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童年·有声剧(5)
妈妈,请你别嫁人,我能养活你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你再逼她,她还能干出更荒唐的事
- 旁白(雪坤):
在上一集里我们说到,阿列克谢跟着外公又搬了次家,认识了新的邻居和朋友,新朋友们有的神秘深奥,有的猥琐滑稽,他们带给了阿列克谢非常不同的人生体验。许久未见的妈妈也终于回来了,但是想象中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情景并没有发生,妈妈在外面遭遇了很不好的事情,和外公的关系也变得很差,一场紧迫的家庭危机正在慢慢向小阿列克谢逼近……
阿列克谢内心独白(雪坤):
我最近过得很不开心,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在故意和我作对。
妈妈一定要教我读书,又是背诗,又是朗诵。我明明已经记住那些该死的诗了,可是一开口,其他词就从嘴巴里出来了。妈妈非常生气,让我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直到她满意为止。可我又不是故意的,虽然看上去那些错误是很蠢,可哪个小孩会愿意一直用这么笨的方法惹妈妈生气呢?
我说不过妈妈,只好去找外婆诉苦,没想到外婆也不理解我,还吓唬我说,小孩子说瞎话是要烂舌头的。哼,真是太过分了。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安慰自己,努力把自己的坏心情藏起来。
其实,我看得出来,现在这个家里的每个人都不开心。外婆那次被外公打得不轻,她一面担心外公和妈妈的关系变得更差,一面又要防着外公做什么妈妈不喜欢的事,每天都过得很紧张。妈妈就更可怜了,她肯定知道了外公的打算,心情越来越糟糕。
为了不让妈妈和邻居们来往,外公把房客们都赶了出去,那些屋子也不让别人再用了。他在里面堆满了乱七八糟的家具,然后用一把大挂锁锁住了门,谁都撬不开。没了房客,家里好安静啊。
直到那天,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外婆(刘红玉):
天啊,瓦尔瓦拉,是那个人,他来了!
外公(刘学):
瓦尔瓦拉,快跟我走!这个人非常稳重,业务上也是个行家,对阿列克谢来说,他也是个好父亲。
母亲瓦尔瓦拉(浅唱):
我跟你说过,这事根本不行!
外公(刘学):
快走!不然我就拉着你走!
母亲瓦尔瓦拉(浅唱):
拉着我走?我现在就把衣服全脱了,看你怎么拉!
外公(刘学):
像什么话!你快给我把衣服穿上!瓦尔瓦拉,你这个鬼丫头,你会毁了自己的啊!别再丢人现眼了!哎呀老婆子,老婆子你快来管管她啊!
外婆(刘红玉):
傻丫头!真不知道害臊!
母亲瓦尔瓦拉(浅唱):
我今天就要和他说清楚!
外婆(刘红玉):
说什么!你爸那个人你还不知道吗?你先把衣服穿上,我去和他说!
外婆(刘红玉):
哎,老头子,你这是何必呢,你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啊!你再逼她,她还能干出更荒唐的事,那时候丢的是你的脸呀!
外公(刘学):
难道就像你一样吗?就这样惯着她?
阿列克谢内心独白(雪坤):
外公跪坐在门栏的台阶上哭起来了,外婆拼了命地把妈妈往门里塞。闹了有好一会儿,院子外面那个等着妈妈的男人大概明白了什么,然后自己就走了。
那之后就是漫长的冬天。说实话,冬天还是挺可爱的。天气晴朗的时候,阳光会穿过家里结冰的玻璃窗,洒在屋子里的家具上,发出淡淡的光芒。如果把窗户上的冰化掉,就能看见外面屋顶上又厚又白的雪层,像一床大大的棉花被。一些鸟会在围墙木桩的顶端上筑巢,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见小鸟们在巢里叽叽喳喳地玩耍,有乖巧的小黄雀,也有红肚子的灰雀,鸟叫声此起彼伏的,特别好听。
但现在,我并不喜欢这样的冬天,我不需要这些可爱和快乐,只希望谁都别来烦我。我不想知道外婆又煎坏了几个饼,也不想知道外公又说了妈妈什么坏话,不想听大人们吵架,也害怕他们吵架,我希望这些事情就和冬天一样,安安静静地融化掉,然后过去。
-
2.看在上帝的份上,帮帮我们吧
-
3.妈妈,请你别嫁人,我能养活你
-
4.以后就剩下你一个人,要照顾好自己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1868-1936),苏俄文学奠基人,五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获得者。高尔基10岁时便开始独立生活,先后当过拾荒者、学徒、门卫、工人等,充分地体会了俄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加入俄国民粹党后,大量阅读了民粹党人和马克思的著作,从而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代表作有《海燕》《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一字,大学中文系教师,着力于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研究。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每个故事里都有人遭受虐待和折磨,或者受别人挖苦、嘲弄和压迫。”
在父亲去世后,小阿列克谢跟随妈妈来到下诺夫哥罗德市,住进了外公外婆家里。乐观又善良的外婆,立刻成了小阿列克谢最好的朋友,而凶狠的外公和愚蠢的舅舅们,则成了他童年的噩梦。在这个地狱一般的家里,丈夫打妻子是传统,儿子打老子是常态,所有人都相互仇视,而仇恨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
在这部自传体小说中,高尔基从一个孩童的视角,观察并描述了农奴社会瓦解之后,通过工业革命迅速开始资本主义进程的俄国社会现状,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悯和关注。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在无穷无尽的工作日里,忧伤也是节目,闹火灾就是逗乐,在一无所有的脸上,连伤痕也是点缀。
怨恨是坚冰,天一暖和就会融化。
人们活着就得商量着办事,这是为人处世的最好办法,我们把这称为习惯,定出规矩,奉为法律。
官员就好比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一来,所有的法律都被他破坏了。
我们有许多虚有其表的东西,看上去是个人,但仔细一瞧——肚子里没有东西,整一个饭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