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一个诡异的密室问题,一段让人惊恐的父子关系
- 你好,这里是路上读书,我是彦磊,午夜十分,翻开一本好书,陪你度过这喧嚣时代的每一个夜晚。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来自英国作家斯蒂芬·巴尔的《密室的终结》。密室杀人,是悬疑推理小说“不可能犯罪”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类型。它指的是,凶手在不可能逃脱的密室内杀人后,还能顺利逃脱现场。在绝大部分的案件中,凶手能够逃脱,要么实际是在密室外杀人,要么是自杀者伪装成他杀,要么是作家的选择性叙述导致的。 可是,在今天这个故事中,凶手确实在完全封闭的密室内杀了人,然后他也从密室消失不见了。一起来听听,下面这个密室杀人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 在曼切斯特广场附近,有一栋坚固得像碉堡的大宅,几名穿着黑衣服,配备着手枪的探员,正像接近猎物的豹子一样,慢慢靠近大宅。刚刚,他们接到政府的命令,前来探查这栋大宅的情况。 这是英国特工彼特鲁·丹德的府邸。一战期间,他奔赴近东,开展间谍活动。凭着他窃取的情报,英国军队顺利破坏了敌军后方的铁路,切断了敌军的支援,被迫签下停战协议,英国因此获得了新的殖民地。这些辉煌的成绩,让他赢得了仅次于“阿拉伯的劳伦斯”的名誉。后来,他又几次到其他国家开展情报工作。 最近,战事平缓,他回国休假,但已经持续好几天了,白厅政府完全没能联系上他。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事,不得已,政府派了一批探员前来探查,看看他到底发生了情况。 探员们发现,大宅的门口通道上,堆满了成排的牛奶瓶,门外的信箱也塞满了信件,周围没有人员活动的迹象。更奇怪的是,这栋宅子被封闭的像铁桶一样,从外面根本没法探查里面的情况。 探员们巡视了一番后,只好上报情况,在上级的指示下,他们打破一扇地下室窗户,成功闯入室内。 两名探员留在外面,其余人员都从那个窗户进入大宅。探员们在大宅内搜寻了一番,发现宅子每个可能出入的地方,都被从里面锁上了;所有前门和地下室的门,也都从里面栓上了,从外面根本没法打开。 至于宅子里,除了主人彼特鲁·丹德,没发现任何人。 只是,发现他的时候,已经死了。 丹德以一种骇人的方式死在自己家里。他俯面倒在二楼的床上,头颅黏在枕头上,血迹已经干了,白色枕头和床单染成了红黑色,身体的其余部分,则处于不远处,好像睡着了。地面上还有一个装安眠药的空瓶子。 血腥味浓厚得呛人、恶心,探员们被眼前的血腥场景,吓得退出了房间,他们赶紧找电话跟白厅政府联系。其中一个探员在退回地下室时,发现了一把沉重的十字斧,斧头上褐点斑斑,沾有铁灰色的头发。后来证实,正是那把斧头,砍掉丹德的头颅的。 很快,一名外交官员和一名犯罪学家抵达大宅,同来的还有一位与死者丹德有几分交情的心理学家西尔万·摩尔。这个心理学家几天前才与丹德见过面。尽管他们已经知道了发生的事,但到了现场时,还是被吓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谁能想到,一个在战时开展境外情报工作的最优秀的特工,就这样在自己家里被人谋杀了。 随后侦查人员也赶来了,开始对大宅和有关人员进行侦查。外交官员表示,前不久,死者丹德与白厅政府联系时,说起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是他从桑德赫斯特学院的禁闭室里,把儿子乔纳森领回了家。原因是在一堂历史课上,历史老师提及丹德的光荣战绩,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突然,乔纳森毫无征兆地发狂,冲上讲台,对老师大打出手。学校为了惩罚他,将他关进了禁闭室。在禁闭室里,乔纳森还打算以自杀的方式,逃离这个世界,幸亏被老师及时发现阻止。 丹德听说此事后,就向白厅政府申请,取消外交部方面的会晤,趁着这次休假,把家里好好装修一番,从中央暖气系统到隔热窗,从水冷屋顶到地下室的焚化炉,全好好翻新下。 另外,他还向白厅政府表示,他要见见心理学家摩尔,他担心儿子乔纳森的心理状况,摩尔又是最熟悉丹德一家情况的心理学家。 摩尔也说,他三天前与丹德见过一面。