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休假制度:古代上班族也有双休日吗?
- 路上读书的大朋友小朋友男朋友女朋友未来的朋友以及历史上的朋友,你们好哇,我,还是我,那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间车爆胎的男神主播良辰周,欢迎来到公元2021年,打开路上读书fm,这是一个美丽新世界,良辰我,对的啦,开始坐镇一档电台节目,以后呢,除了说书,我会经常、偶尔、忍不住、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变身大内密探灵灵九,潜入历史文献的字里行间,扒一扒老祖宗的小秘密,小隐私、小情趣、小忧伤、小确幸,等等,以及——等等。 比如说啊,有时候我会好奇,李白斗酒诗百篇,那叫一个出口成章,要是他提起笔,哎呀,字儿不会写,他会怎么出口成——脏——呢?是说F-U-C-K,还是说“第七套人民广播体操”的最后一个字?问问你,古人骂人有哪些狠话?还有?我也比较好奇,端坐朝堂上的皇帝,他骂不骂脏话?朱元璋那个前任农民伯伯,我知道肯定会这门土特产绝技,但一生走高级精致路线的乾隆爷,他知道世上有脏话这门别致的外语吗? 又比如啊,雍正同学是个超级勤奋的工作狂,从白天干到黑夜又从黑夜干到白天直到一口气把自己干死,曾国藩曾大爷呢,又是个超级自律的社畜,每天要读十页书写一篇日记还要如何,累不累啊?有时候我做节目累了,情不自禁身不由己灵魂呼叫转移——古人上班累了怎么办?他们怎么摸鱼呀?是偷偷溜出去抽根烟呢还是躲在工位上看个小画报还是跟旁边工位的小哥哥聊个Q啥的? 再比如啊,前不久听说高空抛物正式入刑了,激动得我连夜打了个飞机从海南跑回我爸妈家,站楼底喊了几嗓子:来啊,扔啊,快活啊,往楼下扔屎扔烟头扔菜刀的,你再扔一个给我瞅瞅啊。哎,我举着相机,等了半天,也不见一片菜叶飘下。这个法律条款好不好?别致不别致?独特不独特?咸阳古天乐要是穿越来了,估计会说,啥呀,在我们大秦,你扔个垃圾试试?帝国刺你一脸字;这要是大明朝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听说了,估计会跳出来,吵啥吵?知道不,在我们大明朝谁要是吵架,一人抽十鞭子…… 啥?杜甫老师也有话要说?请把话筒递过去——“听说你们大明朝可以吃鲤鱼?在我们大唐,吃鲤鱼是要被打50大板的,你看我这一脸蛋白质欠缺鱼肝油不足的样子,是不是该敷点BB霜才好去参加诗会啊……” 是不是很好玩?好玩的多了去了,咱们今天衣食住行遇到的小烦恼,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样逃不掉,咱们今天搬砖当社畜的梦想与绝望,李白杜甫一样不落。其实呢,所有的历史事件,咱们今天能知道的,都是过去发生被记录下来的热点大新闻,所有历史人物呢,都是活在另一个时空的八卦头条,当我们围观福原爱离婚,心疼她出轨也没错离婚也没错就是结婚错错错!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咱们的诗词女神李清照离婚官司,也正打的满城风雨。 哎,我要说啥来着?哦,我说我要做一期电台节目,编导,节目时间到了吗? (画外音:让你说个开场白,你叽哩哇啦一堆,能不能进入正题?不行我们换人了!) 良辰:换人!?老板,我要请假,我要回家洗澡! 编导:小点声行不?能别老请洗澡假不?要不这样,你跟我聊聊,古代除了有洗澡假,还有什么奇怪的请假明目?你一次说清楚,好让我心里有个底。 良辰:一次说清楚?这意思是我说清楚了你就可以让我照单休假? 编导:咳,呵,啊,你先说你先说。 来,严肃点朋友们。路上读书fm的朋友,大家好啊,我是弗拉基米尔·大内密探零零九·良辰伊万诺夫,今天是个好日子,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万物生,特别适合放假睡觉吃饭打豆豆。 