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花船赴宴观歌舞
- 在京师西北方向二百里外,有一座古老的山城,名叫汉源。汉源地处群山之中,常与外界隔绝,少有异乡人移居此处。山城坐落在一片大湖边,湖面烟雾缭绕,夜晚更显幽暗诡异。此湖颇为神秘,历来就有许多离奇古怪的传说,常年有不幸之人溺死湖中,尸骨难寻,还有人曾经见过鬼魂在岸上游荡…… 此时,狄仁杰正站在衙院的二楼,眺望汉源全景,鳞次栉比的屋顶尽收眼底,万家灯火闪烁其间。白日将尽,夜幕降临,狄仁杰捋着胡须,对身旁的家仆洪亮说:“自我赴任汉源,已有两月有余,却从未接手一件要案。” “老爷,说明汉源百姓奉公守法。” 狄仁杰摇摇头:“非也,汉源与世隔绝,本地势力盘根错节联系紧密,一旦发生什么事,总是瞒而不报,本县亦被当作外人。我总觉得,城里似乎在暗中酝酿什么阴谋。还有,关于这大湖的奇异传闻,为何频繁有人溺死其中,却不见尸首……” 狄仁杰正陷入沉思,马荣乔泰走了进来:“启禀老爷,晚宴即将开席,轿子已在外面准备好了。” 今晚,汉源一众乡绅名流在湖上设酒作宴,为新任县令狄仁杰接风洗尘。狄仁杰带着亲信下属,欣然赴宴。 汉源花船颇负盛名,花船是水上行院,供客人与歌姬饮酒作乐。狄仁杰等人登上一艘豪华的大花船,船上宴厅足有三丈长,装潢十分气派。船上宾客众多,皆是汉源的乡绅名流。 且看为首的这一位,身穿绣金绛紫长袍,名叫韩咏翰。韩家世代居住在汉源,家中地产丰富,是汉源最有名望的大户人家。 韩咏翰热情地向狄仁杰介绍在座宾客,他指着对面那位气度不凡、颇有官家威严的男子:“这位是来自京城的富商刘飞波,因为在此处有一座消暑山庄,就在我家旁边,所以常在汉源活动。” 狄仁杰愣了一下,心想此人一身官家气派,竟然是个富商。韩咏翰似乎看出了狄仁杰的疑惑,在他耳边低声道:“刘先生出身京城世家,从小立志步入仕途,可惜科举落榜,未能如愿。一怒之下竟弃文从商,不料生意做得极好,如今已是家财万贯。” 说着,他又指向右席首坐的一位清瘦老者:“这位是康伯,咱们汉源有名的丝绸商。旁边这位是他的弟弟康仲。”座上还有当地金匠行会首领王掌柜,银匠行会首领彭掌柜、玉行会首领苏掌柜等人,韩咏翰一一给狄仁杰引见。 韩咏翰举杯致辞:“来,我们欢迎狄大人驾临本县!狄大人断案如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实在是咱们汉源百姓之福啊!不过,咱们汉源是个小山城,我等都是愚鲁乡民,奉公守法,少有事故发生,只怕日子久了,狄大人会觉得乏味啊!” 狄仁杰微微一笑:“汉源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距离京师不过二百里,实在是颐养天年的好地方,我听说光禄大夫梁孟光退休后,正是来到汉源颐养天年。” 韩咏翰又敬了狄仁杰一杯,缓缓说道:“梁大人确实住在汉源,他家就紧挨着刘飞波先生的山庄呢!梁大人年过九旬,身体一向硬朗,不过从半年前开始,梁大人的头脑就变得混沌起来,也不愿接见客人了……” 酒过三巡,众人意兴正浓。韩咏翰挥手示意,两名妙龄女子翩然走出。一位叫作莲花,另一位叫杏花。杏花是本地有名的舞姬,芳年十九,端丽秀美,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一丝大家闰秀的气派。 有舞姬助兴,众人喝起酒来更加豪爽。几番推杯换盏之后,韩咏翰已不胜酒力,伏在桌上呼呼睡去。 众宾客忙着频频举杯,谈笑风生,原本站在一旁的杏花殷勤地走来,给狄仁杰倒酒,趁众人不注意,她凑到狄仁杰耳边,用十分轻柔却清晰的声音说道:“太爷,汉源危矣!有人正在图谋不轨!”
