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仿制药的真相
今天,咱们用来治病救人的药,到底有多少可靠?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为什么要听这本书?揭秘仿制药产业链的骇人内幕
-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揭秘了全球仿制药产业的骇人内幕,书名就叫《仿制药的真相》。
一听这书名,估计不少朋友心里咯噔一下,仿制药?那不就是假药?各位,先澄清一个概念,仿制药它不是假药。2018年有一部现象级的电影,徐峥主演的《我不是药神》。
电影的主角程勇是个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商贩,无意中接触到了一群贫穷的白血病病人。他们的救命药非常昂贵,得4万一瓶,而来自印度的仿制药,却只要500元一瓶,照样能治病救人。为了活下去,他们只能非法地从印度买药,而程勇也走上了一条走私印度仿制药的犯罪之路。
在电影上映以后,不管是朋友圈还是微博,都有不少朋友在讨论。有的说电影特别感人,看哭了;有回忆家人朋友生病,对于里面病人感同身受的;也有讨论看病难、看病贵,提各种建议的。但是,更多的人是产生了一连串的疑惑。
啥?印度仿制药有这么神吗?人家印度是怎么做到的呢?咱们老话常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印度仿制药这么便宜,会不会不安全啊?用来治病的药品,也可以买便宜的山寨货?如果您也有过这些疑问,那可一定要听一听咱们今天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凯瑟琳·埃班,是美国《财富》杂志的撰稿人,十几年来一直专注报道制药业和医疗卫生行业,经验非常丰富。2008年,她偶然了解到,有很多患者反映,自己吃的药好像不管用;还有人投诉说,吃完药以后有意外的不良反应。再一问,原来他们吃的都是仿制药。
那么这些情况属于个别现象吗?还是说,已经成为仿制药里头的一个普遍现象了呢?为了给这样的状况寻找一个答案,埃班用了十年的时间,走访了四大洲,对仿制药产业链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不仅采访了众多举报人、调查员和医院人员,更是梳理了美国药监局几千页机密文件里的信息,终于,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仿制药骗局,被公之于众。
那么,到底什么是仿制药呢?和我们理解的假冒伪劣产品不一样,所谓仿制药,一般指的是在原研药过了专利保护期以后,其他药企合法仿制出来的廉价版本。按理来说,成分、药效和原研药应该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可事实上,行业里的造假者实在太多,很多仿制药的质量比不上大品牌的原研药;哪怕同样是仿制药,品质差距也是天壤之别。
但偏偏,仿制药又已经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美国,仿制药的市场占比已到了89%;我们中国也差不多,每年开出的药物处方里,至少有七成都是仿制药;随着国产替代的口号越喊越响,这个比例只会更高,不会更低。可想而知,仿制药行业要是不够规范,那可真不是一件小事。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家印度仿制药企的故事,到这个仿制药产业链的乱局当中一探究竟。
-
2.药海淘金,从美国到印度
-
3.不同的团队,不同的世界
-
4.仿制药江湖“水有多深”
-
5.终于发出的匿名举报邮件
-
6.调查的难度远比想象的更大
-
7.浑水难清,和解算不上胜利
-
8.揭开真相之后,未来在何方?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凯瑟琳·埃班,美国《财富》杂志的撰稿人,毕业于布朗大学和牛津大学。有制药业、医疗卫生行业十几年的报道经验,相关领域获奖无数。另著有《危险剂量:警察、造假者和美国药物供应污染的真实故事》。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Tracy,金融学和管理学的教育背景,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作经历,热爱读书持续思考的独立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2018年,一部《我不是药神》,将“印度神药”带到了大众面前。电影中印度仿制药的低廉价格和良好疗效,让人忍不住为仿制药鸣不平,为什么这么好又这么便宜的灵丹妙药不能普及大众?以及,为什么印度会成为仿制药的天堂?现实中的仿制药,是不是都像电影中那样有效且稳定呢?
真相是,仿制药行业可能并不那么美好。在复杂的制度和贪婪的人性交织下,仿制药给病人带来的不仅是生的希望,还有危险和死亡的可能。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仿制药行业全面而详实的著作,更给了我们一个机会,直视这个行业难以破解的乱局,从中重新审视生和死,制度和人性的纠葛。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如果数据好得不像是真的,那它就很可能是假的。
在印度,企业就像国王,而人更可能被看作可有可无。
在这个地方只要稍有闪失,比如没能正确地过滤空气、读错了细菌样本、或是技术员露出了手腕,都可能造成污染,使原来救人的产品变成杀人的产品。
现在药物短缺已经成了一场博弈,美国药监局被耍得团团转。就算是实施诈骗的企业,照样可以通过生产短缺药物来维持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