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听
1.将相不和
- 今天这一集,我要把春秋战国时候的大国齐国给灭了。开个玩笑,灭齐国,那是秦始皇的事,咱们就说说齐国最终是怎么灭亡的。 上一讲说到,田氏代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动荡,又一个强人领导登上了历史舞台,那就是齐威王。齐威王把忠言当成宝,把人才当成宝,因此取得了成功。他手下最得力的人才,就是相国邹忌和大将军田忌。但就像上一回结尾说的,人才之间如果是良性竞争,对国家大有好处,但若是恶性竞争,对国家就是百害而无一利了。齐国这一文一武两个大人才,恰恰就踩了这个雷。 谁先挑事儿的呢?还是相国邹忌。邹忌这人很有本事,但心胸狭窄,见不得比他能比他优秀的人,大将军田忌就这么成了他嫉妒的对象。说到这儿,咱们先把镜头给到田忌,来个人物背景知识介绍。 田忌这个人,我们不陌生,小学课本里学过“田忌赛马”,说的是田忌跟齐威王赛马时,靠着孙膑的计谋,扬长避短,三局两胜,赢了齐威王。从此以后,田忌对孙膑是大写的服字,并把他引荐给齐威王,拜为军师。 大家知道,孙膑是历史上著名的兵法家,而历史上真实的田忌,其实也很了不起,是当时有名的猛将。这二人组CP,自然就是要搞大事儿的,结果也恰恰说明,这对CP威力无穷,一举把齐国推向了历史巅峰。 比如齐威王二十六年,魏国大将庞涓攻打赵国,田忌跟孙膑率军救援,上演了著名的“围魏救赵”,在桂陵大破魏军,这就是著名的桂陵之战。几年之后,魏国又进攻韩国,田忌和孙膑这对黄金搭档再次出击。这一回,齐军使用了“添兵减灶”的战术,把魏军诱入埋伏圈,歼灭其十万之众,庞涓自杀,这便是著名的马陵之战。这两次战役非常精彩,有许多细节,在这儿呢,我先省略,留待后面铺开场面细细跟各位说。 桂陵、马陵之战,是田忌平生的得意之作,两战之后,齐国名声大噪,成为诸侯中最强大的国家。之前咄咄逼人的魏惠王,也不得不到齐国拜见齐威王,并在徐州举行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接下来,齐国又打败了前来入侵的楚军,齐威王登上了事业巅峰。 齐国高歌猛进,齐威王风光无限,想必内心也是美滋滋的。可是,相国邹忌内心的不满,也快绷不住了。没别的,田忌的战功越高,邹忌的嫉恨也就越大。按理说,邹忌和田忌一文一武,本来是井水不犯河水;而且邹忌贵为相国,还被封了侯,位高权重,但他总觉得田忌会威胁到自己,怎么看人家都不顺眼。 邹忌有个手下叫公孙阅,此人是个舌辩之士,诡计多端,他急主子之所急,就献上一计,说:“您可以建议大王去攻打魏国,大王肯定会让田忌领兵出战。要是他打赢了,那也是您的功劳;他如果打败了,不是战死,就是败军之将,那他的小命不就捏在您手里了?” 邹忌一听,觉得有理,就向齐威王建议说,魏国欺人太甚,到处搞事情,咱们应该灭灭他的威风。齐威王同意了,就派田忌率军攻打魏国。 邹忌满以为田忌会输,要是赢了,也是小胜。没想到田忌竟然打了大胜仗,三战三捷,打得魏国毫无脾气。田忌出尽了风头,结果倒头来,大家都忘了这是邹忌策划的了。 眼看一计不成,公孙阅又向邹忌献上一计,说要除掉田忌,咱们可以将计就计。您派一个人,伪装成田忌的手下,带上十斤黄金,去临淄的大街上找个名头最大的算命先生,动静闹得大点,吃瓜群众越多越好。算什么卦呢?就说大将军名满天下,如今想干件大事,有点拿不准,找个算卦的测测吉凶,看成还是不成。等算完卦,您再派人把那算命先生抓来,当着大王的面,审问他,让他亲口说出田忌想造反的证词,田忌肯定百口莫辩。到时候咱们把他办成个谋反的铁案。 邹忌一听,此计妙啊。当即安排下去,齐威王果然上了当,觉得田忌心怀不轨,命人捉拿。田忌得知消息,大怒,率亲兵攻打都城临淄,捉拿邹忌,想杀之而后快。殊不知,他这么一搞,反而坐实了造反的罪名。临淄最后也没打下来,他本人也逃亡国外。 公孙阅这一招确实够损够毒辣,但也不全是空穴来风。按《战国策》的记载,田忌伐魏获胜后,孙膑就对他说,您大可趁着这次取胜之机,干一件大事。您不是跟邹忌不对付吗?不如率得胜之师回国,以老弱病残留守此处,率精锐人马拿下临淄,到时,那邹忌必然是亡命天涯,齐国也就在您的掌控之下了。 说到这,孙膑又讲了一句:如果您不这么做的话,恐怕就再也回不去了。不知道田忌是怎么想的,或许他不想落个谋反污名,后来果然被邹忌抢了先机,自己反倒流亡国外。 田忌逃到楚国,就这样田忌还不放心,怕他带着楚国军队反扑回来,又使了手段,让楚王把田忌牢牢地留在了楚国。就这样,一直到齐威王去世,其子齐宣王上台,田忌才得以平反,安全返回齐国,官复原职。 以上说的都是齐威王时代,总得来说就是,齐威王重视人才也重用人才,在邹忌田忌孙膑这三驾马车的带领下,齐国一路高歌猛进,打得各路诸侯没脾气,成为当时NO.1的东方强国,就连齐威王本人,也从原来的“侯”晋级为“王”。只可惜,将相不和,内部争斗不止,成为齐威王时代的一大缺憾。
- 2.天下学术中心
- 3.极盛而衰
- 4.从复兴到末路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司马迁,西汉人,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史学家之一,出生于史学世家,早年从父亲学习,后来又游历各地,考察风土人情。后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投入监狱,后又被施以腐刑。出狱后,司马迁决定完成父亲的遗训,用十四年时间写出《史记》。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余少镭,前媒体人,专栏作家,影视制片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世家》为《史记》五体之一,讲述的是自西周至西汉初的各诸侯国的兴衰败亡,它以编年之体记诸侯之事,前后三十篇。三十世家,有的长寿,延续数百年之久;有的短命,分封几年即灭国;众多诸侯,有的带领封国走上争霸称雄的道路;有的陷于权力斗争,狗血事件不断。《史记》之世家系列,带您体验先秦、西汉初期各诸侯的百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