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生怒发冲冠
- 咱们继续给大家说讲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今天为您说的这一段叫“成仙”。 话说过去,山东文登有一秀才叫周生,他有个发小,叫成生,两人打小一块儿读书一块儿玩儿,亲密的不得了。这周生比成生年纪大,家里有钱。成生家里穷,就靠着这周生过活。两人也从不讲什么穷啊富的,好得跟亲兄弟似的。 有一年呢,周生的老婆生孩子,哎哟,遭罪,生完孩子就过世了,这周生年纪轻轻啊,不能这么打光棍不是?就又娶了年轻貌美的王氏做老婆。王氏年纪小,关键是长得漂亮。成生觉得,瓜田李下,朋友妻嘛,该避嫌,周生不在家,他是绕着走。有一天,王氏的弟弟来看姐姐,一家人在里屋喝酒吃菜呢,恰巧,成生来了。成生一看是这种情况,“哟,你们吃着呢,我来的不是时候,改日再来叨扰”,赶紧告辞了。周生连忙追出去,喊住成生:“你看你这人,拿我当外人不是,我们吃饭有啥要紧的,我给你支张桌子,咱哥俩屋外喝去。” 刚坐下还没喝,周生家的下人就跑过来禀报:“哎呀,老爷,不好了,咱们家的仆人狗剩,抓进县衙被县老爷暴打了一顿!” “为啥?” “听说是得罪了黄吏部。黄吏部家放牛的不小心,把咱家田给踩了。本来也没多大事儿,可这狗剩不知轻重,两人就对骂起来了。放牛的回去一说,黄吏部您也知道,跋扈惯了,就让县太爷把狗剩给收了,打了一顿。” 这周生一听,气得火冒三丈,拍案而起,“好啊,你个黄家放猪的野仔,当年你不就是个矮矬穷,给老子的祖宗搬砖的猥琐男嘛。哦,突然发迹了,还撑的你不行了你!” 这周生坐那儿是越说越来气,越气越激动,站起来就要去找黄家算账。这成生呢,可能是从小家里不富裕,见惯了世态炎凉,没周生那么心思简单。他是死拉硬拽着周生:“哥,您消消气,消消气。千万别去。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的话,现在这强梁世界,哪有什么是非黑白呀?回头别整不好,您再给进去了,咱们得不偿失。”好说歹说,劝了好一阵子,周生才勉强给忍下了,哥俩这顿酒也就不欢而散。 话说,到了夜里,周生躺床在那儿寻思,火又上来了。辗转反侧,整整一宿没睡着。第二天一早起来,就跟家里人说:“这黄家不是东西,咱就先甭说了。那什么狗屁县官,是朝廷发工资,又不是黄家给他开三薪。两面争你也得管两头儿啊,哪儿有他跟狗一样给黄家拍马屁的?他告我,我也去告他,我看看这县官能怎么着!”周生家里人也跟着起哄:“就是,哪有这道理的,简直欺人太甚。你去,加油,你是最胖的,支持你去。” 等到了县里,县官看了一眼周生的呈子,二话不说,直接撕了,扔地上。周生一瞧,火了,“我说大人,您不能不讲理呀,您不是号称青天嘛,您跟那黄吏部什么关系呀,这么偏袒他?您这样还不回家卖白菜呢。“ “呵,白菜,还土豆儿呢,来人,给我拿下。”这县官心说,呵呵,我还管不了你,在这县里,皇上都没我大。这周生就这样被关进了大牢。
-
2.成生两肋插刀
- 话说这成生那日回去后,一直是放心不下,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家里寻他哥们,一听说周生已经出发了,心说坏了,赶紧去拦,可已经来不及了,急得是直跳脚,但又无计可施。 文登这个地方靠海,碰巧,官府抓了三个海盗,县官和黄吏部一商量,嘿嘿,这三个贼人来得正好,就给这周生安一个私通海盗的罪名。就这么着,周生不仅被革了功名,还好一顿严刑拷打。你说冤不冤! 打听到周生被关进了大牢,成生找了门路去探监,见了面,哥俩儿对着是抱头痛哭。周生表示自己那叫一个后悔莫及:“哎呀,我这人就是头脑简单,老弟,我要是当初听了你的话就好了。” 这成生听了就安慰周生说:“哥,你别着急,咱们想个办法看看能不能上告。” “也就只有这条路了。可谁去呀?