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战国1.6
庞涓与孙膑:老师不是鬼谷子,同学没有不杀之恩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庞涓与孙膑:老传说,新故事
- 上一回我们说到,魏王为了避秦国锋芒,迁都大梁,开挖运河,完善交通,使魏国走上了富庶之路。有钱有粮之后,魏惠王的野心也随之膨胀,想要扩张势力,跟父亲魏武侯一样,过一把当霸主的瘾。
在任何时代,想当霸主,都得以武力值为后盾,讲白了就是要能打。然而我们上一回就说了,秦魏两国大战,魏国难以招架,不仅兵败河西,还被人家一路打到了本土,损失惨重。听到这您可能要问了,就这点水平,魏惠王还想当霸主?是不是他脑子瓦特了?要不要去把吴起请回来带兵啊?
不好意思啊,魏惠王当上国君时,吴起都死了十年了。不过,战国时期,名将如云,也不止一个吴起会带兵。这不,魏惠王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新的大神。
说起来,这位大神,想必不少人听过他的故事。或许你不知道吴起是谁,但你肯定听说过他,他是谁呢?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之一——庞涓。是的,就是那个跟孙膑PK了一辈子的庞涓。
关于这二位,打小咱们就听过“田忌赛马”“围魏救赵”“添兵减灶”等精彩故事,长大后,什么京剧《马陵道》,小说《东周列国志》《孙庞斗智演义》,电影大烂片《战国》,电视剧《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以及这些年大火的《大秦帝国之裂变》,哪儿哪儿都少不了这二位的故事与传说。
我估计,庞涓与孙膑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CP之一,他们联手导演了最具知名度的相爱相杀的故事:两人师出同门,同学一场,可能当时关系也不错,却最终闹到了不弄死对方誓不罢休的地步。这是什么样的仇什么样的怨?
当然,这都是传说。真实的庞涓与孙膑,是不是就像咱们熟悉的那样呢?这一回,我们就以这两位的故事来推进战国的历史线,只是,故事不一样哦。
既然先说到庞涓,我们还是从他开始。庞涓,男,生年不详,出生地不详,可能是魏国本地人。在《史记》中他一出场,就已经开始拜师学艺了,并且拥有了孙膑这样一个同学。至于其他的个人信息,你问我,我哪里知道嘛,司马迁就写了这么多。
相比之下,关于孙膑的记载就详细了不少,《史记》说,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也就是今天山东省西部的鄄城县和东阿县之间,大概位于阳谷县一带,也就是武松打虎的那个地方。
从国籍来说,孙膑是齐国人。《史记》还特别提到,他是孙子的后裔:“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不过,就是这么个大活人、大名人,竟然一度被认为是不存在的。
为啥呢?主要是一部书闹的,当然,也是两个大名鼎鼎的写书人闹的。
且说司马迁在写完孙膑的故事后,还特别强调,孙膑成名后,留下了一部兵法,被后世奉为经典。可是,司马迁却没说这部兵法叫啥名,就差几个字,他偏不肯写,这不是让人干着急吗?
后来班固撰写《汉书》时,他说,我知道,这书就叫《齐孙子》,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孙膑兵法》。而且,班固还有鼻子有眼儿地说,这部兵法共有八十九篇文章,外加四卷图。说的这么真切,想必班固是亲眼见过这书的,不然哪里知道这么多呢?
可是,这么一来,问题就来了。司马迁说孙膑留下一部神秘兵书,班固跟着说,对,我见过,叫啥名、长啥样。再然后呢?没了。书在哪里?到谁手里了?不知道,统统没人知道。关键是,班固之后,江湖再无此书的传说。难道被人雪藏了?还是人间失传了?
于是,有人就质疑:保不齐班固也在瞎说,世上压根就没有什么《孙膑兵法》,甚至连孙膑这个人,都可能是他俩捏造出来的。所以近代以来,不少研究者就认为,孙膑其实就是孙子,只不过司马迁把一个人的故事拆成了两个。可是吧,这个说法也多属推断,没有实锤,总之就是各有各的理,谁也驳不倒谁。
就这样一直到了1972年,这个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疑案,才算是彻底解开。那一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省临沂市的银雀山汉墓里,同时出土了两批竹简,经专家解读,一部是《孙子兵法》,另一部,正是失传了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
至此,孙膑这个人,以及《孙膑兵法》这本书是否存在,才终于有了一个最终的定论。当然,最开心的,还是良辰我啦,幸亏孙膑是真的,要不然咱们的故事刚一开场就结束了,那多没劲啊。
-
2.孙膑和庞涓是鬼谷子的学生吗?
-
3.好同学的反目成仇
-
4.围魏救赵,一场疑点重重的著名战役
-
5.马陵之战,添兵减灶
-
6.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刘向,西汉皇族大学者,涉猎广泛,在史学、经学、神学、文学、目录学方面皆有建树,著有《别录》《新序》《战国策》《说苑》《列女传》等作品,并编订《山海经》《楚辞》。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250年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激烈最动荡的变革时代。旧的制度与规则被打碎,新的秩序尚未建立,在新与旧的交替之中,军事奇才们驰骋沙场,上演了智慧与武力的巅峰对决;改革家们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纵横家们东奔西走,陈说利害,连横合纵;思想家们发展学说,传播主张,奠定了中国人的思想根基……
每一段旋律都振聋发聩,每一个故事都精彩纷呈,每一次转折都令人深思。战争虽波澜壮阔,却也血腥残忍;复仇虽畅快淋漓,却也让人齿冷战栗;梦想虽远大,却也透露着壮志未酬的悲凉。人性的善与恶,坚强与脆弱,理性与感性,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每个国家只要倾力而为,都会迎来自己的巅峰时刻,哪怕是不起眼的小国;每个人只要抱定信念,总会找到自己的辉煌篇章,不管最终是胜利还是失败。请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的声音,回到战国,一起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