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10聊斋新说·局诈(上)
天下骗术,系于一点——人性的贪婪 |
00:00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1.逛大街家仆上当
- 咱们继续说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今天为您说的这一段叫“局诈”。
什么叫局诈呢?简单来说就是设局诈骗。提到诈骗,咱们都很熟悉,每年全世界发生的诈骗案件,数量可能都不是以万作单位来计算,而是以百万来计算的。而且,不分古今中外,东西南北,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诈骗的形式和花样也一直都在与时俱进,诈骗电话不用说了,像以诈骗为目的的电子邮件或者网址链接,就属于信息时代的诈骗。此外,类似设赌局诈骗,还有色情诈骗这样的,更是历史悠久的常见的诈骗形式。
但是呢,不管诈骗的花样怎么翻新,国情怎么不同,时代怎么变化,这些骗术和谎言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少不了利益的纠葛,都少不了人性的贪婪。今天咱们讲的这篇《局诈》,说的就是中国古代的骗术,骗子设个局,你身上的钱财就懵懵懂懂、稀里糊涂给骗走了。
《局诈》由三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咱们今天先来看头两个故事。这第一个故事呢,说的是一个御史受骗的事儿。御史,是古代监察部门的官员,相当于咱们今天纪检部门的干部,嘿,连搞纪检的都敢骗,您琢磨琢磨,这骗子厉害不厉害。
话说有一天,有个御史的家人,叫啥咱不知道,快过年了,上街shopping,打打年货,人山人海中,人声鼎沸,这老哥走着逛着,嘿,前面一人,一身锦衣华服,在大街上显得特别扎眼,那派头,那扮相,一看就是大人物家的家仆。
御史家人正好奇呢,这哪家的呀,咋就不认识呢。正琢磨着呢,那人大姑娘不瞧,小媳妇不看,径直走到他跟前来,和他一个老男人搭讪。
这御史家人,可能做惯了二不楞子,见这么个气派人主动上来聊天,当即是毫无二心,跟人滔滔不绝、如遇知音。这大人物的家仆超级自来熟,没聊几句和御史家里人就跟亲哥们儿似的,说着说着就开始咨询人家个人信息:看您这样儿,也是个官宦家庭出来的。你家主人谁呀?只怕不是个厅级干部也是个副局级啥的了吧?
这御史家人也实诚,口无遮拦一股脑儿全倒了。那大人物的家仆笑笑:“大哥,咱们也算有缘,我实话跟你说,我姓王,是公主家的内使。”
御史家人一听,嚯,公主家的,大人物呀!越说越嗨,王内使忍不住就得意洋洋的自吹自擂:“我说老兄,现在是宦海险恶,起伏不定啊,你家主子没找个靠山?”
这御史家人一摊手:“没有呀。靠山不是你想要,想要就能要啊,找谁去呀?”
“那你可就傻白甜了,你们家主子那叫贪小便宜吃大亏,眼下不花这钱,那是省了点儿小钱,可回头要是搞个不好,你们家主子就倒霉了。”
这御史家里人一听,可不是怎么的!问题是我们找谁去呀,我家主人三代赤贫,好容易当上这么点儿小官儿。宫里,不认识;朝廷上,全是点赞之交,都没有深交呀。
王内使笑笑:“我们家公主,可爱惜人才了。你家主子只要拿出一千两银子,包在我身上,我给你引荐。”
御史家人一听,高兴坏了:“行,我回去跟主人说说。话说,您老住哪儿呀?”
