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
Facebook
取消
 |
庆余年(第三季)8
太子登基受阻,范闲逼宫政变 |
00:00免费试听第一章节00:00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
试听
1.庆帝遇刺,太后重掌朝政
- 上一讲,想不到才刚刚倒台一集的长公主,竟然又又又出来搞事情,而且搞的还是大事情,请来三位大宗师汇聚大东山顶,合力刺杀庆帝。按照已知条件,我们可以推测,庆帝是九死一生。为什么还有一线生机呢?因为我们没有亲眼目睹庆帝的死亡嘛,是不是?说不定是作者在后面搞出一个反转呢?对不对?
总之呢,庆帝遇刺的消息不久就传到了京都,刷爆了头条热搜,所有人都在问:刺驾主谋到底是谁?据军方与州郡方面的情报:范闲勾结东夷城四顾剑,于大东山弑君!证据分别有:范闲的五百黑骑如今下落不明、那艘停靠澹州港的官船无故失踪、大东山幸存“活口”的证词也直指范闲,等等等等。范闲被列为第一犯罪嫌疑人,全网通缉。
一时间,庆国百姓人心惶惶,皇宫乱作一团。太后作为皇宫的临时代班人,遇到事情也没有慌,立即给出应对方案。
首先,太后安顿好家人亲友,把长公主和晨郡主接回宫里,同时下令要把范闲那怀孕的妾室思思也一并接回宫里;再让皇后、宜贵嫔、宁才人、太子、三皇子都搬到太后的寝宫含光殿。接着,太后着手安排宫外事宜,命十三城门司统领张德清关闭城门,大皇子指挥禁军守护皇城,又宣范建、陈萍萍、秦恒等大臣进宫。
太监去范府宣旨的时候,范府的人早就跑路了,范建和思思不知去向,太监只接回了林婉儿和她弟弟大宝。陈萍萍则称被东夷高手下了毒,在陈园养病入不了宫。
为什么太后要把一家子都请进自己寝宫呢,是想上演相亲相爱的家庭温情戏码吗?不不不,既然范闲是刺驾之人,太后把他的家人安排在宫里,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软禁。至于大皇子的母亲宁才人,大皇子和范闲有交情,为了防止大皇子叛变,只好连宁才人也控制起来。
说回剧情,接到搬家懿旨,淑芳宫的宜贵嫔开始打包行李。对于范闲刺驾的消息,宜贵嫔万分不相信。因为庆帝祭天,太子被废,范闲的地位会更加稳固,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做出弑君这种脑残举动。宜贵嫔感到很害怕,因为她出身柳氏,与范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且,范闲还是自己儿子的老师,搞不好会被范闲牵连进去!
三皇子是个12岁的小屁孩,正扑在妈妈怀抱里哇哇大哭,一哭他年幼丧父,二哭他师傅范闲被打成逆贼。他奶声奶气地问妈妈:“孩儿要做什么?”宜贵嫔说:“你什么都不用做。大东山的事情还没弄清楚,小范大人还没有回到京都,太后就不会对范家动手。我们只需要等着你师傅回来。”
我们再来看看东宫这边的情况。得知庆帝死讯,太子秀了一把哭戏。不过皇后倒是真的伤心,哭到崩溃,哭得歇斯底里:“我……我早就说过,我们老李家……总是要毁在他们母子手上。等会儿去含光殿,马上请太后下旨,将范家满门抄斩!”
太子扶起瘫坐在地上的皇后,轻声在她的耳边说:“祭天没有完成,儿子会名正言顺地成为庆国的下一任皇帝。如果您还想让我坐上那把龙椅,现在最好乖乖闭嘴。”
不得不说,太子的人生真是大起大落、惊喜和惊吓并存,前几天还是待废的弃儿,如今逆风翻盘,当家作主把歌唱。那么,那位作为皇位继承人的侯补选手二皇子,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把话筒交给二皇子:“我一点都没有慌,也不担心,我相信范闲的清白,我甚至怀疑大东山刺驾是太子所为。既然太子要登基,那就让他暂时登基吧,等到将来,他将面对监察院和范府的强大反噬。到那时,我只需在一旁看着,看我那废物哥哥被人揭穿他才是真正的主谋,会落个什么下场!”
-
2.朝堂异变,太子登基受阻
-
3.慌不择路,范闲误入孙府
-
4.兵分三路,范闲逼宫政变
-
5.硬核知识点:三司会审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猫腻,原名晓峰,曾著有《朱雀记》,成为新浪年度最受欢迎的作品,其作品总点击量超6000万。2007年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庆余年》,引起巨大的反响,其文字风格细腻,架构有序,情节跌宕,内涵深刻。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三三,自由撰稿人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庆余年》是首发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架空历史小说,讲述了一位叫范慎的重症患者重生到另一个世界,成为南庆司南伯爵私生子范闲的人生故事。范闲修炼保命技能,玩转京都官场,继承商业帝国……经历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书写一段传奇人生。
明线范闲的成长和暗线叶轻眉的一生贯穿整部小说,双线驱进,重现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起落落,尽揽庆国数十年的风风雨雨,谱写一曲权力纠葛与血亲复仇的悲歌。
本书金句 Key insights
我想要天下人都知道,这个世上,有些女人,在没有男人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到一些非凡的事情。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通过征服男人征服世界。
如此二位皇子,如同他们身上的战袍一般,炽热的鲜红,冷漠的纯黑,光明与黑暗联手,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够抵抗。
这世上真有不怕死的人吗?应该没有,如果文官都是如此光明磊落,不惧生死的铮铮之臣,那庆国还需要监察院做什么?
我不是一个单纯的读书人,但我知道真正的读书人应该是什么模样,读书人是有骨头的,我便是要借老先生的骨头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