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公正:什么是正确的事
爆红网络的哈佛公开课,一场关于公正的思辨之旅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为什么要听这本书?探讨“何为公正”
- 【八玥】小白,你平时上网,会跟陌生人在网上吵起来吗?
【小白】现在不会,年纪大了,但我年轻的时候经常干,还记得2018年 ,23岁消防员因为救了一个六旬老人,英勇牺牲的新闻吗?
【八玥】哦,你说那事儿啊,我有印象,说的是辽宁鞍山,一名23岁的消防员,为了救一个落水的六旬老人,结果英勇牺牲了。我记得那事儿网上吵得沸沸扬扬的,难道你就是其中一员?
【小白】可不?我都不记得是因为什么,好像是看下面有一人评论,看得我特生气,那人说,一个60多岁的老头,死就死了呗,那消防员才23岁,用这么年轻一条命换一个老头的命,划得来吗?哎哟,当时可把我气得。我就开始怼他,老人的命不是命?救人不是消防员的职责所在?巴拉巴拉,吵得一塌糊涂。
【八玥】所以你认为那位年仅23岁的消防员牺牲自己去救一个老人是应该的吗?
【小白】那还用说?消防员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更是消防员这一整个群体。就像现在,你说起这件事,提到的也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职业。要是再过一些年,还说起这件事,也只会说某个消防员怎么怎么样。很显然,他的职业比他的姓名更重要,会被人们记得更久。而这个职业,从一开始就赋予了一种责任和义务,那就是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当然了,最后他付出了生命,这是我们谁都不愿意见到的。可是如果他像网友们所想的那样,仅仅是因为落水的是个老人,而消防员还身强力壮,还年轻,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就觉得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那就是对不起他的职业。
【八玥】呃……可是吧,我有点小怀疑……如果说消防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要以保护群众生命为先,那我举双手双脚赞成。可是,如果仅仅因为他是消防员,我们就要求他们不论何时何地都得遵从这一原则,是不是有点太道德绑架了?
【小白】我觉得这不能说是一种要求,而是他的行为就代表了他的职业形象,对于社会来说,有一种引导和培育价值观的作用。
【八玥】可是他只有23岁,还那么年轻,未来还有无限可能,结果就这样失去了生命。网友们说得也没错啊,毕竟一个60岁的老人,能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远远不如一个23岁的年轻人。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不划算”这三个字,虽然很无情,但是很客观啊。更何况,他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那得有多痛苦啊。
【小白】哎,我能理解你的心情。确实,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把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比较,计算两者的成本和收益,计算得失;在生活中,大多数人也是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快乐和幸福,减少更多的痛苦和苦难,这无可厚非。但是生命、情感,这些不是商品,是不能放在市场上买卖的,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像商品一样明码标价,那你说,生命的价值、痛苦的大小,该怎么衡量?一个23岁的生命真的就比60岁的生命更有价值吗?难道如果任由这个老人去世,带给他家人的痛苦就比带给消防员家庭的痛苦更小了吗?没有一条生命,是应该被牺牲的。
【八玥】虽然说生命都是无价的,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但是……其实,很多人都会默认老人的价值不如年轻人吧?哎,算我刚刚不该说这一点。还是回到我刚才提出的问题吧,就算是消防员,在没有出任务的情况下,也应该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选择救不救人的权利。凭什么大家都是人,一份不一样的职业,就让他丧失了选择的自由呢?
【小白】如果当事人不是消防员,而是一个普通的路人甲,那我同意,愿不愿意舍命救人,是个人的选择。可是我也还是那句话,正是因为涉事的是一名消防员,它对社会产生的后续影响就非常大,远远大于一个普通人。你想,当有人落水、遇到生命危险,如果连站在岸边的消防员都不去救,传扬开来,以后是不是会有更多的消防员见死不救?甚至不只是消防员,还有警察、医生等等,那这个社会成什么样子了?那我们还能相信谁?