-
2.水下惊魂现浮尸
- 狄仁杰心中一惊,转头看向杏花,杏花却有意回避,假装无事,又没来由地说了一句:“但愿太爷会下棋。” 说着,杏花伴着乐声翩翩起舞,身姿优美宛若天仙下凡。一曲舞罢,杏花便回梳妆室更换舞裙,补些胭脂水粉。狄仁杰也离开座席,与各位宾客祝酒闲谈。过了好一会儿,等他落座,发现众人都已经回到自己座位,唯独不见杏花。 狄仁杰随口问道:“杏花在哪?”另一舞姬莲花去梳妆室找她,却回来禀告:“真是怪事,妈妈说杏花从梳妆室出去已有好一阵子,不知她去了哪里?” 狄仁杰想起刚刚杏花在自己耳边说的话,心中有种不祥预感,便假装要参观参观花船,走到外面,对三名亲信说:“你们去左右两边的舱房,包括盥洗室,仔细查看一遍。” 狄仁杰走遍了整艘花船,都不见杏花的身影。他隐隐不安,站在船舷边,低头望向栏杆外,湖水倒映着花船上的彩灯。突然,狄仁杰身躯一震,只见水面上冒出一张苍白的人脸,双目圆睁,一动不动,正直直地盯着自己!正是杏花! 狄仁杰正要下去,正巧马荣从拐角处出来,他也发现了湖中的浮尸,立马走下舷梯,将杏花的尸体抱起,走回舱房,轻轻地放在床上。马荣一边拧干衣袖,一边说:“这姑娘分量可不轻,想必是衣服里塞了什么重物。”狄仁杰对马荣说:“你去外面甲板上守着,不许任何人进来!” 狄仁杰仔细检查尸体,只见太阳穴有一片青紫伤痕,接着,他又在杏花宽大的衣袖里找到一只圆形铜香炉。思索片刻后,他对洪亮和乔泰说:“凶手一定就在这船上,他用香炉把杏花砸晕,然后把香炉塞进她的衣袖,再将她抛入湖中,利用香炉的重量沉尸湖底,没想到死者的衣袖挂在舷梯的一枚钉子上,拉住了尸体。” “嗯……这是什么?”洪亮从死者的另一只衣袖里掏出一个湿漉漉的小包,里面有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打开一看,竟是一张棋谱,狄仁杰忽然想起杏花说的最后一句话“但愿太爷会下棋”。可是这棋谱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狄仁杰小心将棋谱收好,回到宴厅,此时宴厅内依旧歌舞升平,宾客谈笑风生。众人见狄仁杰回来,说道:“大人终于回来了!我们正准备上船顶赏月呢!”
