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休假制度:放假最多的朝代是哪个?
- 路上读书fm的朋友,大家好啊,我,还是我,弗拉基米尔·大内密探零零九·良辰伊万诺夫,今天依旧是个好日子,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万物生,特别适合放假睡觉吃饭打豆豆。 上次咱们说了我国放假制度的变迁。最初呢,固定的休假制度是从汉代开始的,那时候官员上班五天就可以有一天“洗澡日”,到了隋唐,五天变成了十天,结果一千多年里,就这么习惯性地不轻易休假,一直吭哧吭哧到清末,王朝快完蛋了,才把这制度跟着改了,学人家西方,弄出个星期日休假制。 可是吧,真要这么休假,一年下来顶天了,也就凑个几十天。你想想,吭哧吭哧上了十天班,被领导骂,被同僚气,被破事烦,被黑锅砸,然后好容易盼来一天休假。咱们肯定是一觉睡到中午,起来吃个午饭又困了,再睡个午觉,一睁眼又到下午了,一天都差不多过去了。但古人呢?那得抓紧时间去应酬下呀,进个香还个愿啥的,这一天时间哪里够呀。 可见,在这例行放假的制度下面,肯定藏有花样繁多的节庆假日,不然官老爷们谁还有空娶个三妻四妾啥的,谁还有时间赏个花啊月啊秋香春梅啥的。 好滴,这一集咱们就来聊聊别具一格的古代节假日。 问问大家,知道哪个朝代放假最多吗?哪个朝代放假最少?不知道了吧,先让你们猜一猜,答案稍后再揭晓哈。 这第一个奇奇怪怪的休假名头,必须当属汉代的“休沐”,好遗憾,这个我已经讲过了,洗个澡还要专门放一天假去洗,到底你们汉朝人是有多脏啊,不过也是啊,汉朝第一网络神曲怎么唱来着:大风起兮尘土飞扬,安得猛士兮搓澡忙。 好了好了不扯了,其实除了朝廷规定的洗澡假,汉代还出现了几种较为特殊的休假制度。 第一是休告制,什么意思呢?根据《魏相传》记载,官吏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呈请休假”,这大概是今日请假的源头了。什么?请假不算放假?怎么不算,在我这里,不用上班的时候都可以叫放假哦。等等,什么才算“特殊情况”?我老丈人的亲女儿的大姨妈来了,算不算特殊情况,可不可以请假?——不知道。看领导心情咯。 第二是予告制,予告,是指因为官员有功,国家给的福利:允许休假。汉高祖刘邦当亭长的时候,相当于今天的派出所所长,他就可以经常请假回家。意思是他经常抓了小偷破了偷鸡案?不知道。别问我。 有功劳就允许休个假,那意思是没有功劳的普通官员就不能请这个假咯?嗯?不然呢?你动不动就跟老板说,我想回家想放假,你看看他能同意不?温馨提示,模仿有危险,后果请自负。 第三是赐告制。赐告是因病给予的假期,也就相当于今天的病假。生病了请假,这个合情合理,今天哪个公司要不允许员工请病假,你告它去!当然,请病假的关键在于,最多可以请多少天。汉代规定,病假时间不能过长,最多三个月。可是吧,谁规定生病还带天数的啊,病人想同意,病魔也不给面子啊。这万一是个慢性疾病,或是上班路上骨折了、骑马摔断胳膊了,三个月内好不了,咋办?您哪,回家慢慢养病去吧。当然了,别说汉代,搁在今天,谁要请个十天半月病假,就算你领导不生气,你周围同事也早生闷气了,一天一个弹屏——喂,你那痔疮好了没有呀!赶紧回来好不啦,我没法再顶替你啦,我的也复发啦! 第四是宁告制。这是创立于汉初的一种特殊情况下的请假制度,一般一个人一生顶多允许请两次,是很悲伤的一个假,通常用在官吏遭遇父母之丧后要告假奔丧,俗称:丧假。 这个没啥好说的。我相信如果可以选择,没谁愿意请这个假。 好了,切换掉悲伤情绪,咱们来说点汉代奇葩的请假制度:花钱买假期。比如汉代的宿卫郎,只要能出钱供宫中使用,就能拿到“请假条”出宫休假,而那些出不起钱的,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为了多拿到些假期,竟然出现了行贿的丑恶现象。假期居然还能买?长见识了,原来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的。 不过呢,在汉朝,许多制度才刚刚形成,节假日什么不算花样繁多,真正有意思值得一说的,要到隋唐时期。 前面我们说了,隋唐的官员五天一休被改成了十天一休,听起来惨兮兮。