丹德想找请他给儿子乔纳森做做心理指导。摩尔虽然同意了,但他认为乔纳森会有自杀这样极端的举动,主要是因为丹德从前对乔纳森和他母亲,苛刻又似有若无的爱,给乔纳森打小就留下了不健康的心理。不过,他这么说,可把丹德气坏了。 听到摩尔这么说,现场的侦查人员、和那位犯罪学家,突然来了兴致,他们都认为很有必要了解一下丹德一家过往的情况。 摩尔说,“虽然我们都知道丹德是一名优秀的特工,但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个沉迷于工作,对妻儿不管不顾的坏男人。” 现场的人都直直地看着摩尔,这句话打破了他们心中丹德的英雄形象。 所有人都知道,丹德在一战时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但没什么人知道,那段时间,他的新婚妻子,是一个人寡居在这栋大宅,独自一人拉扯儿子乔纳森。不幸的是,由于常年的寡居和战乱,他的妻子精神出现了问题:有时狂躁不安,有时又莫名其妙的,动不动就紧紧地抱着儿子乔纳森哭起来。她一边哭,一边重复地对儿子乔纳森说,你父亲丹德是因为强烈的爱国主义,而不是麻木不仁,才抛下我们离开家的。 可怜的小乔纳森,就在母亲这种一惊一乍,阴晴不定的精神状态中长大的,因为丹德的长期缺席,他对母亲越来越依恋,甚至超出了正常的母子感情。 1919年,战争结束了,丹德回到曼切斯特。这原本该是一件高兴的事,可回家后的丹德却认为儿子乔纳森胆小懦弱,没有一丁点男子气概。他像军官对士兵,严厉地苛责乔纳森,动不动就大吼大叫,强迫乔纳森像个男人一样说话、做事。 家里从来就没有平静过,丹德对乔纳森不满,吼叫,他妻子不满于他的做法,旷日持久的争吵,一日胜一日,终于,妻子彻底精神崩溃了。 不久之后,丹德又奉命离开了,去其他国家追求自己事业的荣耀,他走了,把精神崩溃的妻子,留给还未成年的儿子照顾。 1931年,丹德还在别国的土地为国效力时,他的妻子在儿子的怀里悄无声息地去世了。参加葬礼的只有寥寥几人,丹德人在国外,没有回来。母亲死后,乔纳森恨极了丹德,他认为就是自己的父亲,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听到这里,犯罪学家忍不住插嘴道:“这样说来,乔纳森有很强的杀人动机。” 摩尔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乔纳森的母亲去世后,我就将十来岁的乔纳森接到家里,想把他拉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但没多久,丹德休假回国了,他跑到我家,坚持要把乔纳森领回去。” 当时,丹德一脸的坏脾气,站在我家门口对我说:“‘你们把我儿子带到这里来是什么意思?别以为凭咱们之间那点旧交情,你们就能够干涉我的私生活。’ “我和妻子都感到十分困惑,不知道如何作答。我觉得乔纳森一个人生活在那栋大宅里太可怜,也太孤单了。但丹德完全不理会我们夫妻的好意,反而以强硬的态度,坚决要乔纳森跟他回家。乔纳森拒绝离开,满脸的无奈,他恶狠狠地看着他父亲。我也是那时才发现他们父子俩其实挺相似的,尤其是眼神,坚毅中可以透着一股寒意。但最后,乔纳森还是跟着丹德回去了。 “再后来,我就没在见过乔纳森了。只是听说乔纳森与他父亲打了一架,然后以绝食的方式抗议丹德的压迫。但没有用,他还是被押着到家庭教师那上课。随后几年里,丹德再次到国外工作,乔纳森就到了桑德赫斯特学院学习。”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要先从乔纳森查起。”外交官员说。 “但是,乔纳森哪去了?”摩尔问道,“按理说,他和丹德都住在这宅子里,怎么不见他的人呢?” 没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侦查人员已经仔仔细细搜查过这栋大宅,天花板、地下通道,还有各种门窗,都是从里面关上的,除了死者丹德,室内没有任何人。最让人困惑的是,凶手杀人后,去哪里了呢?这宅子唯一的进出口,就只有探员们破窗而入的那个出口,在探员们破窗进入大宅后,并没有其他人从里面出来,但凶手就这样不见了。 现场人员又一次查看了已有的记录,依旧没有任何头绪。摩尔跟着外交官员和犯罪学家走出丹德的房间,走回地下室。摩尔发现,那把斧头已经被拿走了,原来的位置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圈。