说起这个放假啊,大家算过一年365天你能休多少天假吗?元旦3天、春节7天、清明3天、劳动节5天、端午3天、中秋3天、国庆7天,不多不少,一共31天。是不是很意外?是不是很刺激?——原来上吭哧吭哧上11个月班,总共才休息了1个月!上班和休假比例11:1,好惨啊。难怪我今年又风不平浪不静地胖了。 那个当老师有寒假暑假的,麻烦你不要举起你满是粉笔灰的手好不好?还有那个要结婚要生孩子休假的,你们都坐下坐下,凳子坐着不舒服吗?谁让你们举手站起来的? 偏要举手是不是?行,就你了,——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休假,是哪朝哪代因何种原因?快快从实招来。 答不上来?答案在这里,这是路读小伙伴悄悄递上来的小纸条: 其实呢,所谓的“休假”,很早就出现了。在几千年前,人们对各种自然事物以及对无法解释的现象的崇拜,使得占卜、祭祀活动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从夏、商、周到秦朝这段时间,国家举行的祭祀活动很多,最有影响力的是在春天和秋天所举行的大型祭祀活动,这些祭祀活动是干嘛的?主要还是为了祈求上天降福,风调雨顺,保佑农作物的丰收。这与休假有五毛钱关系吗?当然有,你说在举办大型祭祀活动的时候,王室要参加吧?重要人物也要参加吧?大佬们都去祭祀了,这还怎么正常上班呀,上班都变成大型公开摸鱼了,所以那些无关人员,干脆就回家休假去咯。 为啥我念完了,感觉这个答案不像标准答案。这是休假吗?明明是看老天爷心情啊,心情好,风调雨顺,祭祀活动搞的少,放假就变少。哦,打工人休个假还完全看老天爷心情?休个假,还成了被迫休假。这哪成,太不严肃了。不行,这个答案太潦草,换下一条。 问:到底什么时候有正式的严肃的休假制度?所谓严肃,就是到时间了就放假,不是小任性看心情。 又有一张小纸条悄咪咪递来了,我看看,答案是:汉朝。 史料记载,在汉代,官吏休假制度已初步走上正轨。不仅一些重要的节日如元日、腊日、夏至、冬至等,官吏可以休假,而且,还多了一个例行的、看起来非常有意思的假期:休沐。 《汉律》,就是汉朝的第一律法规定:“吏五日得一休沐。”官员每隔五天可以可以回家沐浴,“做五休一”。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休假,正式成为一项制度被确立下来。 等等,洗个澡还要放个假,这有必要吗?有,非常必要。试想想这样一幅画面,汉朝人那长长的衣服长长的头发里面藏了多少长长久久的灰尘啊皮屑啊汗臭啊螨虫啊……再看看家里,自来水热水器淋浴房浴霸吹风机,统统没有,你得先劈柴再挑水炉火烧得旺旺的澡盆道得满满的再把衣服脱得光光滴…… 咳咳,这要是家里有几口人轮流洗,一天能洗完吗?难怪猪八戒要去河里跟蜘蛛精一起洗的。 扯远了。因为洗澡很重要,汉朝人干脆就设置一个假期,每隔五天让大臣回家沐浴更衣。这种假期才算是放假嘛,至少是从官吏的需求出发了,而且在连续工作了几天之后,能有一天打着洗澡的旗号回家吃喝玩乐,多美! 总之呢,从汉朝开始,我们国家就出现了正式的休假制度,五天一休。和咱们今天7天休2天一个模式。从那以后,不管刮风下雨,爹要嫁人娘要……不对,从那以后,不管娘要嫁人还是爹要娶二房,上了五天班,雷打不动地就要休息一天。除非皇帝老儿说,不行,今天有重要事情,都给老子回来加班。 当然,没有千秋万代的江山,自然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到了隋唐时期,休沐没了,“旬休”取而代之,啥意思呢,就是从上五天休一天,改为上十天休一天。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这是为啥呢?有人说,我知道我知道,因为隋唐时代经济繁荣、社会发达,万国来朝……内政外交全方位的工作都增加了,所以要加班,狂加班。 