天,胜负未分。
跟关宁军的这一番交手,让李自成既震惊又愤怒。惊的是关宁军确实不同于其他明军,不仅敢主动出击,还战斗力彪悍;怒的是吴三桂不仅忽悠他,还摆出一副顽抗到底的样子。当然了,闯王一发怒,后果很严重,他发誓:定要取那吴三桂项上人头。
-
2.吴三桂的降清心路
-
3.血战山海关
-
4.光复大明的如意算盘
-
5.身份彻底转变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276年大明王朝,以军功立国。自开国以来,名将猛士层出不穷。有纵横沙场、一生不败的主帅;有气吞山河、杀敌四方的名将。他们或踏平戈壁,逐敌沙漠。或深入草原,燕然勒石。有人力战倭寇,取胜东南海滨,也有人饮恨沙场,马革裹尸而还,更有贪生怕死之辈,追名逐利之徒,叛国投敌,为虎作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以军功扬名立万的他们,除了留给后世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还有挣扎于王权政治下的悲凉与慨叹。
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重新回到六百年前的战场,聆听明朝武将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