他盯着那个傻气的轮廓,突然想起了乔纳森跟丹德一样,充满杀机的眼神。 外交官员说,“如果你想的是地下通道,就不用考虑了,那里已经查过,不可能从那里逃脱的。” “我没有考虑地下通道,”摩尔说,“看着地面思考是我的习惯。” 摩尔在地下室里转了一圈,目光停留在焚化炉上。他走了过去,打开焚化炉看了一眼,伸手到炉内,摸了摸,然后说到:“我知道了,是自杀。” 现场的人觉得摩尔一定是疯了,自杀?丹德是自杀?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有人拿斧头砍掉自己的脑袋,还能把斧头拿回地下室,然后身体再回到床上躺下? 一阵漫长的沉寂中,摩尔理了理思绪,语调沉重地说开了: “曾经有一个男人,在其年幼时,被人视为懦弱和毫无价值,而他所爱的女人却为了另一个男人日夜憔悴。他只能对自己发怒,而在盛怒之下却是满怀内疚。后来,那个女人死了,他以为能够逃离那段扭曲的关系,甚至想要通过自杀来逃离那段关系,但他依旧被困住了。这时,所有的愤怒、痛苦和仇恨逐渐地占据了他的内心,把他拖向更深的地狱,他意识到只有杀了对方,自己才能够从中逃脱。 “当他再次被恐吓、被压制,被带回到这栋大宅时,情况更加恶化了。他们整晚互相谩骂,争吵,有时可能还大打出手。一天晚上,又是一顿精疲力尽的争吵之后,他趁着对方吞下几片安眠药,俯面倒在床上时,他,也就是乔纳森,慢慢地走到地下室,挑选了一件军队纪念物,一件看起来像是行刑者所用的斧子。 “他双手紧紧地握住斧柄,没发出一点声音地走进他父亲丹德的房间。尽管胃部痉挛,让他双手有些发抖,但他还是挥起斧头,愤怒地对着熟睡在床上的父亲砍下去。斧头将他父亲的脖子砍断,头颅在枕头上跳了一下,血一下子喷了出来,溅到了乔纳森脸色。乔纳森拔起斧头,在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彻底解脱了。 “然后,他看了一眼那瓶安眠药,一把抓起来,把瓶子里剩下的安眠药全都吞下去了。但随后他意识到这点药量还不足以让自己死去。于是,他扔掉空瓶,拽着斧子下到地下室,安眠药正一点点侵蚀他的感官系统。” 犯罪学家打断他的话:“这个过程不难想象,但还是不能解释凶手是怎么逃脱的” “是的。他自然是不能逃脱出去的。”摩尔走近焚化炉,从里面抓了一把灰烬,转身对着其他人,颤抖着说,“在安眠药彻底生效前,他爬进了焚化炉,在熊熊烈火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内容。作为一个密室推理小说,当文章最后揭开谜底时,我们确实会被其手法的奇特、诡异、新颖给震撼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拓展了密室推理的类型。 小说讲述了一起家庭悲剧,造成这起悲剧的,是丹德作为丈夫和作为父亲的失职,尽管他是一个优秀的特工,能够为他的国家做出特别的贡献,但他置家庭于不顾。当他难得的回家一次时,却又毫无节制地滥用他作为父亲的权力。在他强权下,妻子精神崩溃,儿子心灵扭曲,最终导致父子悲剧离场。 人类历史上最普遍的不平等,恰恰是两性中的不平等。处在支配地位的一方,如果以强硬、无法反驳的绝对权威施加在对方身上时,悲剧也就注定了。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听完之后,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路上读书,您的音频图书馆,我是彦磊,我们下一期再会。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斯蒂芬·巴尔,英国作家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陈川明,不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英国最优秀的特工彼特鲁·丹德被人谋杀于自己家的床上,死状极其惨烈。在探员破窗而入之前,丹德家的各个出口完全是自内锁上,而且是外部无法操作的状态。探员在丹德的家里也没有发现其他的人,那么杀死丹德的凶手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杀死丹德,又是如何离开案发现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