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爆笑历史剧明朝那些事·番外篇60
史可法:是坚贞不屈的爱国者,还是南明覆灭的头号罪人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是英雄,还是罪人?
- 上一回我们说完了孙传庭的故事。虽然《明史》说“传庭死而明亡矣”,而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也把崇祯自杀,作为明朝的终结。但在当时人看来,哪怕孙传庭死了,崇祯挂了,明朝也不能算是彻底灭亡。
这是因为,南明还在,好比历史上东晋延续了西晋、南宋继承了北宋一样,就算偏安南方一隅,皇帝也还是流着开国之君的血液,也就被看作是王朝的延续。南明也如此。
事实上,南明的开局,比东晋、南宋好的多。先说东晋。熟悉历史的听众朋友应该知道,两晋交际那会儿,整个北方混乱不堪,西晋的主力军队已被消灭,连皇帝都被人抓去杀了,大批官民百姓逃到江南,另立朝廷,这才有了后来的东晋。
可问题是,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还在北方,南方并未得到充分开发,人口稀少,经济实力还比较弱。更要命的是,东晋立足的江南,在二三十年前,还属于三国时期的吴国。趁着西晋末年动乱,就有不少野心家联手吴国的遗老遗少,七年时间,搞了三次复国或者独立运动。可以说,东晋立国之初,要钱没有,要粮捉襟见肘,要兵更没几个,甚至连根基都不稳定,可谓是一片惨淡。
南宋的情况比东晋还惨。如果您听了我们路上读书app里刘学老师说的《汴京之围》,就会知道:靖康之役时,宋朝的精锐部队已全部覆灭,皇室成员几乎被金军给一锅端,只剩下一个独苗——宋高宗赵构,还被人家满世界猫捉老鼠,逼急了的时候,还坐船在大海上躲藏,命悬一线。刘学老师啊,我又给您打广告了,不知道您会不会送我小爱心啊?
所以,相比东晋和南宋,南明的情况简直是好太多了。首先,当时南明面对的局面没有那么糟糕:虽然北方有清军虎视眈眈,中部有农民军肆虐,大半个北方都没了,但南明在名义上,依旧掌控河北、山东、河南东部等北方领土,以及两淮、江南、两湖、江西、福建、两广等南方的绝大部分地盘。至于德州、徐州、合肥、襄阳等南北对峙的战略要地,都还在南明这边。所以说,若是组织得当,南明能够构建黄河、淮河、汉江以及长江四道防线,足以抵御北方的敌人!
其次,天下最富庶、大明王朝的赋税之源——江南地区,不仅在南明手里,而且在之前的动乱中,没有遭到任何损失,保持了百分之百的满血状态。对于南明来说,一直困扰崇祯的钱和粮,只要有了合适的征收政策,反倒是不成问题。
再次,明朝的藩王很多,又多分布在地方,不像南宋只剩一根独苗。也就是说,如果一不小心死了一个皇帝,明朝的基业,还有很多后来继承人。
最后,虽然明朝大部分的精锐军队都没了,但还有数十万地方驻军,还有一亿多人口可以组织,足以构建一支强大的力量。
因此,不少历史学家就认为,当时的四个主要势力南明、清朝、李自成和张献忠,无论是从经济、军事、领土面积、人口,还是从战争潜力来比较,南明都是最强的一方。But,最后结局我们是知道的,南明不仅输了,还输的特难看。
那么,为何力量明显较弱的东晋和南宋,站住了脚跟,延续了国运,而实力最强的南明,别说是光复北方的江山,最后连偏安一隅都做不到呢?
明史研究大家、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顾诚先生,把这一切的矛头指向了一个人:宁死不屈的抗清志士,著名的民族英雄,被视为“文天祥转世”,还上过历史教科书的人物——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
这么说,公允么?所以,史可法到底是可歌可泣的大英雄,还是历史罪人?良辰我,将花三讲的篇幅,跟大家细细分析。
-
2.从梦见文天祥,到文天祥转世
-
3.遇恩师,闯诏狱
-
4.仕途一路畅通
-
5.战场表现一塌糊涂
-
6.天降历史大重担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276年大明王朝,以军功立国。自开国以来,名将猛士层出不穷。有纵横沙场、一生不败的主帅;有气吞山河、杀敌四方的名将。他们或踏平戈壁,逐敌沙漠。或深入草原,燕然勒石。有人力战倭寇,取胜东南海滨,也有人饮恨沙场,马革裹尸而还,更有贪生怕死之辈,追名逐利之徒,叛国投敌,为虎作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以军功扬名立万的他们,除了留给后世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还有挣扎于王权政治下的悲凉与慨叹。
跟随百变声优良辰周,重新回到六百年前的战场,聆听明朝武将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