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Vol.30|他对妻子最后的爱,就是买下她写给情夫的一封信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他对妻子最后的爱,就是买下她写给情夫的一封信
- 你好,这里是路上读书,我是雪坤,午夜十分,翻开一本好书,陪你度过这喧嚣时代的每一个夜晚。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来自英国作家毛姆的短篇小说《信》。生活中,我们总是难免会遇到许多尴尬,比如,无意间撞见好友的另一半出轨了,你是选择如实地告诉好友,还是选择假装不知呢?假如当你选择告诉好朋友,出轨的人却请求你保密,不然会给好友造成更大的痛苦,这时,你又会怎么办呢?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看看在这个由婚外情引发的情杀案中,处于尴尬位置的律师是如何选择的。
探监室内,空荡荡的,一男一女相对而坐,男子挺直着腰,又一次翻阅起眼前的案卷。案发至今,他已经是第三次来这里了,他是一名律师,坐在他对面的女人,是他的委托人,也是本次枪杀案的凶手。
男子抬头看着女人,让她再讲一下那晚案发的过程。女人微微一笑,停下手里绣花边的活儿。很难想象,狱警竟然会同意她在这里绣花边来打发时间。
女人名叫莱斯莉,身材瘦弱,有几分姿色,在别人眼中是个可爱、谦虚,有教养,又有些孤芳自赏的种植园主夫人。她平静地看着眼前的律师,熟练地讲起了案发过程:
那天,丈夫刚好出差,剩我一人在家。晚上九点多,仆人已经休息了,我像往常一样在起居室里绣着花边,突然,花园石子路上响起一阵脚步声,接着,就听到有人踏着台阶走上廊台,站在门口敲门。我很害怕,屏住呼吸,一动不敢动,隔了一会儿,门外传来一阵轻微又熟悉的人声,我这才知道原来是邻居哈蒙德先生。因丈夫不在家,我请他改天再来,但哈蒙德坚持说,他只是散个步。
哈蒙德是附近的一个橡胶种植园主,离我们家只有八英里,他曾经参加过战争,身材高大,膝盖受过伤,走起路来有点不方便。我丈夫曾和他友好相处过一段时间,但后来发现他老喜欢往女人堆里钻,就渐渐不再和他来往了。不过那天晚上,他一直站在门口不肯走,我看是老熟人,也就开门让他进来了。
进来后,我们倒了点酒,像个老朋友那样,谈着天气,聊着镇上的新闻。聊着聊着,哈蒙德突然说:“一个美女干嘛把自己打扮得这么平庸?”我很意外,有点尴尬,就敷衍着说:“漂亮也好,平庸也罢,我都无所谓。”哈蒙德竟然站起身,笑着靠近我,想要摸我的手。我很生气,打了他一下,让他坐回去,不然就下逐客令。
他没有移动,还拿起酒杯继续喝,我让他别再喝了。他却说:“我可不是因为喝醉了才这样说。第一眼见到你,我就爱上你了。这话一直藏在我心里。”我越来越生气了:“我是不会爱上你这种人的。”说着,我走到廊台去喊仆人,打算把他撵出去。可我刚喊了一声,他就从后面死死捂住我的嘴,他把我搂进怀里,疯狂地吻我。
我被他紧紧地抱住,挣扎不脱,他的身体,他的气息,让我感到既恶心又窒息。他想把我抱进卧室,但我一直奋力地挣扎着,经过客厅时,他的膝盖撞到了桌子,整个人倒地上了。我趁机挣脱,翻出桌子里的手枪,警告他:别过来!可他依旧笑着,继续靠近我。我害怕极了,慌乱中,我朝他开了一枪。哈蒙德打了个趔趄,愤怒地向我走过来,我又开了一枪,这时他才向廊台后退,但我已经吓坏了,浑身颤栗着,又举着手枪疯狂开了几枪,直到所有子弹打完。
枪声惊醒了仆人,等他冲进来时,哈蒙德已倒在廊台上。是仆人报的警。警察来了后,我如实相告,哈蒙德想强奸我,慌乱中被我开枪打死了。
“以上就是整个案发过程。”莱斯莉平静地说。
律师乔伊斯看着眼前这个女人莱斯莉,他有些难以置信,莱斯莉对案情的过程记得清清楚楚,几次的表述,连细节都一模一样,而且,她神情镇静,好像在讲述别人的案子。不过,让律师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莱斯莉要连开六枪?验尸报告上说,其中四枪是在离受害者很近的地方开的,这说明,莱斯莉当时是站在哈蒙德身边,一口气把子弹打光的。
关于这个问题,莱斯莉的解释是:“我想我太害怕了,情绪失控地就把子弹打完了。”
这不是一个让人能够信服的说法,但整个案情还是很偏向莱斯莉,毕竟死者哈蒙德生前私生活很不检点也是事实。
第二天,在事务所内,律师乔伊斯仰靠椅背,两肘搭在椅子扶手上,目不转睛地看着书架上已经翻烂的卷帙浩繁的《判例汇编》。有人敲门,是一个叫黄志成的中国籍见习生,律师素来挺欣赏这个年轻人,笑着问他有什么事。黄志成斟字酌句,饶有兴趣地说,他知道一件事可以逆转这个案子。
“什么事?”
