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蒙面女现身公堂
- 上回书说到,城西树林惊现双尸,女尸不翼而飞,又无端端多了一具和尚尸体;狄仁杰一路探访过去,竟在白云寺和顾孟宾的船厂发现,两处都有同样的手杖,这根手杖又有什么蹊跷之处? 案件越来越扑朔迷离,话说这天早上,县衙大堂上,一个老鸨领着一个女子匆匆进来,女子身姿曼妙,只是脸上蒙着一块黑纱,看不清模样。 老鸨扑通一声跪在堂下:“大人!前几日,一名叫白凯的男子,将此女子送到小人的花船上,本朝律法规定,花船不得收留来历不明的女子,小人不敢怠慢,特来将此女送交官府。” 狄仁杰看了看蒙面女子,问:“你是何人?为何会被白凯送到花船上?” 蒙面女子并未答话,伸手缓缓将面纱揭开,露出一张俊俏的脸,堂上一片哗然,这不是失踪已久的顾曹氏吗?!她不是被阿广错杀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顾曹氏深吸一口气,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呜咽着说:“大人,那日小女子从娘家返回,行至城西官道前,刚好碰上范仲和他的家仆。我和范仲以前打过照面,彼此认识。范仲见我独自一人,提出与我同行。行至城西一处小茅屋歇脚时,范仲突生邪念,把仆人支开,强行撕开我的衣物,玷污了小女子……” 狄仁杰想起,在城西的小茅屋里确实捡到一条手帕,想必是顾曹氏在那时遗落的。 顾曹氏还在哭诉:“小女子不敢反抗,只能任由范仲摆布。那晚,范仲把我带到他家田庄过夜。哪知半夜一个大汉拿着镰刀突然闯进来,一刀砍断了范仲的喉咙,鲜血喷在我身上。那大汉又一刀砍向我的脖子,小女子以为死定了,当场就晕死过去。之后发生了什么全然不知,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树林里,旁边还有死去的范仲。小女子仔细一回想,那大汉的镰刀应该是砍到床头了,小女子这才没被他杀死。” 狄仁杰回想勘查现场时,床头确有一处崭新的刀痕。他大喝一声:“醒来之后你去了哪里?和尚尸体又是怎么回事?快如实招来!” 顾曹氏怯怯地说:“小女子孤身一人,不敢逗留,只想快点离开树林,这时,刚好碰到一个和尚路过,他见地上躺着范仲的尸体,又见我浑身是血,便怀疑小女子与范仲通奸并杀了他,这秃驴以此威胁,让我进古庙陪他一夜,小女子惊慌失措,高声喊救命,就在这时,树林后面又出现一人,他大声呵斥那和尚。和尚气急败坏破口大骂,不一会儿,不知怎么了,那和尚捂住胸口,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瘫倒在地。” 狄仁杰忙问:“那人就是白凯吗?” 顾曹氏答道:“对,白凯问了我的遭遇,脱了和尚身上的袈裟给我披上,还准备把我送回家。但一夜之间突遭此事,小女子自愧无颜面对夫君,便问他可否找个地方安顿我几日,于是,他就把我送到花船上,托老鸨好生照应。再后来,我就被带到这公堂上了。” 狄仁杰仔细一回想,挖出来的和尚尸体只穿着内衣裤,经仵作验尸,身上没有伤痕,也没有中毒迹象,应是死于心病猝发,可见这位顾曹氏所言不虚,范仲死亡原因确实如此。只是,这白凯又是何人?此人为何把范仲跟和尚尸体埋了,却没有来报官,耽误本县破案,这又是何故?狄仁杰思索半日,始终没个头绪。 正在这时,马荣和乔泰突然来报,说他们在花船上遭遇一场刺杀! 狄仁杰一惊,忙问二人:“什么情况?二位莫急,细细说来。” 马荣说:“查完案后我与乔泰去酒楼消遣,在酒楼里遇到了上次请我们喝酒的白凯兄弟,当时他正和金桑对饮。” 狄仁杰面怒愠色:“白凯?又是白凯!这个白凯到底是什么人?和他一起喝酒的金桑又是谁?” 马荣回答:“金桑乃船主顾孟宾的管事。我们四人喝了几杯后,白凯提议,这么喝酒甚是无趣,不如上花船找点助兴的乐子。就这样我们兄弟二人跟着他们上了花船,没想到,金桑那厮心怀鬼胎,竟然意图杀害我们,只可惜不是我和乔泰的对手,被我们哥俩手起刀落咔嚓了,不过,临死前,这个金桑说了一句话……” 狄仁杰问:“什么话?” “金桑说,有人在大唐和高丽之间偷运黄金!” 在大唐和高丽之间偷运黄金?狄仁杰眉头紧锁——此话若是当真,那可是惊天大案,只是,单凭一个陌生人的一句话,可信吗? 猛然间,狄仁杰抬头一问,“白凯呢?” 乔泰一脸懵地答道:“白凯那厮,趁乱逃走了……” 金桑和白凯为何要行刺马荣乔泰?金桑死前说的偷运黄金又是什么?莫非王县令的死和这一切有着某种联系?