我那个亲弟弟,傻里傻气的,最大的能耐就是送饭,这种事儿他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嗨,哥,受你恩惠已久,这时候不靠我,你要朋友来干嘛呀?” 说完,成生转头就去京城上告了。到了京城,宫禁森严,见不着皇上。东打听西打听,听说皇上要出门打猎,成生就藏在集市当中,皇上队伍经过的时候,他就跳出来喊冤。皇上问清楚了情况,写了一道御批,让山东巡抚过问重审这个案子,然后复奏上闻。 此时距离周生被抓已经过去十个多月了,这周生都已经被屈打成招了。部院突然接了皇上的御批,吓了一大跳,赶紧重审周生的案子。黄吏部也给吓着了,心说,重审我就得倒霉,死人才不会说话,打算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周生。这黄吏部贿赂了监狱里的牢头儿,不给周生送吃的,他弟弟来,也不让见,想着饿死周生这事儿也就算完了。 成生得知消息,又跑到部院去叫屈,“大人啊,您要再不直接过问这个案子,我那朋友怕是要死在牢里了。”部院这才提人审问,巡抚一看,周生都饿得站不起来了,当下大怒,心说,有皇上的御批你们还敢作怪!当即就把牢头儿给打死了。黄吏部这下彻底吓傻了,再搞事儿,下一个打死的就是自己,赶紧凑了几千两银子来找部院说情,部院接了银子,态度也软了,把周生放了出来,把县官流放,这事儿就这么给了结了。
-
3.成生幻术诱人
-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故事的题目不是叫《成仙》吗,怎么说了半天都是在讲一桩冤案呢,跟成仙什么的八竿子都打不着嘛?各位别急,听我再往下跟您讲。 话说,这周生躲过了牢狱之灾、生死之难,重获自由之后,更是将成生视为自己肝胆相照的兄弟。成生呢,经过这些事情以后,彻底看透了世态炎凉,就来找周生商量,说自己想去隐居。 周生呢,虽然是鬼门关前走了一遭,吃了不少罪,但毕竟家里还有个年轻的老婆,而且家庭条件也不错,舍不得去隐居,就老是笑着推脱:“老弟,你看你,是酒不好喝,菜不好吃,还是老婆不好看啊?咱们接着人生得意须尽欢,不就得了嘛。” 这成生一看,明白了,周生不想去,也罢,那我自个儿就先去了。 日子呐,又过了好几天,老不见成生上家里来,周生就派人去寻他,一去吧,成家人还以为成生在周家呢,周生一听,明白了,知道成生定是走了,赶紧派人到各大寺庙山林找去,可还是杳无音讯。没办法,周生就定期拿着钱来贴补成家老少,也算是略尽兄弟之谊了。 就这样,过了八九年。突然有一天,成生自己回来了,身上穿的是黄巾氅服,看上去那是仙风道骨。这周生很惊喜呀,心说,哈,到处找你找不着,现在你自己回来了,一边抓着成生的胳膊问东问西,一边吩咐仆人将酒席摆上来。席间,周生看着成生的装扮还是很别扭,就说:“哎呀,老弟,你把那道服脱了吧,我看着眼晕。”成生笑而不语,不愿脱。周生又说,“啧,我说老弟,你是不是傻子呀?你有老婆孩子,这么好日子不过,你把他们扔了,你穿个道服搞行为艺术咩?”这成生笑着回说,“嗨,哪儿是我把他们扔了,他们把我扔了才对。我现在呀,住在劳山上清宫。” 二人难得见面,又摆开酒桌,喝了起来,喝完了酒,抵足而眠。睡到半夜,周生梦见成生没穿衣服压在自己胸口上,这个造型太古怪了,咱也不好说啥了,反正是都喘不上气来。正喘着气儿呢,梦醒了,屋里就他周生一个人,成生不见了。不会又不辞而别了吧?周生赶紧吆喝家人拿火把来。家里人拿了火来,吃惊地问:“我们周老爷呢?这大半夜的,您见我们周老爷去哪儿了吗?” 周生哈哈大笑:“骑驴找驴,周老爷,我不就是周老爷吗?” 家里人觉得很奇怪:“您不是成老爷吗?” “成老爷?” 这周生原本是个美髯公,留着长胡子,他边问下人边捋了捋自己的胡子。一摸吓一跳,胡子没几根。周生这才惊了,心说,难道我现在是成生?那周生去哪儿了?周生突然反应过来,这是成生那家伙用幻术引诱我去隐居修道啊。不行,我得去找老婆说说这事儿。