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激荡三十年后,大败局仍在上演
- 之前,咱们给大家分享了吴晓波的《大败局》,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一个个企业盛极而衰,一个个如日中天的名字,随着它们的失败被大众所遗忘。今天,我们顺着《大败局》,开始一个全新的原创系列《当代大败局》,给大家讲讲咱们中国最近十几年来的失败企业。看看不一样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的市场环境,新一代的中国企业又是因何而失败。 有的听众听完《大败局》以后,说这个系列的屁股有点歪,很多企业家确实犯法了,吴晓波却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确实,吴晓波认为,这些企业的失败都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发生在中国社会大转型的前提下。在转型的时代,任何变革都意味着对现有体制的突破,天然就有违法的性质,这是那个时代企业家的原罪。所以,总的来说,他还是同情这些企业家们,觉得他们都是伟大的试验者,也是有尊严的失败者。 这个态度正不正确、合不合理,我们不做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哪个年代,都有值得我们尊敬的企业,同样,不管哪个年代,也都有打着企业家的名号坑蒙拐骗的骗子,拒绝遵守公平透明的游戏规则,也拒不敬畏商业道德。这样的企业,我们在这个系列里会讲到不少,今天要说的,是其中最出名,酿成的悲剧最大、最让人痛心的一个:三鹿奶粉。 说起三鹿奶粉,估计没有一个听众不知道的,而且一提起它,脑海马上就会出现另一个词:三聚氰胺。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直接引发了整个中国乳制品市场的大地震。在三鹿奶粉的质量问题被报道,并引起舆论和监管的强烈关注以后,国内一共有22家奶粉品牌被抽查出三聚氰胺超标,波及3000万婴幼儿,其中30万人被确诊为三聚氰胺的受害者。这起事件的范围之广、影响之恶劣,至今回想起来还是让人心惊胆战。 在这一事件中,三鹿奶粉是导火索,是漩涡的中心,也是被清算的对象,被作为整个行业的典型下了地狱。这一结果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但网络上总是隔几年就出现这么一拨人,说这都是老外的阴谋,目的就是要搞垮咱们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好来抢夺市场。还有一群小年轻,信誓旦旦说自己从小就是喝三鹿奶粉长大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三鹿肯定是被陷害的。 可见,时间确实会让人们淡忘很多事情。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就回到十几年前,回顾三鹿从乳制品行业的龙头宝座跌落深渊的全过程,揭开当年震惊世界的三聚氰胺事件背后,那令人辛酸又心疼的来龙去脉。
- 2.从合作社起家的乳制品龙头
- 3.“品质奶粉”喝出结石宝宝
- 4.一起罪恶催生的又一起罪恶
- 5.纵容、隐瞒,终酿破产苦果
- 6.十余年竟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沐里,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这是一段让人痛心的历史。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染上了一生难以摆脱的病痛。这背后,是人性的丑陋,是道德的沦丧,是制度的扭曲,是权力的暗网。三鹿奶粉,这个名字,被永远地钉在了中国商业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