-
2.房梁小洞藏杀机
- 入夜,狄仁杰还在后堂苦苦思索案情线索,正入神,一阵过堂风吹来,后门“呯”的一声,给关上了,把他从思绪中惊了回来。 狄仁杰端起桌上的茶杯,正准备抿一口,一低头,瞥见茶水里漂浮着一点点浑浊的东西,抬头一看,原来刚刚门被风刮上时,震落了屋顶的灰土,刚好掉进茶杯里。狄仁杰低头看看茶杯里的水,又抬头看了看屋顶,若有所思。突然,他想起了什么,快步走向王县令暴毙的那间书房。 狄仁杰走到烧水的茶炉旁边,站到一张高椅上,果不其然,茶炉上方正对着的房梁处,有一个猫眼大小的洞,边缘还残留着蜡的痕迹。狄仁杰心里已有了几分推测。 带着心中的推测,狄仁杰询问了唐主簿:“王县令出事前有没有人修缮过书房?” 唐主簿想了想说:“有。半个月之前,有位客人在老爷书房喝茶,见屋顶被水汽蒸得掉色了,就跟王县令推荐了一个油漆匠来修补。” 狄仁杰心下一阵激动:“那就是了!这名油漆匠正是凶手的同伙,他们假装修补房屋,在茶炉正上方的房梁钻了一个洞,在上面塞入毒药丸,又用蜡将其封住。事后,王县令烧水煮茶,茶炉的水烧开后,滚烫的水汽,渐渐地将蜡融化,药丸便掉进开水中,融入茶水之中,王县令就是喝了有毒的茶水中毒身亡的。所以他死之前,凶手并不在现场,房门也没有打开的痕迹。” 唐主簿听得一脸震惊:“这么说杀死王县令的就是他的那位客人?” “就是他,错不了。那位客人是谁?油漆匠又在哪里?” 唐主簿摇了摇头:“老爷贵为县令,平日访客众多,有白云寺住持、船主顾孟宾、老学士曹鹤仙等等,那日的客人到底是谁,老爷并没有交待。至于油漆匠,据守卫回忆是一个高丽人,那日修补完屋顶后也走了,从此再没有出现过。” “高丽人?!”狄仁杰大惊,难道真有人在大唐和高丽之间偷运黄金?难道这才是王县令真正的死因? 狄仁杰预感此案非同小可。他寻思着,王县令的来访客人中,船主顾孟宾是做运输的,又是金桑的老板。难道说,这个顾孟宾就是偷运黄金案的幕后黑手?而王县令就是因为得知此事而惨遭毒手? 他好像想起什么似的,从房间里翻出一样东西,正是那日乔泰马荣从花船偶得的一个宝盒,狄仁杰将其拿在手上,仔细端详了一番,宝盒盖上画着着两根金色斑竹,在烛光下熠熠生辉,“这斑竹?”狄仁杰吸了一口气,他依稀想起,似乎顾孟宾平日里拄的正是由两根斑竹做成的手杖。“哦——”狄仁杰恍然大悟,“莫非这宝盒图案,正是王县令留下的线索?他暗示凶手就是顾孟宾?” 狄仁杰二话不说,即刻带上一班亲信和衙役,前往白云寺。今夜二更亥时,白云寺将举行开光仪式,在那之后,顾孟宾捐赠的佛像将被送往京城。
-
3.佛门盛典揭阴谋
- 狄仁杰一行人赶到白云寺时,白云寺众僧人、捐赠人顾孟宾、曹鹤仙等人都已在那儿,一轮焚香诵经洒圣水的仪式之后,僧人就要将佛像装车上路。 狄仁杰带着人走上前,拦下车队:“此佛像由上等杉木精雕而成,殊为贵重,不容闪失,我看还是由本县令亲自押送至京城白马寺较为妥当。当然了,出发之前,本官有责任检验佛像的成色!” 说着,狄仁杰不顾众人阻拦,向乔泰示意,乔泰拔出长剑,跳上佛坛,挥剑砍向佛像!“哐当”一声,长剑脱手掉地。木制的佛像竟能震掉精钢练就的利刃?怪哉! 寺中众人大呼此乃佛祖显灵。喧闹之中,乔泰悄悄递给狄仁杰一小片碎屑,正是他刚刚从那佛像上砍下的,灯光之下,碎屑金光闪闪。 狄仁杰举起那金闪闪的碎屑说道:“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骗局!这尊佛像并非由杉木雕成,而是黄金所铸!你们利欲熏心,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借此幌子走私黄金到京城!实在是罪大恶极!来人啊,将顾孟宾、曹鹤仙及一众僧人抓拿问审。” 公堂上,狄仁杰审问顾孟宾:“顾孟宾!你走私黄金、谋害朝廷命官,你可知罪!” 顾孟宾大呼冤枉。狄仁杰厉声喝道:“你们的罪行,本县一清二楚,证据确凿。”说罢,命人取出花船宝盒。 “顾孟宾,你盗走盒内文书,以为销毁了罪证,没想到王县令机智过人,线索就在这盖盒上!这对金色的竹枝,正是暗示你手中的斑竹手杖! “我们在古庙里发现了一堆禅杖,跟你手中的一样,都是由两根斑竹夹合而成,中部挖空。你们把黄金铸成长条型,藏在禅杖中,再由高丽僧人手持禅杖,乘坐你的船只,从高丽港带入蓬莱,再由白云寺僧人半夜送到古庙。