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童年·有声剧(2)
血在地板上闪闪发光,他们杀死了家里最好的人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他是上帝送来的礼物
- 旁白(雪坤):
在上一集中我们讲到,在爸爸去世后,小阿列克谢跟随妈妈来到下诺夫哥罗德市,住进了外公外婆家里。乐观又善良的外婆,立刻成了小阿列克谢最好的朋友,而凶狠的外公和愚蠢的舅舅们,则成了他童年的噩梦。在一次闯祸后,外公竟然不顾妈妈的阻拦,把小阿列克谢毒打了一顿。之后,小阿列克谢在床上躺了很久,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
小茨冈(鲁阳):
醒着吗?小鬼头?
阿列克谢(雪坤):
是小茨冈吗?醒着呢,快进来吧。
小茨冈(鲁阳):
你还好吧?哎,我是真心疼你,你那会儿哭得喉咙都哽住了……对了,给你看看我的胳膊,看,肿成这样了!之前肿得更厉害呢!老爷子当时气疯了,我一看他那样,就知道他要把你往死里打,就赶紧把胳膊伸过去挡了一下。本来想着,这么一挡,他揍你的那根树枝准会断掉,你外婆或者妈妈就可以趁机把你拖走!结果,那树枝竟然没有断!在水里泡过的,就是不一样。所以啊,我只好接着帮你挡了几下。嘿嘿,我是不是很机灵啊小老弟?
阿列克谢(雪坤):
小茨冈,谢谢你……在这个家里,除了外婆,你对我最好了。
小茨冈(鲁阳):
别这样说,我是因为爱你,才心甘情愿替你挨打的!
还有啊,我告诉你,下次他再打你的时候,别老缩着。这次你该感觉到了吧,缩紧身子会更疼!你要这样,看,这样,尽可能地放松,让身子软绵绵地趴在那里。记住,不要憋气,要深呼吸,要拼命地大喊,这样你就会舒服很多,记住了吗?
阿列克谢(雪坤):
他还会打我吗?
小茨冈(鲁阳):
会啊!怎么不会,老爷子会经常找理由揍你的!这种事儿吧,有了第一次,就一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你就等着吧……
阿列克谢内心独白(雪坤):
在我生病的那段时间,我对小茨冈有了一种莫名的亲近感,便在心里把他当成了哥哥。
后来我渐渐发现,小茨冈虽然是个帮工,但是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很不一般。暴躁的外公从来不会随意对他发火,背后谈起他时,也总是笑眯眯的。外公总是说,小茨冈有双千金不换的手。我想,大概就是干活很利索的意思。
可是,我那两个舅舅,对小茨冈的看法截然相反,他们总是在背地里说小茨冈的坏话,说他是小偷,是懒汉。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污蔑小茨冈,便跑去问了外婆。
外婆(刘红玉):
嘿,那两个小兔崽子……他们俩啊,在争夺小茨冈呢!等分家后,他们要自己去开染坊,都想把小茨冈拉过去跟着自己干,所以呢,就尽量在对方的面前说他坏话,说他干活不行,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对方误会。还有呢,他们还担心小茨冈留下来,跟着你外公干,你外公脾气这么古怪,弄不好,会单独给小茨冈开个染坊,到那时,他就成了你两个舅舅的竞争对手啦!
所以说,你两个舅舅就知道耍滑头,简直胡闹!
阿列克谢(雪坤):
那小茨冈为什么会来我们家呀?
外婆(刘红玉):
他啊,他是我捡来的孩子。那会儿,冬天刚刚过去,有天早上我一开门,就听到有婴儿断断续续的哭声,低头一看,哎哟,一个小婴儿就躺在咱们家门口的长凳上呢,身上裹着围裙,已经冻僵了,那可怜样啊!
阿列克谢(雪坤):
他妈妈……他妈妈为什么要把他扔了呢?
外婆(刘红玉):
因为穷啊!他妈妈没有奶,喂不了他,自己又没钱,听说我刚生的孩子死了,就给送了过来。你外公本来想把他送到警察局里去的,被我拦住了,我说,咱们要不就收养了这个孩子吧,这是上帝给我们送来的,是他给我们的安慰啊。
孩子,你不知道,老太婆我啊,这辈子一共生了十八个孩子,要是都能活下来,十八家人能占满一整条街呐!可是啊,上帝喜欢我的孩子,就把他们一个个都召去了,我真是……又心疼又高兴……
阿列克谢(雪坤):
那上帝为什么不要舅舅们?
外婆(刘红玉):
好的被召去了,给我留下的都是孬种。所以我很喜欢小茨冈,我给他行了洗礼,慢慢地看他长大。这小家伙,人朴实,心眼也好,真是上帝送我的礼物。
阿列克谢内心独白(雪坤):
外婆觉得小茨冈是上帝送给她的礼物,我想,这礼物大概也有我的份。因为只有有小茨冈的日子,总是特别愉快,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在这个令人害怕的家里,它们就像是一颗颗甜蜜的果糖,让人心里发甜。
每次我们几个小孩挨揍后,他都会想方设法哄我们开心。有一次,他从炉灶下面逮了几只乌黑的蟑螂,然后用细线做一套马具,再把纸剪成的雪橇套在蟑螂身上,让它们拉着雪橇在黄色的桌面上跑来跑去,他呢,就在旁边兴奋地为我们解说。
小茨冈(鲁阳):
接大主教去喽!大家看,最后那位修士背了个大口袋,那里面装着大主教的宝贝呢!哎哟哎哟,这只,它跑的时候头一低一低的,是不是喝醉了?喝醉了,也得去做晚祷告呀……
-
2.偷东西只是为了解闷
-
3.一种奇特的快乐气氛
-
4.血在地板上闪闪发光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1868-1936),苏俄文学奠基人,五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获得者。高尔基10岁时便开始独立生活,先后当过拾荒者、学徒、门卫、工人等,充分地体会了俄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加入俄国民粹党后,大量阅读了民粹党人和马克思的著作,从而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为苏维埃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代表作有《海燕》《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一字,大学中文系教师,着力于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研究。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每个故事里都有人遭受虐待和折磨,或者受别人挖苦、嘲弄和压迫。”
在父亲去世后,小阿列克谢跟随妈妈来到下诺夫哥罗德市,住进了外公外婆家里。乐观又善良的外婆,立刻成了小阿列克谢最好的朋友,而凶狠的外公和愚蠢的舅舅们,则成了他童年的噩梦。在这个地狱一般的家里,丈夫打妻子是传统,儿子打老子是常态,所有人都相互仇视,而仇恨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
在这部自传体小说中,高尔基从一个孩童的视角,观察并描述了农奴社会瓦解之后,通过工业革命迅速开始资本主义进程的俄国社会现状,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悯和关注。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在无穷无尽的工作日里,忧伤也是节目,闹火灾就是逗乐,在一无所有的脸上,连伤痕也是点缀。
怨恨是坚冰,天一暖和就会融化。
人们活着就得商量着办事,这是为人处世的最好办法,我们把这称为习惯,定出规矩,奉为法律。
官员就好比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一来,所有的法律都被他破坏了。
我们有许多虚有其表的东西,看上去是个人,但仔细一瞧——肚子里没有东西,整一个饭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