但其实隋唐政府还是很人性化的,表面上看,上班的日子变长了,实际上,全年放假的时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多了。你看哈,当时有按照节令、节气所制定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夏至休假、中秋休假、冬至、清明、端午、重阳,等等假日,一律放假,当然,这些节日放假不稀奇,稀奇的是,人家放假天数是一天到七天不等。 哇,我慕了呀,清明中秋春节这些传统节假日,放假也就算了,夏至和冬至……也放假。这就有点欺负我们现代人了啊。 除此之外,唐代还出现了许多前朝没有的假期。首先就是皇帝的生辰、忌日都要全国性大放假,比如唐玄宗过生日就放假三天,又称“千秋节”。再比如,估计是为了刺激刺激消费搞活市场经济,唐朝还新增了旅游假、授衣假、婚姻假等等。唉……柠檬树上柠檬果,柠檬树下你和我,酸了酸了。 说到旅游假,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旅游休闲假,给假的时间可以根据各地气候、风土之差异而灵活规定,不强调千篇一律。那么“授衣假”呢?因为要准备冬衣而给的假,准备衣服也要放个假?还是十五天的长假?不过仔细想想,古代不像现在买个衣服打开某宝就行,人家买那都是得本人亲自去裁缝店量体裁衣,再或者请个裁缝上门私人订制。所以,设置一个假期,其实是有必要的。 关于探亲假,唐朝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定。父母在三千里外,每三年可以有三十天的探亲假,五百里外呢,比较近,那就放个十五天假吧。关于“丧假”,即官员的父母去世,这种情况下可以得到比较长的假期之外呢,在服丧期间,一切杂税、徭役等都免于征收,这体现了朝廷体恤政府官员,够人性化吧? 讲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感慨了,做一个唐朝官员也太爽了吧,之前说他们十天一休怪可怜呢,哪里可怜了? 不过你要问我羡慕不羡慕唐朝官员,想不想穿越到唐代和李白喝个白酒交个盆友,答案是,不,我要去宋朝,我要去见苏轼苏大哥。因为——宋朝才是放假最任性的朝代呀。 在宋朝当官简直是美滋滋:收入高,福利好,假期还特别多。宋神宗时,官员的节日休假天数非常多,可谓是逢节必休,全年节日休假的天数可以达到七十六天。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加上官员们一年之中的旬休假期三十六天,总计官员全年可以休假一百一十二天。也就是说,一年之中,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苏轼他们都休假在家抠脚丫。 怎么可以休假这么多呢?难怪宋代冗官问题这么严重的,休这么多假,那可不得许许多多替补官员在线么,不然谁来顶班干活啊。 风水轮流转,来年就到元朝的天下。汉人官员的好日子真的是到头了。在元朝,如果是汉人官员,休假,对不起,每个月固定五天,剩下的就等节假日吧。为啥呢,人家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嘛,逐水草而居的,哪有汉人这么多花样繁多的节气嘛。那你说节气怎么来的?还不是为了方便搞农业生产嘛。 真的是好气哦,蒙古人也不来个入乡随俗。 元朝都有哪些节呢?天寿节是要放个假的,皇帝生日嘛,全国都搞庆典,不放假不像话。再一个就是冬至,这要不放假也实在说不过去。 然后呢?嗯,没有然后了。别告诉我就这些假期了,不会吧不会吧?亲,遗憾的告诉您,真的没有了哦,人家是少数民族政权,那些乱七八糟的汉族节日,可有可无哦。 额……假期已经这么少了,作为一个元朝官员,是不是请假会简单一点?这位同学,请你认清形势放弃幻想,这种情况不存在的哈,并没有。关于丧假,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朝廷也只是说表示尊重你们汉族的风俗,汉朝官吏可以服丧丁忧,请个假就行,给假后就可以离开了。也不是想请多久请多久哦,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超过规定时间,呵呵,要受到严厉惩处的。 