王内使说:“啧啧啧,老兄你瞅瞅你。咱们住在一个胡同,你怎么还不认识我啊?你看着,我就住在我指的那儿。”
御史家人那是欣喜若狂,一路小跑到家,把刚刚得来的信息跟御史那么一说,御史也高兴坏了,连忙让家人置办了一桌好酒好菜,把那王内使请来,恭恭敬敬添酒加菜,一边伺候一边疯狂提问:“王内使,公主平时都有什么爱好啊?都喜欢吃什么?喜欢看那些公众号啊,上不上C站听不听路读啊?”一样也没落下,不停地问人家公主的八卦,准备投其所好。
这王内使倒是一点不摆架子,有问必答,详细解说,还来了句:“也就咱们住邻居,远亲不如近邻,要不然你就是给我一百两银子,我也不给你引荐。”
御史一家,一听这话,那是感恩戴德,酒席终了,王内使嘱咐这御史:“这两天,你就把大礼都备好了,公主很忙哒,保不齐我什么时候见机行事,就引荐你去拜见公主。”
-
2.攀高枝御史被骗
- 过了几天,王内使骑着高头大马来了,人还没完全落地,着急喊道:“快快快,公主超级忙的,根本没有档期。我是从她吃饭更衣中间,才给你们挤出来这么一点儿空。你这次要是不赶趟,还指不定得到猴年马月才能到下次呢。”
御史一听,慌了神,忙不迭搬出那些备好的大礼,跟着王内使就走。这一路上是曲曲折折,走了十多里,才来到了公主的宅邸门口。御史下了马,跪在地上等着。王内使托着御史的礼物先去觐见公主,过了好一阵子,王内使出来站直了腰板,一副公事公办的派头,正声喊道:“公主召见。”紧接着,就听见府邸里那仆人传唤的声音是此起彼伏,由近及远。
这御史一听,赶紧弓着个腰,跟着王内使来到了堂上,也不敢正眼瞧,瞥眼瞅见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坐在当间,周围女仆环绕,屋里如同仙境。御史也不敢随便言语,赶紧把自己准备的大礼和金币奉上。这一套完了,公主迈着机器人的声调说:“来人,赐座。看茶。”
话说这公主对着御史说了两句场面话,这御史一看,钱也送了,面也见了,赶紧恭恭敬敬的退席吧。跟公主道了安,出了公主的府邸,就听见后面说:“御史大人,这是宫里赐的靴子貂帽,公主送给你。我们永以为好兮!”
这御史激动坏了,血压180,满脸通红。一回来,觉得自己真是飞黄腾达,奔腾的野鸡赛凤凰,攀上高枝儿了,太兴奋了!啥也不说了,激动得直奔王内使家那儿,准备把他请来喝酒。
话说御史来到王内使家,发现大门紧锁,空无一人。他也没多想,心说可能是伺候公主还没回来吧,转身就回家了。
第二天,御史又来了,奇了怪,王内使家还是大门紧锁,第三天,这门还是没开。御史开始觉得有点儿不对劲了,赶紧又差人前往公主宅邸打探。
家人一去吧,只见那公主府邸也是大门紧闭,空无一人。这御史家人慌了,抓着路上走过去的一人问:“大爷,劳驾给您打听下,这儿是不是公主府邸呀?”
大爷一翻白眼儿:“啥玩意儿呀?还公主,哪儿来的公主啊,公公都没有!这儿前几天有几个人租了这几间房子,在里面不知道折腾什么呢,现在已经搬走三天了。”
御史家人那是五雷轰顶,吓得连滚带爬跑回来告诉御史。主仆二人就像那霜打了的茄子,垂头丧气,思来想去,这事儿找谁说理去?只能自认倒霉。
-
3.抱大腿将军受辱
- 这第二个故事呢,说的是一个副将军。将军带着副,不如路人甲呀。所以他带着好多钱跑去京城找门道,可是他谁也不认识呀,没有进身之阶,就这么在京师晃晃悠悠了好几天,不得其门。有一天,这副将军也在街上瞎溜达,就见有个肥马轻裘的华丽少年来见他:“我内兄是皇上身边的人。”
一切诈骗不出利欲熏心、瞬间瞎激动的套路,这副将军激动的赶紧给他拉进茶楼,两人一块儿你一杯我一杯的喝起茶来。这华丽少年说:“你只要不稀罕出血本,舍得掏钱,我内兄保管能在皇上面前给你美言,最近我听说有个地方缺个将军,一把手,你干不干?”
话说这副将军一听,人家虽然是个副将军,但毕竟也是混官场的,听了那是将信将疑:前面排队的怎么着也得绕地球三圈了吧,怎么这等好事儿就轮到我了?那人说:“不瞒你说啦,老兄,我就从内兄那儿提一点儿的小成,你这儿我是分文不取。你要是担心,那这样,咱们立下契约,我们约定,等皇上召见了你,你再给钱。我骗你,皇上还能骗你?你这是攻击朝廷呀!”
这副将军一听,哈?天吶,我在这儿乱窜了好几天都找不着门,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行!
各位,第二天这华丽少年又来了,带着副将军就去见他内兄。到了他内兄家,副将军就见这屋里是金碧辉煌,处处透着高大上的贵族气质,一看就是个钟鸣鼎食的王侯之家!