刚起身,就被他弟弟给拦下来了:“我说成老爷,男女授受不亲,您这大半夜的进嫂子卧房,不合适吧?”这周生也解释不明白,只能在外面待着了。 但这样也不是个事儿呀,全乱了。怎么办呢?到了第二天,周生立马带着仆人骑马去劳山找成生,一连走了好几天。周生的马快,仆人还没追上来,他就先坐在树下休息,瞥见对面来了个道士,赶紧叫住他:“劳驾,您听没听说过成生?他也是个道士。”道士说:“我听说过这人,他呀,好像在上清宫。”说完,这道士跟过来的另外一个人打了个招呼,然后继续往前走。 跟道士打招呼的人是谁呢?周生仔细一看,原来是他同学。他这同学看到周生是一脸吃惊:“成生,我听说你不是去修道了吗,怎么下山了?”周生费了半天劲给他同学解释了一通。他这同学听完就更惊讶了,说:“就刚刚,我还跟成生打招呼了呢,我还以为是你呢。” 周生听了心里一惊,奇了怪了,我怎么连自己的脸都不认识了?正在想呢,他家仆人这会儿追上来了,两人又快马加鞭的上山。这山路是越来越崎岖,周生就命仆人牵着马下山,自己走上去。走了没多会儿,就见这路边蹲着个道童,自称是成生的弟子:“我师父让我在这迎着你,我给你拿行李吧。”二人一路上是风餐露宿,足足走了三天三夜,来到了一个地方。 周生四下打量了一番,心里纳闷儿,说这儿是上清宫吧,好像又不太像。十月的天气,这里却山花满路,完全不像初冬,那珍奇异兽,色彩缤纷,就如同是仙境一般,可这周生心里想的还是世俗喧嚣,压根儿就没心情留在这儿。 突然之间,周生一抬眼,成生不知怎的就出现在他面前了。两人打了招呼,找了个蒲团坐下。刚坐下,周生就感到四周是万籁俱寂,就打了个盹儿。前后可能就一秒钟,奇迹出现了:刷的一下,两人就换了位置。周生赶紧一摸自己脸,又跟以前一样,胡须满面。他知道,这是又换回来了。
-
4.周生梦里杀妻
- 换回了自己,周生这就想回去。成生说:“老兄,你都来我这儿了,不住几天吗?这么急着走,咱们俩还没喝个酒呢。”周生一想也是,就在成生这儿住下了。到了第三天,周生说:“老弟,不行了,我实在得走了,我都没跟家里人说,他们该着急了。下次我再来看你。”成生说:“行,行李都给你收拾好了,咱走吧。” 周生起来跟着成生就走。可这成生带周生走的不是来的时候的路。没走多久,周生一瞧,竟然到家了。周生还以为看花眼了,搓搓眼,还真是。这怎么回事儿?成生也不解释,就光在那儿笑,“我不进去了,你自己进去吧。” 周生先敲了敲自己家门,可敲了半天也没人理他。就在这时,周生突然发现自己是身轻如燕,用脚一蹬,用手一撑,蹭,就越过墙进院子了,接着又连跳几道墙来到了卧室门外。 这周生刚准备进去,突然看见卧室里的灯是晦暗不明,还有嘀嘀咕咕的声音,就舔开窗户纸往里瞅。这一瞅不要紧,只见他老婆坐在仆人腿上,两人用一个杯子喝酒呢。他老婆说:“亲爱的,今晚,他肯定不会回来了,你就在我屋里睡吧。”仆人道:“好好好,美人儿,我是不是比他帅多了?来来来,我再喝一口。” 王氏和仆人那亲热劲儿,让周生是怒火中烧。周生刚想发作,转念一想,双拳难敌四手,我一个人打不过他们呀,得去找成生来帮忙。于是,他又翻出墙来跟成生这么一说,成生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两人来到卧室外面,周生抱起一块大石头,咣当咣当的砸门。里面就听见王氏失声嚷道:“啊,这是相公回来了!你快,把门堵上。”周生越砸,屋门关的越紧。就在这时,只见那成生拔出宝剑,轻轻一拨那门,哐!门分左右全开了。周生扔下石头直接往里冲,这仆人一看,只能硬往外跑,还没跑出没几步,成生拿着宝剑,寒光一闪,就听见一声惨叫,一只胳膊就飞到了屋外地上。仆人直接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周生冲进里屋,一把抓起自己老婆,“你个贱人,你什么时候跟这狗崽子好上的?” “我……” “你说!” “我……我刚过门儿没多久,就跟他好上了。” 