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贾跃亭,山西农村走出来的创业家
- 前两期,我们给大家讲了咱们中国商业史上两起重大的产品造假案件,三鹿奶粉和长生生物。在这两起案件里,伪劣产品给消费者们带来了深深的伤害。今天,咱们讲乐视,故事中的受害者也不再是消费者,而是股民和投资人。 话不多说,咱们开门见山,这就开讲。故事的主人公,大家都知道了,贾跃亭嘛。贾跃亭,山西襄汾人是也。父亲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曾在当地办过农校,很有名望,教育起子女也很有一套。在那个考大学很难的年代,老大贾跃芳,老二贾跃民,都考上了本科,成了村里稀罕的大学生。 贾跃亭是家里的老幺,不知怎么,扯了哥哥姐姐的后腿,只考了个财政税务的专科学校。不过还好,英雄不问出处,若是有人问了,再补个出处也不是什么难事儿。这不,贾跃亭出息了以后,到山西大学读了个研究生班,倒成了三姐弟里头学历最高的一个。只不过,后来看他不顺眼的人,总是还称他一句“贾会计”,拿专科这事儿来挤兑他。 1995年,22岁的贾跃亭从大专毕业了,到离家不远的垣曲县,在地税局当了个公务员。诶,这个故事好像似曾相识。咱们讲《大败局》的时候,开头第一篇的巨人集团创始人史玉柱,一开始也是到省里的统计局当了公务员。但是,史玉柱觉得自己的才华不能被浪费,刚干了几个月就辞职创业了。贾跃亭呢也一样,觉得公务员没意思。可不是嘛,一天到晚不是收这个税就是收那个税,收来又不装自己腰包,没劲。 虽说他没法学史玉柱,回家当码农、写个软件出来卖钱,但是他有一个史玉柱没有的资本,那就是老丈人。没错,当时的贾跃亭已经早早地就结婚了,岳父大人就是垣曲县的一个高级领导,据说地税局的工作之所以能落到他头上,和岳父的打点也脱不了关系。但是,贾跃亭心比天高,心思活络,哪能甘心在基层单位朝九晚五啊。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正在迅猛腾飞,咱怎么着也要搭上这一班致富的快车道。 于是,1996年,贾跃亭下海创业了,拿着20万元的启动资金开办了卓越实业公司。瞧,史玉柱创立巨人,靠的是东拼西凑借来的4000块钱。贾跃亭却能拿出20万。看这启动资金就知道,人家是有底气的。那这卓越实业做的是什么呢?咱们知道,山西多煤矿,于是贾跃亭的其中一项主要的业务,就是洗精煤,对优质的煤炭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除此之外,他还做印刷,搞运输,买卖钢材,办电脑培训班和双语学校,业务特别广泛。这也是那个时候创业者的一个特征,因为什么行业都赚钱,所以什么行业都想试试。这么折腾了6年以后,2003年,贾跃亭走出山西,来到了北京。就是从这里开始,他将从一个农村人,一跃成为中国企业界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
- 2.通信起家,云遮雾掩的早期创业史
- 3.财技了得,高调上市迎来高光时刻
- 4.挑起版权战争之后,是缺钱的无奈
- 5.“生态闭环”,还是“炒作圈钱”?
- 6.“贾不死”负债跑路,接盘者兄弟变仇人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浑水莫渔,安安静静社科女,狂野暴躁X-sports魂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这是成立于2004年的一家在线视频公司,但让人们更为津津乐道的,却是它视频之外的业务。“平台+内容+终端+应用”,乐视让“生态”一词红遍了商业圈。是坑蒙拐骗大忽悠?还是生不逢时空抱憾?看过乐视的前世今生,各位看官自有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