【八玥】我知道了,我终于发现我们分歧点在哪里了。其实咱们俩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我是站在两个个体的角度来看,而你,是站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来看,角度不一样,看法也就产生了差异。对吗?
【小白】对,但是也不太对。咱俩的角度分歧,可不仅仅是个体与社会的区别,而是几种不同的公正理论之间的差异。
【八玥】几种不同的公正理论?没太懂。
【小白】就这么说吧,你刚刚说到的,老人的生命价值更低,这其实就是功利主义的角度;你还说到,消防员有选择的权利,这就又涉及到自由至上主义了;而我提到的,消防员舍己为人,有利于弘扬价值观,这又是第三种角度,也就是社会共同体的主张了。
【八玥】哦,有点明白了。也就是说,因为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说,用不同的价值观来判断,同一件事,我们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那按你这么一说,判断一件事或者说一个行为应该不应该,是正确还是错误,岂不是都会像这个新闻一样,争论不休,没个标准答案了?
【小白】哎,你还别说,类似这样的讨论,在政治哲学领域已经被争辩了千百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听说过迈克尔·桑德尔吗?美国哈佛大学的政治哲学教授,他就开了一门叫“公正”的公开课,每周都有超过1000人到大教室里听他授课,据说是哈佛最热门,可能没有“之一”的公开课,就连课程视频在网上也很火。专门讨论的就是刚才咱们争论的这样的价值难题。后来这门课的内容笔记,被整理汇编成了一本书,叫《公正》。
【八玥】可是,我还是不明白,就像刚才说的,消防员到底该不该救这个老人,听起来也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啊,好像是价值越多元,判断越艰难……
【小白】别丧气啊,这样的争议和讨论是难以避免的,有的时候,争论着争论着,我们可能会觉得,一个熟悉的世界突然就变得陌生了。但经历过这样的争论之后,我们也会走出自己思维的局限,从更多的角度,批判性地看待一样东西。我想,这也是桑德尔教授探讨“公正”的重大意义所在吧。
【八玥】你要这么说的话,那我就挺乐意的,那你快帮我分析分析,郑爽代孕这事儿,我看网上争得一塌糊涂,我有点想不明白了,按说子宫是自己的,代孕女性有权决定自己的身体吧?再说了,她们双方不是自愿的吗?
【小白】嘿嘿,你说的“有权”,就是刚才我讲到的三个角度之一的“自由至上主义”。看你这么急迫地想“吃瓜”,我啊,决定——你先等等,我先聊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判断一件事应当不应当。
-
2.“考研天价酒店”:集体福利最大化意味着公正吗?
-
3.代孕该不该合法:有权支配自身是公正的吗?
-
4.少数民族要不要高考加分:培育“共同善”是实现公正的最佳途径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迈克尔·桑德尔,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被称作“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他所开的“公正”,这也是哈佛历史上累计听课学生人数最多的课程。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秦月,北京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代孕是否应该合法化?一条命是否不如十条命贵重?少数民族加分合不合理?考研期间酒店涨价正不正当?在这个日益物质化的年代,我们的行为选择总在人性和物质之间摇摆不定。
《公正:什么是正确的事》汇编了迈克尔·桑德尔的哈佛公开课“公正”的课程内容和讲义。这是一本专于提出问题的书,它通过不断的询问、追问、反问,促使读者思考一系列关于公正和不公正的争论,整体梳理反思自己关于公正的理念,让这些理念在现实与矛盾之中得到反复检验,从而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这些想法来自何处。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要看一个社会是否公正,就要看它如何分配我们所看重的物品——收入与财富、义务与权利、权力与机会、公共职务与荣誉等等。
政治哲学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它却能够清晰地概括我们目前的这些争论,并澄清那些我们作为民主社会公民时可能面对的各种观念背后的道德考量。
有时候分歧存在于作为个体的我们的内心,存在于当我们发现自己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道德问题时无所适从和自相矛盾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