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有“九条命”的女当家人
- 你好,这里是路上读书,我是刘学。咱们今天接演原创商业系列《当代大败局》。 今天要聊的这家公司叫“俏江南”,都听说过吧?虽然一提起它,很多人都表示“又贵又难吃”,但好歹当年北京奥运会,人家是唯一的中餐供应商,曾经也算是风光一时。就算您没听过,那台湾女明星大S您知道吗?就是演流星花园女主角的那个。她的老公汪小菲,当年的“京城四少”之一,知名度不下于万达太子爷王思聪。而俏江南的创始人张兰,就是汪小菲的妈妈,大S的婆婆。嗬,您瞧,一家子名人。 当年,大S和汪小菲才认识二十天就要闪婚,整个台湾跟要嫁闺女了似的,一个个搁那儿掰着指头算:汪小菲家有快30亿的家族财富了吧?好在咱大S也不赖,拍戏的积蓄加上名气之类的无形资产,怎么着也能有10亿! 算这个啥意思?那意思就是台湾人担心大S的夫家太有钱,怕她嫁过去被人看不起、受欺负,好在她自己也很有家底。看看,一个个吃瓜群众这心操的! 有句老话则么说来着?咸吃萝卜淡操心,台湾人做梦都没想到这心白操了。这不,他们的大S结婚没几年,那个有钱的婆家就不再风光了。俏江南上市失败,婆婆张兰失去控制权,离开了董事会,回家抱起了孙子孙女。 不过,回家归回家,张兰可一点也没闲着。跟造谣的媒体打官司,前几年还出了本自传,叫《我的九条命》。这书名,这气场,一般人可不敢这么写。那么,这背后又有怎样的一番故事呢?各位您接着听。 张兰,1958年出生于北京,父亲曾经是清华土木工程系的教授,母亲就在天安门斜对面的纺织工业部工作。她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父亲就被打成了右派。后来她又有了个继父,是化工行业的工程师。张兰小时候,继父在边上画工程图,她就知道配合着递圆规、递尺子,帮着折铁丝、剪图样、熬糨糊,从小就相当有眼力见。 文革初期,张兰一家从北京下放到湖北“五七干校”。下放的日子苦不堪言,她妈妈得了风湿病,为了给妈妈治病,小张兰学会了抓蛇;又为了给弟弟多补充点营养,她还经常上房,给弟弟掏鸟蛋。老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八九岁的小张兰已经有了以后创业时候,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一股劲。 不过,最能显出她不一般的,还要数她初中毕业时候的一次壮举。当时是暑假,没钱买票的小张兰,偷偷地一个人扒上运煤火车,一路上连走路带爬火车,到了北京姥姥家,也就是纺织部的大院。她打听到,现在纺织工业部里负责人事调动的,是自己小学女同学的爸爸,于是一边在这位司长身边软磨硬泡,一边做自己小姐妹的工作,鼻涕一把泪一把地讲自己的家事。 结果你猜怎么着?愣是让她拿到了一张病退证明,把全家人都连人带户口地迁回北京了。瞅瞅,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孤身一人闯回北京一通运作,成功地把一家人给调回了北京。就这股闯劲,这份韧性,您说,有几个人能行? 回到北京没多久,张兰在一次聚会上对一个儒雅的帅哥一见钟情。人家帅哥内敛、含蓄,张兰就热情、大胆地主动出击,又是一起登香山,又是请客吃饭,很快就奉子成婚,有了儿子汪小菲。但是婚后的生活,却是让张兰大失所望。 老公家里原来是满清贵族,骨子里有种大户人家公子哥的个性,闲闲散散的。可张兰却正好相反,性格直爽,爱操心管事,有时候就不太能看得惯。特别是老公下海创业以后,收入很不稳定,张兰就为全家的生计着急啊,总是对老公的公司指指点点的。一来二去,两口子吵架就成了家常便饭。 您看,两口子老吵架,这日子还怎么过?等到进一步改革开放了,张兰干脆就申请签证出了国。她号称是要去探望移民加拿大的舅舅和舅妈,结果人到了加拿大,就留下打起了黑工,3年赚了2万美元。1991年,张兰带着打黑工赚来的第一桶金,衣锦还乡。90年代初,万元户都罕见,何况张兰手里握着的是2万美元,妥妥的女富婆啊!回国以后,张兰马上就跟老公离了婚,把儿子要了过来,然后送到国外留学。 从此以后,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自己的事业上。不谈风月,只谈风云。
- 2.有艺术味的川菜馆
- 3.国际化餐饮品牌梦
- 4.漫漫资本路“步步惊心”
- 5.创始人和资本的股权之争
- 6.高端餐饮连锁是个伪命题吗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Tracy,金融学和管理学的教育背景,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作经历,热爱读书持续思考的独立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2000年4月16日,第一家“俏江南”在北京国贸开业,这个号称要成为餐饮界“LV”的品牌,曾经无限风光,一度被奥组委选中成了北京奥运唯一的中餐供应商。可谁能想到,开业十年后,它却频频陷入舆论风暴,从餐厅的食品安全、到资本市场的屡战屡败,再到围绕创始人家族的各种新闻和官司,坏消息接连不断。
俏江南的败局到底是时运不济,还是能力有限,似乎无法量化衡量。不过,有同期的金钱豹、湘鄂情等高端品牌作陪,俏江南的溃败倒是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