隋唐官员是不是内心很崩溃?这祖传的做五休一,咋就变成了做十休一呢?经济繁荣了,有钱了,不应该多放点假么?同是天涯打工人,哎,心疼你们三秒…… 上班十天才休息一天,差不多就是月休三天,才三天呐!这种反人类的制度,怎么能出现?哦,NO,它居然还能传承下来,一直延续到清朝。我数一数,从隋唐到清朝这是多少年:隋朝短命算它40年,唐朝长寿少算点280年,五代十国太乱算它50年,北宋南宋有钱算它350年,元明清一笔带过,加起来算它630年。OMG,大约1400多年,上班族都是上10天才休息一天啊? 不对不对,这里一定有制度之外的休假,哪能一直一个月只休三天呢。 经查,确有变化。在元朝时,官方对旬休制度做了一些小调整,由每月初十日、二十日、三十日放假休息一天,改为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乙亥日放假, 额……一共是一个月休五天,看起来蒙古人也有点阔阔爱爱嘛。别急,别急着下结论。元朝官员有多苦,我们稍后揭晓。 发现没有?中国古代各朝的休假制度里,不管是五天一休还是十天一休,根本就星期这个概念,咱们今天是叫工作日与周末,按周上班休假,这个制度或者说生活方式,怎么来的呢? 毋庸置疑,周日休假制,是个纯之又纯的舶来品。清朝后期,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西方的基督教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礼拜天”的概念才深入人心。 “礼拜天”,源于《圣经》,讲的是上帝用六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最后第七天用来休息,工作六天,休息一天也就是这么来的。 在清朝后期,这种休假制度在官吏中开始实行,不过这时候还不是全国统一的,礼部和吏部的那些老古董还在垂死挣扎中,直到宣统三年,才改用了周日休息制度,传承了千年的旬休制度,终于是彻底凉凉,退出了历史舞台。 总之就是这样,汉朝时期的上班族们普遍是五天一休,到了隋唐时期变成了十天一休,而到了清末,西方的休假制度被中国的统治者所借鉴、吸收,发展为星期日休假制。 于是,每7天休一天,成了一项约定俗成的制度,礼拜天成了固定的休息日。时间这么一晃,日子就飘飘荡荡来到了改革开放,1995年5月1日,国务院宣布,即日起,一周工作40小时,休息两天,家喻户晓的双休制,就这么来了,一直到今天。听说还有人跃跃欲试,希望能从两天改为两天半,怎么可以这么无耻啊?休什么两天半,上三天休四天不好吗? 好啦好啦,我累了,古代的例行休假捋完了,下班下班!我要回家洗澡。 (画外音:等等!就这些吗?关于古人放假,就这些平平无奇的例行放假制度?汉代五天一休隋唐十天一休清末民初七天一休,这不一句话的含量?你比电视剧还能注水啊!) 良辰:哎,这你就不懂了,古代那么多个朝代,那么多有趣的假期,一时半会怎么说得完呢?我这要一不小心开了头,还怎么让我休假?不着急不着急,咱们下期继续。 路上读书,你的音频图书馆,我是良辰周,我们下次再见!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路读编辑部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探索史书夹缝里的新奇故事,角度刁钻,逼格满满,不一定有用,但一定有趣。
中国古代各朝大都制订了正规的办公时间和正式假日,古代上班族的假期既包括平时的例行休假,比如汉代“休沐”制度,开始于唐朝的“旬休”制度,又有各种各样的节庆假日,比如皇帝生日、冬至、传统节日时的休假。当然了,各个朝代的放假规定都不太一样,那么不同朝代的官员们是怎么放假的呢?假期最多的是哪个朝代?最少的又是哪个朝代?关注“大内密探”,都将为您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