周生没有再问,只见寒光一闪,地上就多了一颗人头。周生还不解恨,又挑出老婆的肠子来挂在院子的树上,场面是极度血腥。弄完了,周生用毛巾擦擦手,跟着成生走出院子,原路返回。 话说就在这时,周生突然惊醒了,发现自己还躺在上清宫的床上:“哎呀,吓死我了,我刚怎么做了个这么吓人的梦呀”。成生也不问什么梦,就好像他知道,只是笑着说:“嘿嘿,老兄你觉得梦是真的,真事儿你却觉得是在做梦。”周生都给他绕晕了,心想,你说的这什么乱七八糟的。成生不再言语,笑了两声,把他的宝剑抽出来,上面是血迹犹存。周生惊魂不定,心说,这成生是不是又拿幻术骗我呀?成生还是笑而不语,催着周生收拾东西,二人一起回家。 等到了家,成生走到院子外面就停住了,说:“这不就是昨天我拿着剑等你的地方吗?我呀,看不了这么恶心的东西,就不进去了,还在这等你。过了申时你要是不回来,我就自己回去了。” 这周生被他说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开门一看,房屋萧索,没有人烟。周生正站在那儿东张西望呢,就见他弟弟二郎哭着跑出来:“哥,你可回来了!不得了了,这几天你出了门,贼人半夜把嫂子给杀了,还把肠子挂树上,太吓人了!现在官府还没捉到贼人呢。”周生方才大梦初醒,赶紧把来龙去脉跟二郎一说,嘱咐二郎千万别再声张了,把二郎吓得大惊失色:“哥,你可别吓我,那现在你准备怎么办?” “怎么办?我要隐居去了。我儿子呢,就交给你,你抚养他成人吧。还有……二郎啊,在这世界上啊,嗨,还是忍耐为人生第一大乐事啊,你可记住喽。”说完,这周生突然就不见了。 周生把自己儿子托付给了弟弟二郎,可他这弟弟啥也不会,过了几年,周生的儿子越长越大,家里也越来越穷,请不起老师,二郎只能亲自上阵自己教。有一天清晨,二郎一开门,看见一封信。拆开一看,里面有一枚二指长的指甲。他也没在意,就把指甲扔在砚台上,问家里人信是哪儿来的,没人知道。等问完了转身一看,砚台已经变成了黄金。二郎又拿着指甲点铜铁,也是一样。这周家从此是陡然而富,二郎也拿出千金送给了成家的孩子。这事儿慢慢越传越广,到后来,人们就相传这周成两家都有点金术这样的绝技。 到这儿,《成仙》的故事就给列位说完了。有的朋友可能听完有点懵,不知道这故事究竟要表达什么,咱们来给各位捋一捋。 在蒲松龄的整本《聊斋志异》当中,《成仙》可以说是寓意最丰富、也最深刻的篇目之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其主旨历来是众说纷纭。不过总的来说,也还是想要达到警世和醒世的目的。这里面包含有这么几层意思。 首先呢,是比较表面一些的意思,就是劝说世人,身处黑暗的现实之中,要尽量保持忍耐,切不可因一时之气,发一时之怒而惹祸上身,遭受牢狱之灾,白白丢了性命。故事里的周生,不就因为没能忍住自己的怒气,差点儿就死在代表黑暗现实的恶人手里了吗? 除了表面劝诫世人要多忍耐之外,《成仙》这篇故事更深层次的寓意,是要引导世人去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自我。日常生活中,咱们每个人差不多都和故事里的周生一样,留恋于尘世的各种诱惑,有的呢追逐财富,有的呢醉心于名利,有的呢追求美色,总之是浑浑噩噩,即便是如周生那般遭遇到大灾大难,等到时过境迁,又会回到从前的生活状态,对什么是真正的自我缺少觉悟和反思。 不过呢,尘世之中,浑浑噩噩的现实里也有那么少数一些人,这些人按照佛教的说法,比较有慧根,按照道教的说法,就是比较有仙根,可以看透现实的浑噩和不真,想要远离尘世,追求真正的自我。《成仙》这篇故事里的成生就属于这种,原本遭受牢狱之灾差点没命的是周生,结果却是成生先看透了尘世,率先修仙入道。 入道之后的成生,对尘世也并非全然毫无牵挂,他和周生之间的友情并没有因为修仙入道而化为虚无,相反,正是出于二人之间的友情,成生费尽心思点化周生看破尘世,参透真我,一同悟道归隐。 