这华丽少年的内兄自称姓田,副将军赶紧就过去拜见这田内侍。田内侍也不跟他卖亲民风,耍起了大佬气派,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亏得这华丽少年在中间圆场,这场面才没有陷入冰窖般尴尬的境地:“副将军,你看这是契约,这事儿没有一万两银子我们可办不成,您得在这儿签个名。”
副将军听了,乖乖给签上。田内侍说:“副将军,我就怕你反悔呀。”这华丽少年赶紧圆场说:“兄长,您想多了,您能给他官儿做,不也能把他那官给撸了嘛!给您提鞋的排队都排不上,他哪儿就能反悔呢?”
副将军忙不迭地对天对地对灯泡咬牙切齿的发誓了老半天,田内侍淡淡一笑:“三天之内,你听信儿,走吧。”这事儿就暂告一段落。
话说过了两天,这天黄昏,太阳刚刚下山,副将军就听见几个人跑到自家院子里大喊:“皇上正等着你觐见!速速前往!”副将军又惊又喜,跟着他们来到皇宫,只见那皇上坐在金銮殿之上,武士分列两边,吓得他连忙三跪九拜。
拜完了,皇上命令赐座,对这副将军那叫一个温柔亲切、体贴有加。皇上说:“这么多年,朕怎么没发现你这么个人才呢!这样吧,有个地方,是个险要的重地,你就带兵去那儿据守,不要辜负朕,你不久以后就能封侯了。”
拜谢出来,这副将军立马找到了君臣知遇的调调。不对,他已经升成将军了,是正将军。这将军赶紧跑到中间人那华丽少年家里,把那尾款交上,从此每日里是高枕无忧,吃喝玩乐花天酒地,每天对着一群彩虹屁的亲戚吹吹吹。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天,也不知从哪儿得知消息,副将军听说以前缺的那个将军职位,已经有人补上了。哎哟喂,他的火蹭的就上来了,跑到人家兵部大堂是滋哇乱叫:“我这是得了皇上他老人家的命令,你们太大胆了吧,怎么敢委派他人!还把不把皇上他老人家当块咸菜了?!”
兵部大佬面面相觑,这人说话怎么跟做梦似的,脑子进水了吧,大脑那啥补药喝多了吧?一怒之下就给他关押了。进了局子,副将军才算是怂了,赶紧供出了给他引荐之人,让兵部老大前去问讯。兵部老大一寻思,满朝文武哪儿有这么个人吶。你是脑子里真有坑还是怎么滴?
副将军这下是彻底傻眼儿了,只能又凑了一万两银子,这才被极其勉强的革职释放。呵呵,这副将军不但没做成老大,还直接给搞成了破产,赔了大洋又折兵。
各位,这蒲松龄老先生听说这件事,也是啧啧称奇,他就忍不住在小说里问,这不对呀,这些官员要能假装,难道说朝廷皇宫也是假的咩?我约莫着该不是遇到幻术了吧!反正甭管怎么着,稀里糊涂的,这副将军就这么被坑了。
《局诈》里的前两个故事,咱们就说到这儿。第三个故事,虽说也都讲诈骗的,但跟前面两个故事不太一样。到底怎么个不一样法儿呢?咱们留待下回再说。咱们下次节目再见!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蒲松龄,生于明末,卒于康熙年间。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一生穷困潦倒,著作丰富,除《聊斋志异》外,留下诗、词、文共计千余篇,并著有《日用俗字》、《药祟书》、《农桑经》等科普读物。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雨辰,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聊斋志异》是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中国文言小说最后的高峰。全书分为十二卷,近五百篇。有山东特产的鬼怪传奇,也有原装进口的佛经教义;有热烈浪漫的人狐恋曲,也有魔幻现实的人事纠葛;有偷桃种梨的道法,也有穿墙通天的仙术;有痴情、苦情、悲情、绝情、柔情,不出情理之外;也有仁、义、孝、友、谅,常在人伦之中。
真可谓:鬼怪狐仙,说尽人间不事平;如梦如幻,庄列班马孤愤书。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
吾愿读书之士,览此奇文,须深慧业,眼光如电,墙壁皆通,能知作者之意,并能知圣人或雅言、或罕言、或不语之故,则六经之义,三才之统,诸圣之衡,一一贯之。异而同者,忘其异焉可矣。不然,痴人每苦情深,入耳便多濡音。
幻由人生,此言类有道者。人有淫心,是生亵境;人有亵心,是生怖境。菩萨点化愚蒙,千幻并作,皆人心所自动耳。
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寤耳。可哀也夫!
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窃闻山中有草,名“笑矣乎”。嗅之,则笑不可止。房中植此一种,则合欢、忘忧,并无颜色矣;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