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做代理不如开工厂
- 上一期,我们讲了真功夫的狗血故事。姐夫、姐姐、小舅子,三人你争我斗,有爱情,有小三,有商战,还有牢狱,啧啧,真是好大的一台大戏。今天咱们要讲的这个故事,一样也有一个三角结构:企业家、银行和政府。只是这出戏里,没有爱情和亲情的羁绊,有的只是赤裸裸的金钱和利益。哪家企业呢?就是曾经的乳酸菌饮料龙头:太子奶。 那位说,什么太子奶公主奶,我没听说过呀?“每天喝瓶太子奶,天天补充乳酸菌”。听到这个广告语,大家是不是想起一点了?想当年,太子奶的名气,一度比蒙牛伊利还要大,占据了乳酸菌饮料70%的市场份额。像蒙牛的酸酸乳,够有名了吧?可是在它刚推出的最初两年里,被太子奶压得死死的,毫无利润,蒙牛甚至一度想要放弃这条产品线。直到2005年跑去赞助了一个超级女声,签了一个代言人,大街小巷地放那首“酸酸甜甜就是我”,这才把销量给搞起来。 那么,曾经碾压蒙牛酸酸乳的太子奶,怎么到了今天一点动静也没了呢?这个中的故事,那可就复杂喽。 还是那句话,讲企业先讲创始人,太子奶的创始人,名叫李途纯。李途纯,湖南临湘人,1960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吭哧吭哧地努力学习,长大以后走出了农村,考到了株洲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就当了一阵子老师,后来进了株洲当地的一家国企,捧着金饭碗,过上了朝九晚五的幸福生活。 但是,这样的生活舒服是舒服,时间久了就感觉有点太平庸、乏味。1990年,他出差杭州,游过西湖以后,他来到了岳王庙。看着眼前的岳飞像,念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突然之间感慨万千,痛哭流涕。我猜啊,他当时应该是这么想的:谁不是第一次投胎?我堂堂七尺男儿,好不容易来这人间走一遭,至今却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对得起谁? 于是,回到株洲以后,他毅然决然就辞了职,砸了手里那金饭碗,带着三百块钱和一麻袋的书,南漂到了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深圳。此后折腾了数年,卖过挂历、做过书店,还开过酒店和录像厅,赚到过百万级别的利润,也欠下过银行一屁股的债。 就这么商海浮浮沉沉了几年,有一天,李途纯无意间喝到了一瓶相当古早的乳酸菌饮料,叫“活力宝”。一喝,嘿,这味道可真新鲜:说是饮料,偏偏带着奶味儿;说是酸奶呢,偏偏还酸酸甜甜的。你别说,怪好喝的。李途纯是个生意人,马上就联系了“活力宝”,想给它做湖南地区的代理,把这个新鲜的饮料卖到湖南去。可是,想法是很好,就是手里没钱,“活力宝”公司说你没钱怎么代理我们的产品?一边呆着去。 李途纯很生气,心里忿忿:你不让我当代理,那我就自己开厂。于是,他把“活力宝”的技术专家给挖了过来,回到湖南老家筹了一笔钱,开了一家乳酸菌饮料的工厂,也就是太子奶。
- 2.狂砸8888万拿标王
- 3.“放卫星”建五基地
- 4.高增长引来三投行
- 5.金融风暴引爆危机
- 6.投行退出政府入局
- 7.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 8.龙争虎斗两败俱伤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浑水莫渔,安安静静社科女,狂野暴躁X-sports魂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1998年,刚成立一年的太子奶赌上未来好几年的利润,拿下央视小“标王”,一炮而红。2006年,大举扩张的太子奶,和三家外资投行签下对赌,用增长的保证来换投资,却由此深陷泥潭。天性好赌的李途纯,搅动得了市场,却防不住投行的滴水不漏,扛不住银行的恶意催债,更难以和政府代言人相抗衡。三方博弈,终成内耗。昔日的乳酸菌饮料龙头,仅余一片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