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心流
修炼心流体验,降低精神熵,提升幸福感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
-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著作《心流》。心,心情的心,流,流水的流,心流是什么意思呢,等会儿寒霜会告诉大家。
2021年了,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幸福吗?可能有朋友会问,寒霜,什么是“幸福”啊?关于什么是幸福,我想,在座的听众朋友们都有发言权。有人说,有车有房,吃穿不愁,这就是幸福。有人说,父母健在,儿女双全,就是幸福。有人说,手握权力,呼风唤雨,就是幸福。还有人说,脚踏实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已经足够让人幸福了。千人千面,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是一样的,甚至从古至今都没变过,那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生在世,没有谁不想获得幸福,拥有幸福。
早在2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经说过,世上的人不分男女,都把追求幸福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像健康、美貌、金钱、权力这些其他目标,无非也是因为我们以为拥有了它们就能得到幸福。可是,大家发现没有?两千多年过去了,物质在进步,文明在发展,但怎么才能获得幸福,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似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比古人压根就高明不了多少。
为什么呢?难道说,幸福只是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人类永远只能远远地伸手去触碰却够不着?还是说,因为人太贪婪了,明明获得了幸福却始终不满足。
那么,到底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拥有幸福?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本全新的心理学著作。在这本书里,作者用现代心理学的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发现,幸福不是瞬间发生的,和运气无关,也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纵,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外界的事物是怎么解释的。当然了,用“发现”这个词似乎有点奇怪,因为大部分人其实都知道是这么回事儿;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用“发现”也没错,因为尽管人人都知道幸福是怎么来的,却还没有人用相关的学术理论,来进行科学的阐释和说明。这也正是作者在这本《心流》里面所做的贡献。
经过30年的心理学研究和案例的积累,作者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所谓“心流”,就是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一旦进入这种状态,我们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而在这件事情完成以后,我们则会感到满足,并且充满能量,幸福感大大提升。可以说,知道怎么进入“心流”的状态,就掌握了幸福的钥匙。
比如说,如果你接下来的时间,非常专注地听寒霜我讲关于这本书,那么你就是进入“心流”的状态啦,自然就会收获一段30分钟的幸福之旅。
-
2.心流:心理最优体验
-
3.善用注意力,降低精神熵
-
4.运动中的心流状态
-
5.工作和休闲中的心流状态
-
6.人际交往与独处的心流状态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誉之为“世界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军人物”。契克森米哈赖一直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的理论。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芳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心流”的概念。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以及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心流状态。这是理解积极心理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理论素材,也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现代人对幸福的理解并不见得比亚里士多德更透彻,而对于如何得到幸福,更可以说是毫无建树。
不能为自己提供资讯的心灵,只能在混乱中随波逐流。
一个人可以不管外界发生什么事,只靠改变意识的内涵,是自己快乐或悲伤;意识的力量也可以把无助的境况,转变为反败为胜的挑战。
诗人与剧作家往往是一群严重沮丧或者情绪失调的人,或许他们投身写作这一行,就是因为他们的意识受到精神熵干扰的程度远超一般人。
从技巧的运用中产生的心流体验会带来成长,而纯属被动的娱乐背后,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