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异见时刻:“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
在每一个做决定的场合都该有女性的存在,无一例外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为什么要听这本书?了解美国建国以来最受公众关注与喜爱的大法官
- 刚刚过去的2020年,或许是女性最受关注的一年。从惊喜和争议并存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到引发收视热潮的《三十而已》,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大的白衣天使,到为年轻女孩挺身而出的“Me Too”行动。女性正在越来越坚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但与此同时,现实中女性受到的压力与不公依然随处可见。
咱们女性啊,在少女时,可能会因为青春期的萌动,被指责不够自爱;在找工作时,HR会很直接地追问,近期可有结婚和生育的计划啊;步入婚姻后,又会自动或者被迫地承担起更为繁重的家庭责任……这些,都是今天女性所面临的真实困境。许多人,选择了默默承受,毕竟,大环境如此。
但有这么一位女士,和我们不一样,她公然反抗了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为改变女性艰难的处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她就是2020年9月去世的前美国大法官,鲁斯·金斯伯格。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她的传记《异见时刻》。
在介绍这位杰出女性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下解美国的司法制度。美国的最高法院一共有9名大法官,这是一项终身制的工作,一旦获得总统任命,除非去世、自愿退休,或者遭到国会的弹劾,否则谁也不能撤换他们。可以说,任何一个大法官的上任,都会对美国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自美国独立以来,几百年的时间里,大法官的位置都被男性牢牢地把持着。直到1981年,桑德拉·奥康纳被提名为最高法院大法官,才终于让美国最高的司法殿堂上有了女性的声音。而金斯伯格,正是继奥康纳之后,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我们听过一种说法是这样的: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没什么区别,只有第一名才会被永远记住。但是,金斯伯格却成功地做到了让所有人都记住了她这个第二名。在她去世之后,她的名字刷屏了各大网站,引发了无数人的缅怀。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说:“金斯伯格大法官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女性铺平了道路,再也不会有像她一样的人了。”那么,金斯伯格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也许我们能从她的发言中窥见一二。
她曾说:“我不要求性别给予我特权,我要求的只是男性同胞们把他们的脚,从我们的脖子上拿开。”
她还说:“有时候人们问我,在九位最高法院大法官里,要有几位女性才足够?我回答说:九位。人们都很震惊。可是,当九位大法官都是男性的时候,却从来没有人提出过质疑。”
可以说,金斯伯格的一生都在坚持为平权事业而努力。她写出了历史上第一本关于性别歧视的教科书;她亲自主持同性婚礼……她也因为常常挑战社会主流观点,公开发表尖锐的异议,成为了最高法院里最富争议的存在。
有人辱骂她是疯子,是魔鬼,可更多的人却把她看作偶像。粉丝们仿照美国著名说唱歌手的艺名“Notorious B.I.G”,把她称为“Notorious R.B.G”,中文就是“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 美国的说唱风格想必大家都了解,歌词直白、风格桀骜。而金斯伯格虽然不说唱,但一样擅长用语言和文字给人以心灵的重击。可见,这个“声名狼藉”不仅不含一丝贬义,反倒是粉丝对她的一种致敬,为她的异议,为她的勇敢,为她的正义。
当然,生活中的金斯伯格,除了是一个低调严谨的法律人,她还是一个体贴坚强的妻子,一个恪守母亲的教诲、独立自主的淑女。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金斯伯格的人生故事。
-
2.从琪琪成长为金斯伯格
-
3.女性,应当有自由做自己的权利
-
4.是女性的解放,更是所有人的解放
-
5.成为“声名狼藉”的最高法院大法官
-
6.享受那些让你感到快乐的事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伊琳·卡蒙是《纽约》杂志记者,曾采访过金斯伯格;莎娜·卡尼兹尼克是一名律师,轻博客“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的创建者。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言语,读过中文系,上过法学院,既能把美好的故事讲给你,又能把理性的知识告诉你,希望陪伴你路上的时光,给你一份感动或思考。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她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之一,也是美国建国以来最受公众关注与喜爱的大法官,为改变世界上女性艰难处境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就是金斯伯格大法官。
《异见时刻》一书提炼了她一生中最为闪耀和最为困难的片段,从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到走上法律道路的步步成长,从为弱者发声的勇敢正义到推动社会变革的冷静睿智,从五十年幸福婚姻的相处之道到享受人生乐趣的独家诀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面且生动的金斯伯格。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接受一个观念,社会变革需要逐步累积、循序渐进。真正的、可持续的改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才会发生。
我们要努力去愈合社区、国家和世界的伤口,帮助穷人、被遗忘的群体,以及那些受到压迫或被怀疑的人。
我希望人们记得一个竭尽所能地做好了本职工作的人。也希望人们会说,这个人曾努力治愈社会伤口并发挥自己所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