民间传言古庙闹鬼,半夜有灯火闪烁,就是你们在图谋不轨! “藏有金条的禅杖到达古庙后,再由曹鹤仙收集,夹在书籍中运往京城,这也就是他为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往京城运送一批书籍的原因。 “王县令觉察到你们的阴谋后,你们竟然将他毒死!他死后,你们更加肆无忌惮,就连禅杖藏运黄金都嫌慢了,索性以捐赠佛像之名,一次性将黄金运往京城! “前几天夜里,马荣乔泰见有人月夜抛尸河中,下河搜寻却未见尸体,反而沾了一身淤泥。我看过地图,‘抛尸’地点就在顾宅附近,现在想来,被抛下河的应该不是什么尸体,而是一尊泥佛!你们用泥佛倒出模具,再把模具运往白马寺铸造金佛,炼金用的火就是焚烧僧人尸体的火,所以火才烧那么大。” 狄仁杰一连串的厉声审讯,顾孟宾等人吓得浑身瑟瑟发抖,当场招认,偷运黄金、毒杀王县令正是其所为。一旁的马荣乔泰听得瞠目结舌,万万没想到,这帮人设了如此瞒天过海的大局,只是,行刺他二人的那个白凯呢?此案难道与他无关?
-
4.神秘人终显真身
- 回到县衙后堂,乔泰叹息道:“此案终于告破,只可惜让白凯那厮跑了,他害我们险些在花船上丢了命!这笔账我可还没跟他算。” 正说着,守卫进来报告,说有一人自称叫白凯,正在县衙门前要硬闯进来。狄仁杰眼前一亮:“放他进来。” 一见面,白凯拱了拱手,“狄大人,请允许我整理一下妆容。”接着,他撕去假眉毛胡子,众衙役大吃一惊:“这……这不是死去的王县令吗?” 白凯作了作揖:“各位,我乃王县令的双胞胎弟弟——户部员外王元德。一个月前,我发现京城的金价异动,怀疑有大量黄金暗中流入国境,胞兄也曾在家书中提及蓬莱县疑为走私重地。我正在私下调查此事,不料,竟得下属通报,胞兄于不久前死于非命。随后户部金库又失窃黄金三十锭,罪名落到我头上,我侥幸脱逃,决定前来蓬莱一查究竟。因身为朝廷要犯,且案情复杂,未能向狄大人亮明身份,只能暗中引导狄大人查案。” 狄仁杰捋了捋胡须:“看来,王县令鬼魂是你假扮的;也是你引导马荣乔泰到花船,让我们拿到宝盒;又是你把和尚尸体和范仲埋在一起,引导本县到白云寺调查;也是你让我们从金桑口中得知偷运黄金案……本案得以告破,王大人暗中助力不少。只是,本县尚有一事不明,顾孟宾等人将黄金偷运到京城,而王大人你又被诬陷偷盗金库黄金,想来此案真正的主谋,必是一位京城高官,他是谁?” 王元德慨然应道:“此案主谋乃大理寺侯主簿,户部郎中侯广之侄——侯钧!” 狄仁杰大惊失色,侯主簿侯钧!离京前,身为同僚的侯钧,尚在悲欢阁上对自己百般挽留,当日颇为其深情厚谊感动,如今看来,不过是害怕我到蓬莱县侦破此案,害他东窗事发而已! 破获黄金案之后,狄仁杰在蓬莱县当了三年县令。在666年,狄仁杰被调往汉源县任职。汉源是一座古老的小城,四面环山,依傍一片神秘的大湖,自古以来便有离奇古怪的传说。湖中溺死者向来尸骨难寻,据说有人深夜看到鬼影在湖边游荡,甚是恐怖! 狄仁杰会在汉源这座古城遇到什么凶案呢?
分节阅读 Table of contents
本书作者About the Author
高罗佩,荷兰外交官,著名汉学家。高罗佩精通中、英、日、梵等十几国语言和文字,尤其痴迷中国文化,写得一手好书法,擅长吟诗作对,琴棋书画样样通晓,写过许多关于中国传统工艺玩物、历史习俗的文章。
特约撰稿人Special Contributor
多啦A队,正牌刑侦张Sir、贴牌文艺男青年
关于本书 About the book
大唐高宗龙朔年间,蓬莱县令离奇暴毙,密室杀人迷雾重重,县衙后宅频频闹鬼。京官狄仁杰奉命赴任,彻查此案,却意外连连。有人月夜河边抛尸、县衙文官离奇失踪、船主娘子下落不明……扑朔迷离的案件接连发生,是意外巧合还是另有蹊跷?案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惊天阴谋?狄仁杰将如何拨开迷雾,查明真相?
本节目以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仁杰在州县各地为官断案、伸张正义的传奇经历。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