-
3.惊闻侍女述鬼怪
- 狄仁杰神情严肃:“各位请肃静!今晚的宴会可能要至此为止了。接下来,本官将第一次行使作为汉源县令的权力,将这宴厅变成临时公堂!皆因方才,在这花船上,在大家的眼皮底下,发生了一宗命案,死者就是刚刚还在我们面前献舞的杏花姑娘!” 众人一片哗然,狄仁杰继续说道:“案发细节本官不便向诸位透露。但此刻船在湖中央,凶手必定还在这花船上,船上所有人都难脱嫌疑。”狄仁杰向三位亲信示意,洪亮、马荣和乔泰立即挪动桌椅,临时摆出一个公堂的布局来。 狄仁杰开堂审案:“杏花姑娘一曲舞罢后便回舱房换装,当时宴厅人员来回走动,颇为杂乱,现在请大家如实上报那段时间的行动。” 首先开口的是金匠首领王掌柜:“大人,杏花遇害着实让我震惊。我知道这花船底舱有十八名桨手负责划桨,这些人大都品行不端,嗜酒好赌,常与歌伎有感情纠葛,请大人明察!另外……”王掌柜欲言又止。 “王掌柜,有话但说无妨!” 王掌柜略带惊恐地继续说道:“这大湖历来就有许多吓人的传闻,传说有时会有鬼怪从湖底冒出来害人性命,今年湖中已经溺亡不下四人,而且全部都找不到尸骨。还有人声称见过鬼魂在周围游荡……” 狄仁杰打断他的话:“你所说这两种情况,本官都会仔细考量。下面本官将单独询问大家,各位务必如实回答,不得隐瞒!” 经过漫长的轮询之后,狄仁杰综合各家所言,相互佐证,基本还原了杏花离席之后,花船上的人员动态。 韩咏翰醉酒头晕,到船头甲板上吹风醒酒,但没有人能证明他中途没有离开过甲板; 刘飞波陪彭掌柜到外面透气,期间刘飞波独自穿过廊道去盥洗室,而后又回到彭掌柜身边,这中间没有见过第三个人。两人回到宴厅后,看到康伯康仲在争吵,刘飞波便上前劝和; 王掌柜去了盥洗室,一路没见到其他人,回来时正好看见康伯和康仲两兄弟在争吵,刘飞波在中间调和。 苏掌柜佐证了王掌柜和刘先生一前一后离开宴厅,然后发现自己的衣服不小心沾上了鱼汤,便在花船上一个专属的舱房里换了衣物,出门时还见到杏花,当时她看上去有点匆忙,但没有说什么。 盘问完毕,狄仁杰陷入沉思。看似每个人都清晰地上报了行踪,实际上却存在诸多漏洞。比如,王掌柜和刘飞波都声称去过盥洗室,两人并没有碰见,也没有其他人看见。韩咏翰自称一直待在甲板上,并没有人能证明。苏掌柜在专属舱房里换完衣服后,还看见过杏花,他很可能是最后一个见过杏花的人。 狄仁杰又叫来梳洗室的侍女,谁知侍女一上来就哭哭啼啼:“杏花一定是被湖里的鬼怪给抓去了!老爷,趁着鬼怪还没有把整艘船弄沉,赶紧上岸吧。那鬼怪的样子好吓人,我亲眼看见的。” 狄仁杰惊讶地问:“你在哪里看见的?”“那鬼怪就在窗子外面冲她招手。杏花小姐也看见了,她又怎能不乖乖跟着去了?” 众人议论纷纷,面露恐惧。狄仁杰一拍桌案:“那鬼怪什么模样?”“回老爷,小女子看不出什么形状,只是一团阴森森黑漆漆的暗影。” 美酒佳肴歌舞宴,良辰美景转瞬空。狄仁杰在花船遇到了第一宗凶案,而且还是在他眼皮底下发生的命案。究竟是何人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在县令面前杀人抛尸?还是湖中鬼怪现身作祟,拿了那可怜舞姬的命?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高罗佩,荷兰外交官,著名汉学家。高罗佩精通中、英、日、梵等十几国语言和文字,尤其痴迷中国文化,写得一手好书法,擅长吟诗作对,琴棋书画样样通晓,写过许多关于中国传统工艺玩物、历史习俗的文章。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多啦A队,正牌刑侦张Sir、贴牌文艺男青年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公元666年,狄仁杰任汉源县令,在这个距离京师仅二百里的古老小城中,有一个神秘的大湖,湖中溺亡者众多且不见尸骨,有人看见死者的鬼魂在岸上游荡……狄仁杰在花船赴宴时,舞姬杏花遭遇杀害,抛尸湖中。杏花死前留下迷局一般的棋谱。当狄仁杰深入追查时,一对新婚夫妇离奇失踪,看似平静的汉源古城,正在酝酿一场惊天阴谋……
本节目以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仁杰在州县各地为官断案、伸张正义的传奇经历。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