与汉族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关系密切的官员守制问题,在元世祖那会儿才有了定制。除了丧假,平时你要是有事想请个假,也有严格的请假销假制度在等着你呢。 听到这,你是不是觉得元朝的官员有点惨?还有更惨的呢!我们要是穿越回到明朝当官,估计能被逼疯……为啥?明太祖朱元璋是著名的工作狂,喜欢007的老板很多,但亲身体验的几乎没有,可他算一个。 朱元璋在位时规定,全年只有三天假,除了春节、冬至……以及他自己的生日。果然生日是不能上班的。要是你不服气,朱元璋就会说:老子作为皇帝,都还坚守在岗位上,你们当官的还想放假?休想!…… 像朱元璋这么疯狂工作,谁也受不了啊,毕竟谁都不想活成一台机器。所以等他挂了之后,明朝政府立马调整了假期,公共假日从3天变成了18天,还增加了月假3天。 这比朱元璋在位时候是好了不少,不过,好像也没好到哪里去吧?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与唐宋时期的官员相比,假期还没人家一半多呢。主要的原因还是皇帝要求大小官员勤政爱民,恪尽职守,不能被安逸享乐的思想所腐蚀,放假就是最大的犯罪。好了,这话很有道理的样子,“我要悄悄打工,然后惊艳所有人”,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要换成是我,还是欲哭无泪啊。 这时候就连年终封印都只有四天,这里说的封印可不是动漫里的那种啊,把妖魔鬼怪给关起来,而是官印,公章,过年前把官印收起来,就是放假了,年后重新打开,表明各部门正式上班。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放年假,从除夕到正月初三,才四天啊!四天!我们现在好歹七天好伐,有的人能放假半个月,还有一个月、四十天的哎!我说明朝官员最惨,没人反对吧? 清朝官员也很辛苦,平时都没得放,什么清明端午中秋的都没有的,而且摊上像雍正这样的一年休息三天、一天睡4个小时的工作狂,那就更倒霉了。不过幸运的是,清朝官员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春节和冬假,两个加起来,从腊月二十放到第二年正月二十,一个月的假,不错不错,跟我们今天学校里面放假都差不多了。而冬假又是干嘛的?算是平时没有假的一个补偿吧。 所以总结下来,明朝无论如何都是最惨的,选择穿越后还要在官场里打怪升级的请慎重吧。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休假制度大概就是这样了,最后再给你们捋捋哈。关于国家规定的固定休息日,最早是从汉代开始的,那会儿是五天一休,到了隋唐时期又变成乐十天一休,直到晚清才彻底被取代。 至于节庆假日,每个朝代甚至每个皇帝统治下都不太一样,节庆假日最多的朝代是哪个来着?这就不用怀疑了,就是宋朝,宋神宗时期的76天,想想我们今年的法定假日也才31天,这都多出来一倍了。到了元朝,节假日天数那是急剧减少,大概就16天,明朝朱元璋之后的节庆假日也才18天左右,还不如我们现代呢,这么一比较,有没有觉得其实自己也挺幸福的? 好了,休假的话题我们就说到这,下一期该说什么呢?敬请关注,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你们想听的话题。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路读编辑部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探索史书夹缝里的新奇故事,角度刁钻,逼格满满,不一定有用,但一定有趣。
中国古代各朝大都制订了正规的办公时间和正式假日,古代上班族的假期既包括平时的例行休假,比如汉代“休沐”制度,开始于唐朝的“旬休”制度,又有各种各样的节庆假日,比如皇帝生日、冬至、传统节日时的休假。当然了,各个朝代的放假规定都不太一样,那么不同朝代的官员们是怎么放假的呢?假期最多的是哪个朝代?最少的又是哪个朝代?关注“大内密探”,都将为您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