为此,成生先是运用幻术给周生换了一张自己的脸,开启了周生领悟真我的机关。咱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醒来,我们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变了一张脸,我们还是原来的自己吗?如果面目改变,我还我吗?我究竟是谁? 经过换脸事件,周生虽然对“什么是我”这个问题有了醒悟,但对尘世的生活仍然十分留恋,尤其是对妻子王氏十分不舍,家有如花美眷,不肯归隐入道。所以,为了让周生真正认清尘世如梦,什么如花美眷,什么功名利禄,都不是自我真正的归宿,成生又施展幻术,让周生看见妻子王氏偷情的场面,最后周生梦中杀妻,终于归隐山林,走向了修仙悟道。 在古人那里,归隐入道是寻找真正的自我的一种出路。不过呢,对咱们今天的人来说,要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自我,方式更多了一些,而且不必全然脱离生活的实际、脱离尘世。蒲松龄在《成仙》这篇故事里,更多是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真正的自我”。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咱们每个人都得自己去想,去寻找,去回答。 好了,今天咱们就给大家讲到这儿,下期节目还会更加精彩。咱们下一讲给大家说说《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这篇故事。咱们下次节目再见!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蒲松龄,生于明末,卒于康熙年间。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一生穷困潦倒,著作丰富,除《聊斋志异》外,留下诗、词、文共计千余篇,并著有《日用俗字》、《药祟书》、《农桑经》等科普读物。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雨辰,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聊斋志异》是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中国文言小说最后的高峰。全书分为十二卷,近五百篇。有山东特产的鬼怪传奇,也有原装进口的佛经教义;有热烈浪漫的人狐恋曲,也有魔幻现实的人事纠葛;有偷桃种梨的道法,也有穿墙通天的仙术;有痴情、苦情、悲情、绝情、柔情,不出情理之外;也有仁、义、孝、友、谅,常在人伦之中。
真可谓:鬼怪狐仙,说尽人间不事平;如梦如幻,庄列班马孤愤书。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
吾愿读书之士,览此奇文,须深慧业,眼光如电,墙壁皆通,能知作者之意,并能知圣人或雅言、或罕言、或不语之故,则六经之义,三才之统,诸圣之衡,一一贯之。异而同者,忘其异焉可矣。不然,痴人每苦情深,入耳便多濡音。
幻由人生,此言类有道者。人有淫心,是生亵境;人有亵心,是生怖境。菩萨点化愚蒙,千幻并作,皆人心所自动耳。
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寤耳。可哀也夫!
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窃闻山中有草,名“笑矣乎”。嗅之,则笑不可止。房中植此一种,则合欢、忘忧,并无颜色矣;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