“一封信。”实习生顿了一下,“一封死者临死前收到的信。”
律师问信上写了什么。实习生掏出一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罗今晚外出,我急欲见你,心急如焚,如若不来,后果自负。来时勿开车。落款人:莱斯莉。
这是一份手抄件,律师不相信这是莱斯莉写的,一个有教养的女子是不会写这种信的。但见习生却告诉他:“原件在一个华人太太手上,她是死者哈蒙德的情妇。”律师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感谢黄志成告知此信息,说着往外走了。
到了探监室,莱斯莉依旧一副温文尔雅的神态,闲聊几句后,律师问她有没有写过信给死者哈蒙德。莱斯莉说没有,从来没有。律师调了调坐姿,慢慢地说:“我有一封信,是出事那天,你写给哈蒙德的亲笔信。”
“不可能。”莱斯莉一口否决。
律师拿出了那张字条,莱斯莉看了一眼,笑了:“这不是我的笔迹。”律师收起字条,告诉她,这是手抄的一份,信的原件在别人手上。
“什么意思?”莱斯莉双眼直直地盯着律师。
律师严肃地答道:“这需要你来解释。”
莱斯莉有点慌,她说她可以发誓,信是伪造的,一定是有人想陷害她。其实只要审问一下她的仆人,当天有没有送过信,情况就不言自明了。乔伊斯见她依旧否定,淡淡地表示:“如果不信任我,那就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见律师这副姿态,莱斯莉这才承认,她是写过信给哈蒙德,但只是想托他买一把枪,打算送给丈夫作生日礼物。
律师说:“你应该再看看字条,再来说是什么事。”但莱斯莉拒绝再看字条。律师告诉她:“现在大大有利于你的形势,会因为这封信而葬送掉,加上你连开六枪的行凶过程,就算看在我和你丈夫多年的交情上,我拼尽全力帮你,你这牢狱之灾只怕也是躲不过去了。”
莱斯莉面如死灰,但还是说他们没有证据。律师告诉她,有了这封信,再审问审问附近的人,相信会得到一些想要的结果。莱斯莉吓得发抖,整个人瘫软在地上,过了好一会儿,律师才上前扶她起来,让她冷静一点。
莱斯莉呢喃着说:“我把一切都搞砸了。”然后,她问有没有办法把那封信搞到手,只要把那封信搞到手,一切就有办法了。
“有,但数目不小,毕竟这跟买通证人是一样的。”
莱斯莉激动起来:“我丈夫能够筹到钱的,他那么爱我,他一定会为我想办法的。”说着,紧紧地抓住律师的手:“为了保护一个善良忠实的人免受痛苦,请您拿到信后,立刻就把它毁掉。”乔伊斯注视着她,点了点头,离开了。
回到办公室后,那个见习生黄志成敲门进来了,汇报完工作后,他问律师,是否要跟他朋友见一面。律师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那封信不是莱斯莉写的,是伪造的。”
“如果是伪造的话,那把那封信交给检察官也应该没用了吧?”
“自然,只是伪造的东西又何必再交上去呢?”
“提交可疑证物也是我们的义务之一啊。”
律师和这个中国籍年轻男孩互相看着对方,两人都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还是实习生打破沉默:“如果把信交上去,对您的委托人是不利的。”接着,他又表示,能够说服朋友,把信的原件叫交出来。律师挪了挪身子,慢慢问道:“你那位朋友,觉得这信值多少钱?”
“一万美元。”
“一万?不可能,最多五千。”
见习生说,他一位朋友已经说服了那位华人太太,就一万美元,少一分都不行。律师看着见习生,他想,眼前这个年轻人只怕是把底细摸清楚了,没有再商量的余地。
“那位华人太太在哪里?”律师问道。
“在我朋友家里,如果想买下那封信,我可以带路。”
中午,律师到俱乐部来找莱斯莉的丈夫克罗斯比先生。多日不见,两位老友照例是一起吃了午饭,又闲聊消磨了一阵,再才谈起案子的事情。
律师提到那封信,克罗斯比直接否认,说不可能存在那样一封信。律师告诉他,事实就是如此,由不得他不信,确确实实是他妻子莱斯莉,在案发当日给死者写了一封信。
克罗斯比还是不信,律师又说,莱斯莉是想委托对方买枪给你做生日礼物。现在情况非常不利于莱斯莉,如果想要救她,不让她身陷囹圄,就只能拿钱买下那封信。
克罗斯比脸色难看,一万美元,差不多得把他全部家底给赔上,把所有庄园都抵押,才有可能筹到这么大一笔钱。但他还是说,今晚十点,他会把钱筹到的,他要亲自去找那个华人太太,把信买来!
