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大汉王朝.20
周亚夫妙计平叛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周亚夫军细柳
- 上一回说到,汉景帝听信袁盎,将晁错腰斩,以为凭此就能让刘濞等人罢兵,谁知对方并不理情。毕竟刘濞不傻——都兵戎相见了,怎么可能全身而退呢。
更糟糕的是,连自己的心腹都能杀,刘濞觉得,汉景帝这人很软弱。那他还有啥好客气的,索性更进一步,自称东方的皇帝,大有同汉景帝分庭抗礼之势。这架势,搞得汉景帝很尴尬很郁闷:我都按你要求做了,你还不罢休,这让我脸往哪儿搁?
所以,最后他也只剩一个办法了:出兵镇压。
其实出兵是一开始就拟定好的计划,只是汉景帝自己没信心,不愿意好好执行,还为此赔上了一个晁错。如今晁错死了,刘濞还不肯退兵,这才决定放大招——早干嘛去了。
好了好了,我们就不吐槽可怜的汉景帝了。在上上一回,我们就说了汉景帝出兵的方案。是不是隔了一回都忘光了?没关系,现在再回顾下:由周亚夫迎战刘濞率领的叛军主力;派郦寄去赵国,对付赵王刘遂;另派将军栾布去山东,收拾齐王一脉;魏其侯窦婴则去防守军事要地荥阳。
不用说,这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周亚夫。那么,周亚夫何许人也?凭什么是他去跟叛军主力刚正面呢?
答案很简单,原因就是——周亚夫有背景。他是开国功臣、前几回的主要男配之一周勃的儿子,并承袭了父亲的侯爵之位。也就是说,周亚夫出身军功集团,还是大权贵,带个兵不是很正常嘛。
可问题又来了:权贵这么多,凭什么周亚夫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职责呢?而且更何况他爹当年跟汉文帝还有些过节呢。答案还是很简单:因为他有真本事。
提起周亚夫,咱们都觉得很耳熟、可又不知道在哪里听过。其实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一篇古文,叫《周亚夫军细柳》,里面就记载了周亚夫是如何治军的。什么?你不记得了?回去找初中老师面壁吧。
估计各位也都忘光了,咱们就借着这篇课文,来把周亚夫的早年经历说一下。周亚夫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后,便出任了河内郡守。后来匈奴大举入侵,朝廷便让周亚夫担任将军,去细柳营、也就是今天咸阳附近驻防。
是不是有点想起语文课本里的剧情了:话说有天汉文帝去慰劳军队,到了别的两个军营,都跟玩儿似的:先是军中热烈欢迎,然后在军营里面走过场。等到参观结束,再列队相送。汉文帝很高兴,大家也乐呵。
等汉文帝到了周亚夫驻防的细柳,却是另一番场景:且说汉文帝的亲卫队先行开路,到了营前,却被拦了下来。那帮人对看门的卫兵说:让开,皇帝要驾到了。卫兵冷冰冰地答道:这里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皇帝的命令。将军没说开门就不能开门。
亲卫队一看这态度,知道对方是软硬不吃的,但他们也不打算强项冲卡,便在门口等着汉文帝,准备看卫兵们的笑话。过了一会,汉文帝的车驾也到了,不料,这些卫兵,仍然是非常不识相,居然连皇帝本人也不给放进去。
场面极度尴尬,好在汉文帝是个好脾气,换别的皇帝,早把卫兵砍了,而他只是派人通知周亚夫,说自己来慰劳将士。过了一会儿,周亚夫的命令抵达,卫兵们才打开了军营大门。
汉文帝的车队如获大赦,连忙朝营地开,没走两步,那卫兵又喊了一句: “将军有令,军营中不准快速奔驰,你们驾车的都走慢点。”
皇帝的随从门,内心十万只羊驼奔过。等众人慢慢地把车开到了大营前,这才看到周亚夫手持武器、身穿重甲,对着汉文帝双手抱拳行礼:“臣盔甲在身,不便跪拜,请允许臣按军礼参见陛下。”汉文帝非常动容,等慰劳结束,对周围人说:看看,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别的两个军营,简直就是胡闹!
虽说周亚夫这幅态度,是一种见谁都不鸟、我行我素的样子,但在汉文帝心中,他却占据了特殊的地位。匈奴退去后,汉文帝就提拔周亚夫为中尉,负责长安的防卫。临终前,汉文帝还特意嘱咐太子刘启:“以后要是遇到什么事情,你一定要用周亚夫!只有他,才能让你放心!”
-
2.出奇路,去洛阳
-
3.移兵昌邑,见死不救
-
4.出奇兵,断粮道
-
5.决战下邑,刘濞败逃
-
6.刘濞之死,叛乱平定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杨阳洋,暨南大学历史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407年大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在四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奠基了中国疆域的基础,确立了汉文化的主流思想,更奠定了汉民族的根基,它让“汉”这个字,从东方走向世界,成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文字,乃至一种生活方式的共有名称。
自汉朝立国,一个伟大、统一而稳定的中国,屹立于东方,崛起于世界,并源源不断地向世界输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时至今日,它所开创的范式,它的经验与历史教训,依旧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思维。
请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的声音,穿越回两千年前,走进大汉王朝的生命机体,与它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