律师忙说:“我单独过去就可以了。”但克罗斯比认为他出了钱,他就应该跟过去。
晚上十点,那个见习生黄志成带着他们走进一间灯光昏黄的小屋,屋内坐着几个华人,一股鸦片味道。那个华人太太出现了,脂粉擦得很厚,戴着沉甸甸的金项链和手镯,一脸的从容不迫,在黄志成身边坐下。
律师问她原件带来了没有,女子拿出那份信。克罗斯比没说什么,掏出一沓五百美元的钞票,数了二十张后,交给了黄志成。克罗斯比接过信,看了看上面的内容,律师伸手去拿,但克罗斯比咬着牙,把信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律师和克罗斯比离开了,黄志成留在屋子里没有离开。
几天后,莱斯莉无罪释放了。律师太太精心准备了一顿午宴,庆祝莱斯莉平安归来。宴会上,律师太太滔滔不绝,莱斯莉配合地笑着,律师和克罗斯比始终沉默着。午餐后,律师太太说要开车带他们出去兜兜风,放松放松心情,克罗斯比拒绝了,他要马上回种植园去。律师太太几次挽留,他都坚持要走。
临走前,他让妻子莱斯莉出来送他。聊了一两句后,克罗斯比拿出那封信,交给她,扬长而去。莱斯莉呆呆地站在外面,一动不动。律师走了出去,拿过她手中的信,划一根火柴点燃了。莱斯莉流着泪说:“他现在什么都知道了,知道哈蒙德就是我的情夫。”
律师什么都没说,只是静静地听着。莱斯莉突然面孔狰狞地嘶吼起来:“都怪那个华人婊子!,要不是她勾引哈蒙德,我也不用苦苦哀求他回心转意,他竟然为了那样的女人狠心抛弃我。是,是我,拿起丈夫的手枪,趁他走到廊台时把他放倒的,也是我,走到他跟前,看着他惊恐求饶的面孔,一口气打完所有的子弹!”
这时,远处律师太太欢快、嘹亮的声音响起了,她说已经为莱斯莉收拾好房间了,随时可以休息。听到这话,刚刚莱斯莉还苍白扭曲的面孔,瞬间就恢复了平静的笑容,一副高贵优雅的姿态,她扭转头对律师太太温柔地说道:“亲爱的,给你添麻烦了,真是抱歉。”
以上就是故事的全部内容。故事中的莱斯莉外表漂亮,优雅,有一位深爱她的丈夫,但她却背叛婚姻,情人另寻他欢后,她怒火中烧,辣手杀死了情人。面对牢狱之灾,却又打出爱的旗号,认为丈夫一定会救她。
乔伊斯是个有能力的律师,他或许为了友情,或许为了律师的名气,明知道案情的真实情况,却选择将关键证据隐藏甚至销毁,把案子往他设想的方向推进,最终改变了审判结果,让作恶之人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至于见习生黄志成和华人妇女,他们以伸张正义为旗号,暗地里行的确实肮脏的敲诈勒索之事。
在这些人的心中,道德准则和法律,只不过是他们为达目的,可以加以利用,随意颠倒的工具而已。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听完之后,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路上读书,您的音频图书馆,我是雪坤,我们下一期再会。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被公认为20世纪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毛姆作品常以冷静、客观乃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基调超然,带讽刺和怜悯意味。其著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卡苏里那树》、《阿金》等。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陈川明,不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在新加坡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某个种植园内发生了一起命案。一个种植园主被枪杀在另一个种植园内,开枪的是一个漂亮的已婚女人。这起命案在女人的供词中,成了因遭受强奸而自卫的误杀案。而现有的情况也倾向于这种判定。就在这时,一封能够证明这个案子是情杀案的信出现了,而这封信也就成了各方算计的对象,最后这封信能否发挥它的作用,女人为什么要枪杀那个种植园主,她最终会受到惩罚吗?
这是一个取材于真实事件的故事,自问世以来,多次被改编成戏剧和电影。1936年,以戏剧《情书》登上中国舞台,1940年以电影《香笺泪》在世界各地上映,足见故事的魅力所在。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窗外的码头上,太阳火辣辣的。摩托车、卡车、公交车、私人轿车和出租车,在拥挤的大街上川流不息,所有的司机都在摁着喇叭;人力车夫在人群中灵活地穿梭,气喘吁吁的劳工们互相喊着号子,借以调整呼吸;苦力们扛着沉重的大包,侧着身子用飞快的碎步向前奔跑,嘴里还大喊着要行人让道;流动的小商贩们叫卖着自己的小玩意儿。
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在一位最体面的女人身上会隐藏着什么样的野性。
这时,在他迟钝的脑筋里似乎透进了一线光亮。他的思维原本是一片黑暗,此时掠过一道闪电,尽管接下来还是同样深沉的黑暗,但那里却留下了某种看不见的东西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